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社交72法则
4530500000038

第38章 棉里藏针,批评有术

人人都喜欢表扬、称赞,批评总是令人难堪的。但是“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如果我们发现别人的错误而不能指出,甚至还要随声附和,那会是件多么令人难过,不安的事情。

因此,要摆脱“说”还是“不说”这种左右为难的尴尬局面,需要掌握批评的技巧,批评是交际中最难把握的一种表达方式。要考虑时间、地点、对象等多种复杂因素,其宗旨是要照顾对方的自尊心,力求不伤害对方。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位领导不分场合对其下属大声斥责,以为这样就对树立威信,下属才会服从他;一位家长不顾孩子的感受唠唠叨叨不停指责孩子的缺点,以为这就是对他们的爱;一位老师一脸严肃在学生的考卷上指指点点,厉声训斥,以为这样他就会发奋学习;同事之间、邻里之间、朋友之间不顾方式地指责对方的缺点、过失。他们的作法对吗?且不评判,看一下实际效果吧。这种批评方式往往事与愿违,即使对方感到自己的错误,也会强词夺理,甚至拂袖而去,弄得不欢而散。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私下与其交换意见,委婉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他摆事实,讲道理,分析利弊,他就会心悦诚服,真正接受你的批评和帮助。

可见,批评的方法是关键,方法不同,效果当然也不同。批评成功的条件,基本概括起来有三条:一是心;二是有彻底,中肯的分析;三是运用恰当的批评方式。下面具体学习一下批评的方式吧。

(1)启发式。要使对方从根本、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需要批评者从深处挖掘错误的原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帮助他认识,改正错误。

(2)幽默式。幽默式批评就是在批评过程中,使用富有哲理的故事、双关语、形象的比喻等,以此缓解批评时紧张的情绪,启发批评者思考,从而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使批评不但达到教育对方的目的,同时也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气氛。

伏尔泰曾有一位仆人,有些懒惰。一天伏尔泰请他把鞋子拿过来。鞋子拿来了,但布满泥污。于是伏尔泰问道:“你早晨怎么不把它擦干净呢?”

“用不着,先生。路上尽是泥污,两个小时以后,您的鞋子又要和现在的一样脏了。”

伏尔泰没有讲话,微笑着走出门去。仆人赶忙追上说:“先生慢走!钥匙呢?食橱上的钥匙,我还要吃午饭呢。”

“我的朋友,还吃什么午饭。反正两小时以后你又将和现在一样饿嘛。”

伏尔泰巧用幽默的话语,批评了仆人的懒惰。如果他厉声喝了,命令他,则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了。

(3)警告式。如果对方犯的不是原则性的错误,或者不是正在犯错误的现场,我们就没有必要“真枪实弹”地对其乾地批评。可以用温和的话语,只点明问题。或者是用某些事物对比、影射,做到点到为止,起到一个警告的作用。

某部门科长有一天一大早见到他的一位女秘书,便夸她,“你昨天拟的那份报告很好,我很喜欢。”那位女秘书听了受宠若惊,很高兴。这位科长又不急不忙地接着说:“可是,我说这句的目的,是要你心里高兴,今后打字的时候多注意不要有错别字。”

这位科长的方法值得效仿。就像一种很苦的药丸,外面裹上糖衣,先让人感到甜味,容易一下子吞到肚子里。于是药物进了肠胃,药性再发生作用。病人既不会感到药苦,难以下咽,又把病治好了。如查科长直截了当指出,“以后注意错别字”,那位女秘书可能会觉得羞愧、难过,难以接受,或者还要争辩几句。这样,秘书的规劝就失去了效果,还可能引起下属的不满,令双方不愉快。

在讲究说话艺术的今天,良药未必苦口,批评也要讲究方法。不顾时间、地点、对方心理,直截了当、辟头盖脸的一阵冷言恶语,达不到批评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学会和风细语地指出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好处多多!

(4)委婉式。委婉式批评也称间接批评。一般采用借彼此的方法,声东击西,让被批评者有一个思考的余地。其特点是含蓄蕴藉,不伤被批评者的自尊心。

有一次宴会上,一位肥胖出奇的夫人坐在身材瘦小的萧伯纳旁边,带着娇媚的笑容问大作家:“亲爱的的大作家,你知道防止肥胖有什么办法吗?”肖伯纳郑重地对他说:“有一个办法我是知道的,但是我怎么想也无法把这个词翻译给你听,因为“干活”这个词对你来说是外国话呀!”

肖伯纳这种含蓄委婉,柔中带刚的批评方式,效果极强。

总之,批评的方法应以教育为主,用事实教育人,用道理开导人,用后果提醒人,从而使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