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灵异族病难医
4663900000001

第1章 栀子

两千八百年前,印度。

孔雀王朝第三任国王……阿育王,杀死其九十九个兄弟,力排众议,夺得宝座。

杀人无数的他,又精挑细选酷吏设立“人间地狱”残害百姓。

他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征服了包括湿婆国在内的周边小国,创造史上印度最大版图,使印度疆域扩大至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南部部分地区和尼泊尔。

在远征孟加拉沿海的羯陵伽国战役中,阿育王的军队长驱直入,势如破竹。战火所及之地,伏尸成山、血流成河,居然造成10万人被杀,15万人被掳走的人间惨剧。阿育王被尸横遍野的场面震撼,深感痛悔,从小埋藏在他心中的佛性,曾一度被权欲所遮盖,这时终于被恻隐之心所唤醒。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阿育王决定一心向善,为洗净他前半生犯下的罪孽,他命人在“灌顶”之地,修筑建造一座地穴,举行“封刀”仪式。将陪伴其半生的宝刀“革兹士”深埋,引来全城百姓驻足观看。

话说阿育王御用宝刀……“革兹”,此刀由印度原产乌兹钢锭锻造而成,刀身雕有蛇、莽图腾,霸气非凡。其锋利程度,可将战场上骑士连盔带甲一劈两半,也可凌空斩断手帕甚至蚕丝。其特殊的冶炼和铸造方法,致使它的花纹中含一种奇特的化学成分,一旦被它砍中,伤口极难愈合且迅速恶化,敌人往往因为很小的一点伤口就丢了性命。

“革兹”陪伴阿育王久经杀场,叱咤半生,早已有了灵性,行如流水。

地穴建成之日,即举行“封刀”仪式。当日,乌云密布,风啸如泣,想必“革兹”感应到要与昔日主人永久决别,心中万分不舍。

八名侍者抬着宝刀步上圣坛,阿育王望着昔日“生死战友”,双手坚定地将其轻轻托起,举过头顶,闭目仰天,似乎在与过去绝别。突然他睁开双眼,表情淡定,轻巧挥动右臂,将“革兹”准确灌入“地穴”。

伴随着轰鸣声,“地穴”圣坛一层层深陷下去,最后在阿育王身体前方形成五米见方的地下宫殿。阿育王右手轻抬,只见从立方体四周向中央形成一扇扇石门。“革兹”身上不知染有多少亡魂的鲜血,今天这样将其深深沉封,想必也是想让那些亡魂永远安息此地吧。

正当石门即将关闭之时,一缕墨黑青烟直冲天际,冲至几丈高处,忽幻化成一绝世美女的倩影,定定地望向阿育王。大约半分钟后,随着凄烈一声哀鸣,青烟直冲入围观百姓之中。

百姓纷纷惊呼,四散躲避,这股黑烟直奔一孕妇冲去,进入其体内。只见那妇人张大嘴巴,双目圆睁,未来得及哼出一声,便断了气脉。还没等周围人反应过来,那妇人的肚子便开裂开来,两个绝美无仑的婴孩,啼声嘹嘹。

一切发生的是这样的突然,不到一分钟。

阿育王也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眉头紧促,双目空洞,忽而长叹一声。看来他前半生的罪孽深重,他将倾其余生归依佛门,才能洗净罪孽。

时间飞逝,转瞬十六载。阿育王以佛教精神治理国家,主张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国家的统一。他虽没废除死刑,但禁止杀生。他向佛教僧团捐赠了大量的财产和土地,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又在全国各地名胜山崖上,刻上佛的教导,使大众都能看到佛的教诲。

再说,当年“封刀”大典时诞下的两名婴孩。

背负着“杀母”骂名的两名婴孩,早早品尝到了人间冷暖,邻居见了有的敬而远之,有的冷眼唾弃,孩童稚嫩的脸上早早就留下了世态炎凉。然而毕竟血浓于水,父亲藏巴念着骨肉亲情,含泪将两名婴孩送至远离都城的巴普敦。

巴普敦建立在荒蛮沙漠之上,原本就几家住户,但因其地理位置的优势,来往商户大都在此地中转、停顿,遂逐渐发展成交通要塞。

以旅店、客栈业为主发展起来的巴普敦,虽小但却繁华。父亲藏巴将一双儿女交予一远房亲戚,便浑泪离去。

如今这两名孩童已长大成人。

男娃名曰鸠珞那,身材魁梧,脸庞俊美,英气逼人。

女娃唤作摩陀曦,腰枝曼妙,天使脸庞,美轮美奂。

人们早已淡忘了两人的身世,甚至追棒起来。城中的女子没有人不想嫁给鸠珞那,城中的男子没有人不想娶摩陀曦。两人却对此视而不见,冷眼旁观着那些追随者,不屑一顾。

然而倾刻间,一切都不同了。

那正是他们年满十六周岁的月圆之夜。那夜,月亮出奇的皎洁,就在子时阴气最盛之时,鸠珞那和摩陀曦仿佛中了魔咒,忽然浑身疼痛不已,抽搐成一团。

冥冥中听到一个声音:羯陵子孙,莫忘大恨,孔雀不灭,誓不为人。

那声音实在震耳欲聋,声声扣击灵魂。鸠珞那和摩陀曦在地上翻滚着,手捂双耳,倾刻间,他们便被争服,瘫软在地,浑身湿透,像刚从海里被捞出来一般。

清醒过来的他们,眼前的世界大不相同。

他们了解了自己的身世,洞悉了人类的弱点。白天,他们依然是巴普敦最大客栈……金钗阁的伙计和厨娘。夜晚,他们身轻如燕,潜入都城里富贵人家,与有夫之妇、有妇之夫交娩。

不久,都城里到处流传着“夜魔”的故事。他们吸取人之精气,勾魂摄魄,扰乱心性。城中许多男子因沉迷于床榻之乐,不求进取,不务正业。城中不少妇人还怀孕生子,所生之婴孩,不论男女,均肤若凝脂,美丽异常。

无风不起浪,阿育王得知了此事后,命朝中武功高强之将领前去打探详情。但无一例外,均无功而返。

一时间,全朝内外均被妖魔之气侵袭。

数年后,一得道高僧,向阿育王献策,何不用佛骨舍利,震慑妖魔。

阿育王如获至宝,亲自到各地去朝礼佛的圣迹,大力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