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陇南文化
4582000000014

第14章 迁之徙之:陇南历史上的民族人口大迁徙(1)

一、陇南民徙总说

陇南地处陕、甘、川三省要冲,境内山大沟深,江河纵横。丘陵与山地错落有致;水田与河谷交相辉映。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使得这里的气候四季分明;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为人类在这里生存提供了天然的物质保证。白龙江、西汉水流域的二级台地上,自古就是陇南先祖们生活的理想场地。因此,陇南素有“秦陇锁钥”、“川蜀门户”的美称,这里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纷争之地。

陇南民族人口的迁徙变化,随着地方政局的演变而不断发生变化,是极不稳定的。民族人口的迁徙,对陇南古代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直接的影响。

从总的趋势说,陇南古代民族人口的变化,既有大量外迁,也有大量内迁。在宋代以前主要是外迁,宋代以后则主要是内迁。外迁的主要是当地土著居民,包括氐民、羌民、汉民等;内迁的主要是吐蕃等民族。明清时期相对稳定,除了受自然灾害和局部战争的短暂影响外,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从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看,秦汉时期和仇池政权时期,是陇南人口较多的时期,到了清朝,陇南人口出现了第三个高峰期。

陇南民族人口的大迁徙,大抵呈现在三个历史断面上。第一阶段,自西汉武帝设置武都郡,到西晋仇池政权建立,陇南民族人口流向主要是外迁。第二阶段,是自西晋仇池政权建立到宋代,陇南民族人口流向既有外迁,又有内迁,尤其在战争中,迁徙的数量有时极大。第三阶段,自宋代直至清末,人口流向主要是内迁。这一时期的总趋势是持续不断地流入,很少有迁出。除了屯田、流放及元时蒙古入居等形式外,最主要的是中原汉族人口通过经商、流寓,逃荒等多种形式自然流入。

二、古代陇南民族人口大迁徙的三个历史断面

NO:1:▲断面一:武都郡设立·仇池政权建立

【人口流向】外迁

【移徙时代】西汉-东汉-三国-西晋(公元前206-公元317)

自西汉武帝设置武都郡,到西晋仇池政权建立,陇南民族人口流向主要是外迁。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在“平西南夷”后,汉武帝于“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陇南首次进入中原王朝的统辖版图之中。当时的武都郡治洛峪(今西和县洛峪乡),辖九县:武都(与郡同治),上禄(治今西和六巷)、故道(治今两当杨店)、河池(治今徽县伏镇)、平洛(治今康县平洛)、沮(治今略阳县东八十里),嘉陵道(治今礼县雷坝附近西汉水沿岸)、循成道(治今成县镡河附近)、下辨道(治今成县广化化)。

武都氐反·分徙酒泉郡

西汉 西汉元丰三年(公元前108年),由于不满汉王朝的统治,“武都氐反”,被“分徙酒泉郡”(《史记·孝武帝纪》)。这也是陇南建立地方行政机构后首次向外迁移人口。尽管向外迁移了人口,但西汉时陇南总人口数量仍然很大,按《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仅武都郡9县人口即达23万,再加上属于陇西郡的西县、氐道、羌道,属于广汉郡的阴平4县,陇南总人口至少在30万以上。

东汉 东汉时,陇南人口迁徙较大的有4次。

马成攻武都·氐豪数十万户亡出塞

①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由于汉光武帝刘秀亲征隗嚣于上邽,是年冬月,派马成攻取武都,“氐豪率数十万户逃亡出塞,诸种万余人悉降。”(《后汉书·光武纪》)

段颖攻东羌·遣千人于西县·冯裨招降四千人·分置安定、汉阳、陇西三郡

②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夏,破羌将军段颖攻东羌,遣千人于西县结木为栅,广二十步,长四十里,遮之。……冯裨等所“招降四千人,分置安定、汉阳、陇西三郡”(《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

曹操令张既徙武都氐五万余落出居扶凤、天水界

③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三月,曹操征张鲁至陈仓,将自武都入氐,氐人塞道,先遣张郃、朱灵等攻破之。四月,曹操自陈仓出大散关,至河池。氐王窦茂等万余人恃险不服。五月,曹军攻屠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是岁,曹操恐刘备北取武都氐以逼关中,令张既徙武都氐五万余落出居扶凤、天水界。(《三国志·魏书·张既传》)

曹操以武都孤远·徙万余户民氐·使居京兆、扶凤、天水界

④汉建安二十七年(公元217年),曹操以杨阜为武都太守。会刘备将张飞,马超等从沮趋下辩,而氐人雷定等七部万余落应蜀反魏。曹洪拒之,超等退还。及刘备取汉中以逼下辨,曹操以武都孤远,前后徙民、氐,使居京兆、扶凤、天水界者万余户,乃侨置武都郡治于小槐里(今陕西兴平县西),后魏文帝黄初中(公元220—226年)又移置美阳(今陕西扶风县北)。(《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华阳国志》刘琳注)

仅以上4次迁徙中,遣出的氐、汉人口即达16万余户。当然,主要是白马氐民族。在迁出如此众多的人口后,按《后汉书·郡国志》的记载,武都郡7县仍有81000人。而广汉属国都尉(治今文县)所辖之阴平、甸氐道(今四川南坪)、刚氐道(今四川平武)3县有人口205000人,当时陇南总人口少说也有28万人之多。

东汉末年陇、蜀之间的两大部落氐族:

兴国氐王阿贵·百顷氐王杨千万

东汉末年,介居陇、蜀之间的氐族主要有两大部落:一是兴国氐王阿贵,居兴国城(今甘肃秦安东北);一是百顷氐王杨千万,原居仇池山(今甘肃西和南)。这两王之间,各拥有氐众万余户。同时,下辨(成县西北)等地有氐帅雷定等七部,拥氐众万余户;河池也有氐王窦茂,拥氐众万余人。此外,还有许多无名的王侯小帅,分布于汧、陇各地。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夏侯渊与韩遂战于渭南,又击“渝縻、汧氐”(《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后汉书·郡国志》司隶右扶风有渝縻侯国,地在今宝鸡西北一带。可知“渝縻、汧氐”,是在氐之前冠以地名,以表示居于该地的氐族部落。

马超率氐众攻袭曹操

汉献帝建安十六(公元211年),马超等反于潼关,关陇一带的氐人跟着起兵,附超反曹。次年马超与夏侯渊战于冀县(汉阳郡郡治,今甘肃甘谷东),曹军不利。“汧氐反”,响应马超。(《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马超踞汉阳攻曹操,氐王杨千万起兵响应。次年,马超帅氐、羌之众数千人,与曹操将张郃战于渭水。结果,马超军败,退往汉中。曹操军追至略阳(属汉阳郡,今甘肃庄浪西南),与韩遂所率的氐王杨千万部遇战,大败韩遂。又进军围兴国氐,杀氐王阿贵及部众无计其数。氐王杨千万兵败后,逃奔马超。他们一起经由武都至蜀,投附了刘备。二氐王余众只好归顺曹魏,—部分被迁徒到扶风之美阳(今陕西武功西北),大部分仍留居汉阳、南安界内,大致就是今天甘肃的天水地区。(《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三国志·蜀书·马超传》、《魏略·西戎传》)

曹操控制关陇局势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春三月,曹操西征张鲁,至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北),欲自武都入汉中。因氐人附蜀,起兵拥塞了通道,后被魏将张郃等攻破。曹操遂率军自陈仓山散关(今宝鸡市西南),行至河池,氐王窦茂又率万余人据险阻挡,亦被张郃攻破。曹操平张鲁后,“见武都太守苏则而悦”,遣武都太守苏则“绥定下辨诸氐”。次年,夏侯渊等又征讨武都氐羌于下辨,“收氐谷十余万斛”。至此,曹操经过数年的征战,基本稳定了关陇一带的局势。附蜀的氐人王侯如杨千万、阿贵等,或南投刘备,或被消灭,而大部分氐人则接受了曹魏的统治。(《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三国志·魏书·张郃传》、《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刘备遣张飞、马超从沮道进攻下辨,“氐雷定等七部万余落”响应。曹操遣曹洪等从天水南下拦击马超,马超退兵。曹洪败刘备将吴兰部,吴兰在撤退中,被阴平氐强端所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三国志·魏书·杨阜传》)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三月,曹操至汉中。当时夏侯渊已被刘备军所杀,曹操以武都孤远,恐怕被蜀汉占领,于是命令雍州刺史张既到武都,迁氐人五万余户到扶风、天水(即汉阳)界内。不久,刘备攻占汉中,迫近下辩。魏武都太守杨阜,又前后徙武都民(汉)、氐万余户于京兆(故治在今陕西省西安西北)、扶风、天水等地。(《三国志·魏书·张既传》、《三国志·魏书·杨阜传》)

武都和略阳的氐人,虽经过两次大的迁徙,但留下的氐人仍然很多,原有的王侯部落集团仍然存在。《魏略·西戎传》说:“今虽都统于郡国,然故自有王侯在其虚落间。又故武都地阴平街左右,亦有万余落”。

曹操迁徙氐人的原因及社会历史背景

曹操迁徙氐人的背景是明显的。因为在与蜀汉的对峙中,由于马超、韩遂等人的影响,氐人多倒向蜀汉一方,他们经常配合马超等阻截曹魏的军队。更重要的是,氐族诸王侯或酋帅,皆拥众自立,割地而据,不愿受封建王朝的统治。由于曹魏在统治地位上,是以东汉王朝的继续自居的,所以他们在氐族地区的施政,会受到部分氐族王侯的反抗,兴国氐王阿贵、百顷氐王杨千万、沮中氐帅雷定等附蜀反魏,均属这种情况。

三国 中国历史进入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后,由于陇南地处魏、蜀政权交汇的地区,独特的军事地理位置,使这里自然成为魏、蜀兵戎相见的地方。在当时,战争的目的无非是抢占地盘或掠夺财物,而富有创造力的人口又是各种“财物”的首选,于是,陇南白马氐即成为魏、蜀争相掠夺的首要目标。

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七月,武都氐王杨僕率部属附魏,被安置在汉阳郡内(《三国志·魏文帝纪》)。

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

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春,蜀相诸葛亮出祁山伐魏,天水、南安、定安诸郡皆应亮。魏遣大将军曹真都督陇右,右将军张郃击败蜀将马谡于街亭,亮获姜维,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春,诸葛亮遣陈式等进攻武都、阴平,得二郡。蜀后主诏策诸葛亮,说:“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震凶暴,功勋赫然。”(《华阳国志·刘后主志》)但这时的武都郡,经过曹魏多次的徙民后,可徙之民已不如前。故史书中不易见到徙氐民入蜀的事件。

武都氐王苻双、苻健率氐民分降魏、蜀·魏将郭淮迁漒中氐至关中

魏青龙三年(公元235年),武都氐氏苻双、强端率6000余众降魏。(《晋书·宣帝纪》)

翌年四月,武都氐王苻健及氐民400余户降蜀,刘后主派将军张尉等前往接应。但由于氐人内部意见不一,苻健弟先率400户投魏,苻健只身来到蜀地。(《三国志·蜀书·张嶷传》)

魏正始元年(公元240年),姜维出兵陇西(治襄武,今甘肃陇西南),被魏军打败。魏将郭淮乘胜追至漒中,又迁氐人3000余户到关中。(《三国志·魏书·郭淮传》)从与姜维作战的地点而言,郭淮所徙的氐民当在原陇西郡,此郡旧有安故、氐道二县,皆有氐人居住。

姜维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蜀

魏高贵乡公(曹髦)正元元年(公元254年),姜维复出陇西,魏狄道守长李简降。姜维败魏将徐质于襄武,拔河关、狄道、临洮三(今定西市岷县、陇南市宕昌县部分地区)县民还蜀,使居于绵竹、繁县。(《三国志·蜀书·姜维传》、《华阳国志》)

陇南近邻的氐族集团:关中氐族·陇右氐族

经过自汉以来的多次迁徙,魏晋时期的氐族,除了原来在武都、阴平二郡的聚居地外,在关中和陇右又形成两个分布中心。

关中氐族关中的氐人,魏晋时分布在京兆、扶风、始平(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其中以扶风郡为最多。

扶风郡的氐人则集中在雍、美阳、汧、渝縻等县。

据《魏略·西戎传》记载,被徙至扶风、美阳的氐人,归安夷和抚夷二部护军管辖。魏晋时的护军,是统率少数民族部落以镇守边郡的武官。属下有参军、功曹等官职,亦有部大、酋大等,很多都是以少数民族的首领充任。(马长寿:《氐与羌》,第44页)解放后,曾在陕西岐山、扶风出土两方有关氐族的印章,分别为“巍率善氐佰长”、“巍率善氐仟长”(庞怀靖:《陕西岐山县博物馆藏两方官印》,载《文物》1986年第11期)。巍即魏;率善的意思是归顺、归义,佰长、仟长指统领一定人数的部落首领。这两方印,有可能是授予安夷、抚夷护军属下的氐族部落首领的。

陇右氐族氐族又一个分布中心,在陇右的天水、南安、广魏(即略阳)三郡之内。这三郡内的氐人,有一部分是自汉武帝开益州、置武都郡时,因受到排挤而迁来的。有的氐人的来源还要早一些。春秋战国时,氐人就在这一地区活动。此后有氐族杨氏,“秦、汉以来,世居陇右,为豪族”(《宋书·氐胡传》)。这里把氐杨的来源追溯到秦汉之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木板地图,就记有“杨里”、“上杨谷”、“下杨谷”等地名(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地图初探》,载《文物》1989年第2期),它们很有可能是因为氐族杨氏活动于此,而留下的。

魏晋以后,十六国中的前秦苻氏及后凉吕氏,都源出于略阳氐族。

由于大规模的掠夺与迁徙,致使陇南成为如《华阳国志》所说的“遂荒无留民”的境况。据《晋书·地理志》记载,陇南武都郡下辨、河池、沮、武都、故道5县只有3000户,阴平郡阴平、平武2县亦只有3000户,二郡7县共6000户,3万多人。这段时间,陇南迁出人口累计达50万左右,使当时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几乎中断。

NO:2:▲断面二:仇池政权建立·宋代

【人口流向】既有外迁、又有内迁

【移徙时代】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公元317-1279年)

自西晋仇池政权建立到宋代,陇南民族人口流向既有外迁,又有内迁,尤其在战争中,迁徙的数量有时极大。

西晋 经过汉魏之间几次民族大迁徙,西晋初年,京兆,扶风、始平等地出现了大批的氐人。晋武帝咸宁三年(公元277年),妆阴王司马骏被封为扶风王,以郡内的氐人为其封户。(《晋书·宣五王·扶风王骏传》)从此,徙至扶风郡的氐族,变成国家的编户,直接归扶风王统治。其他郡内的氐族,也逐渐成为了编户。

当时,除氐族以外,西晋迁入内地的少数民族还很多。如:匈奴、羌族、鲜卑、蜜人与胡人等。

东汉以来,匈奴不断南徙。晋初的平阳、西河、太原、新兴、上党、乐平诸郡,皆有匈奴人居住。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又有十余万口匈奴人迁入关中。他们亦成为编户,要负担国家的赋役。羌族,自汉以后也不断向内地迁徒,到西晋时,关中的冯翊、北地、新手、安定,就居住着大量的羌人。此外被徙入关中及秦州、凉州、并州、幽州的,还有鲜卑人、蜜人、胡人等。当时关中的民族人口形势是“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晋书·江统传》)

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互处,受着封建官吏和汉族地主的剥削和压迫,他们与后两者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在关中一带,氐、羌等少牧民族,同封建统治者和地主的矛盾,亦很尖锐。朝廷对少数民族是“因其衰弊,迁之畿服”,而“士庶玩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于骨髓”。(《晋书·江统传》)

内迁少数民族与西晋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他们与西晋王朝的矛盾日趋尖锐。

早在曹魏末年司马师当政时,邓艾就建议迁匈奴于雁门,并逐渐迁出与汉人杂居的氐、羌等族。及至晋武帝泰始年间,匈奴刘猛反,侍御史郭钦又提出迁徙少数民族出塞的主张,但均末被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