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人的另类历史
461700000086

第86章 85 赫赫武功之四——灭北凉一统北方

拓跋焘英雄顾盼之时,气势正雄,北方最后的一个割据势力北凉国主沮渠牧健自触霉头,往其妻吃食里下毒,差点毒死这位王妃——这位姑奶奶不是别人,乃太武帝拓跋焘的妹妹武威公主。

北凉这个“国家”,其实是十六国中辖区最小的,只有甘肃中西部、青海北部那么巴掌大一点的“国土”。北凉国主沮渠蒙逊是匈奴别种,本是后凉吕光手下大将。后来,他背叛吕光,拥后凉大臣段业为“凉王”,史称北凉(公元398年)。

沮渠蒙逊为人阴狠毒辣,为了干掉段业,不惜牺牲兄长沮渠男成的性命,诱使段业杀掉男成,然后借“报仇”名义率部众又杀掉段业,自为北凉之主(公元401年)。

其后,这位沮渠蒙逊左蹿又跳,见前秦灭后凉,大惧之下称臣,不久又反悔,结交南凉,向秃发氏称臣,一共进攻后秦。而后,蒙逊又与南凉反脸,但被秃发氏打得大败,只得送质求和。其后,沮渠蒙逊又附后秦,但只被封为西海侯。消停了一阵,他又带兵攻打秃发辱檀的南凉,最终占据了姑臧(今甘肃武威),并迁都于此。又过些时日,蒙逊又和西秦乞伏氏交战,竟也大胜夺了好几个城镇。当时的夏主赫连勃勃听闻蒙逊厉害,也派使与之修好,互结婚姻。眼见结亲有利,沮渠蒙逊过后又与西秦和好,建立姻亲关系。公元420年,穷兵黩武的蒙逊竟也攻入酒泉,灭掉了西凉李氏,尽有凉州之地。最牛B的时候,西域诸小国均向沮渠蒙逊称臣纳贡。

但牛B遇上大牛B,沮渠蒙逊就软了。他派太子沮渠政德攻打柔然,大败而归,政德也被杀。不久,北魏越来越强,蒙逊就又向北魏称臣。拓跋焘待他不薄,封他为凉王,并可以“建天子旌旗”。老坏蛋东征西杀了三十多年,又当了大魏的凉王,终于病死,其子沮渠牧犍袭位。

沮渠牧犍向南朝宋国和北朝魏国均遣使报丧,同时,送其妹兴平公主于魏国,被拓跋焘纳为右昭仪,魏国也加册他为“河西王”。南朝宋文帝也厚报其使,也加封他为“河西王”。

沮渠牧犍自小左右多儒生,深知臣藩之礼,同时孝敬南北两朝。继位之初,也谦恭下士,留心朝政。但这小伙子匈奴人体格,荷尔蒙分泌旺盛,好色喜淫,恰恰是这么一个君王“小节”,导致了北凉最终的灭亡。

北魏太武帝为巩固帮交,出于好心,把妹妹武威公主嫁给沮渠牧犍。惧于强势,牧犍只得把发妻、从前西凉国主李?敝仓糜诰迫酝匕鲜衔蕖9兰仆匕响獾拿妹贸は嘁话悖陵⒒乩矗坏薄捌腥币谎窬醋牛焯煊胨裁廊缁ǖ墓焉├钍霞橥ǎ舐胰寺住?br/>

李氏这女人色胆也不小,为了长期和沮渠牧犍过小日子,竟派人往武威公主吃食中下毒,北魏皇帝派御用“传车”载御医疾驰而至,才捡回妹妹一命,但已经落下不小的残疾。大怒之下,拓跋焘要沮渠牧犍交出李氏,牧犍舍不得,送李氏于酒泉匿藏。

拓跋焘由此,顿起灭北凉之心。

廷议之时,大臣多反对伐北凉。因为北凉距北魏太远,都听说那里“土地卤薄,略无水草”,怕大军进攻时野无所掠,补给困难。又是司徒崔浩力赞伐凉,他引《汉书·地理志》上面的记载,说:“凉州之畜为天下饶,如无水草,牲畜何以生长。汉人绝不会在无水草的修建城郭,可以想见,凉州周遭必非荒凉之所。”

尚书李顺曾出使北凉十几次,他的话应该最公正。但李顺前后受沮渠父子金宝无数,受人钱财,与人消灾,便反驳崔浩:“耳闻不如目见,凉州周遭荒凉无比,千真万确。”

拓跋焘大为犹豫。

北魏振威将军伊香发待群臣散后,向皇帝进言:“凉州如无水草,沮渠氏何以建国?众议纷纭,应该听崔浩之言。”拓跋焘一听,深觉有理,遂决议征伐。

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六月,拓跋焘又亲率大兵出发,列表沮渠牧犍十二大罪,分两道伐凉。大军之中,已故南凉主秃发?仗吹亩油悍⒃春刈愿娣苡碌毕虻迹烀攀炻罚壕虼忧暗摹袄霞摇背龇ⅰ?br/>

八月,北魏大军直抵姑臧,果然,城外水草丰美,和崔浩所讲一样。沮渠牧犍在向柔然求救的同时,又派兵抵抗,大败而归。不久,其侄沮渠祖城逾城降魏,秃发源贺又帮魏人招降了姑臧城外的鲜卑诸部。穷途末路,沮渠牧犍只得开城出降。北凉灭亡。

至此,中国北方十六国时代打上了一个休止符,一百多年以来,北方一统于北魏。中国南北朝对峙时期,正式开始。

拓跋焘进入姑臧后,亲眼见北凉库府珍宝无数,士民丰殷,武人心中大喜。庆功宴上,这位雄才帝王叹道:“崔公一向智略百凡,我不足为奇;伊香发弓马出身,计与崔公相同,真可称奇。”

回平城后,拓跋焘忆起李顺先前说凉州荒凉没有水草的谎言,又因李顺定别官品不公,老账旧账一起算,把李顺赐死、抄家。

由于沮渠牧犍是自己妹夫,拓跋焘饶其一命,带回平城后,令其在武威公主府居住,软禁起来。过了几年,人有告发牧犍与北凉旧臣谋反,拓跋焘当时心情不好,便下诏赐死了这位妹夫。

不仅武功赫,由于拓跋焘一直重用崔浩等汉人,其文治也有可观之处。早在拓跋?立国初期,典章制度皆出自汉儒之手。拓跋焘攻灭数国,不仅占有了大量土地、珍宝、兵士、人民,更是广泛罗致汉人文士、学者,随才任用,为官充吏,使北魏的统治架构日臻完善。同时,在汉官大儒的规劝下,拓跋焘也劝深农桑,整修吏治,使得北魏军国富强,辖地区内的农业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此外,魏太武帝又有灭佛之举。虽然后世对此广加诟病,但也有其积极意义。佛教自北魏初就广为流传,后来更是上至太子、下至黔首,皆顶礼奉之。由于佛教僧侣的无限量增加,北魏兵役徭役人口日益流失,威胁到了北魏的皇权统治。加之拓跋焘亲见有佛僧匿藏武器、****妇女,又有笃信道教的崔浩在一边劝说,太武帝于是下“灭佛诏”,梦经毁像,杀戮僧人。虽然矫枉过正,但他的灭佛举动在短时间内确实加强了王权统治,阻止了谶讳邪说的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