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4607400000012

第12章 有本领的父母有学问(3)

进取心是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人生超越平凡,获得辉煌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只有在立定志向后的不断努力中才能体会进取的意义。一个人如果终身都在不断进取中,那么他总会看到未曾领略过的美丽风景。所以,请父母为孩子开启一眼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泉——进取心。

『经典事例』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人们千古传颂。他不仅在书法上成就显著,而且与妻子在教育子女方面更是被人称道。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7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师承父亲学习书法,由于众人经常对小献之的书法赞口不绝,无形中滋长了他的傲慢。有一天献之问母亲:“我只要按照父亲的字样,再写上3年就可以了吧?”母亲摇头。他又说:“5年总行了吧!”母亲说:“等你写完院子里的18缸水后看看。”小献之心里不服,又练了5年后,把写好的字给父亲,父亲连连摇头,只在一个“大”字下面点了一点。小献之又拿去给母亲,母亲认真看过3天后,指着那个“大”字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

此时,小献之的傲气一下子泄了,母亲就鼓励他说:“只要你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习下去,就一定会和你父亲一样。”从此,小献之戒骄戒躁,努力进取,用尽了18缸水之后,书法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和父亲王羲之在书法界并称“二王”。

『教育感悟』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只有每天战斗的人,才能享受自由和人生。”歌德所说的“战斗”,其实就是进取。

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获得一定的成绩,进取精神是不可缺的。而在努力的过程中,只有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并付诸实践才不会在中途迷失,而遇到困难时不灰心,进步时不骄傲是保证不断进取的重要条件。

王献之的目标就是和父亲一样有成就,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他用了很多年不间断地按着父亲的字样练习书法,直到用尽18缸水。他也骄傲过,灰心过,但是在父母的引导下还是找到自己的方向。其实,进取精神就是在目标选定后一种平凡的重复,坚持下去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身体力行』

进取心不但可以让我们获得个人的成功,更是为国家社会做贡献。所以,请试着这样做:

1.有坚定的理想。

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追求目标,只有明确自己的“目的地”,才能谈得上为之努力进取。而这个目的地不应以个人的享受和利益为标准,而是通过为大众、为社会做贡献而自然而然地体现个人价值。所以,我们到达“目的地”的原因是为大众,而不仅为自己。

2.为实现理想付出行动。

如果一个人想成为画家,必须在绘画方面投入大量的经历和时间,制订短期和长期的计划不间断地练习。就像王献之,如果没用尽18缸水练习,怎么会有之后的成就?还有“钢琴王子”郎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时候每天8小时的练习。付诸实践本身就是在不断进取。

3.在阶段性的成功中获取动力。

不断进取的过程中肯定会有阶段性的成功,我们可以从每一个近期的进步中得到不断进取的动力,一旦有了不断进取的动力,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教子参考』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出息,至少也是独立自主,那么进取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请父母这样帮助孩子:

1.帮助孩子立志。

很多年轻的一代人经常会问:“我为什么活着?”而老一辈人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志向,他们很清楚为什么而活。

当然,不是要给孩子灌输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念,而是从小就根据孩子的兴趣帮助他立定志向。当孩子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不会迷茫自己为什么活着。而父母引导的方向也绝不是类似:“我支持你当设计师,因为能赚大钱。”这种说法会误导孩子的志向是“赚大钱”而不是为社会、为大众谋利益。这样孩子以后不但会越来越迷茫,而且很可能变成金钱的奴隶。

2.在孩子精神世界树立榜样。

每个孩子心里都有小小的理想,而实现理想的道路是有章可循的。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榜样,比如给孩子多看成功人士立志的书籍,鼓励孩子向榜样学习。如果身边有德行学问很高的人,也可以让孩子跟他多接触,有了领路人,孩子在任何时刻都会效仿他努力进取,坚持不懈。

3.帮助孩子接受训练。

如果孩子一旦立定志向,一定要让孩子兴趣专一,不断练习。进取精神的获得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在不断地实践和磨练中提升的。俗话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只有读了千遍书,才能知道里面的含义。只有不断练习,才能真正提升进取精神。

4.肯定孩子的进步。

在孩子努力实践地过程中,父母及时地肯定孩子的进步时很必要的,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去体会耕耘后的收获,只有真实看到自己收获的果实,才会有小小的成就感,就会自动自发地进取。

『教育名言』

谁想不落伍,谁就得不断进取。

——(美国)詹·拉·洛威尔

研究人员探测知识的疆界需要很多与开拓者同样的品格:事业心和进取心。

——(英国)贝弗里奇

善于独立思考问题

如果说决定人命运的是性格,不如说是意识,就是思维。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无数次选择,选择的方向就决定了未来的路。只有独立思考和正确的辨析能力才能把我们引入正确的选择中。每个人都想做命运的主人,而当我们受到周围人和事的干扰时,我们是否可以独立地、明确地知道自己的方向。所以,父母请帮助孩子成为自己生命之帆的舵手。

『经典事例』

北宋著名哲学家邵康节在和儿子相处时,特别注意对儿子独立思考问题方面的培养。有一天,邵康节与12岁的儿子邵伯温在院子里乘凉。这时,院墙外边突然伸出一个人头,朝院子中瞅了一圈,又缩了回去。

邵康节问儿子:“你说这个人在瞅什么?”

儿子说:“八成是个小偷,想偷点东西,看见有人就走了。”

???? 邵康节说:“不对。”接着,他启发道:“如果这个人是小偷,他见到院子里有人,肯定会立刻缩回头去。但是,他明明看到院子里有人,却还是瞅了一圈,这说明什么呢?”

???? 儿子想了一会说:“哦,他可能是在找东西吧。”

???? 邵康节说:“是的,但是他只瞅了一圈,那是找大东西,还是找小东西。”

???? 儿子回答:“是在找大东西。”

???? 邵康节接着问:“那么,什么大东西会跑到我们院子里来呢?那个人又是农民打扮,他会来找什么东西呢?”

???? 这回,儿子坚定地回答:“他肯定是来找牛的。”

???? 邵康节满意地点头道:“说得对,他是来找牛的。以后,你要多动脑筋才是。”

『教育感悟』

独立思考可以提升人的辨别能力,有一句话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正确的抉择源于正确的判断,而判断力的基础是独立思考。

邵康节就是通过使儿子思考来提升辨别能力。当然,邵康节之所以可以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儿子,首先他自己有清晰的思维,明确地判断。他细致地引导,说明他自己的思维很缜密。所以,作为父母想要使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己首先得提升辨析能力。

而很多误入歧途的人大都受周围人的影响,人云亦云选错了人生的方向。比如一些误吸毒品的人多数都说是碍于朋友的面子,试了试。这一试就把自己的一辈子毁了。其实,与其说在被朋友劝说的当时失去了判断力,不如说他交朋友的时候就没有明辨能力。

『身体力行』

为了我们有能力选择正确的人生,请试着这样做:

1.多观察。

独立思考是为了有辨析能力,那么辨析的前提首先是多观察。比如:小到买衣服、买家具,大到选择工作或人生伴侣,不是妄加判断,而是通过观察对人事物本身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了解事物的本质,可以使我们的思考不偏离方向。

2. 多读好书。

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醒悟,使我们的独立思考有了指路明灯。有些书读后可以激发斗志、增强人的信心、明确人生方向,比如:儒家经典《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其中的人生哲理可以提升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无形中增强我们的思辨力。

3.独立思考后要去落实。

独立思考之后的落实很重要,不在于失败和成功,而在于落实后的结果证明我们的思路是否正确。无论是否正确都是一种积累,一定可以用到下一次的思考中。而我们做事应该一件件地去做,这样使我们有清晰的思维去判断。不要同时去做许多事,不但无法把事情做好,也无益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子参考』

父母都希望孩子做他自己人生的主人,那么应该怎样引导孩子呢?

1. 引导孩子探寻答案。

当孩子向父母提出问题的时候,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而是引导孩子去寻找答案。可以让孩子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去思考、分析,也可以让孩子去查参考资料,或者用问答形式使孩子开动大脑等。总之,这个过程无形中就会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2. 善于对孩子发问。

? 孩子成长的过程不是对任何问题都敏感,父母应多向孩子发问。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去哪里?”等等,可以激发孩子思考,而不是让孩子一句“是”或“不是”就作答完毕。

3. 和孩子平等交流。

?一个孩子如果在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中长大,思维比较活跃,分析问题也比较透彻,比较有主见。而专制型家庭的孩子思维依赖性较强,不敢畅所欲言,而且容易受他人暗示而改变主意。因此,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平等交流的气氛,孩子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父母也应让他说完,然后再给予恰当的指导。

4. 让孩子独立处理问题。

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父母不要大包大揽,而是给与一定的意见让孩子独立去解决,这个过程孩子不得不思考、分析,寻找解决的方法。这样,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长大有正确的辨析能力,做命运的主人。

『教育名言』

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华罗庚

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美国)爱因斯坦

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一般分为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个人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每个人大都同时拥有这八种智能,但肯定有一两种特别突出,这就是每个人不同的天赋。而孩子的天赋只有靠“伯乐”父母挖掘出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所以,请父母尽早关注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做最适合的自己。

『经典事例』

傅雷是我国著名艺术理论家和翻译家,他对子女的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不能逆天赋而行,就是这个思想使他培养出一代音乐巨匠——傅聪。

当傅聪很小的时候,傅雷源于自己专攻美术理论,就引导儿子学美术。但是,他发现傅聪对美术不感兴趣,没有表现出任何美术天赋,反而对音乐很敏感。每当留声机在放音乐唱片时,好动的傅聪便会立刻安静下来,侧耳细听。于是,经过反思,傅雷决定让儿子放弃学画改学钢琴。

傅聪学琴仅几个月,就能背对钢琴听出每个琴键的绝对音高。傅雷得知儿子这么有天赋,就全力支持,为儿子买了一架钢琴。从此,傅聪与钢琴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傅聪的琴艺有了长进后,父亲让他退学在家专门习琴。父亲亲自编课本,教他中文。傅聪20岁的时候,国家派他到波兰学习,从此开始了他的世界艺术之旅,最终成为世界乐坛一颗璀璨的明珠。

傅聪成名后,当人们问及他艺术成长的道路时,他说是父亲把他引入了音乐殿堂。

『教育感悟』

傅聪是由父亲傅雷首先发现并培育成才的。作为父亲,傅雷保护了儿子喜爱音乐的天性,并担起了全面培养的责任。傅聪的弟弟傅敏评价说:“如果我们不是有这样一个好父亲,这个天才的大音乐家极有可能在萌芽时期就被扼杀了。”

其实,顺应孩子自然天性,就是爱护和铸造孩子的未来。人生中的某一个重大选择很可能就决定了这个人的命运。而作为孩子领路人的父母,一定要去关注孩子的兴趣取向,不要让一颗原本璀璨的宝石深埋在泥土里。

『身体力行』

天赋是父母发现并培养出来的,那父母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1. 发现孩子的兴趣取向。

? 请父母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和多种多样的体验,通过观察孩子对不同事物的反应,可以发现孩子对于某个领域是否感兴趣,也许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卓越的能力。比如,有的孩子能按曲调唱歌,说明他有音乐天赋;有的孩子很少迷路,说明他有美术天赋;有的孩子喜欢有条不紊,说明他有数学天赋;有的孩子特别会讲故事,说明他有语言天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关键在父母是否能细心发现。

2.学会支持孩子。

当孩子确实在某一方面表现出兴趣时,父母一定要给与足够的关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给与一定的支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有了兴趣的动力,加上父母正确地引导,一定会有所作为。

3.陪孩子一起成长。

当父母决定培养孩子的兴趣时,一定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父母要是完全不懂,很难引导孩子。比如孩子喜欢画画,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关注色彩,以便孩子有对象可以分享,父母虽然不一定要会画,但要懂得欣赏,才会让孩子感觉不孤单。

『教子参考』

父母在关注孩子的兴趣时,一定要给与适当的引导:

1.根据孩子的情况给与期望。

在孩子刚开始学习的时候,父母对他的期望不能离他现有的水平太远。特别是孩子的兴趣是需要掌握很多技巧,如绘画、弹琴等。父母要合理安排时间,每次练习的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降低学习兴趣,影响效果。

2. 不要强迫孩子。

? 当孩子已经朝他的兴趣方向发展的时候,肯定会有懒惰懈怠时,因为孩子的注意力通常不稳定,他的兴趣一般来源于好奇心、新鲜感。此时,父母不要强制性地去管教孩子,而应该等机会再引导。强迫会使孩子逆反,而暂时的顺应很可能保持孩子的兴趣。

3.鼓励孩子的成功体验。

一般来说,在父母看来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却是孩子很难得的成功体验,而父母的鼓励是激发孩子继续学习的动力。父母经常和气地和孩子探讨孩子兴趣方面的问题,会使孩子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父母的关注对孩子来讲异常重要,当孩子感觉有人这么支持他,他会更加有力量。

4. 尽量引导孩子把兴趣和事业联系在一起。

如果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已经真正走入自己的兴趣世界,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在兴趣方面立定志向,并且帮助孩子制订计划,真正把兴趣培养成特长。如果孩子以后可以从事他感兴趣的工作,不但会越做越好,而且会有不小成就。

『教育名言』

天生吾人,才之大小不一,方向各殊;长于理工者未必长于文史,反之亦然;选择不当遗憾一生。

——(中国)傅雷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法国)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