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藏民族关系史
4588000000026

第26章 明王朝时期的汉藏关系(4)

第一阶段是“马赋差发”的茶马互市阶段。所谓“马赋差发”,就是以赋税的方式在藏区征收马匹。“差发”不同于汉族地区“差役”的是,在藏区所征的马匹,政府以茶交换,而非无偿征收。为确保茶马贸易实行,从洪武五年(1372年)开始,明朝中央便在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设立茶马司,办理茶马互市事务。据文献记载,明朝先后设置过秦州茶马司(后改为西宁茶马司,迁治所于西宁)、河州茶马司、洮州茶马司、甘肃茶马司、庄浪茶马司、岷州茶马司、永宁茶马司、雅州碉门茶马司。其中西宁、河州、洮州和雅州碉门茶马司为主要茶马贸易机构。明初,每年的易马量较少,一般在数百匹到二三千匹之间,远不及朝廷对马匹的需求。据《明太祖实录》所载,洪武九年(1376年),秦、河二州茶马司易马171匹;洪武十一年(1378年),秦、河二州及庆运、顺龙茶盐马司易马686匹;洪武十二年(1379年),秦、河二州茶马司易马1691匹;洪武十三年(1380年),河州茶马司易马2050匹;洪武十四年(1381年),秦、河二州茶马司易马181匹;洪武十五年(1382年),秦、河、洮三州茶马司及庆远、裕民茶马司易马585匹;洪武十七年(1384年),秦、河二州茶马司易马560匹;洪武十九年(1386年),陕西市马2807匹;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秦、河二州茶马司及雅州、碉门茶马司易马240余匹。秦、河、洮三州茶马司的茶叶由汉中和四川供应,“陕西二万六千斤有奇,四川一百万斤”。早在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政府就勘定汉中府等一些地区的茶园株数,规定“每十株官取一分,其民所收茶,官给价买。无主者令守城军士薅培,及时采取,以十分为率,官取八分,军收二分,每五十斤为一包,二包为一引”。

四川的茶叶由四川军民运抵陕西界,交与陕西军夫,再由陕西运往各茶马司。陕茶由产茶大户自行雇人运抵汉中府,由此再运往各茶马司。为严防茶叶走私,控制民间市茶,明初实行了“茶引制”。规定商人买茶百斤需纳钞200文,领取引一道。未领有引者,不得通行。为了满足明廷对马的需求,也为适应藏区对茶叶的需要,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颁旨:“三千户则三户出马一匹,四千户则四户出马一匹,定为土赋,应使其知尊君亲上奉朝廷之礼也。”据此,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尚膳太监而聂、司礼太监度童赉敕谕往河州卫所属番,令其马,以茶给之”,“得马万三百四十余匹”。

由于明朝政府所给予的马赋茶叶数量偏少,如河州茶马司规定:上马每匹给茶40斤,中马30斤,下马20斤,所以茶马互市的数量低而不稳。虽然朝廷严禁茶叶走私,为显示朝廷打击茶叶走私的决心,连驸马都尉欧阳伦也因私易茶马而赐死,但官商合伙走私和民间经营茶叶者依然日益增多。

第二阶段是“金牌信符”的茶马互市阶段。“金牌信符”是明朝在藏区颁发的用来从事茶马互市的凭据。金牌制规定,每3年一次,由朝廷派员,持金牌信符到藏区收纳差发马匹,给予价茶。如有拖欠者,下年催收。如洪武三十年(1397年),曹国公李景隆持符主持茶马互市,用五十余万斤茶叶易马一万三千八百多匹。同时,金牌也规定了藏区各地纳马族的标准要求。“金牌”刻有篆文,上为“皇上圣旨”,左为“令当差发”,右为“不信者斩”。金牌分上下号,“上号藏内府以为契,下号降诸番”,“三岁一遣官令府”。据《明史》卷八十、志第十六《食货》四《茶法》规定:“洮州火把藏、思囊日等族,牌四面,纳马三千五十匹;河州必里卫西番二十九族,牌二十一面,纳马七千七百五匹;西宁曲先、阿端、罕东、安定四卫,巴哇、申中、申藏等族,牌十六面,纳马三千五十匹。”上述各族共纳马约1.38万匹,其通道有二,一出河州,二出碉门。此时的易马茶数亦较之明初大有增加,上等马120斤,中等马70斤,下等马50斤。“金牌制”作为明廷茶马互市政策的重要措施,到了明正统年间已无法继续有效执行,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正式废止。

第三阶段是“招商中茶”的茶马互市阶段。随着官营茶马贸易的衰落,民间茶马贸易迅速发展。民间茶马贸易司分为商茶和私茶。

商茶是由政府发给引票,按引课税,商人经营。嘉靖元年(1522年)始,由明朝中央政府统一印制引票,按引征税。嘉靖时期,四川黎、雅、碉门是面对藏区的最大茶叶集散地,它几乎覆盖了西藏、青海南部、川西北和甘肃南部的广大藏区。自推行引票制以来,黎、雅、碉门的引额由1万引猛增到3万引,占全川引额的79%,就是说整个四川79%的茶叶销往上述藏族地区。据明代有关史料记载,黎、雅、碉门每年销售的茶叶,包括私茶不少于500万斤。另外,松潘茶市主要供给若尔盖草原、今青海果洛地区和甘南部分地区,年销售茶叶在4000引上下。金牌制终止后,明廷实行“运茶中盐法”“纳马给茶法”“纳粮中茶法”等政策,为商人的边贸活动提供了条件,特别是“招商中茶法”,正式允许商人直接参与茶马互市,如每年在西宁、河州二茶马司各开报茶40万斤,洮州茶马司开报24万斤,共104万斤,发榜招商运营,从而涌现出了一批茶商马邦。在实施招商法的过程中,茶商突破政府垄断,势力日益扩大,走私活动也随之猖獗,商人在汉藏贸易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茶马司则在竞争中节节败退,民间私茶贸易则由暗到明,由小到大,终于冲破了官府禁阻,取代官办贸易而成为茶马互市的主要形式。茶商分“行商”和“土商”两种。行商资本雄厚,管理较好,茶质较高,价格随行就市,手段灵活多变,每次运茶都在数万篦(每千斤为330篦)。土商多系互市地区的汉族居民,在河州、洮州、西宁的土商不少原属军政官员亲属。

此外,明代贡马赐茶形式的茶马交易也很盛行,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在前文“贡赐关系”中已作简述。明代中央政府推行官营茶马互市,首先在于政治上为“驭番之术”“战马之源”的目的服务,但它毕竟是当时藏区与内地经济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为藏汉民族的团结、为满足民众生活需要、开拓内地与藏区的交通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西藏与内地的交通

由于茶马互市空前繁荣,官私茶商不绝于途,贡使往来频繁不断,明王朝中央便越来越重视祖国内地与藏区特别是与西藏的交通。明初,朝廷就多次谕令藏区政教首领修复元代驿道、贡道,新辟商道、茶道,为促进藏区与内地的交流交往提供了基础。明代内地与藏区的交通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驿道、贡道,这是藏汉使臣往来的官道,沿途设有驿站,提供食宿;另一种是茶道、商道,在线路走向上与官道有分有合,是商人往返的路线。明代西藏通往内地的交通道路主要有青藏道和川藏道。

(一)青藏道

永乐五年(1407年)和永乐十二年(1414年),明朝中央分别派员深入藏区奉谕协同藏区政教首领,先后两次修复整饬青藏驿道。这是西藏和青海藏区与祖国内地进行交往的主要通道。关于青藏道的具体线路走向,从《艽野尘梦》(陈渠珍著,任乃强校注)中的“陈渠珍出藏线路图”来看,从青海西宁进入西藏的路线有3条:自西宁经玉树达西藏的青藏东道;自西宁经河源达藏北草原、索克河一带的青藏中道;自西宁经都兰、格尔木进入西藏的青藏西道。青藏西道基本上是走今青藏公路的线路。现存大量有关青藏道的资料反映,明时从西宁进入西藏的驿道是东道和中道,关于青藏东道,即由西宁经玉树到西藏的通道,大致线路是,“自拉萨东北经彭多、松竹等38站,二千二百七十里而至青海南部之玉树,再向东北即可至西宁”。具体线路是,从拉萨出发,经彭多、当雄、那曲、唐古拉山口、杂多、玉树、称多、玛多、海南、湟源到西宁,全程68站,3700里。明万历四年(1576年),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自拉萨启程赴青,从所行路线的主要途经看,走的就是青藏东道。关于青藏中路的驿道具体线路,据赵毅先生的综合考证,“应是从拉萨出发,经墨竹(墨竹贡卡)、必力工瓦(止贡)、旁多到当雄,或由羊八井到当雄,经那曲卡(喀喇乌苏)、绰诺果尔、蒙咱西里克(聂荣境内)、泡河老,渡索克曲(索曲)到巴木汉,过当拉岭(唐古拉山脉)到吉利布拉克,过阿克打木河(当曲)到多伦都尔,再经大片水草较好的谷地,渡过两条水浅流缓的河流,在曲玛尔(曲玛莱)附近渡必力术江(通天河),经巴彦哈拉、喇嘛托罗海越噶达素齐老峰(巴彦喀拉山脉),沿星宿海北行,经查灵海(扎陵湖)、鄂灵海(鄂陵湖)到琐力麻川(玛多),经托索湖畔、多罗池畔,再经公颜淖尔、西纳绰尔池畔到巴彦诺尔,再经和尔,过和尔曲(倒淌河)、日月山、东科尔(湟源)到西宁”。

(二)川藏道

川藏驿道是由明初在川藏部分驿站的基础上,与茶道修整而成。作为官道,始于正统年间。川藏驿道是将四川境内的驿道延伸至昌都与青藏东道相连接,即从成都经碉门到打箭炉,再经理塘、江达、昌都到拉萨。明代中期以后,这条通道成为内地联系西藏的交通热线。据记载,仅嘉靖十五年(1531年),一年内途经此道的贡使就达4170人。

藏区与内地的交通,开辟最早、使用率最高的当数茶道。明代通往藏区的茶道,除由陕西经甘肃、青海进入藏区的陕、甘、青、藏道运送泾阳加工的湖南砖茶外,向藏区运输茶叶的茶道主要是四川境内的川藏道和松潘道。行销黎州、雅州、打箭炉的边茶称为南路边茶。行销松潘、咸州、龙安(平武)等地茶叶的称为西路边茶。松潘、黎州、碉门是茶商出入藏区的重要通道。

三、藏区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明代,随着内地与藏区的经济交往快速发展,文化交流也得到不断加强。

首先,通过各种渠道,内地的金银、彩币、绸缎、布匹、绮衣、茶叶、水果、炉具、纸张、灯笼、瓷器、农具等源源不断地流入藏区,促进了藏区农耕、纺织、印刷等技术的发展。藏区的氆氇、良马、牦牛、羊毛、青稞、藏香、佛教经典、铜佛、唐卡等源源不断地输入内地,促进了内地的毛纺、工艺、饲养业的发展,这些产品和商品交流,本身就是一种不同文化的交流,络绎不绝的使团商人就成了不同文化的使者。朝廷为了适应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中央政府专门设置“西番馆”,专管藏区来往的公文信函翻译保存等;明朝在北京开办藏经厂,专门刻印藏传佛教经典书籍。永乐年间,内地刻印的藏文版大藏经《甘珠尔》至今在不少藏区寺院保存。万历年间刻印的《丹珠尔》被朝廷分别赐予藏区宗教领袖及主要寺院。1609年,《甘珠尔》首次在西藏全本刻版印刷。

其次,文史典籍、文学艺术方面,藏区受内地学术思想的影响,藏族学者积极研究、编纂史书,努力创作文学作品。《藏汉史集》《青史》《新红史》《萨迦世系史》等史作和传记文学《米拉日巴传》,宗喀巴大师的“年阿”体格律诗,索南扎巴的《甘丹格言》,青海藏区搬上舞台的《文成公主》《诺桑王子》《朗萨姑娘》《卓娃桑姆》《智美更登》《白马文巴》《苏吉尼玛》《顿目顿珠》等“八大藏戏”等,体现了这个时期藏汉文化交流的成果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

再次,藏汉建筑艺术融合在元代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内地的鎏金、减柱技术,宫殿式大金顶建筑,斗拱回廊设计,四合院式的建筑布局和绘画油彩风格等,大量融入藏区寺庙的建筑中,形成了藏式传统建筑与内地汉式建筑浑然一体的独特建筑艺术风格。如著名的西藏哲蚌寺、扎什伦布寺、色拉寺和青海、甘肃地区的塔尔寺、瞿昙寺、拉卜楞寺等,都是楼塔相益、殿阁错落、廊画一体、飞檐斗拱、金碧辉煌、庄严神圣的建筑佳品,特别是青海的瞿昙寺是典型的明代宫殿式建筑。藏区的绘画雕塑艺术也吸收了内地的一些技法特点,有了新的发展。天文学、历算学吸收了内地汉学的理论成果,有了新的进步。云丹贡布撰写的藏医学巨著《四部医典》被译为汉文刊行。藏传佛教文化对蒙古族、土族、纳西族、裕固族和部分汉族地区群众的信仰、生活、习俗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