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4607400000028

第28章 有本领的父母有方法(3)

狄德罗的父亲没有强迫儿子到学校去,而是尊重儿子的选择,让事实证明了学习才是他最应该做的事。也许,狄德罗不想上学的原因是希望尝试更新鲜的生活。而今,孩子厌学的主要原因是在学习中屡次挫败,而导致积极性无法提起来。当然,不是让父母像狄德罗的父亲一样,当孩子不爱学习时就让他去打工。而是应该向狄德罗的父亲学习,当孩子不想读书的时候,不要强行要孩子按照自己的希望去做,而是采取平和的方式去处理这个问题。

怎样平和对待?父母应该让孩子抛开一切外界压力,只要父母不给孩子压力,孩子就会轻松很多。支持孩子在现有的水平上突破自己,如果是倒是第一,鼓励孩子成为倒数第二,只要尽力了,有进步,就是好样的。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会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

『身体力行』

当孩子厌学的时候,父母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看是否给了孩子或好或坏的影响。

1. 不在孩子面前抱怨自己的工作。

孩子厌学,就跟父母厌恶工作是一个道理。父母如果不能以平静的、相对满足的心对待工作的话,难免会在家里抱怨工作任务难、压力大、工资少等等。但父母还能边抱怨边工作,是因为工作和生存有关,但孩子就没有这个压力,厌学时自然就不学习了。

父母当工作中遇到任何不顺利,首先想着怎样去解决,比如:如果任务难度大,自己确实无力担负,可以和领导协商,如果自己想突破就不要抱怨;如果是压力大,就自己想办法解压,抱怨不是解压的方式;如果嫌工资少,就去找老板谈,不可能谈就忍耐或者辞职……总之,是想办法解决,不是做无用的发泄。父母要想让孩子不厌学,自己首先要不厌工作。

2. 请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

父母如果在工作中有要考试、要学习的时候,在家庭中是怎么样呈现的?是吊儿郎当爱学不学,最后突击;还是一心一意努力搞定;还是干脆做小抄、找人替考等等使用不正当手段对付。如果父母认为作弊是社会正常现象,那孩子有一天触犯法律的时候,就请不要抱怨。话说回来,父母认不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给孩子最好的示范。父母都投机取巧,孩子又怎么能光明正大?父母都吊儿郎当,孩子怎么能认认真真?

3. 不要对子女要求过高。

作为父母,希望孩子学习好,在群体中出类拔萃都是很正常的,但父母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比如,孩子在一个普通初中是优等生,考到重点高中后变成普通生,父母就逼着孩子一定要考前几名。其实,这种要求对孩子来说是不现实的。能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几乎都是高手,孩子能保证在班里的中等水平就是很不错的表现,而过高地给孩子提出要求,反而会使孩子厌学。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不能超出实际。

『教子参考』

如果孩子已经厌学了,请父母注意对孩子的引导:

1.不要逼着孩子学习。

如果孩子一段时间对学习异常厌恶,父母就尽量避免催逼孩子学习。试想,当父母特别厌恶某一个事物时,别说去做,想都不愿想,这种心情跟孩子厌学是同一种体会。所以,父母不要急于让孩子扭转心态,父母越关注,会使孩子越厌烦。父母在这段时间多关心孩子,多理解孩子,等一段时间后,孩子会自然调整。

2.支持孩子把学习节奏放慢些。

父母在工作中应该会有体会,就是集中而持续的工作达到一定量之后,不自觉地就有反感情绪。此时,继续做反而会越加反感,而是稍微放松一下,看似会延误工期,但是适度的放松是为了更长久地工作。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父母在孩子厌学的时候,支持孩子暂时放慢学习进度,可以让孩子干些自己想干的事,或带孩子出去玩玩等等,这些其实是为孩子能长久坚持做准备。

3. 教孩子用愉快的心情学习。

孩子厌学时,父母应该想办法让孩子不讨厌学习。孩子如何才能不讨厌学习?只有孩子对学习有信心并获得成功感才不厌烦。父母只有了解孩子的学习程度,在孩子的现有基础上,帮助孩子渐渐提升。比如:老师布置了10个单词,孩子没有能力全部背会,父母就可以让孩子只背会5个,甚至3个,并和老师做好沟通。慢慢地,孩子有所进步,自己心情就会愉悦,也会转变对学习的印象,孩子才能从根本上走出厌学情绪。

『教育名言』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中国)《论语》

没有不出问题的孩子,家长不要苛求孩子完美无缺,屡战不败。

——(中国)王金战

孩子乱花钱怎么办

乱花钱无论对孩子还是成年人都不是一个好习惯,轻则使个人陷入物质欲望中无法自拔,成为金钱的奴隶;重则招致灾祸,摧毁人生,甚至家破人亡。所以,父母一定不能养成孩子乱花钱的恶习,当然,从父母做起,养成合理的用钱习惯。

『经典事例』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美国石油大王,他的儿子小洛克菲勒子承父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富翁。

洛克菲勒家族富甲天下,但从不在金钱上放任孩子。小洛克菲勒有5个孩子,当孩子们7岁时,他就开始向他们灌输如何对待“金钱”的观念。他每星期分发给孩子们每人3角钱“津贴”,而且要求孩子们把这钱分成三部分:自己花、储蓄、施舍。

小洛克菲勒还会给他们发一个小账本,让他们记载每一分钱的用途和时间,因为每项开支都要有理由。周末进行检查,如果哪个孩子漏记了一笔帐,就罚他5分钱。而记录无误的那个孩子则可以得到5分钱的奖励。等孩子们大一点,他就让孩子们做工挣零用钱。对此,小洛克菲勒说:“我要他们懂得金钱的价值,不要糟蹋它。”

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严格实行这种“理财制度”,以至于家族成员从小就养成了勤劳节俭的美德和艰苦自立的品格。

『教育感悟』

洛克菲勒家族的长辈不是没有钱提供给孩子,而是他们深知“理财教育”对一个孩子的一生有多么重要。一个孩子从小用自己的劳动来换钱,就会知道钱来之不易的辛劳。父母从小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孩子就知道钱的真正用途和以及如何分配。

在日本,许多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在饭店洗碗、端盘子、售货来挣钱交学费或者零用。美国中学生有个口号——要花钱自己挣,每逢假期,他们就成了打工族,学习自食其力。这些孩子会比较理智地分配自己的劳动成果,基本不可能出现乱花钱的现象。所以,当孩子乱花钱时,大部分原因是父母的金钱意识出现了偏颇,如果父母改变,孩子肯定会改进。

『身体力行』

为人父母者首先要有正确的金钱观。

1. 检查自己是否有乱花钱的习惯。

孩子乱花钱,当然是有钱可花,没钱也可以问父母要。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花钱没有约束,想让孩子不乱花钱都不容易。孩子对花钱没有规划,父母应该反观自己的花钱方式,是不是也随心所欲,想买就买,很少考虑物品的实际用途和家庭的真正需要。甚至有的母亲,买来的衣服很多都没穿过……父母有这些乱花钱习惯,很难培养出不不乱花钱的孩子。

2. 对金钱要有正确的认知。

父母要知道,钱对自己和家庭而言是生活的必需,但它本身并不能创造幸福的、有价值的生活。钱只有用到该用的地方才能显出它的真正价值。比如,钱要是用在一个病人身上,它的价值就是救死扶伤;钱要用在一个失学儿童身上,它的价值就是为祖国培养下一代;钱要是用在对人的技能培训上,它的价值就是帮助一批人脱贫致富。当然,钱用在不该用地方,就会引起祸患。所以,钱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就看怎么用。父母首先对钱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才会引导孩子如何花钱。

3. 不宣扬孩子的花钱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