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4554800000068

第68章 名将之风,中流砥柱

汉中争夺之后数年间,天下大势呈“大洗牌”的趋势,三足鼎立趋于稳固。曹丕建魏,张郃被任命为左将军,进爵鄚侯。这个时期的张郃基本属于一枚高效率的“棋子”兼“救火队员”,哪里有状况就往哪里走,先是随上军大将军曹真征讨凉州安定郡的胡族叛乱;接着与荆州刺史、镇南大将军夏侯尚一道进攻江陵,击败东吴诸葛瑾;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张郃还短时间屯驻在荆州,与司马懿相互配合击退了孙权的入侵。

在这些战役中,曹真、夏侯尚等皇室亲族是名义上的统帅,真正冲锋陷阵的是张郃。彼时,曹魏元勋宿将也已亡故殆尽,年逾五旬的张郃成为军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在战场上的表现亦愈发的老辣。

公元222年(魏黄初三年)秋,因东吴拒送皇子到洛阳做人质,曹丕遣曹休、张辽、臧霸兵出洞口(今安微和县长江边);曹仁出濡须口;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攻南郡,三路齐发,压制东吴。曹丕亲自坐镇宛城。面对曹丕的三路大军,孙权并不惊慌,让吕范督率水军抵挡曹休;朱桓镇守濡须防备曹仁;诸葛瑾、潘璋、杨粲、孙盛共同应付魏军中人数最多的南郡一路,双方打起了群架,此时已是次年正月。南郡一战,水陆兼备。南郡城位于长江之北,城外江上有一不知名的沙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曹魏占据它,可以阻断南岸吴军的包抄支援;若吴军控制它,则可将南郡内外打通,成犄角之势。吴将孙盛抢先一步占据沙洲,修筑防御工事。张郃见状,并未求稳停滞,反而发动强烈攻势,他亲自主导了一场“水陆夹攻”的好戏:先派遣战船绕道沙洲下游将吴军的注意力转移,再利用寒冬江水下降露出陆地的机会从陆路侧翼登上沙洲,声东击西,硬生生夺下沙洲,潘璋、杨粲企图二度复夺也没成功。作为征战经年的大将,张郃已非官渡一战的“愣头青”可比,如果说当年自作主张弃袁绍投曹操还带有一丝年轻气盛的话,那么此时的张郃脑海中想得最多的就是责任——击败一切不服从中央的势力之责任,就是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他敏锐地觉察出江中沙洲的重要性,因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张郃这一决策成为魏吴江陵一战的关键,在曹休、曹仁两路均告失手的情况下,曹真、夏侯尚一路勉强与吴军战了个平手,保留了一丝颜面,也使得曹丕有了台阶,乘势收兵。

驰援荆州,只是张郃的“兼职”,大部分时间,张郃还是一直坐镇陈仓——长安一线,充任曹魏的西部屏障。此时,曹魏的军旅之事由曹真和司马懿二人说了算,前者是皇族领袖,后者是托孤重臣,张郃夹在中间,起着一种制衡的作用,这也在无形中提升了他的地位。

公元228年(魏明帝太和二年),诸葛亮首出祁山,他扬言顺着秦岭山路攻取要塞郿城,并以赵云出箕谷为疑兵。负责关中军事的曹真信以为真,分派重兵把守秦岭各个路口。不料诸葛亮亲率大军西出祁山,声势逼人,很快就迫使魏国天水、安定、南安三郡归降。由于曹真的判断失误,雍凉三郡的失守立时让长安西侧门户大开,为今之计,只有派遣重兵前去抵挡。司马懿尚在荆州,曹真被耗在秦岭,唯一能依仗的只有张郃。《三国演义》为了突出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矛盾冲突,将“街亭之战“魏方的主将定为司马懿,其实司马懿与此战根本无关,曹真渭水大战孔明,也是子虚乌有,只有张郃真刀真枪和蜀军较量过。

为了保住曹魏江山,魏明帝也算费了血本,为了表示对张郃的器重和期望,“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三国志?张郃传》,“特进”就是临时性委任的官职,可以调动统帅诸路军马,自然也包括张郃原来的上级曹真所统领的部队。

经过反复权衡,张郃统帅五万人马迅速西进阻挡蜀军,这五万人基本就是曹魏在西线的全部家当,可以说是孤注一掷。另一方面,诸葛亮从秦岭以西直扑长安,街亭是必经之路。面对来势汹汹的张郃,稳守反击乃是上策。不料诸葛亮所托非人,安排马谡驻守街亭,马谡连续犯下“放弃当道”、“舍水上山”、“不听忠言”等错误,导致张郃进攻时己方“举动失宜”(见《三国志?马谡传》)。关于街亭之战的详细过程,笔者已在马谡一章中交代过,这里只提一点:马谡为何“举动失宜”?缺乏应变能力是一回事,更多的或许是因为张郃的名头。张郃是与张飞一个年代的猛将,比马谡大了一轮,“张飞瓦口关大战张郃”的典故估计已被缺乏“获胜案例”的蜀军当作教材用于日常教学,马谡又是诸葛亮比较信赖的人,对张郃必定是先存了三分惧怕。如今,这个人就活生生地来到前线与自己交手,且势头迅猛让人无法招架。未战而先怯,马谡能不败乎?街亭之战中的张郃,也的确展现出了大将风度,随机应变、善捕战机、一击即中,一鼓作气拔掉街亭这颗钉子,扭转了不利局面,并乘热打铁,收复天水等三郡。

此战获胜的意义在魏明帝看来意义不亚于当年张辽逍遥津破孙权,张郃被授予“益邑千户,并前四千三百户“的嘉奖。

此役后不久,东吴鄱阳太守周鲂向曹魏投降,表示愿里应外合攻取江东,曹魏征东大将军曹休主动出兵相迎,司马懿则打算从荆州出发走水路策应曹休,张郃也被借调到荆州协助统兵。不料周鲂是诈降,曹休半路中伏,死伤惨重;司马懿、张郃这一路因为时值冬天,江水低落不能航船而导致进军中断。

正当此时,诸葛亮重整旗鼓,二次北伐,目标是秦岭的陈仓道口。魏明帝这次不敢再信曹真,直接让张郃回转西线“救火”。按照规定,张郃再次出征之前要回洛阳述职,魏明帝也顾不得许多,在郊外就迎了上去,亲自为张郃斟酒,嘘寒问暖得差不多了,皇帝小心地问张郃:“会不会将军还没到,诸葛亮已经攻下了陈仓呢?”张郃故意掐指一算:“没等臣到陈仓,诸葛亮保管已退兵。因为据我推算,蜀军携带的粮草不足十天的供给。”话虽如此,张郃还是谨慎从事,他并没有直接去守陈仓,而是学起了诸葛亮“声东击西”,昼夜赶路,直接去抄蜀军的后路——汉中,快到汉中时,得到消息:蜀军退兵,陈仓解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本是用来形容孙武、韩信一类的人物,在三国同时期,也就荀彧、庞统等寥寥数人具备这种能力,诸葛亮被粉丝强行赞为“先知”,实在贻笑大方,倒是张郃,久经战阵,又亲自在街亭与蜀军交过手,他通过实践练就了“决胜千里”的思维,着实不易。所以,实践才能出真知啊!

不战而胜,张郃又被提升为征西车骑将军,地位仅次于时任大司马的曹真和大将军司马懿,与曹真、司马懿不同的是,张郃是地地道道的草根,却也是为数不多的从大破袁绍时代起就追随曹家的元老。曾与张郃并肩作战的高览、张辽、徐晃、于禁、夏侯渊等人都已作古,唯有张郃还奋战在一线。“征西车骑将军”这一有些怪异的头衔,饱含了对命运对张郃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