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南梁之光
4580800000014

第14章 艰难的游击征程(4)

1932年至1933年上半年,陕西省委为粉碎国民党的大规模军事“围剿”,配合保卫中央苏区的斗争,把牵制敌人兵力,瓦解敌军力量,发动革命兵暴作为党的中心任务。在甘肃先后发动了两当、凤翔路口、两次靖远、天水、蒿店以及兰州北门等一系列武装起义。这些起义,因为国民党当局的残酷镇压都失败了,唯西华池起义在陕甘游击队的配合下取得成功。

西华池是庆阳到宁县以至人陕的要道,是合水县的一个重镇(现为合水县政府所在地)。1932年6月,谢子长靖远兵败回陕途中,派兰州的杨林、苏生儒、高明璧转道庆阳,在十一旅搞兵运工作。来到西华池,在国民党新十一旅特务营搞兵运工作,伺机举行兵暴。

1929年开始,我党在这支军队中的兵运工作一直没有间断,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秘密在部工作,党的组织基础较好。特别是特务营,高鹏飞任地下党支部书记,平时注意对士兵进行抗日宣传和革命思想教育,并注意发展党员,加强组织建设,高担任连长的一连,班长以上干部和连部勤务兵多数都是党员。一连人枪齐全,战斗力强,由高直接掌握,可以左右局势。

杨林带着谢子长的亲笔信,交给高鹏飞,转达谢子长的意见,与高鹏飞商量后,认为条件成熟,即着手起义的准备工作。

举行兵暴取得一致意见之后,遂派党员、班长宋廷璧持信去盘客塬找陕甘游击队联系。刘志丹、阎红彦回信表示赞同他们立即举行兵暴,游击队3天之内不离开盘克塬,以接应起义部队,要他们周密部署,慎重行事,保证万无一失。

接到回信,高鹏飞立即召开党支部委员会,具体研究行动计划。决定7月9日暴动。又对武器弹药的准备、部队调动、宣传鼓动、后勤供给等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7月9日早饭后,副营长潘立庭邀高鹏飞去营部打麻将,高便借机稳住营部。

下午饭后出操,一连有意比二连迟出半小时,曹胜勇、苏杰儒把全连集合起来,进行了兵暴动员,全连一致拥护。随后,率一连突人操场,收了二连架起的枪支,命令二连的全体官兵集中待命。

杨林、赫维新带勤务兵宋万才,号兵康健民等10余人,与高鹏飞一起解除了潘立庭等人的武装。

高鹏飞到操场上宣布特务营一、二连全体官兵正式武装起义,在场官兵一致拥护。接着宣布了几条纪律,进行了临时整编。

天黑后,起义部队浩浩荡荡开赴盘克塬。

10日上午,在武洛与前来接应的强龙光、杨森带领的陕甘游击队骑兵大队相遇,晚间与游击队主力会合。

12日,陕甘游击队在湫头召开全体军人大会,庆祝西华池起义成功,热烈欢迎全体兵暴部队参加红军。随后,对起义部队进行改编,除一小部分编入骑兵大队外,其余编为陕甘游击队第三大队,高鹏飞任大队长。

西华池起义成功,削弱了西北军阀在陇东的统治,发展了人民革命武装,扩大了游击队的政治影响。促使大批农民参加革命,部队很快发展到步骑兵500余人,开赴正宁的湫头、陕西旬邑一带休整。

西华池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石英秀部队长期开展兵运工作的结果,陕甘军运史上最为成功的一例。

这次起义成功与陕甘边区游击战争的推动、配合密不可分,整整瓦解敌两连170多人的兵力,对国民党西北军阀是一个沉重打击。

8.分散游击

陕甘游击队在湫头、五顷塬活动期间,陕西省委派李艮(即愚痴)来到游击队“巡视”,其任务是“为了实现开展游击战争,创造北方新苏区的历史任务,彻底转变陕甘游击队与苏区的机会主义领导,以创造陕甘新苏区与二十六军”,而直接的任务则是解决所谓“机会主义领导”问题。这本身就表现了陕西省委脱离实际的“左”倾冒险主义领导和对陕甘游击队党委的不信任。

李艮到游击队,不顾大敌当前,在正宁南邑连续召开六七天干部会议,空谈创造“新苏区与二十六军”问题;批判游击队的所谓“机会主义领导”和“反革命阴谋”问题;要求部队“停止游击战争”“演习阵地战和平原战”,派出战士在五顷塬分配土地,并限令20天内分配完毕,建立临时革命政权;为向“反革命阴谋分子”作斗争,又在游击队队委会外组织了“秘密队委”。

陕甘游击队400多人,而且在距敌人据点较近的开阔塬区活动,敌人随时准备进攻,所以不能长驻在一个地方,须经常变换驻地,用游击战术和敌人周旋才能生存。

李艮完全不顾这种严峻的客观现实,却提出20天内在五顷塬进行土改,建立根据地政权。五顷塬是正宁湫头塬北端的一个小村庄,只有十几户人家,500多亩土地。刘志丹、阎红彦提出建立根据地政权根本不具备条件。但李艮不听,反而给扣上“逃跑主义”、“梢林路线”的帽子。

游击队员、干部到群众中动员分配土地时,有的老人就说:“娃呀,分地是好事,可是我们不敢要。白军、民团一来你们跑了,我们要下地,全家性命难保”。这些情况向李艮汇报后,但他不以为然。

游击队连续开会,无休止讨论。

国民党部队驻山河的晁团乘机进占从湫头到寺村塬周围的村庄要道,切断了交通,加固了王郎坡寨子,完成了“围剿”游击队的部署。

游击队的指挥机关还整天在会议上无休止的争吵,全然不顾敌人进剿的现实,未做任何反“围剿”的准备工作。

李艮在敌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才认识到五顷塬、寺村塬有丧失的危险。

把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又理解为军事上的死守和强攻硬拼,提出“死守五顷塬,不让敌人踏进五顷塬一寸土地”。命令部队进行“平原战,阵地战,进攻战。”

虽然他身先士卒英勇作战,但由于指导思想上的错误连打3次败仗。

第一仗,8月13日,强攻王郎坡寨子。王郎坡是一个东、北、西三面临沟的土围子,东面由一条窄崾岘和湫头塬畔相连,东寨门口有一座吊桥。寨内驻敌六七十人,枪械弹药充足,外围且有援兵。在没有准备、毫无胜利把握的情况下,李艮却让游击队强攻这个敌据点。战斗打响后敌人把吊桥抽掉,居高临下用火力封锁了东寨门,游击队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勇猛冲锋,搭的云梯够不着,扔上城墙的手榴弹炸不响,却遭敌密集火力扫射,一天攻不下,伤亡五六十人,只好撤出战斗,转移到三嘉塬。

第二仗,18日,游击队撤到三嘉塬后,如果绕到外线,本可以摆脱敌人。但李艮在死守思想支配下,又转回死守五顷原,立足未稳,尾追之敌骑兵已经赶到,游击队被迫应战,由于敌强我弱,只好边打边撤。在战斗中,游击队广大指战员曾利用有利地形给敌以大量杀伤,歼敌百余,游击队也牺牲30多人,损失骡子10余匹,不得不东撤到高凤坡。

第三仗,游击队到高凤坡,当晚再次转移到三嘉塬,驻前马塬、狼牙洼、秦曲。19日晨,敌步兵又从南庄子、细嘴子包围上来。游击队边打边退,从秦曲打到狼牙洼,又从狼牙洼打到前马塬。9时许,退到菜头湾山顶上。不料从雕翎关方向追来的敌骑兵已到山下,堵死了游击队退路。在腹背受敌、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恰巧这时沟壑山梁上大雾骤起,能见度极小。游击队利用这一天赐良机,才得脱险。当游击队撤到马栏时,只剩下200多人,部队遭受挫折,伤亡惨重,局势非常严重。

这次游击队在湫头、五顷塬活动1月多时间,由于指挥上的错误,再次遭到严重挫折。错误路线和错误指挥给陕甘游击队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部队损失过半,队委会解散,根据地丧失。

部队在马栏休整时,广大指战员无法容忍李艮的错误,甚至有人提出要处死李艮。在众怒难犯的情况下,李艮只得离队回西安,向陕西省委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