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内在机理的科学,也是用来揭示人的心理结构及其所决定的功能属性的科学。但是,众所周知,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物种,是我们目前所知晓的最复杂最高级的生命形式,人的心理现象也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因此,对它的解读及其规律的探寻注定是一项艰难复杂的漫漫之旅,同时也是一项需要多层面解剖、多种研究视角渗透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关注以及整个社会巨大的资源投入,更需要所有心理学工作者的忘我工作和通力合作,如此,我们才能渐进地增加和丰富对人的心理现象的认识,直至最终揭开这个暗箱的秘密。今天,我们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回首心理学一百多年来曾经走过的艰难曲折的发展之路,在仔细品读和欣赏心理学丰富的理论成果,以及深刻反思心理学曾经走过的泥泞和误区的同时,我们一方面为心理学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充实、满足和欣慰,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深深的忧虑和殷切的期待:心理学正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新的发展时期,虽然它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一些关键的大问题仍悬而未决。那么,心理学以后的发展之路究竟该如何走,心理学最终的大体系该怎样构建,如何才能把心理学引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为整个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摆在整个心理学界面前的不能回避的一大课题,也是需要每一位心理学工作者深入思考和认真筹划的。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以人类卓越的智慧,只要我们认真地吸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全体心理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心理学一定会赢得更加光明的未来。
一、心理学的任务和目的
任何学科的设立都是针对一定的研究对象,并有着一定的理论任务和目的。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有着特定的目的和宗旨的。从总的方面来说,就是为了探索心理活动的规律性,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人性,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提供特殊的帮助和服务。
人类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不仅对周围的世界感到好奇,想要了解与把握这个世界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同样,它也非常关注其自身,也对自身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这种关注和思考中,也产生了很多方面的困惑和疑问。因此,早在文明社会诞生之初,人就开始了对自己的探求和思考,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就反映了人类的这种愿望。
人究竟是什么,人在自然界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人与其他动物有着怎样的关系和渊源,人的智慧是怎样获得的等等,所有这些与人有关的话题,一直以来就被人们以各种形式思考着、探究着,人类的许多先贤也对这些问题展开了天才的想象,而有关这方面的探索都熔铸在人类的哲学思辨、宗教想象、寓言童话中,心理学的建立,其实本质上仍然是人类的这种天然的探究欲和自我认识需要的体现,仍然是这种探究的继续。但是,心理学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却与人类以往的探究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由此才使得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也揭开了人类自我认识的全新一页。
心理学产生之后,它对人的关注和探究更多了一层理智和科学精神,少了许多主观猜测和人文色彩的内容,它更需要像了解自然界其他事物包括其他动物品种那样,去客观中性地认识人、了解人,了解人的功能和属性,了解心理和行为的特点与规律,了解诸如意识、思维、语言、性格、动机等内心世界所包含的种种东西,以及这些内容和现象的本质及生物基础等等。也就是说,心理学对人的关注和解析,不能采取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待自我的思考方式,也不能局限在那样的水平,它需要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对人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全面和深刻的探源,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的支持,需要假说、模型等理论构想。因此,它是整个一个学科的系统工作,需要建立概念、规则等高度组织化的规律体系,需要设置许多分支进行分门别类的专题研究。于是,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各个专门性的心理学分支也都陆续建立起来,并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专职功能,从而使心理学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应用上,都能得到更广泛更深刻的拓展。例如,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人的心理现象和一般规律,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而生理心理学专门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发展心理学则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主要揭示人的心理机能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年龄特征;而认知心理学则主要探究人的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发生的心理机制;人格心理学则是重点探究人格形成发展的规律;教育心理学则是探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等等。
从另一方面来说,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都是针对人们现实的问题和困惑而展开的,以帮助人们有效地清除内心的困惑,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而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就太多了,这其中既包括普通人的一些疑问,也包括心理学专业领域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笨?如何理解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为什么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学习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为什么决心和信心对任务的高效完成有重大影响?为什么意志品质对人的成功至关重要?理想和志向对人生有哪些积极的作用?为什么一心不能二用?此外,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有哪些典型特征?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哪些条件限制?潜意识是怎么回事?认知因素对行为有哪些影响?应激状况下人的普遍心理反应有哪些?为什么会爆发动机的冲突和斗争,置身于冲突情境中人会依据哪些准则来做出选择?影响注意力的条件和因素是怎样的?以及语言产生的机制,概念的获得过程,人的知识是怎样表征和储存的等等。总之,心理学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释和解决,这是心理学必须要面对而不能回避的,任何一个合格的理论必须要对这些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为此,心理学必须先探索这些问题背后所依存的原理和规律,揭示主体人格的内在组织和功能特性,找到影响行为运行的因素和条件,也就是说需要构建一套由概念、公式、规则所组成的被称为理论性的东西,用这些理论描述与表征现实,说明解释现实,探究问题的来龙去脉,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调节控制行为的方略等等。而现实中,许多规律或理论也都是围绕着一定的问题而展开和构建的,而能否科学合理地解释这些现象,解决这些问题,也是衡量规律原理或理论正确性的最重要的标准。
可见,任何一个学科都是为了说明和解释各种客观现象、事实以及为解决特定的问题而产生和存在的,这是一个学科或理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是一个学科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而作为人类对自身的本质特性进行专职研究的一门学问,作为一门与众多学科尤其是社会人文学科都高度相关的中心学科,心理学应该为人的工作生活和社会实践提供更多的支持,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总之,人类对自身有着太多的疑问和困惑,这些问题和困惑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或者与心理学有着直接间接的关系。心理学的任务就是要解开这些疑惑,解决这些疑难,以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与帮助。令人欣喜的是,随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和学科本身的不断发展,人类有关自己的许多困惑和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或部分地得到了解决。而且,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的不断丰富,还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也将引发对人的更深入更广泛的思考和探究,与此相应的,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必将随着这种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更加的清晰、准确而全面。
二、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学科定位、学科地位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研究范围和学科定位,也都有它产生的渊源,心理学自然也不例外。科学心理学最早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在此之前,有关人的心理的一些研究探讨大多属于哲学的范畴,但哲学式的探讨是经验性和思辨性的,缺乏严格的实验基础。真正的科学心理学,是在采用了实证主义的研究取向,并采取了一系列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之后才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的。但是,由于心理学本身的特殊性,注定了它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复杂的,甚至直到今天,心理学早已经成为人类知识体系中一个公认的完整学科之后,它建立之初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如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学科归属和学科定位等基本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争论,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人们。
就拿心理学的学科定位来说,它究竟属于哪个学科范畴,是该算作自然科学,还是该算作社会科学?在心理学的历史上,围绕着这一问题就一直存在着争议,即便是现在,这一问题仍然是没有彻底地得到解决。一些心理学家主张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自然科学,应该建立起像自然科学那样的严密的体系,早期詹姆斯就提出过这样的设想,行为主义者则把这一设想具体化并把它极端化。与此类似的观点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生物科学,应该像研究动物的习性那样来研究人类的行为,如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安吉尔。后来这些所谓的严格的科学方法和态度遭到了另一类强调人的价值、尊严的心理学家的极力反对和大力抨击,这就是后来崛起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思潮的人本主义。所有这些观点,都是有一定道理和意义的,都对真正完整意义的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最适宜的学科定位,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那么,为什么心理学的研究会出现这样的争议和困惑呢?这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直接关系。我们知道,心理学是把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人的心理和行为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物,与其他客体的研究与认知对象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是人对自身的一种研究和解读,是对人自身属性和特点的某种揭示。在这个过程中,人既是观察者、研究者,又是观察对象和实验对象,是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集于一体的。也就是说,人是通过自身的功能特性来研究自身的功能特性,这在多大程度上能保持客观的认知,以及能够认识到什么程度和水平,有没有自身功能对自身认识的限制,这都还不好说,正如拿着火炬来照亮黑暗,虽然看到了黑暗中的许多东西,但看到的东西已失去了原来的自然面目了。正因为如此,心理学能否建立起自然科学那样客观严密的理论体系,能否成为自然科学家族中的合格成员,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另一方面,人是一种有着很强智慧能力和自我意识的高等级动物,因此,即便心理学在其产生之前,人们也会对自己的特征和属性,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有着某种认识,当然,这些认识大都属于前科学的范畴,是人们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验,以及对周围人的所作所为的观察而产生的松散式和经验性认识。而且,由于人的特殊性,心理学所研究的许多问题,其实早已被其他学科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程度的研究着,而这些学科大多属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范畴,同时,人的许多心理特性和规律也被其他学科或生活实践以不同的方式应用着。正因为如此,人们在给心理学进行学科定位时才犹豫不决:把其定位为自然科学的范畴,难保其绝对的客观性,同时心理学的许多内容也是其他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心理学的一些触角也必然要触及社会科学的领地,无论是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都很难摆脱社会人文科学的影响,而且人文科学也确实能够提供许多现实的支持,丰富我们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如果把其当作社会科学来对待,又违反我们建立心理学的初衷,同时也不可能达到我们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真正认识,也无法实现对人的特性和本质的客观把握,因为日常经验和人文科学所提供的多是一些现象类的知识、体验类的经验,或者是规律原理的具体应用和体现,无法提供内在的运作机理和严谨系统的规律体系。而且,人的许多人格特性和心理规律,不通过实验的方法,不采取自然科学的手段,也根本无法获知。总之,给心理学定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会面临许多历史的或现实的干扰,也会遇到许多实际的难题,再加之要考虑到人的特殊性,人的尊严、价值,我们不能完全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不能像研究普通动物那样去研究人类自身,因此不妨走一条中间路线,把心理学定位在界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中间科学的位置或许更为得当。
因此,就目前来说,心理学通常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处于各门学科的一个交叉点上,和许多学科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许多方面甚至与其他学科存在着并行不悖的共同探讨。尤其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心理学与其他学科日益深入地交叉融合,其内部各分支领域也进一步分化综合,形成了一种具有强劲生命力的发展势头,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分支,有力地促进了心理学的丰富与发展。例如,与脑科学相结合,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物学基础;与语言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促进了认知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科学相结合,探讨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这样,就使得心理学能够更多地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探讨意识的起源,思维的本质,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物基础等重大的理论问题,同时更好地解决教育与科研、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实际问题,为心理学提供了新的更为广阔的利用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