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雨想到黛玉悲惨的命运,心里一阵感慨。当初看红楼梦的时候看到黛玉含恨而终的情节,林小雨沉默了很久。
后来她还特意就黛玉的命运找自己的语文老师商谈了一下,老师却告诉她:写一本书就要给予书中的灵魂,每一个情节都像是作者亲身经历一样。而黛玉最后会香消玉殒也是作者不得不写的原因,如果黛玉最后和宝玉在了一起,红楼梦就不会成为经典名著了。
林小雨解释道:“说是‘葬花’,其实也是对那女子命运的悲怜。花落自有花开日,而‘葬花’之人对于未来,却是那般茫然。个中的忧伤和凄苦,全然寄托在那片片花瓣里,亲手埋下的亦是自己的心境。”
“懂得赏花、怜花,与花为伴、同气相求的‘葬花人’,断是有得几分清高的淑女,甚至‘不食人间烟火’。这样的情境,却无能一见,可谓人生的一大憾事啊。”陵一炫收起以前的玩世不恭,态度严肃的感叹起来。
“怎无奈,‘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纯洁和孤傲的品格,面对世俗的冷漠和势利,自然是格格不入。在无力抗争的情况下,结局只能是悲哀的,以至‘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虽说是花无百日红,也难抵凄风苦雨的摧残,但‘花魂’依在,芳香如故。更让人感叹的是,‘葬花人’所期待的那种归宿:‘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此情、此景、此心、此愿,让人徒添伤感。”林小雨不禁融入黛玉的世界。
“‘葬花’之人虽是赢弱女子,然而,那份情怀、那种傲骨,又何让须眉?固然是‘自古红颜多薄命’,但‘葬花人’毕竟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了一回,也始终没有为世俗的压力所屈服。‘葬花吟’道出了她的心声,也诉说了一种人生价值。”玉崇澈接着林小雨的话说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