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足球,伴我同行
45792400000001

第1章 2011年7月 站前巴黎五单元

(《站前巴黎五单元》选自4年前的文章,那正是在BJ从事足球、文学学术和出版三方活动后的记录。《足球伴我同行》再次选入,足以说明个人对它的看重)

右侧是漱口杯,左侧有毛巾,镜子正对着自己的房间。我洗漱之后转过身要走,可手被租友放置的刮胡刀划破了手指。我贴上止血膏,小睡一下,等着凌晨要开打的美洲杯和女足世界杯。

“鉴湖越台名士乡......”

走在时间边上的人又何止梁文道?其实早在高三,白日与黑夜的界限几何已不甚了然。道长说‘我注视着整个城的时间线,别人结束一天的时候我刚好开始新的一天。’而早已将足球当做生命之第一事业的我,在美洲杯如火如荼的凌晨4点,已经看到了BJ的太阳。熹微的,我听到了国旗班的战士在6月30日晚如是对我说,“升国旗的时间?4点多钟。6点?那早升完了......”

那是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时的情感总希望与人分享。刚刚踏进**广场时,老人家的诗声已袭上心头——忧心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伴有当代各种嘈杂,我却更想回到那时候,带着长安街上如隆的喇叭声刺耳地飞驰,拨通了女友的电话。1911年武昌起义轰轰烈烈时,******藏在兵营里;1919年五四运动就发生在身边,26岁的******却不管不问,或是北大图书馆,或是纵情山水(前者听自***,后者读自RossTerlille),深知历史唯物之相对主义。我呢,也不想参与太多,只是在心里暗暗注入一个青年对历史的神往:无欲遂千年,满志正书溢。

2011.7.6

重回国图

“哼——我,又回来了。”平常如旧,就像回家一般。当走出地铁站,看到去年在BJ驻足最多的地方之一,我只是轻轻一概。但半年下来最大的变化,除了诺伊尔转会拜仁,就是国图北馆已暂停开放。我一如既往去找存包处,到西区二层去找艾伦?肖姆的《拿破仑传》去了。

真正懂得阅读的人,永远只会欣喜有读不完的书。文、史、哲、传、地、体、美、德育,读书早已不为学历、资历和技巧,而是信仰、求知与人格锤炼。留着书的品质,回到现实中面对一切,我已能走出对人生纷纭众说的困境——那里只有一条路,闪着意志的眼神时刻告诉我‘选择’的意义。我绝不会将拿破仑、俾斯麦、林肯、托马斯?潘恩、******视为模仿对象,而只从他们那里得到了信仰来源的答案。高中时与董讨论得到了一条真理,‘对大师的崇拜是值得肯定的,但一旦进入思维的框子,你就被这些大师困住了’。带着它、它们,你再吸入书香,试试?

以周末的讲座时间表作为BJ次行旅途的一个个节点,我很感概,我很幸运,就如汉克斯在《达芬奇密码》里所说:他躺在大师的怀抱里。

梦里回到了小学课堂

16平米的房间,我总是睡到天刚亮醒来。但是这一次,我真的不想醒——我看到了谁?谁又在我脑子里刻出了他们长大了的样子:付宇、刘爽、王志敏、李文龙、金秋......那么熟悉又如此陌生,仿佛从未认识又亲如知己。我以十年后的考生身份回到新华小学,他们,竟然赶到了同一拨——我拼命对自己说:不要醒来,不要醒来,不要醒来!

好美,不觉偷入我的梦中,在这人地两疏的地方,一点点被归还那小男孩的过往。第二天一大早发短信给了亲爱的,我这样写:昨晚的梦应是最近最美的了,十年后我以考生身份重回我的新华小学,和当年的同学坐在一起,听了一堂语文老师田老师的课,而亲亲竟然也在里面,而且是梦最开始的时候。睡意还未消退,而我已有了一个完全可供控制的思考源,我将这段梦留在短信里,留在这篇断断续续写成的小文里。妈妈说‘人一旦开始回忆,就说明老了’,老什么?多情自古伤离别......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喜用诗情来表示对时间的态度,我还留着这么多旧照片在身,怎能不惜?

惜过了,看看1.7的自个儿,我很骄傲地说:xx,除了身高,那个小孩儿,一点都没变!

2011.7.10

无论再出现多少‘巴金只字不提余秋雨’,只要秋雨出现,我都会目不转睛看下去

中央电视10台于每天中午播出的《读书》栏目是我在晚上无意翻到的。面前已有随身携带的梁文道、林夕和《文化苦旅》、《欧冠风云》、《米兰18冠》,秋雨在《读书》栏目中突然闪现的身影让我百感交集!只身在外却不惧任何,当代导师与先贤圣书为我注入的是不屈的哲学和‘会当凌绝’的勇气。两耳已入无数责难与批评,但每当秋雨出现在面前,他依旧是学生的导师与楷模。我们不用知道笛卡尔与法国的‘XX式’,或许知道笛卡尔的名字,和他的欧洲现代几何学奠基人身份,就够了。如今已将书籍视作精神鸦片的我,放得过这样的节目吗?

从文采到文笔,我庆幸这是一场质变。是小男孩xx从不知世事到‘要扛起举国重任’的转变。《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借我一生》、《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笛声何处》......这样的秋雨文本我读过多少、背得多少已数不清。有人说这些书里有‘欺骗’,或许,我已发现,但我毫不在乎,并且可以告诉这些人我已下定的结论:没有余秋雨,xx不会迷上读书,也只会是对人生茫茫无向的青年。

当佳话已成经典,当北大师姐王安安已从《秋雨时分》走出,两年后再次出现在节目中时,我也看到了一切生活的希望:获取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

2011.7.14

那不可遏制的悲伤情感

没有眼泪的哭,就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每一次哭是为了又一次成长。距离5月28日温布利之夜弹指已过一月半,当又一次因足球而动容,时间无需太长。天刚亮,深蓝色上衣的RB女足姑娘成为又一个体育报道的焦点,我纠结着内心,想要说一个人口大国壮志青年的心结: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何必如此壮烈,能够成功的人生,抱定了要‘蹈海’的决心,却完全用不着蹈海。从周总理到***,不过十四个字的过度——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我没有做梦的打算,因为我早已奔赴梦想。现实是如此的远,现实又是如此的近,我心里已塞满无数经典人物的励志背影,带着‘志不在温饱,而在淑世’的理念,逼近现实。很多青年都有如斯感慨——梦想吧,又被那现实击得粉碎;现实吧,不能,我心里还有梦。而很多人又去到了第三条路,左手梦想遥不可及,右手现实仓皇度日,最后在左右摇摆间浑浑噩噩走完自己的青春路。而我呢,早已不用将‘人生理想’挂在嘴边,名诗典故纭纭也早已烂熟于胸,书到用时再出现,不用时,那就是庆幸自个儿思维最好的良药。22岁,已拥有成熟思想体系与完整逻辑分析能力,明辨是非,人格独立;而现在,我又要朝着自己思维的成果,努力了。

努力的起点是‘足球文学’,现在完全占据自己学术框架核心的概念,也是我将在未来主导中国自下而上足球思维革命的一把钥匙。那是武器、那是利刃、那是话题、那是聚焦,那是我不可遏制的情感看着邻国的足球扶摇直上而洒下泪水的终结,那是坚定的信念伴着单纯的闯劲要站立的信号。‘足球文学’倒显得不够挺拔,文人也总是柔弱,但一旦体育与文学如此紧密的联系,之于人的健全不正是千古侠客武功之秘笈——柔中带刚吗?我带着强烈的刺痛感爬上床沿,在另一个晚上写下这一段。

‘足球从娃娃抓起’,变革从第一步做起。

2011.7.18

2011.7.20“姚明日”

全中国都会记住这一天!

4天前已经注意到了直播吧节目信号上将它抹黑,我更换了时间表、行程表和计划表,将这个下午留给自己并不爱的篮球。五个小时,从会场到专访是从容应答和满脸挂笑的小巨人,虽然之后的新闻图片采集里我们还是看到‘哭泣’,但应不是伤感,而是‘明谢’中的另一层含义:谢幕。

我会不自觉将两个时间点联系起来,从对世间学问海纳百川的接纳后,从人文到体育,一切利于人类发展的学问都值得探索、过问。2007年,我高考的那一年,听闻了中国现代史上各个领域多达十位风云人物的辞世,费孝通、汪道涵、霍英东、刘白羽......他们都曾为中国作出杰出贡献,一个个楷模与导师;2011年,我则听闻了两位世界级体育人物的谢幕,从2.14的情人节,到7月的SH短短半年,罗纳尔多和姚明......他们带走的,不仅是激动人心的瞬间,还有一个又一个话题。他们走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顿时觉得无聊了起来......

全程五小时,我其实并没有过分伤感,从纪录片到现场各种声音,两种语言,我也没有要哭的感觉,或许自己真的对篮球没有特别感受的缘故吧。但心中隐隐会有触动:Weallwillbeginatnow!

7.20被某位‘体育资深人士’更名为‘姚明日’,我们都会侧目:应该这样,必须这样!

2011.7.21

歇一歇,续写一段日记

在这儿留下的,是对过去半个月忙碌于超级杯的回忆,又为即将开启的更加忙碌的事业做一个铺垫:联系出版社商谈书稿、北师大比较文学考研、豆瓣阅读计划、兼职、看球......兴许这暂时的、不规律的生活带来的成果便是:

8月29日最好的生日礼物:书稿敲定!

2011.8.10

尚未敲定的书稿,生日过后继续努力的等候

凤凰联动图书出版有限公司、磨铁出版社、博集天卷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都已在联系中。也暂时失去了写什么日记的时间和动力。9月一到,除了日常的看球、阅读,参加社会活动,还要准备联系新的住处了。10月一经开启,我有准备去迎接更多挑战、眼线与精神的随时疲惫,但为了年底内上市的《一生有你——一场由足球引发的文学思考》唤起中国万亿球迷的作品,带着平常心看待人间百态。我也只顾一笑,不作他想,谱写自己的历史。

2012年,23岁,该是让中国真正认识我的时候了。

201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