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孙中山全传
4671200000022

第22章 革命征程(5)

通过宫崎和平山的介绍,孙中山又结识了刚当上日本民党领袖的犬养毅,以及大隈重信、萱野长知、头山满、山田良政等日本朝野著名人士。后来,山田良政还亲自参加了1900年的惠州起义,在惠州附近的激烈战斗中英勇牺牲。

宫崎和平山都住在东京。临别的时候,他们都劝孙中山采用化名暂留日本,以摆脱清使馆密探的追捕,并邀请孙中山到东京去,以他们华语老师的身份进行革命活动。孙中山回答说,是暂留日本还是潜回国内,他还要再仔细考虑一下才能决定。

于是,宫崎和平山把自己的地址留给孙中山,便依依惜别地回东京去了。过了几天,孙中山来到东京。他先找到平山周,告诉他已经决定暂时留在日本进行革命活动。平山周听了十分高兴,马上陪孙中山来到宫崎寅藏家里。

为了便于开展革命宣传,他们议了很长时间,最后商定让孙中山住在位于东京市中心银座的对鹤旅馆。他们给孙中山换上了一套崭新的日本服装,便走出门来。

宫崎和平山陪着孙中山,沿着车水马龙的大街向旅馆走去。在日比谷公园附近,孙中山看到一所华丽的住宅座落在一个幽雅的花园之中,便随口问平山周:“这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东京大名鼎鼎的中山候爵的府邸。”平山周告诉他。来到对鹤旅馆,由平山周给孙中山登记。孙中山当时的姓名是孙文,或称孙逸仙。由于事先没有商定化名,平山周犹豫了一下,想想刚才经过中山候爵的住宅,便随手写上了“中山”二字。可是,中山是日本人常见的姓,应当再有个名字。

平山周正踌躇间,孙中山接过平山周手中的笔和登记簿,又加上了一个“樵”字。于是,孙中山又有了一个新的化名:“中山樵”。进了房间,孙中山风趣地对宫崎寅藏和平山周说:“我小时候,从六岁起就上山砍柴,真是一个中国的山樵啊!”

“中山先生”,宫崎寅藏第一个叫起孙中山的新名字,诙谐地说,“中国革命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也正需要您这位中国的山中樵夫来披荆斩棘啊!”说罢,三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援菲计划

在日本,孙中山和菲律宾独立党曾有过一段动人的交往,那是孙中山住在横滨的时候。

夏夜,横滨的气候十分怡人。海风呼呼地吹着,把白天的暑气化为乌有。滨海的沙滩上、大道边和树荫下,到处是纳凉的人们。

孙中山无暇享受大自然带来的阴凉,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正汗流浃背地在绘制一张中国地图。这不是普通的地图,而是一张别具匠心的《中国现势地图》。在地图上,他把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强占的铁路,一一着色标明,以便看图的人触目惊心。为了唤醒有志之士起来革命,他还为这张地图写了一个后记,内容是:

近来中国有志之士,感慨风云。悲愤时局,忧山河之破碎,惧种族之沦亡,多欲发愤为友,乘时报国,舍科第之辞章,而讲治平之实学矣……孙中山时而又停下笔端,思索着下一次武装起义的计划。忽然,门外的日本侍女叩了叩门,轻轻地说:“中山先生,有人找您!”孙中山打开房门一看,门口站着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又黑又瘦,上唇蓄着一字型的浓密胡子,手里拎着一只皮箱,脸上露出极度疲惫的神色,两只乌黑明亮的眼睛却显得十分深邃、坚毅。

“您就是孙逸仙博士吧?这么晚前来打扰您,十分抱歉”,那人说着一口不熟练的日语,自我介绍道,“我叫彭西,来自菲律宾。”

“哦,您就是那位菲律宾独立党的著名宣传家彭西先生?久仰!久仰!”孙中山和来人紧紧握手,热情地将客人住屋里让,“快请,请屋里坐!”

彭西此次来日本,负有重要的使命。几个世纪以来,菲律宾一直处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下。1896年,二十九岁的中菲混血青年阿奎那多领导独立党起义,参加的民众有四十万人,与西班牙统治者进行了顽强的战斗。

后来,美国也企图取代西班牙,要把菲律宾作为它的殖民地。美国政府向菲律宾调派了军舰,对阿奎那多诡称,要帮助菲律宾独立,美国军队攻下了马尼拉,占领了大片领土,打垮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势力。

1898年6月,阿奎那多在卡维特成立了菲律宾共和国,并被选为总统。但在年底,美国又与西班牙在巴黎签订和约,决定西班牙退出菲律宾,由美国取代殖民统治。菲律宾共和国对此提出抗议,要求美国政府要求承认菲律宾独立,被美国拒绝。后来,美国竟完全背信弃约,向菲律宾革命军发动突然袭击。

在阿奎那多领导下,菲律宾革命军奋起保卫民族独立,勇敢地抗击侵略者。由于武器缺乏,便决定向亚洲各国求援,并派彭西到日本购买军火。

彭西到了横滨,得知中国革命党首领孙逸仙正在横滨,并了解到孙中山与日本朝野人士有所交往,也一定会同情菲律宾的独立斗争。于是,经多方打听,找到了孙中山的住处。

彭西与孙中山走进内室,在席子上坐下来,两人一见如故,亲切交谈起来。

“孙先生,见到您真是万分高兴!我早就听说你的高明医术和革命业绩。从经历上来说,我们是十分相似的。我以前是马德里医科大学的毕业生,从事过医生这个治病救人的崇高职业,后来也和您一样弃医革命,现在正为自己祖国的独立自由而战!”彭西不愧是一位宣传家,说起话来亲切感人。

“你们的斗争,早已引起中国人民、亚洲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注目。我们中国的革命党人和菲律宾独立战士应该结成紧密的同盟,这样,亚洲革向的力量就可以大大加强。”

“孙先生,您这个主意太好了!”彭西不禁兴奋地站了起来。孙中山接着转了一个话题,关心地问:“听说贵国近来的独立战争进展十分顺利,是吗?”

“是的。我们已经取得了反对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的胜利,正在与美国侵略军战斗。”彭西把国内情况向孙中山作了介绍,然后提到了这次来日本的使命,“我们现在非常需要大量军火,独立党的领袖阿奎那多派我到日本购置军火。然而,事情并不顺利……”

彭西告诉孙中山,日本政府正和西方列强谈判修改条约,需要美国的支持,因此拒绝向菲律宾出售军火,形势非常复杂。彭西恳切地对孙中山说:

“我得知先生与日本进步人士有联系,因此冒昧请求先生协助购置军火。”孙中山听了,毫不犹豫地表示:“你们反对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胜利,将是所有东方人的胜利!我们的革命事业应该是互相支持的。购置军火的事,我一定尽力而为!”

“谢谢!非常感谢!”彭西一边连声道谢,一边从身边取出一叠支票,连同皮箱一起交给孙中山,“这是购置军火的款子,请点收。”

为了帮助菲律宾独立军购买军火,孙中山到处奔波。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找到了宫崎寅藏的住处,后来又把平山周找到一起商议。孙中山把菲律宾独立军想购买武器的事,详细告诉了他们,请他们帮忙。孙中山说:

“我们一旦帮助他们争得了菲律宾的独立,接着便可凭借菲律宾同志的力量支援我们的武装起义,掀起一场风暴。我决心带领我们的同志和部下去帮助他们打仗,希望你们也来和我们一起,速其成效。”

宫崎寅藏和平山周素来景仰孙中山,他俩见孙中山态度坚决,便赞成道:

“好,来它个痛快的,先干他美国一家伙。”由于中国革命党人和支持他们的日本友人都受到日本当局的监视,不能直接出面购买军火。必须找一个与中国革命党没有联系、不受当局注意的人来办这个事情。于是,他们三人又找到犬养毅,商议请民党干事、众议院议员中村弥六秘密帮助。

孙中山一面秘密地托人联系购买军火,一面与彭西相商在武装斗争中互相支援的具体计划。最后决走,当菲律宾独立军向美国侵略者大举反攻时,孙中山亲自率领兴中会员取道小吕宋埠赴菲律宾,和独立战士并肩作战。

菲律宾独立党领袖阿奎那多接到彭西的报告,对孙中山计划助菲独立,而后菲助中国革命成功的想法,极为赞同。为了支援中国革命,阿奎那多决定赠给孙中山十万日元作为革命经费,并命令彭西亲自把这笔赠款交给孙中山。

兴中会得到这批赠款后,在开展各项活动中,起了很大作用。当年秋季,派陈少白在香港创办《中国时报》;派史坚如赴长江一带,联络会党,扩大兴中会组织;派郑士良在香港设立接待会党的机关;策动惠州、广州军事行动等方面的费用,就是用的这笔款子。

经过暗中联络,中村弥六向枪炮商大仓会社购买了大批军械,包括子弹六百万发、步枪一万枝、大炮十一门、望远镜七架以及火药压榨机和大批制造弹药的材料,雇三井会社的“布引丸”船潜运赴菲,预定驶至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的一个岛屿,由独立战士接收。孙中山还聘请了三名富有战斗经验的日本军官,随船赴菲律宾帮助独立军训练部队。

1899年7月19日,阳光洒满海面,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布引丸”轮在门司港启航了。孙中山站在码头上,一直到渐渐远去的轮船终于消失在视野里,悬着的心才松了下来。

不幸的是,几天以后传来了噩耗:“布引丸”轮在浙江马鞍岛附近海面遇到了台风,不幸触礁沉没。船上的十二个人,包括三名日本军官,全部丧生于狂风巨浪之中。

孙中山并不灰心,他与彭西商议,用剩余的七万五千比索,又设法买到了第二批军火,雇船取道台湾运往菲律宾。美国政府发觉了这一次活动,向日本提出了强烈抗议,日本政府决定,取缔枪支船运出口,援菲计划又一次落空了。

孙中山对菲律宾人民反美斗争的支援,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他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行为,在旅日的亚洲各国革命志士中引起了反响,得到大家极高的评价。这种真诚的协助精神,在中菲友谊史上,留下了可贵的一页。

之后,孙中山与彭西仍不断来往,互相关心着两国革命运动的进展情况。后来彭西还写作并出版了《孙逸仙--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一书。书中写道:

“孙逸仙善于把远东各国的共同问题综合起来加以研究。因此,他成为一群来自朝鲜、中国、日本、印度、暹罗和菲律宾的青年学生的热情鼓动者之一。”

初晤康梁

1898年夏天,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海外流亡之时,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则掀起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变法维新运动,死气沉沉的中国大地似乎出现了一线生机。孙中山虽然远在日本,却十分密切地注视着国内这场政治运动的发展和命运。

甲午战争失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激于不甘亡国灭族之义愤,便通过上书请愿、开学会、办报纸等方式,广造舆论,鼓动变法维新。逐步取得了光绪皇帝的支持、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年底,康有为第五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写道:西方列强企图瓜分中国,形势日趋严重。天下皆知朝廷软弱无能,人民正在酝酿造反起义,如再不图强变法,皇上与诸位大臣,即便想苟且偷安,维持短暂的歌舞升平也不可得??

康有为的这些言词使光绪皇帝深为震动,他表示“不作亡国之君”。1898年1月,光绪命总理衙门大臣翁同和、李鸿章、荣禄等传见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4月,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保国会”,倡议在各省、府、县成立分会,呼吁变法救国。6月11日,光绪皇帝下《定国是诏》,宣布变法。16日,光绪在颐和园召见康有为,任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在皇帝身边办理文书。之后,光绪又命各省总督巡抚推荐人才。康有为的弟子及志同道合者梁启超、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等都被举荐上来成为皇帝左右近臣,参与变法工作。

从6月11日至9月21日,光绪皇帝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政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改革的措施,出现了史称戊戌“百日维新”的高潮。

孙中山和他在日本的朋友们经常聚会议论局势,有一天晚问,他和陈少白、宫崎寅藏、平山周等人一直聊到深夜还意犹未尽。只见孙中山双眉紧锁,不无忧虑地说:“光绪皇帝是个傀儡,维新派把希望完全寄托于他肯定不行!”

“听说西太后在光绪下令变法的第四天,就将光绪的老师,户部尚书翁同和革职回家了,这明显是与光绪对着来的嘛!”陈少白愤怒地说。

宫崎寅藏突然站了起来,面对孙中山,以探讨的口吻说:“孙先生,贵国的维新派人士只顾颁布变法条文而不重视抓军队,变法能够长久吗?”

孙中山默然不语,担心着国内局势的变化。果然不出所料,煊赫一时的“百日维新”很快就流产了。以西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根本不能容忍光绪和康有为等人的所作所为。西太后实际掌握着朝廷大权,她在将翁同和革职的同时,又任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统率北洋军,控制京津,还决定10月到天津阅兵时拘禁光绪,另选幼主。

光绪获悉后,先后两次与康有为、谭嗣同密商,决定把赌注押在袁世凯的身上,他是荣禄的部下,正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9月18日,这是一个风雨之夜,谭嗣同悄悄潜入袁世凯的驻地,力劝袁世凯发动兵变,除掉荣禄,然后率兵进京勤王,对西太后实行兵谏,不许她干预朝政。

谭嗣同表情严肃,声音低沉而又坚定地说道:“报国恩,救君难,除旧党,建大业,全在此举!未来天下大政,将在阁下掌握之中,国家前途,系于阁下之手。”

阴险狡猾的袁世凯表面附和,当即回答道:“阅兵时叫皇帝向我袁某营中跑,杀荣禄如杀一狗。”

但是没有想到,9月20日,袁世凯就跑到天津向荣禄告密,荣禄立即入京见西太后禀报了此事。西太后恼火万分,于9月21日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再次垂帘听政,并下令缉捕维新派,所谓“新政”全部废除。9月28日,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戊戌六君子”被杀害。

戊戌变法失败了,康有为和梁启超从炙手可热的皇帝亲信一变而为朝廷“钦犯”。康有为逃出北京,在英国军舰的保护下到了香港,梁启超则避居在日本使馆。

孙中山听到这些消息后,便和日本朋友宫崎寅藏、平山周商量,请他们助一臂之力,帮助康有为和梁启超脱险。

宫崎寅藏和平山周等一批日本朋友,早就打算帮助孙中山与康有为、梁启超联合,使革命力量不断壮大,于是,便立即行动起来。宫崎寅藏悄悄来到香港,找到了康有为,并掩护他到了东京。平山周则到了北京,在公使馆见了梁启超。为了掩护梁启超潜逃,平山周要梁启超脱掉汉服,换了一身和服,乔装打扮后,先到天津,再乘船到了东京。

康有为和梁启超到了东京后,孙中山考虑到,中国在日本的留学生加起来不过七八十人,而且多数属于康、梁的维新派,如果双方能够合作,彼此坦诚相待,对兴中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便决定在合适的时候亲自去慰问,以示自己的诚意。

孙中山委托宫崎寅藏、平山周二人去转达他的意向,但遭到了康有为的拒绝。宫崎寅藏对康有为说:“你们同在日本流亡,应该联合为好,可以坐在一起谈谈。”

康有为十分傲慢地回答:“我身奉光绪皇帝的衣带诏,不便与革命党交往,恕不能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