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1
4610300000015

第15章 文学之星(7)

第三部长篇小说《地狱使者亚巴顿》的标题,取自《新约全书》的《启示录》第九章毁灭者之王亚巴顿。作品的主线是描写1973年1月5日和6日主显节的盛况,地点仍然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它以主显节为核心把主要人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同时不断插入有关社会政治问题的讨论,并与《英雄与坟墓》中提出的问题有连带关系。此外,作者还使用较多的笔墨描绘切·格瓦拉之死,以钦佩、敬仰和怀念的心情歌颂了这位革命家的丰功伟业。《地狱使者亚巴顿》和《英雄与坟墓》一样,都采用了“流苏式”的写法,即由一个总故事为主干,然后分出若干支流苏式的小故事或者插入问题的讨论,因此这两部作品既像小说,又像散文。这种表现手法已经引起评论界和读者的注意。

桑托斯·比思维尼多·恩

(1911~)菲律宾作家、诗人、教育家。1911年生于马尼拉顿多区。1930年在菲律宾大学上学时发表处女作小说《马蹄铁》,1932年毕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后在吕宋岛阿尔拜竹黎牙实比学院任教。1941年留学美国,获伊利诺大学英浯硕士学位,以后又进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进修。第二次大战后,回国在黎牙实比学院当教授。1958年又去美国,在大学里讲授文学并从事写作,1973至1982年任美国堪萨斯的维奇塔州立大学驻校作家,讲授文学。后又回国任黎牙实比学院院长。

桑托斯在美国侨居时间较长,对旅美菲侨的生活有深入了解,因此他的作品绝大多数以旅美菲侨为题材,描写流落他乡的菲律宾移民的流亡生活,表达他们怀恋故土的深厚感情和心灵上的孤独与创伤,同时也反映他们热爱生活的刚毅勇气与执著追求,以及菲律宾人民传统的互助合作精神。桑托斯曾经说:“旅居美国的菲律宾人不止1000次做梦。梦见回到了故乡。”他以深情的笔触,创作了不少既哀婉动人、又幽默有趣的小说,计有长篇小说《麦格达里纳村》(1965)。《火山》(1965)、《祈祷者》(1972,获美国1982年最优秀创作奖)、《貌似泰勒的人》(1972)和《为何要留恋旧金山》(1979),短篇小说集《你们,可爱的人们》(1955)、《兄弟,我的兄弟》(1960),《舞蹈演员到来之日》(1967)和《苹果的香味》(1979),诗集《受伤的雄鹿》(1956)。其中《兄弟,我的兄弟》主要是回顾童年生活、童年时代的亲友以及他们所遭受的苦难。《受伤的雄鹿》也多描述和感叹菲律宾人民的苦难,残酷的现实,尤其是太平洋战争带来的痛苦和不幸。

优秀短篇小说,《移民的苦恼》,曾获美国密苏里大学1977年小说奖,是桑托斯描写旅美菲侨的代表作。小说以细腻笔法对人物形象与个性,以及周围环境和生活细节刻画得十分生动,幽默。菲律宾人热情纯朴的性格和怀恋家乡的感情,他们在逆境中同舟共济、克服困难的可贵品格,以及他们深怕不能在美国定居,而返回菲律宾会被人讥笑为“失败者”的虚荣心理,在作品中都得到真切反映。年轻姑娘莫尼卡为获准在美国定居,竟下嫁一个丧妻而又伤残的美籍菲侨老人阿尔彪。

桑托斯是在美国负有盛名的菲律宾作家之一。华盛顿大学出版社于1979年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说集《苹果的香味》,1981年重版,并获得美国书籍奖。此外他曾多次获得菲律宾的帕兰卡文学纪念奖,1987年又荣获泰国东南亚文学创作奖。

索弗朗诺夫·阿纳托利·弗拉季米洛维奇

(1911~)苏联俄罗斯剧作家。1911年1月19日出生于明斯克。1937年毕业于罗斯托夫师范学院文学系,上大学前在罗斯托夫农业机器制造厂当过铣工、钳工和厂报编辑部的秘书。1940年加入共产党。他的文学创作始于1925年,1934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阳光灿烂的日子》,此后还有诗集《我们继续歌唱》(1936),《顿河上》(1938)。《诗与歌》(1950)、《我们来自在罗斯托夫》(1964)等,在卫国战争期间,成为《消息报》的特邀战地记者,1953年开始成为《星火》杂志的主编。在索弗朗诺夫的诗歌创作中,和平与战争、歌唱故乡顿河的主题占主导地位,只有较晚出版的诗作《告别之诗》(1968),《时代之诗》(1970)较注重对时代与自身的反思。

索弗朗诺夫于1929年以反映工厂生活和工人的诗歌、随笔走上文坛,40年代以后才开始戏剧创作。他先后创作了剧本《在一个城市》(1946),《莫斯科性格》(1948)。《别凯托夫的升迁》(1948),《退职的人》<1957)、《金钱》(1954)、《遗产》(1970)、《别相信男人》(1969)等等,其中《在一个城市》和《莫斯科性格》分别获1947年和1949年斯大林奖。《在一个城市》以喜剧的形式反映了卫国战争后城建恢复和扩建住宅中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与此相呼应,喜剧《莫斯科性格》也是反映某机器制造厂在完成五年计划的生产竞赛中的本位主义。骄傲情绪等现象。这说明索弗朗诺夫很注重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个人的行为道德进行探讨,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道德观与社会道德规范的矛盾冲突中,作者力求肯定的是社会主义集体利益和集体荣誉以及这种制度本身。在艺术风格上,索弗朗诺夫的剧中常采用轻松喜剧或闹剧的场景,以此为基础来展示人物的性格,表现剧本的主题,因此使全剧风趣生动、戏剧性强而又充满生活气息。

索弗朗诺夫除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外,还是各民族人民间和平与友谊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他曾是亚非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委员会的副主席(1958)和苏联与亚非作家联合会的第一副主席(1969),并发表过随笔和评论集《希望再来的旅行》(1964)、《在近欧和远欧》(1968),以及抨击性戏剧《神之死》(1961)、《迷宫》(1968)和一些政论。索弗朗诺夫还是个优秀的歌词作者,著名歌曲《远方的朋友,请你伸出手》、《从伏尔加到顿河》等由他作词。

特莱塞尔·罗伯特

(1868~1911)爱尔兰血统的英国作家。生于1868年,死于1911年。

特莱塞尔从小失去父母,备尝艰辛,曾在南非等地流浪谋生。他勤奋自学。1902年回到英国,在建筑公司当工人。英国工人阶级的困苦状况引起他强烈的愤慨。他开始在工余时间从事创作,用五年时间,于1910年写出了英国最早一部用工人阶级观点写出的小说《穿破裤子的慈善家》。

这部小说以幽默讽刺的笔调,描写了英国某滨海城镇一群建筑工人一年的生活。特莱塞尔把这部小说叫做一个堕入地狱的人在地狱里十二个月的故事”。书名中,“穿破裤子的慈善家”指的是那些工人,他们吃不饱,穿不暖,穿着破裤子,却养活着靠他们的劳动发了财的剥削阶级。

《穿破裤子的慈善家》描写资本家乐西登开了一家承包房屋修缮的建筑公司。该公司的工人工资菲薄、工作条件极为恶劣。生意清淡时,工人随时有被解雇的危险。工人们还受到监工罕特和工头克拉斯等人的百般刁难和侮辱。老工人林敦替公司于活多年,年老体衰后就被老板一脚踢开,最后被送进了贫民院。小说主人公欧文是个精通本行手艺,具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的工人。他为老板干活,老板利用他的高明手艺赚了许多钱,而他自己一家三口却经常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他乐于帮助伙伴,在伙伴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他常向同伴们讲述工人贫穷的根子在于老板的剥削,启发伙伴们的觉悟。他的伙伴们,有的从自己的遭遇认识到现实社会的不公平,要求改变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但还有些人处于愚昧落后的精神状态中,以为没有资本家他们就没有工作。因此一群社会主义者到镇上进行宣传活动时,被一群受到工头挑唆的工人打了一顿。小说以老工人菲尔波在工地上被砸死和欧文失业后劳累过度患肺病吐血为结束。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也颇有特色,它朴实无华,侃侃而谈,充满机智和幽默。在揭发老板、工头时则使用了辛辣的讽刺。

特莱塞尔写完小说后,还未来得及看到它出版,便因肺病逝世。这部小说于1914年和1918年两次以删节本的形式问世,直到1955年,人们发现特莱塞尔的手稿后,才得以全文出版。

特罗亚·亨利

(1911~)法国小说家、传记作家。1911年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富商家庭,原名列夫·塔拉索夫。特罗亚的父母因恐惧俄国十月革命,举家到欧洲流浪,1920年终于在巴黎定居。他从巴黎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到塞纳省政府当书记员,直至1943年。学习期间,他就喜爱文学,尤其崇拜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左拉和巴尔扎克。练习写作不久,便于1934年发表处女作、中篇小说《微光》,这是父亲对儿女实行专制的故事,获当年大众文学奖。1938年发表的小说《蜘蛛》,讲的是一个心理病理学方面的凄惨事件。在发表第一部作品时,他应出版商的要求,随便选用了“亨利·特罗亚”这个笔名。此后在50余年的文学生涯中、他涉足了文学的大部分领域,创作出大量小说、传记、戏剧。散文和游记,以这个笔名发表了50余部作品,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作家之一,并于1959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从1947年起,他开始多卷小说的创作。主要以俄国为背景的小说有:《只要地球存在》(三卷,1947-1950)、《义人之光》(五卷,1959-1963)、《未来的继承人》(三卷,1968-1970)、《莫斯科人》(三卷,1973-1975)。这些巨幅的历史画卷,时空跨度大,涉及18世纪末和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尤其是俄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动荡,表现了法国革命思想对俄国封建堡垒的冲击,以及有识之士求索图新、顽强斗争的精神。写得最出色的要算《义人之光》,这部书名取自《圣经》的五卷本小说,气势恢宏,思想深邃,以女主人公索菲娅为线索,再现了法国和俄国40余年间的历史风云;其中十二月党人起义和被押送西伯利亚的场景,寄托了作者的深切同情,感人泣下,虽不能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相提并论,但跟《复活》相比却并不逊色。

主要以法国为背景的多卷小说有:《春华秋实》(三卷,1952-1956)、《埃格勒蒂埃尔一家》(三卷,1965-1967)。最有代表性的是《埃格勒蒂埃尔一家》这部描写当代法国社会生活的小说。作者通过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分崩离析,反映了西方社会文明的危机,尤其是精神与道德危机。

特罗亚在传记方面也显示了杰出的才能,主要有:《陀思妥耶夫斯基》(1940)、《普希金》(1946)、《托尔斯泰》(1965)、《果戈里》(1971)。同时还写了一系列沙皇的传记:《叶卡特琳娜二世》(1977)、《彼得大帝》(1979)、《亚历山大一世》(198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