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西蜀后宫:寒梅吐蕊
467600000068

第68章 抱月亭琴音袅袅 淑妃慧语慰痴儿 (4)

四皇子弹得很投入,听了此曲,仿若置身于涓涓的山泉与小溪边,时而又若置身于奔腾的江河与大海前。既有华丽新颖的技巧展示,亦不乏朴实沉郁的风格。曲子初始,节拍比较自幼,旋律不甚明显,却隐约的奏出了曲子的主题音调。到了第二、三段,乃是用泛音演奏的曲调,富有跳动性,似有清泉溪水从高山峡谷中琤琤淙淙奔流而出一般。这两段较为欢快、跳跃,有滚珠落玉一般的奇效。便有了流水在高山峡谷之中自由自在流淌的意境。到了四五两段,则通过音调的变化加以发展,仍是一种欢快跳跃的情绪,十六分音符的回波音型更富流动性,宛若一股又一股的山泉细流汇集成了磅礴的江河,连续下行的模进音型也使曲调有跌宕起伏、一泻千里的大气。到了六七段则是曲子的华彩部分,层次极为清晰,皆因滚拂手法由疏而密地运用。更兼用了大绰技法产生的不协和音响,有力的刻画了流水奔流不息、一往直前的特征,把全曲引向了高潮。尤其是七段,虽说短小,却是精彩的泛音滚拂段落,很好的起到了承上启下之妙用,意境优美之极。八、九两段,是乐曲的再现部分,变化重现了第二部分的按音曲调。在前部分华丽、紧张的色彩对比之下,音调显得更为沉着、自信,歌唱性的旋律也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末段用滚拂演奏与上段呼应,再度强调流水的特征,有着首尾贯通的效果,形象地表现了流水似乎已经穿越急流险滩,以从容不迫的姿态向前奔流,浩浩荡荡地注入大海。简短的尾声以泛音奏出歌唱般的主题音调,作为全曲的结束。

此曲富有透明色彩的泛音好似描绘流水由动态转为静态,听的人心境也会渐渐平静下来。

淑妃从未想过自己的儿子在琴艺方面居然有如此造诣如此之深。她暗暗责怪自己:疏忽了他,皆因自己从未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的缘故吧。一时高兴了,淑妃便问他:“你可知此曲有一个典故?”四皇子道:“典故?这个儿臣不知,只知道,人们一说起这曲子来,往往总是把它和伯牙联系起来。”淑妃笑道:“这就是了,你说来母妃听听?”四皇子道:“据说,伯牙弹得一手好琴,荀子.劝学篇曾说‘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有一回呢,伯牙弹琴时有个叫钟子期的人站在一旁欣赏,伯牙心下想着巍峨耸立的高山时,钟子期就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向往着奔腾不息的流水时,钟子期又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能够准确领会伯牙在琴声中寄托的情感,使他们一见如故,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为失去知音而万分悲痛,从此不再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