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08
4585100000008

第8章 文学类(1)

欧肯

1908年获文学奖,时年62岁。1846年1月5日生于德国西北隅东弗里西亚群岛的首府奥里希(Aurch),1926年9月15日死于德国的耶拿(Jena),享年80岁。国籍:德国。教育:1866年获哥丁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双亲:父,阿莫·贝克尔·欧肯(Ammo Becker Eueken);母,伊达(Ida Maria Gitterman Eueken)。配偶:伊伦娜(Jrene Passow),1882年结婚。后裔:二子一女,长子阿诺德(Arnold Thomas),次子瓦尔特(Wailer);女,名字不详。经历:1867~1871年任中学教师;1871~1874年任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1874~1920年任耶拿大学教授。

主要著作:《论哲学史的价值》(Uber den Werth de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Jena:Dnfft,1872。《当代基本概念的历史和批判》(Geschichte und Kritik der Grundbegriffe der Gegenwart),Leipzig:Veit & Comp,1878(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odern Philosophic thought,Tr.by M.SPhilps,New York:Appleton & Co.,1880)。《哲学术语史》(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schen Terminologie),Leipzig:Veit & Comp,1879;C.Olms,1960。《托玛斯·冯·阿奎那的哲学与近代文明》(Die Philosophie des Thomas von Aquino und die Kultur der Newzeit),Halle:Pfeffer,1886。《精神生活在人类意识和行为中的统一·绪论》(Prkegomena zur Forschung über die Einheit des Geisteslebens im Bewusstsein und That der Menschheit),Leipzig:Veit & Comp,1887。《从柏拉图到现代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Die Lebensans Chauungen dergrosen Dender von Plato bis zur Gegenwart),Leipzig:Veit & Comp,1890,1942。《一个新世界观的基本路线》(Grundliien Einer Neuen Lebensans Chauung),Leipzig:Veit,1907(Life’s Basis and Life’s Ideal,Tr.by A.G.Widgery,London:Black,1911)。《人生的意义与价值》(Der Sinn und Wert des Lebens),Leipzig:Quelle & Meyer,1908,1911,1918(此书有李永炽的中译本,载《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第6卷,1~66)。《我们仍然能够成为基督徒吗?》(Knnen Wir Noch Christen Sein?),Leipzig:Veit,1911(Can We Still Be Christians?Tr.byL.J.Gibson,New York: Macmillan,1914)。《认识与生命》(Erkennen und Leben),Leipzig:Quelle und Meyer,1912。《人与世界——生命的哲学》(Mensch und Welt,eine Philosophie des Lebens),Leipzig:Quelle und Meyer,1918。《生平回忆录》(Lebenserinnerungen),Leipzig:K.F.Koehler,1920。《社会主义的分析》(Der Sozialismus und seine Lebensgestaltung),Leipzig:P.Reclam,1921。《精神生活哲学的绪言与结语》(Prolegomena und Epilog zu einer Philosophie des Geisteslebens),W.de Gruyter Press,1922。《精神生活漫笔》,多人译,漓江出版社。

参考文献:E.Herman:《欧肯和伯格森》(Eucken and Bergson:Their Significance for Christian Thought),Boston:Pilgrim press,1912。冰上英广:“欧肯及其著作”,《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第6卷,67~80。T·Raeber:《鲁道夫·克里斯朵夫·欧肯》(“Rudolph Christoph Eucken”),Neue Deutsche Biographic(Vol.4),670~672,Berlin:Dancker & Humblot,1959。《诺贝尔文学奖要介》,159~173。

评述:欧肯“因为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的透彻的思想、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为辩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所表现的热诚与力量”,获得1908年诺贝尔文学奖。欧肯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继承了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洛采(Rudolf Hermann Lotze,1817~1881)的哲学,成为一种建立在历史、文化与宗教生活上的唯心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欧肯倡导精神生活的哲学,认为有一个超越于个体之上的精神世界,强调“精神有其独立性”,精神能不断克服物质的阻力而取得胜利。精神胜利就意味着主观与客观、心理作用与事件之间的对立消除了。精神胜利就是宗教的胜利,人是上帝的同工合作者。欧肯将自己创立的理论取名为“精神学”,其意义在于探讨生命自身中的精神及其作用。

达木丁苏伦·策恩德

(1908~1986)蒙古诗人、小说家、学者。1908年生于车臣汗部马塔德汗乌拉旗(今东方省马塔德县),1986年5月27日在乌兰巴托逝世。他出身在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牧民家庭,从小向爷爷、父亲和哥哥等学习蒙古文、满文和藏文。1921年革命胜利后,他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在党政军机关和人民团体任职。1933年他留学苏联,1938年在列宁格勒大学毕业,1946年第二次赴苏留学,1950年获莫斯科大学语文学副博士学位,掌握了俄文、英文和德文。他曾先后任蒙古《真理报》主编,作家协会主席、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和科学院院士等职。

达木丁苏伦的文学创作活动始于20年代,1928年发表了著名的《四篇小故事》。第二年蒙古作家小组成立,他是最积极的成员之一,当年12月发表了代表作《被抛弃的姑娘》。这是蒙古新文学的第一部优秀中篇小说,它描写富人包勒得的放牧人道林格尔一家在革命前的悲惨遭遇和革命后的新生活。他的另一部代表作长诗《我的白发母亲》发表于1934年。它是至今被人们传诵的蒙古最有影响的诗歌作品之一,描写作者远离祖国后母子互相思念的感情。作家把这种对母亲的爱升华到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使之成为追求科学知识的动力。长诗继承了蒙古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的传统,语言精炼,比喻生动,其中有不少发人深思的警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者坚定地站在反法西斯立场上,坚信各国人民一定会战胜德日侵略者,发表了歌颂苏联卫国战争和蒙苏友谊的作品《北极星》(1941)、《两个都是我的儿子》(1943)等。战后他主要是从事蒙古古典文学研究,并发表有《三个人说一个人做》(1954)、《苏莉变了》(1944)和《忙牛戈木布》(1953)等反映先进与落后间斗争的小说。

达木丁苏伦是蒙古著名的学者之一。他从30年代开始从事蒙古古代文学史研究,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格斯尔传的历史根源》(1957)是《格斯尔》(或《格萨尔》)研究领域的一部代表作,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他主编的三卷本《蒙古文学概况》系统地论述了古今蒙古作家、作品及其发展脉络。此外,他还发表了用现代蒙古语翻译的《蒙古秘史》、选注本《蒙古文学范例一百例》以及《罗摩衍那在蒙古的流传》等学术著作。

达木丁苏伦的文学创作富有时代感,他善于抓住每一时期的迫切问题,通过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发展,给人们以合情合理的答案。他被视为蒙古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巴苏·布塔代沃

(1908~1974)印度孟加拉语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评论家。

1908年11月30日生于东孟加拉戈米拉地区(现属孟加拉国),1974年3月18日逝世。出身富裕家庭。自幼由外祖父母抚养并给以最初教育。后来全家迁往努阿哈利居住。1917年用英语写了第一首诗,1923年发表第一首孟加拉语诗篇《难近母》。1924年在达卡中学毕业,进入达卡中央学院,1927年进达卡大学英语文学系,广泛涉猎欧美文学作品,深受斯温伯恩、罗塞蒂等先拉斐尔派的影响。同年担任《进步》杂志编辑。1930年发表第一部成名诗集《囚徒之歌》,第一部长篇小说《回答》和第一出戏剧《为了一个姑娘》。1934年担任利宾学院英语系教员。1935年创办文学杂志《诗刊》,嗣后不断有作品问世。1953~1956年,他在美国一所大学任教。1956年回国,在伽德普尔大学创立印度比较文学系,任系主任。1961年出任美国纽约大学客籍教授。1963年正式辞去伽德普尔大学职务,又赴美国教学。1966年发表论著《诗人泰戈尔》,他还把波德莱尔、荷尔德林、里尔克的诗译成孟加拉语。

巴苏的诗歌创作大致可分三个阶段。早期,诗人追求先拉斐尔派的艺术风格,歌颂感官享受,细腻地描绘肉欲之情。

《囚徙之歌》描绘一个放荡不羁的叛逆者形象,他内心盼望自由,又追求感官享受。这个自由奔放的形象是对宗教说教和封建礼仪的鞭挞。诗集《德姆芙蒂》标志着他的诗歌创作进入第二阶段,从主观倾诉转向现实生活的描绘。有些写生活小景的诗如《青蛙》、《鱼儿》等充满着乐观的生活情趣。诗人不仅看到生活中的光风霁月的一面,也观察到生活的丑恶一面。1958年,发表《黑夜胜于白天》,又回到对主体意识的哲理思考,抒写印度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既不满现实又无力与之对抗的精神世界。沮丧、孤独、痛苦是他后期诗歌的基调。诗人的创作个性,随着诗歌内容变化而变化,早期感情强烈,中期意境清新,晚期表现简约。有趣的是,他个人诗歌创作道路是沿着浪漫主义、意象主义、象征主义发展过来的,这恰似欧美诗歌发展的轨迹,显然主要与他接受先拉斐尔派、波德莱尔和里尔克的影响有关。他的诗歌色彩感强,音色多变,不断采用新意象、新象征表达内心体验。

他的小说创作深受乔伊斯和吴尔芙的影响,主题多半是写生与死、艺术与生活、爱与艺术、自由与束缚等矛盾和冲突。长篇小说《一串日子》(1949)展示中产阶级的生活画面。这个家庭原先像画板那样死板,单调,后来,五个姐妹和一个兄弟所组成的六个不同世界使画板的色彩生动地变幻。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促使画面中心人物父亲拉古巴布既鼓励个性自由发展,又要维护破灭中的传统生活理想。这样,这个画面虽然色彩缤纷,但已支离破碎。1956年发表的《遗稿》描绘一个艺术家一方面追求艺术美的生活,一方面又毫无愧疚地与继母发生关系,小说揭示现代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双重性格。50、60年代他最重要的小说是《超人》(1952),描写一个艺术家超脱一切,蔑视芸芸众生,不与任何外界接触,拒绝异性追求,孜孜不倦地进行艺术创作。小说反映了20世纪初一些艺术家为艺术而生活,只在自我的设计里讨生活的真实情况。

巴苏的戏剧深受斯特林堡的影响,主题仍是灵与肉的斗争。《河岸的苦行僧》(1967)讲一个出家人与一位年青打渔姑娘借行宗教仪式偷情的故事,获印度文学院奖。1970年发表的《没有姓名的女性》又重复了上述主题。由此可见,他的小说、戏剧、诗歌都在歌颂肉欲的发泄,想借此撕去旧伦理道德的虚伪面具,恢复人的自然本性。

他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部作品,其中包括16部诗集、42部中长篇小说、20部短篇小说、6个剧本、7部文学评论集、4部散文集、9部译作。他一生推崇泰戈尔,高度评价泰戈尔的创作,然而他的创作思想与实践跟泰戈尔截然相反。他是印度受西方文艺思潮影响最大的作家,在吸收和消化西方文艺思潮和艺术技巧,不断运用新材料进行新实验,促进印度文学的民族个性发展方面作出了贡献,他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中上资产阶级的精神特征和心态,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1970年他荣获国家最高文化奖荷花奖。

班纳吉·马尼克

(1908~1956)印度孟加拉语小说家。生于西孟加拉邦杜姆卡镇,1956年12月3日卒于杜姆卡。父亲毕业于加尔各答大学,后来任税收官员。马尼克是父母的第五个孩子,从小聪明好学,性格坚强,富于幻想。青少年时他多在东孟邦、西孟邦和比哈尔邦等地度过,领略大自然的风光,熟悉船夫、渔夫、织工和农民。

马尼克在加尔各答上大学时,常爱独自在湖边沉思,并尝试写作小说,20岁时写出了《阿达西舅母》,一鸣惊人。

从30年代起,马尼克的长短篇小说先后问世,如《帕德玛河上的船夫》、《傀儡戏的故事》。此后,马尼克虽身染重病,但仍不懈怠,仅10年工夫写出了十来部长篇小说,八九部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郊区》,短篇小说集《媳妇》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尼克到前线做宣传工作。1942年,在共产党的号召下,马尼克参加了印度人民剧协和反法西斯进步作家、艺术家协会。1944年他加入印度共产党,当过新闻记者,此后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镜子》是这一时期长篇小说代表作。印度独立后,长篇小说有:《比黄金还可贵》、《康复》、《圈套》等。1956年他的父亲生命垂危,女儿卧病在床,他也几乎灯油耗尽,但为了生计,挣扎着写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租税》。

《帕德玛河亡的船夫》(1936),是前期的代表作,写船夫库威尔一家的苦难。库威尔抱病下河捕鱼。漏屋、破锅、病老婆全摊在库威尔身上。岳父家惨遭洪水冲淹,库威尔又只好去把小姨和几个孩子接来家住。一天黄昏,突然刮起狂风,树断屋倒,大人孩子或死或伤,茅屋倒塌,女儿腿被砸伤,他又被船主辞退,走投无路。经营摩依纳岛的胡森雇他撑船运送鸦片。从此,他一家人全成了胡森垦荒的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