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孙中山全传
4671200000040

第40章 动荡时世(8)

在莫利爱路这所房子里,孙中山买来了很多新书,连同他原有的藏书,将他的书房兼工作室塞得满满的,室内四壁挂满了各种地图。每天清晨,宋庆龄经常陪伴他打网球,锻炼身体。早餐以后,孙中山便开始办公,有时接待来人,在一起讨论革命理论。晚上,则是孙中山读书的时间,几乎每天都看书、看报或写作到深夜。看书报时,孙中山特别喜欢铺开中国山水、运河图,弯腰勾出渠道、港口、铁路等。有时看书累了,便要宋庆龄给他读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著名科学家写的书。

孙中山读书的范围很广,在国防问题上,他精心收集了成套陆军、海军的年鉴;在经济学方面有许多关于财政和货币的书籍;在技术方面有各种工业、运输和城市建设的书籍;地质学的书籍也占有一席之地。此外,还有很多文学作品,外语手册、指南和修辞学著作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恢复和身体调养,孙中山认真读书思考,他意识到,仅仅依靠暴力手段进行革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理论上加强革命党人的心理建设,提高素质。

还是在护法运动开始的时候,孙中山曾在广州全省学界欢迎大会上作过《行之非艰知之惟艰》的著名演说。经过反复琢磨,他觉得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为革命党内有不少人认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孙中山认为“知易行难”正是革命的大敌,它能夺人之志,惑众之心。要继续革命下去,就必须要驳斥“知易行难”的谬论!

孙中山认真回顾了自己几十年的革命经历,认为不是“知易行难”,而恰恰是“知难行易”。当初,他曾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幻想,多次托人疏通日本政府,请求它支持中国革命。谁知道结果总是和自己的愿望相反,日本政府先是支持袁世凯,后来又扶植段祺瑞,目的就是想独霸中国。武昌起义胜利以后,他曾奔走呼号于英、美、法等国,然而这些列强根本就不支持中国革命,即便表态也只是空头支票。在对待袁世凯的认识上,开始也看不清这个独夫民贼的真面目,多次受骗上当,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篡夺。这些事实,都深刻地说明要探求革命的真知是多么困难啊!

基于这种认识,孙中山在宋庆龄的关心照顾下,于1918年至1919年间,在上海发奋读书,闭门著书,写成了《孙文学说》,即《知难行易学说》,作为《建国方略》之一的“心理建设”。

《孙文学说》是孙中山一部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在这部哲学著作中,他集中了很大的笔墨,历数了“知易行难”说的种种罪状,详尽地论述了“行易知难”的道理,热情地倡导“知难行易”、“以行求知”的实干哲学。他在《孙文学说》中明确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行开始的,“先行后知”是人类认识的普遍规律。为了通俗地说明“知难行易”的道理,孙中山以饮食、用钱、作文、建屋、造船、筑城、开河、电学、化学、进化十件事为例来深入浅出地论述。

比如饮食,这是人们生活中最普遍,人人都会做而必须做的事。婴儿一出生就能吃奶,不需要教。但是要真正懂得饮食的道理,并不容易,因为这涉及到生理学、卫生学、医药学、化学和物理学以及科学的烹调技术等许多专门知识。即使科学发达,也难以完全搞清楚。可见,行是容易的,知是比较难的,而且是行在前知在后。

孙中山在书中列举实例之后,又进一步指出,一切发明创造,都是身体力行的结果。他把自己的学说,归结到一个“行”字。“行”了才能发明创造,才能科学进步。他认为那种先求知而后行的主张,实际上是取消后者,结果只能是望洋兴叹,而放弃了一切。

孙中山强调的“行”,就是“实践”。因此,他的“以行求知”的认识过程,是他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同时,他也注重知对行的反作用。在《孙文学说》中,他又列举了很多说明“知”的重要性的例子。比如人们掌握了电学的理论知识,就能以此制造出奇奇怪怪层出不穷的电机,为世界上各行各业所用。进行革命事业,也要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如果革命党懂得了革命理论,又掌握了一个好的方法,那未,革命一经发动,便能够成功。

这就是他所说的“知而更进于行”,“知之则易行之”的道理。

孙中山在《孙文学说》中,还以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为武器,阐述人类认识的总过程,指出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由物质进化而来的。

孙中山在这部哲学著作中,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与革命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号召革命党人破除心理上的大敌,坚定信仰,勇于实践,早日使革命取得成功。他坚信,历史的潮流是滚滚向前的,民主革命必将获得最后的胜利。孙中山的这种坚定的信念,在革命处于困难的低潮时期,许多革命党人面临信仰危机或产生动摇的情况下,起到了统一认识、鼓舞斗志的作用。

《孙文学说》一书完稿于1919年4月。当孙中山兴奋地脱稿联系出版时,却遇到了不少困难。他先与上海商务印书馆联系,可商务印书馆认为北洋军阀政府的言论出版太不自由,担心此书出版会带来麻烦,婉言推辞了。孙中山十分气愤,只得自己掏钱,找华强书局给予印刷。书稿的清样出来后,孙中山与宋庆龄十分认真地校对了三次。6月上旬,《孙文学说》终于问世了,上海《民国日报》在显著位置上对该书作了介绍,题为《破天荒之学说,救国之良药》。

《孙文学说》脱稿以后,孙中山又以巨大的精力写成了《实业计划》一书,即《建国方略》之二的“物质建设”。早在1912年,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国的实业,奔走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已经比较系统地思考过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时至今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西方经济萧条,面临解决过剩资本的出路问题,而中国要进行经济建设,迫切需要资本。因此,孙中山认为可以采用国有方式和借助外资,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样,就必须要开发资源,发展实业,改变中国落后的手工业生产,进入工业化社会,这是中国存亡的关键。

在《实业计划》一书中,孙中山提出了交通、都市、水力、工业、农业、造林、移民等方面的庞大建设计划。他希望在十年至二十年内修建十万英里的铁路和一百万英里的公路,建立和发展包括钢铁、煤炭、电力、机械、水泥等在内的大工厂、大企业。为了发展对外贸易,孙中山还提出建立渤海湾、杭州湾和珠江口等三个巨大的海港。同时,治理河流,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林、牧各业,发展纺织品、食品加工、印刷等多种轻工业,提高人民衣、食、住、行的生活水平,以及移民于东北三省、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等。

孙中山提出,吸收外资来发展实业,主权必须操在中国人手里,要以维护国家的独立为前提。发展实业的目的是使中国尽快富强起来。

孙中山撰写《实业计划》一书,不仅需要参阅大量中外图书资料,还要绘制各种有关的地图和统计图表。宋庆龄多次陪同孙中山到四川北路购买需要的书籍、地图和绘图器具。宋庆龄有时还帮助孙中山查阅英文资料,打字和抄写英文原稿。《实业计划》一书凝集着孙中山的无数心血,体现了他热切希望祖国早日富强的强烈愿望,描绘了一幅具有宏伟气魄的经济发展蓝图。从这些细致明确的计划中,人们可以看出,孙中山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经济学家。1917年,孙中心曾经在上海写成《民权初步》一书,即《建国方略》之三的“社会建设”。这本书,最早名称是《会议通则》,这是一本关于民主政治的专著。后来为了名实相符,就将书名改成《民权初步》。

《孙文学说》、《实业计划》与《民权初步》三本书,合起来称为《建国方略》。随着这部重要著作的产生,孙中山对未来的设想越来越清晰了。

然而,现实与孙中山的设想之间还有着巨大的差距,革命党人组织涣散、毫无生气的状况依然如故,军阀之间的争斗厮杀也未停止,经济建设的资金和人才更无着落,但孙中山坚信,革命最终必将取得胜利,《建国方略》中的计划也一定能够实现。

尽管孙中山的《建国方略》由于种种局限,还有一些缺憾或消极的东西,但是后人应该看到,在历尽艰险之后,他仍能矢志不移地忠于他的信仰和事业,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非常大总统

孙中山在上海集中精力著书期间,表面上是“不理外事”,实际仍然关注着局势的发展。这时,国内外都出现了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变化。

就在孙中山感到十分苦闷孤独的1919年,中国爆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5月4日早晨,北京大学的青年学生们,勇敢地走上街头,高举起民主和科学这两面大旗,和北洋军阀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通过了宣言,其中写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断送!”

“中国人民可以杀戮,不可以低头!”他们慷慨激昂地高呼口号:

“同胞们,起来呀!”

“向专制、黑暗、血腥、愚昧的社会宣战!”五四运动唤醒了千千万万被奴役被压迫的中国人民,天安门广场轰轰烈烈的集会,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的壮举,像一场猛烈的风暴,冲破了北洋军阀卖国政府的高压。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也开始登上了民主革命的政治舞台。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纷纷举行罢工、罢市及各种示威游行。北洋军阀政府在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面前,被迫作出了让步。6月10日,军阀政府不得已下令免除直接参与卖国条约活动的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官职。

此后,北京、天津的学生又组织了一万多人的示威队伍,包围了总统府,要担任总统的徐世昌责令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不能在卖国条约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