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理性的光芒
4581800000031

第31章 试论发挥乡镇领导班子的整体效应(2)

第二,实现领导班子的群体优化是必由之路。只有领导班子群体优化,才能够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实现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完善。为此,乡镇班子中核心地位的党委书记要主动与上级组织部门联系,在本乡镇班子配备上,不仅要努力实现结构上的合理,而且要在能位相称、动态平衡和提高领导者素质上做文章,努力做到班子的群体优化。具体地说:一是要贯彻能位相称原则。能力与职位要求相结合,适人适位,这是实现领导班子群体优化的基本条件。正职应该具有吸引力、凝聚力与协调统御能力,而副职的选配则应有所不同,因为他们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既唱主角又唱配角,就应该有鼎力相助的诚心,维护大局,甘当配角和助手。否则,无论大材小用还是小材大用,都会破坏班子结构的平衡。因此在领导班子中,必须要因事设人,选贤任能,量力施用,防止不看才能,凭上级领导好恶随便搭配。比如,党委书记要有战略眼光,进取精神,长于分析研究,善于判断决断,长于把握全局;乡镇长则要有出众的组织管理才干,善于识人用人,精于指挥协调,勇于承担责任,乐于服务大众;人大主席、纪委书记必须公正无私,原则性强,敢于碰硬;其他副职专业精通,服从大局,不恃才自傲,不沽名争利。只有使具有相应能力的人才处于相应的领导岗位,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促进乡镇领导班子群体优化。二是要保持领导班子整体结构的动态平衡。由于近几年乡镇领导班子调整频繁,所以领导班子结构优化是相对的,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员的交流与变动,班子成员的变化是必然的,一些原来合理的班子也有可能随着一次次的调整而变得不合理或不尽合理。为使乡镇领导班子在动态中处于合理状态,就必须适时地进行调整充实,在动态中求平衡,求优化。调整应从工作需要和班子实际情况出发,严格区分独立思考、不随声附和与骄傲自大,开拓创新、有进取精神与爱出风头,主持正义、敢顶歪风与闹不团结,办事果断与主观武断的界线,客观、公正、全面地看待干部,了解下情,决不能凭上级领导的一时喜怒随心所欲,“走马灯”式的频繁更替。领导成员在一定的领导岗位上应该有一定时间的考验,一则领导成员能力的发挥,水平的高低需要一定时间去反映,二则领导班子结构是否合理或优化,也需要一定时间的实践检验,正是平常所说的“磨合期”。由于过分的频繁变动,乡镇领导的“短期行为”,使得部分乡镇班子成员有走心、无守心,天天喊调动,经常跑路子,正如群众说的,“一年熟悉二年干,三年等着换”,致使工作没有长远打算,班子整体效应不能正常发挥。由此可见,对领导班子既要坚持在动态中求优化,又要注意相对稳定,避免频繁换岗,以实现在相对稳定和适时调整中的动态平衡。

三、加强团结,创造宽松环境

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问题,历来是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是党的生命。任何一个组织,没有“一班人”的团结,核心作用的发挥,班子整体效应的体现都无从谈起。近几年,有些乡镇班子成员之间因某些原因产生矛盾,由于缺乏沟通,以致发展到貌合神离、互不信任、互不支持、各敲各的钟、各吹各的号的地步,工作难以有起色。尤其是在所谓条件较好的乡镇的副职岗位上安排任过正职的领导或按正职级别待遇安排领导,这些“正级副职”有相当一部分对正职不尊重、不服从、不支持,个别拉自己的势力与正职抗衡,在其他副职面前拉架子,摆资格,引起大家的不愉快。有的“正级副职”,特别是原来任过正职者,认为事已至此,把对上级组织的不满情绪带到本乡镇的工作中,无所作为,不求进取,自以为是,致使成员之间互生怨气,工作懈气。实践告诉我们,在乡镇领导班子中必须把班子团结作为整体效应实现的根本来抓,努力把班子建设成为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

要搞好班子团结,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内生活准则,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尤其要把握好四点:一是必须正确理解权力的含义,增强服务意识。作为领导班子,最本质的问题是“权力”,最具体的表现是“指挥”,有些班子闹不团结,多数是因权力而产生的。邓小平同志说过,领导就是服务。权力它既不是享乐、不是荣誉,也不是谁指挥谁,而是多担风险,多干工作,多负责任;领导就是利用“权力”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如果不是这样,权力就失去了它本质的含义,领导也就丧失了其人民公仆的意义。二是正确理解分工合作,增强共事意识。当然,共事意识决不是放弃原则,互相迎合,更不是你好我好的“好好先生”,而是以事业为重,互相尊重,是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的互相谅解、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仗义执言,既分工负责又不分家分灶各行其是。有了矛盾要敢于面对,应坚持原则,当面讲清楚,背后不议论;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讲理解、讲谦让;对同志要心胸宽阔,把方便让给别人,困难留给自己;要是非清楚、谦虚、正直、诚实,不搞小动作。三是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增强进取意识。在领导班子中,特别是党委书记、乡镇长应少突出个人多表现集体。工作有了成绩要先想到别人的贡献,工作出了问题应先想到自己的责任并勇敢地去承担,真正寓个人于集体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做到工作中是同志,生活中是朋友,困难中是战友,互相补台不拆台。四是廉洁奉公,决不允许“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彻底清除“千里做官,原为吃穿”的封建利己思想。

四、完善制度,提倡公平竞争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没有完善的、民主的制度,任何事情也办不成,乡镇班子建设如此,班子发挥整体效更应如此。一是要健全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没有民主集中制,就没有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不能正确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就谈不上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更不可能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乡镇领导班子内部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要营造一个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良好氛围,有事讲在当面,摆在桌面,对内要让全体成员把问题讲透,把话说尽;对外必须统一口径,讲集体决议,决不能把涉及决策过程的细节向外散布。否则就会降低集体号召力,窒息班子的活力。二是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要克服好人主义,敢于坚持真理,端正思想认识,正确地运用批评武器,坚持与人为善,治病救人,又要使批评诚实可信,入情入理,客观公正;既要防止轻描淡写、“隔靴搔痒”、无济于事,又要防止苛责于人、“一棍子打死”、适得其反。尤其是开展自我批评要敢揭“伤疤”,说真话,道出心理;同时还要注意做好批评前后的个别谈话和教育转化工作,防止拧成“疙瘩”,留下“后遗症”。三是建立定期考察制度,组织部门要定期对乡镇班子进行考察,全面掌握班子内部的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要拖延,待到问题成堆再去解决。四是公平竞争。笔者认为,以往那种以抽象标准评价干部的方法很不适宜,应该量化干部的考核标准,因事择人,看政绩选人,把那些不能完成责任目标的干部淘汰掉,激励强者更强,弱者变强。乡镇党委书记的责任,除了组织好全面工作以外,更重要的职责是用人,实行公平竞争,优化组合。五是完善教育培训体系。这方面工作的重点是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抓好领导干部的追踪教育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文化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水平,不断增强他们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来充实加强乡镇领导班子。

总之,乡镇领导班子整体效应的发挥,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实践才能实现,我们既不能丢弃长期积累起来的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又不能墨守成规,裹足不前,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改革精神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把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推向新水平。

作者单位:陇西县畜牧中心

省委党校99级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