书城哲学解密老子思想
4492100000080

第80章

人之生也柔弱,人初生下来的时候是嫩弱的,

其死也坚强。其死了之后就变得坚硬了。

草木之生也柔脆,草木在初生的时候是嫩弱的,

其死也枯槁。其死了之后就变得干枯了。

故曰:所以说:

坚强,坚强,

死之徒也;是走向死亡的道路,

柔弱,柔弱,

生之徒也。是走向生长的道路。

是以兵强则不胜,所以军队过于强大则不能取得胜利,

木强则拱。木头过于强硬则会发生弯拱。

故坚强处下,所以坚强会使事物趋于衰亡,

柔弱处上。柔弱能够事物不断得到发展。

注解:

(一)坚强,死之徒也;柔弱,生之徒也

“徒”:这里为类型、表征之义。正因为生与死有两种不同的特征和外表形式,因此,老子便抓住这一外表特征加以阐发。(二)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

这里的“强”,是相对的。这个相对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和其他同类事物相比,是强还是弱;二是和自身发展过程的过去相比,是强还是弱。

章析:

此章抓住最通常的事物,其生与死的两种外表特征,即柔弱和坚强的两种相反的外在形态,说明了柔弱是事物属于长生状态的外表特征,坚强是事物属于消亡状态的外表特征,要求人们在处理事物状态的时候,要选择柔弱而不选择坚强,以避死就生。但一方面坚强与柔弱具有相对性,另一方面,正如人之由初生走向衰亡的现实存在一样,人之由“柔弱”走向“坚强”也是一种现实存在;这就是说,就已有结果来看,人的“坚强”状态是由人的“柔弱”状态发展而来的,正是由人的“柔弱”发展出了人的“坚强”!黑格尔说:“有生即有死,最简单的原因即在于生命中就含有死亡的种子”。因此,我们应当这样来理解“柔弱,生之徒”的思想,从浅义上讲要用柔弱控制住坚强的扩张,从本质上讲,就是要保持一种中态,即“守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