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才女的烦恼
4588800000009

第9章 酒鬼老朱的故事(2)

“一到三十,随便选。”

“一到三十。”老朱数着手指自言自语,“对反正都一样花钱,买大的。”于是他说:“我买30。”卖彩票 的打上三十说:“继续说。”“29。”“再说。”“28。”“再说。”“27。”“还缺三个,别光说大的啊。” “26、25、24。”。老朱连说了三个数。

卖彩票的看了看说:“呵,你就会顺杆子爬。”

老朱攥着彩票,走了一会,找到了服装店,花了八十元钱买了一件褂子,正想回家的时候,他想起了彩票: 回去的话,明天领钱怎么办呢,不还得回来?不如干脆再在城里住一宿得了。他于是找了个小店,花十元钱住了 一宿。

第二天一早,老朱就来到了彩票亭子前,可人家没开门,一直到了快十点了,还没开门。老朱不由得担心起 来:别是怕来领钱吓得不敢来了吧?

快十一点了,终于来人了。老远看见老朱在等他,卖彩票的人又奸笑了一下。

“我来领钱了。”没等那人开开门,老朱迫不及待的说。

“哦。”那人好像很漠然。

等老朱把彩票递给他,他随意的瞥了一眼,可突然眼前一亮,盯着老朱的彩票说:“哎哟,奇迹呀,中了, 中了。”

附近的几个彩迷也围拢过来了,伸着头、瞪着眼睛问:“中多少?中多少?”

“二等奖,两万七。”卖彩票的说。

“不是说五百万吗?怎么才两万七?”老朱说。

在场的人笑了,卖彩票的人说:“你知足吧,花了两元钱,中了两万七。你是我的这个投注站目前来说中的 最多的。”

老朱不说什么了,心想,两万七也不少了,也就不计较了。这次两块钱中了两万七,下次多买点不就中得多 了吗?想到这里,他决定住下来,多买几次,多弄点钱回去,把他的小草房拆了盖个小洋楼。

老朱买彩票中了两万七,心里美滋滋的。为了能中更多的钱,他决定住下来,多买几次。他想着,一次两万 七,十次不就二十七万吗,盖个小洋楼,足够了。

他找了一个每天要二十元的小旅馆住,他有钱了,不能住十块的了,十块的床还不如自己的破床舒服,卫生 条件也差,到处脏兮兮的,和他以前的房子差不多。吃也得吃得好点,专门去小摊上要了一个炒菜,破天荒的还 喝了瓶装的酒。在家的时候,他都喝一两块钱一斤的散酒。他还破例多了喝了一两酒。

睡在二十元一晚上的小旅馆里,很舒服,他睡得很香,不知不觉,一睁眼,天就亮了。夜里他做了个梦,梦 见自己又去买彩票了,而且又中了大奖。没想到一高兴,醒了。中奖的号码忘了,想了半天才想起了四个号。他 吃完早饭,就来到了卖彩票的地方,把这件事说了,卖彩票的说:“也许是神仙给你托梦让你中大奖吧。你买买 试试,或许就是中奖号呢。是哪几个号?我给你打上。”

“是21、22、23、24。”

“哦,”卖彩票的有些惊讶,怎么他说得都是二十以后的号呢。

“再说三个。”

“25、26、27。”

“你就会顺杆子爬。”卖彩票的咕哝着说。

“不行吗?”老朱问。

“行,行,行。”卖彩票的说,“你是神人,你说什么号都中。”

这句话老朱爱听。他揣上彩票走了,各处转了转,晚上还在那小旅馆住宿。

也许就这么巧,第二天公布中奖号码,老朱梦中的四个号都在里面。可惜的是其他三个号就中了一个,老朱 拿到了五十元的奖金。

老朱有些失望,怎么才中那么点?可买彩票的人却把老朱奉为神人。老朱不想再买了,想回家,拿着剩下的 钱修修房子,可被众人拦下了。一个年轻人说:“老人家,你正在时运上,你可不能放手啊。你想想,你就买了 两次,两次都中了,你再买,一定能中大奖的。中了大奖,什么活也不用干了,就等着享福吧,也不用回乡下了 ,就在城里买套房子住下,巧了还能找个年轻漂亮的媳妇呢。哈啊哈。”

老朱动心了,会有那么多好事等着他,他怎么能走呢。

他又住下了。第二天一早,他门口聚集了十几个人,见老朱出来了,都急切地问:“老头,夜里又梦见什么 号了?”

夜里做没做梦,老朱已经都忘了,见大家急切的样子,就胡乱说了三个数字,说完他就忘了。吃完早饭,他 又去买彩票。有人给他说,光买两块钱的不好中,要想中得多,得多买号。他想了想说:“三十个号都买了多少 钱?”

“不卖,最多买十六个号。”

“十六个号多少钱?”

“一万六。”

老朱摇摇头走了。一万六买十六个号,万一中不了不就白搭了吗?

第二天早上,老朱门口又聚集了十几个人。老朱一出门就都涌上来了,急切地问:“老头,昨晚梦见什么号 了?”

原来,昨天老朱随便说的三个号。又全都在中奖号里。

“没做梦。”老朱淡淡地说。

所有的人都泄气了。

一连几天,老朱都说没做梦。有人就叽咕了:“不对,不对,我感觉不对,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你别看着老 朱貌似实在,实际上鬼的很呢,他不说,实际上是想自己发独财呢。”

大家恍然大悟。于是,每天从早到晚,老朱周围都有人跟着,他吃饭的时候,旁边也有人陪着吃。老朱有些 奇怪,但他不知是怎么回事,他也不去问,只顾自己吃自己的饭,喝自己的酒。回到自己住的地方,在思考自己 的问题。

老朱想什么呢?他也想发财,发大财。在县城住了快一周了,钱也花不少了,就是没拿着大奖。他决定花大 钱买一注。他想到: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花大本钱,怎么能拿大奖?反正钱也是白来的,一下子都买上,或 许能中个几百万呢?真中不了,也不后悔。

于是,他拿出所有的钱,留了自己的饭钱、住店钱和回去的路费,又留了二百元钱,剩下的全买了彩票了。

也许他的运气就那些了,他花了近两万元钱买的彩票,没中一分钱的奖。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老朱编写的 号里面,居然没有一个中奖号码,他彩票的编号,包括了二十八个号码,唯独把中奖的八个号码排除出去了。

老朱并不后悔,在回家路上,他摸着来时带的二百元钱还在,倒多了一件新衣服。他有些沾沾自喜的自言自 语:这次进城不错,白吃白住了七八天,还白赚了一件衣服,真好。

老朱进城中大奖的事,在小山村成了爆炸性的新闻。等老朱从城里回来,门口就聚集了很多人。有的是来贺 喜的,有的是来猎奇的,更多的人,是来取经想发财的。可一听老朱说中的奖又都买了彩票,没再中奖,许多人 不相信了。

有个老朱的好友说:“你可别糊弄俺了,俺又不向你借钱,你撒那个谎干什么啊。中奖就是中奖,又没人抢 你的。”

老朱怎么说,大家就是不相信。老朱很苦恼,说:“我老朱什么时候说过假话?”

老朱家门前天天人来人往,老朱很烦,但都是乡里乡亲的,也不好多说什么。实在有些烦透了,他决定逃避 。可上哪里去呢?他又想到了城里。他几次进城,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在路边上卖菜的都太黑,在他手里不值 钱的青菜,居然要卖两块钱一斤。他园子里种的青菜,吃不了都喂鸡了,在城里却成了好东西。他决定去城里卖 菜。一是自己种的菜扔了可惜,还能换点钱;二是可以躲开那些烦人的问话。不就中了两万七块钱,又买了彩票 吗,都说了几百遍了,说过了还要说,真烦死了。

说干就干。他去园上拔了一些青菜,打了水井里干净的水洗过了,又去邻居家借了一辆三轮车驮着,第二天 天刚蒙蒙亮,他就早早的出发了。

老朱骑着三轮车走在宽阔平整的大路上,微风吹拂着脸,小鸟在头上盘旋,很是惬意,很是舒服。不到九点 ,就到了县城。他看见有个小区门口聚集了许多小商小贩,有卖吃的,有卖喝的,有卖水果的,也有卖青菜的。 他找了个宽阔的地方把车停好,蹲在一边等客人。他想着,青菜是自己种的,一块钱一斤就卖。可等了好一会, 别说有买的了,就连个问价的都没有。旁边的一位老大娘看着老朱是个实在人,就提醒他说:“你的菜不错,可 你得加工啊,连把都不绑,肯定不会有人买的。你没看见人家卖菜的,都把菜整理得很整齐嘛。城里人都讲究好 看。你弄得乱糟糟的,谁还买啊?”

“哦,”老朱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卖青菜还得有这么多道道。”

他正想着怎么绑把怎么好看呢,突然,有人喊:“快跑啊,城管来了。”

一阵骚乱,小商小贩都跑得无影无踪了。只有老朱没跑。因为他知道,自己没犯错,特别是价钱,他们都卖 两块钱一斤,他卖一块,虽然没卖出去一斤,但他的确是要卖一块钱一斤。他大模大样的蹲在那里,悠闲的看着 那些不诚实的小贩们,看他们那个狼狈样,露出嘲讽的神态。几个戴着大盖帽的人过来了,说:“把三轮车带走 。”接着,另一个人过来了,推起老朱的三轮车就走,旁边的一个拿着本子的人递给他一张纸说:“去局里处理 。”

老朱被他们弄懵了,等反应过来,三轮车和几个大盖帽都不见了。他于是问一边站着看的路人:“哎,怎么 回事?怎么给一张纸就把三轮车开走了?”

“这里不让卖菜。你的三轮车被他们没收了。”那个人说。

“啊,没收了,那怎么行?这是借邻居家的又不是我自己的。我得找他们去,卖两块的不扣,扣我卖一块的 ,没王法了。”老朱说着就追了出去。

走不多远,老朱见一辆警车停在路旁,几个警察站在旁边正说话。

“这回跑不了你们了。”老朱说着,刺溜钻进了警车里,抱住车座子说,“你们不给我三轮车,我就不下你 们的轿车,反正我也没什么事,不像你们,除了工作还得回家干活,咱看谁熬过谁。”

几个警察见老朱上了警车,就劝他下来,说他们在执行任务,不然的话就按妨碍公务拘留他。可他死活不下 来,非要把三轮车给他才下来。警察不知道什么事,闻着他身上有酒味,以为遇见酒鬼了,为了不耽误任务,就 把老朱送进了看守所。

监房里许多人都蹲在墙根,门是钢管焊接的,人好像在笼子里。

来人问了老朱的一些信息,做了登记。吃饭的时候,有人给老朱送来了饭菜。他端着不错的饭菜问旁边的人 :“借光,吃一顿饭要多少钱?”

“不要钱。”那个人愤愤地说,“不要钱都不愿意吃呢,要钱谁来吃?就是不要钱,谁愿意上这里吃饭?”

“白吃还不愿意吃?”老朱想,“谁信呢?”

老朱在里面呆了一天,吃了两顿饭,还真没要一分钱。到了晚上,有人喊他了,说让他回家,村干部来接他 了。他有些恋恋不舍,问旁边的人:“想来的时候还能再来吗?”

那个人看着老朱有些傻的样子,有些调侃地说:“想来就来,想呆多长时间就呆多长时间,就怕你不愿意来 。”

老朱回到家,看到自己冷冷清清的房间,没人说话、没人做饭、睡觉都一个人的孤独生活,不由得怀念起看 守所里的生活了,虽然不让喝酒喝吸烟,可有人管吃管住,还有人聊天,比自己在家里强多了。

第二天,老朱背着铺盖,又来到了看守所。看守所的门卫见了老朱,问:“哎,你昨天不是走了吗,今天怎 么又来了?还带着铺盖。”

“我感觉在这里不错,我再来这里住个几年。”老朱说。

老朱被看守所的门卫赶了出来。他没地方去,也不敢回去,因为借邻居家的三轮车被城管开走了,他没钱赔 。来的时候,没想到人家不让住,就没带多少钱。他攥着仅有的几块钱,不由得惆怅起来:怎么办呢?回去吗, 三轮车钱怎么办?住下吗?没有钱。

突然,他看见一个老头在垃圾箱前挑选垃圾,还分别堆放。老朱有些好奇,就过去问:“老哥,你这是干什 么呢?”

老头抬起头来,木讷的眼睛看了看眼前比自己强不到哪去的老人,冷冷地说:“捡破烂的,干什么?”

“捡这个有什么用呢。”

“卖钱。”

“怎么卖?”

老头看见这个有些傻的人,不由得同情起来,于是问:“你是不是也缺钱啊?”

“嗯。我把人家的三轮车弄丢了,正愁没钱赔呢。”老朱抑郁地说。

“要不你跟我一块捡垃圾吧,卖了钱咱俩平分。”老头说,“我看来,你也是个苦命人。”

就这样,老朱在那个老头的指挥下捡起了垃圾。晚上跟着老头在一间破房子里住。那个老头也是独身,两个 人同病相怜,聊得很投机。他们两个人一天能卖几十块钱,老头都慷慨的和老朱平分,一分钱不多拿。

就这样过了几天轻松的日子,老朱很满足,捡垃圾的时候,格外积极,每次都比老头捡得多。有一天,他们 正在捡垃圾的时候,有个官模样的人过来了,对老朱说:“老人家,我看你身体还不错啊,怎么也来捡垃圾呢? ”

老朱抬起头来,疑惑地说:“怎么?身体好的就不让捡垃圾吗?留着给有病的人捡?你要这样说的话,我身 体也不行。”

“我不是那个意思。”来人说,“我看你身体不错,想给你找点活干。按月开工资。”

一听干活,开工资,老朱的眼亮了,高兴地说:“要说干活嘛,我还真不怵头,不是吹,我敢和你们年轻人 比。”

“就是在大路上扫大街,当清扫工,一月六百元钱,一人负责一段。”

“六百块钱?”老朱瞪大了眼睛。

“嫌少吗?”

老朱没说话,他在心里盘算:六百元,每天就是二十。一天八个大包子要八块,一瓶酒要两块,还剩十块, 在老头那里住每月给他几块钱就行了,这样下来,用不了几个月,三轮车钱就挣回来了,这事太好了,这样要比 和老头捡破烂要挣得多了,何况扫马路的时候,捎带着还能捡点废品卖。于是,他说:“行是行,但得给现钱。 ”

那个人笑了笑说:“我们是县政府拨款,还能缺你那么几百块钱?”

就这样,老朱就成了一名环卫队员。白天在大街上清扫,晚上就住在老头家。老头有个伴,很高兴,老朱的 住宿费一分钱不要。

老朱干活很卖力,很快就被环卫所评为了学习模范。分管县长也知道了,要亲自慰问这个不计报酬、卖力工 作的好环卫队员。

所里很重视,提前几天就对老朱说:“县长来看你,你一定要热情。县长要是和你握手呢,你就说我手上脏 ,就别握了,那县长肯定要握,你就象征性的握一下得了,但别弄脏了领导的手。”

所长千嘱咐万叮咛,老朱终于说记住了。

那天阳光很好,天气有些热,分管县长穿着一件一千多块钱的白衬衣去慰问老朱。由于路上堵车,县长来晚 了。老朱是个闲不住的人,看到眼前垃圾箱里有不少能换钱的废品,闲着也是闲着,就去把那些废品捡出来,放 在自己的垃圾车上,好回去卖钱。没想到垃圾桶里有什么人扔的烂西瓜,他一伸手,两手都插进了烂西瓜里,弄 得两手都是脏乎乎的东西。也就在这时候,县长来了,看到老朱真的是不怕脏不怕累的模范,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连连说:“哎呀,真是好同志,真是好同志啊。辛苦了,辛苦了。”

老朱回过头来,看着自己的所长还有其他一群人都笑嘻嘻的跟在这个人后边,知道走在前面的就是县长了。 所长的话立即回响在脑畔:对县长一定要热情,握手。

于是,没等县长伸手,老朱一下攥住县长的手说:“不辛苦,领导辛苦。”县长手背上立即沾满了黏糊糊的 脏东西。县长忙用力甩开老朱的手,由于用力过猛,一块脏东西溅到了县长白如雪的高档衬衣上。在场的人都慌 了,不知所措。老朱也慌了,赶紧用手去抓那块领导身上的脏东西。他这一抓不要紧,更多的脏东西粘在了县长 的身上,白衬衣成了花衬衣。所长愤怒了,正要批评老朱,被县长拦住了,干脆一把握住老朱的手说:“一定注 意身体,防止中暑,防止交通事故,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要感谢你们的。”

老朱受宠若惊,愣愣地望着县长傻笑。

等摄像的放下机器,县长立即脱下了身上的衬衣,擦了擦手,然后丢给老朱说:“这件衣服就送给你当纪念 吧。”说完钻进轿车里,一溜烟跑了。

老朱不好意思要,捧着白衬衣望着远去的县长说:“我怎么好意思要你的衣服呢,看上去像是在店里买的, 不是做的,要值八九块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