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南梁之光
4580800000042

第42章 后记

一个与粉笔和英语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人,却要写一本文学化的历史书,大约得归咎于出生的这片黄土地。

我生于南梁之西,白马河畔。当年刘志丹领导的革命队伍就从老先人的窑门前走过。风搅雪舞、人吼马嘶,绘声绘色的古经使我在少年时就昕过刘志丹在东山南梁梢林里“闹红”的事,仿佛南梁就是自己成长的一面旗帜,想到南梁,就想到一个普通中国人一路被教育下来的童年、少年。其实,那时候并想象不出南梁究竟样貌如何,但是关于南梁是革命摇篮,是座英雄之山的定义,则早已浸入骨血。参加工作后,恰好来到老根据地的学校,教学之余、周末闲暇,便来到刘志丹等革命先辈建立政权的荔园堡古庙(已改为学校),上过刘志丹当年演讲的清音楼,住过刘志丹住过的旧平房。后来,移居县城,推开窗户就是当年范仲淹戍边修建的古城寨——柔远寨。再后来,罢教从政、下乡调研、参加活动,经游击队浴血苦战的老爷岭,入南梁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二将川、荔园堡川,经当年的列宁小学,穿荔园堡古城门洞,来到南梁革命纪念馆……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经常奔波在这西北革命摇篮、革命圣地的古道上。思绪随着车轱辘转动:西北红军到底是什么样的军队?怎么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为什么留下了那么多的口碑?又留下了那么多的遗憾?为什么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硕果仅存”的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大后防?而长期以来南梁革命斗争历史与传统又成为一个不可越雷池半步的“禁区”?为什么在广袤的黄土高原,“刘志丹”的英名曾使国民党反动派闻风丧胆,成为穷苦百姓翻身闹革命的希望,毛泽东誉其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然而,数十年后,当刘志丹的战友把红旗插遍祖国大地的时候,一部以这位传奇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小说在毛泽东时代非但没有出版,而被打入冷宫,受到“政治大案式”的待遇,刘志丹的一些战友也因此而被罢黜,甚至饱受牢狱之苦?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历史的必然?……想着想着,写一本书的冲动就萌发了。

冲动是热切真挚的,却没有料到写得如此艰难,近年,一切公余闲暇都投入了进去,埋首发黄的历史案卷,拼缀残缺的西北断简,遍翻保存较少的南梁革命资料,寻找已退休在家的老游击队员、老红军战士,书稿伴着我过老爷山,进子午岭,赴延安,下西安,上兰州。好在前人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并非白手起家,中央作了两次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大的是非有了准绳;老一辈革命家的文集先后出版,提供了许多指导性意见;许多老同志写的各种形式的回忆录,记载了历史的许多细节;有党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可以查阅。对着厚厚的一沓书稿,竟有几分惶惑,以至于人们问写作的“历史观”的时候竟瞠目不知所对。

2004年是南梁苏维埃政府成立70周年,我有幸参与了纪念活动的筹备和服务工作。8月份召开的《南梁烽火与中国革命》研讨会,我又一次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聆听了专家、学者、党史工作者的见解。同年,国家把南梁苏维埃革命政府旧址确定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时机终于等来了!华池县决定编写《华池红色文化》丛书,全面、系统的介绍南梁革命斗争历史。县上领导非常重视,2005年春节前,县长马斌听了关于本书写作情况的汇报,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春节上班后第一件事就又看了初稿,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修改意见、设计轮廓,功不可没,使改定稿的内容大大充实了。

南梁革命斗争历史,是轰轰烈烈的,生动感人的,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我只是将其串联起来,尽量给人以生动、曲折、引人入胜的感觉。对涉及的事件、地点、时间、人物诸多方面,尽可能做到准确和翔实。在编写出版过程中,除得到陕西省档案局,延安革命纪念馆,庆阳市委党史办、市档案局,县委宣传部、县档案局、南梁革命纪念馆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外,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庆阳市委书记黄选平同志对此书出版发行非常关注,为本书写了序言,甘肃人民出版社第二编辑室主任韩惠言、责任编辑马海亮反复审稿,严格把关,认真润色、阅改,耗费了不少心血,提高和保证了本书出版质量。陇东学院宣传部原部长、原中文系系主任、教授闫果智对文字进行了订正。陇东学院政史系主任、副教授曲涛对全部历史过程进行了审定,华池县委调研员郭含殿审定编写提纲,精心指导,审阅了全部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马宏伟精心策划,热心指导,作了许多协调工作。同时,县委副书记何文堂、吴丽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长青、副县长邓述鸣等领导给予热情支持和关注。图片除署名外大多采用南梁革命纪念馆和县档案馆的馆藏照片,县文化馆馆长黄克义同志提供了部分照片。这里谨向提供资料的部门,给予多方关心指导的领导、同志,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个既是文学又是历史的门外汉,一次自不量力的尝试,经一番艰难的努力,终于在3月底“交卷”。没有领导和组织的支持,没有有关部门的关心和配合,是难以完成任务的。完稿原定时间的推迟,是为了遵守质量第一原则。但这还是给我留下了不可消除的忐忑不安,担心未必能符合要求,编辑手段是否合理,是否能使人们比较全面地了解革命老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从中体味感受那峥嵘岁月的脉搏,尤其是读者看了后,能否对南梁革命斗争历史有所认识了解,这些都是忧虑之处。

南梁革命根据地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历经曲折,史实纷繁,历史事件年代久远,搜集资料困难较多,且在大量资料对同一事件都有不同的记述,对这种情况,在正文或注释中均作了如实的反映,在反复印证的基础上,以目前看法基本一致的材料为依据,不轻易简单地去否定某一说法,而是留待考证,因有以上诸多困难,尽管有良好的愿望,做了负责认真的努力,但书中史实叙述的详略、判断的轻重、材料的运用难免有不当、不周的地方,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错误之处肯定存在,恳切希望老同志、党史工作者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在适当的时候修订再版。

编者

200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