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生意人。我不过在人生道路中为自己设计了一本“情感帐户”。这么多年以来,我能把平凡的一项工作变成值得奋斗终生的美好事业,关键在于我不断地结交朋友。朋友是我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他们是我的老师、员工、我国内外的原料供应商、我的遍布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我的数以亿计的用户。在这一本“情感帐户”里,能增加存款的是:诚信、品质与仁慈,而成为巩固我们的友谊的密诀,就是建立不可或缺的“信誉”。
从信誉到美誉
1999年,安和的财经报表显示一组数据,六个月产品可退换的政策直接造成约200多万元人民币的支出。也就是说,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市场的良好运行,安和每年将直接承受这笔固定的“信誉费用”的开销!信誉真的这么重要?到底何为信誉?
我想打个浅显的比喻。假如你在街边买了一瓶饮料,五元钱,你把钱给了老板,正要走,老板却叫住了你,说你还没有给他钱。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有人会想,应该去告他。但是法律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时是无能为力的。
这种例子,我们可能会经常碰到。一个社会靠法律解决问题是有局限的。
在街边买了苹果,本来是给五元钱的,结果你被迫给了十元。而这种事情却不会发生在你家门口的杂货店。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如果杂货店的老板在你付了钱以后他仍说你没付钱,你下次还会去买他的东西吗?你不但不会买,还会对邻居说他是骗人的,因此你的邻居也不会买了。那么,这个店就会关门倒闭了。
市场信誉的基础讲的就是这个原则。
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生命预期有关。假如一个人只预期活一个礼拜,他可能去抢劫。抢劫是犯法的,但他已经不在乎了,因为他只能活一个礼拜,法院还来不及开庭他就死了,可必在乎法律呢?但是这个人如果要预期活很长时间,他必须重视自己的信誉。
企业亦然。那些只打算“捞一笔”的企业可能会做出很多不顾信誉的行为,而打算把企业长期经营下去的企业,会把信誉视为生命。
“如果你是一个身无分文的创业者,你不妨到那些充满了暴利和游戏规则不健全的产业中去捞取你的[第一桶金]。可是如果你是一位胸怀大志的企业家,那么,你就必须马上洗净双手,尽快而永远地离开那里。作为企业家,生存在一个不讲道德,没有约束规则的暴利年代是幸福的,因为你随时可能攫取到超乎想像的利益。可同时又是不幸的,因为你轻易攫取到的利益又随时可能轻易地失去。”
九十年代初期,美容化妆品业的确很乱,大多数企业并无商业道德可言。顾客去美容院的时候,经常怀疑我们拿到的产品是真的还是假的?担心用的面膜粉是石灰粉,精华素兑了自来水,美容膏把脸抹肿了,如此等等。一个市场经济要达到有序营运,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这个秩序一定要建立在一个良好的信誉机制之上。
一些优秀的美容化妆品企业在几年以后脱颖而出,全依靠建立一个长期预期目标,预期愈长,行为就愈规范,企业也就愈愿意兑现自己的承诺。在这种市场信誉机制的制约下,安和十多年来不断地为企业创建可永续发展、具市场竞争力的项目。这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到企业的所为:
1998年,建立化妆品厂,专门开发与生产专业香薰产品;
1999年,与世界精油萃取技术领先的美国、英国企业联手合作开发新品;
2000年,开始在国内公开招聘生物化学及香料化妆品工程师,组建一流的产品开发技术队伍,把国外先进技术根植中国。
2000年,全国范围内推行教育营销,派遣香薰美容导师到各地传播香薰文化,推广香薰技术;
2001年,联手中国香精香料生产种植基地,开发全方位天然香薰产品;
2002年,一万九千平方米的专业香薰生产基地落成投产。
2003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003年,香薰品牌获中国妇联颁发“中国妇女儿童用品采购指定品牌”;
2003年,被中国营销学会评为“中国美容业强势品牌”、“香薰创新世纪成就奖”。
在建立市场信誉的建设上,安和为更长远的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打下了良好坚实的基础。而市场最终也会回报给信誉的拥护者。
视信誉为生命。这也是每一个安和人必修的课程。企业要对社会讲信誉,产品要对消费者讲信誉,企业、员工、客户之间也要讲信誉。在此基础之上,我要说的大社会,大的市场秩序也就解决了。
在安和,经常会有许多种鼓励员工有所作为的政策,引导员工把自身价值、前途与企业利益相溶共进,荣辱共担。同时,企业做出预期承诺:一年后,安和的所为和变化,员工的所为与变化。三年后,企业与员工将走进怎样的里程?为了明天更美好,能筑梦成真,企业与员工之间,也会达成一种自然的信誉机制。
而对于合作伙伴,我曾经为此伤透脑筋。
九十年代末,风生云起的化妆品公司为角逐竞争,各种行销手法千姿百态:“买一万送二万”“免费试用再下订单”、“一个月包盈利”、“一年包开五家连琐”……这种市场经营模式,一度令国内专业美容市场陷入一个巨大的恶性循环。个别的美容院可以不用一分钱,就能取得好几家产品的经营权,尽管一两个月快速夭折,反正又有新的公司向你兜售产品,而且承诺令人激动不已。化妆品厂家为了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不计血本杀进市场。当然结果有人欢喜有人忧,特别是些小型企业,无法承受这种高额付出回报却遥遥无期的投资,“长江后流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和那些冲动且富激情的投资者,他们的名字和他们千辛万苦打造出来的产品一样,来不及闪烁,便永远地坠入银河。
在那样混乱的竞争年代,也有无惧无畏的企业,用了些办法,把“牺牲”的产品重新包装一番,再送到市场,像个贫困人家的姑娘抹了些脂粉盼望着有个好人家出个好价钱,热热火火地把生意做大。这种行为,无疑又为浑沌不化的经销商的眼睛蒙上一层眼花缭绕的云雾。大多数的经销商面对成千上万的产品种类和厂家的各种致富宝典无所适从,白花花的银子换回来一堆堆积压在仓库的“货品”和毫无价值的“经营权”。
2000年,安和一直推广实行的特许经营“加盟金”也在一片呼喊声中取消了。
“人家送钱给我们还来不及,安和倒收钱了?!”
他们理直气壮。当然,你不愿意去保障别人,别人也无法对你有什么保障。这是定律。
这是一个呼唤理性回归的时代。安和审时度势,并没有在这场持续至今的混战中迷失方向,而是凭借坚实的生产能力和精湛的研发力量为市场提供更高品质的专业产品。市场的变幻莫测和残酷无情,在风平浪静之余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风雨过后见彩虹。
在那个年代,要逆水行舟不容易,安和没有逆水行舟,也没有随波逐流,我们在港湾里修筑大船!因为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仍然没有放弃企业最珍贵的东西:信誉。我们不但要建立良好的信誉,我们还在打造美誉。
连接生命链
我一直重视“供应链”的维护。
原料供应商---产品生产厂家----代理/批发商----美容院/零售商----消费者。
我在员工培训会上,经常向他们剖析这些战略伙伴的重要性。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我们的业绩,而我的基本愿望和理想是让这条“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都能赚到钱,且合作愉快。这里面最大的致胜法则就是:质量。
秉承这一最基本的生意原则,我要让“质量”这一生命血液使每一环节都充满活力。
精油,是一种挥发性极高的物质,怕光怕热。精油的这种特点,也为包装带来极高的要求。第一,高倍浓缩的精油不可以用塑料器皿盛装;第二,容器必须具滤光效果。第三,这是一种消费用商品,包装必须美观。目前国内包装容器尚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尽管有些公司也能设计出类似的玻璃器皿,而且成本较国外也便宜许多。但在工艺制作程序及性能质量方面,仍无法与外国产品相比。我们一直进口德国厂家提供的产品。
德国给世人的印象通常是严谨、认真甚至刻板,长于理性分析,个性不事张扬。有这个优于其他国家的原因,我在寻找精油外包装瓶的时候把重点放到了德国。德国厂家对这些玻璃瓶采用了净化处理,也就是说,我们进回来的瓶子,拆开密封包装就可以使用,保证了精油的储存条件。进口茶色玻璃瓶的价格比国产的要高近50%,从我的第一个香薰品牌芳妮便开始使用来自德国的茶色玻璃瓶,至今十年,事实证明我们用了比别人价格高一半的玻璃瓶是对的。多年后,我们发现在处理产品质量的售后工作中,因为外包装玻璃瓶所造成的质量原因几乎是零。同时常听到市场上反映,某些厂家使用其他同类型的包装瓶常出现渗漏、挥发、变质等现象。也就是说那些厂家可能在眼前节省了采购方面的成本,但是因为产品品质方面而导致的损失和负面影响,却非金钱可计算的。
这是一条供应链,你在这边少付出了,你在那边付出就多了。我是一名女性,在管理方面很容易将感性与直觉交溶在一起,而且也更强调心灵感受。这种感性有时候是一种优势,特别是我所从事的是一种美丽事业,一种为多数女性服务的事业,感性和直觉带来的决策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但是,在关键时刻,更多的是理性决策。比如,类似选择一个简单的玻璃瓶。我们用比别人高了一半价格的玻璃瓶用了十年,但是我们比他们赚得更多,最重要的是,这条供应链对我们提供的任何产品的质量都深信不疑。
进入21世纪,芳香疗法在国内日渐普及,也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推崇。由于单方精油的使用非常严格,导致在运用方面受到局限。在学习与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如何研发更具有实用性的复方精油?如何把精油更有效地加入到日常生活用品中?
带着这个技术性的问题我开始拜访国内外的行业专家。英国、法国、美国、澳洲,这些都是目前精油提炼和应用技术先进的国家,在开发复方精油及个性化芳香SPA产品方面,拥有行业领先的资讯,高纯度的精油提炼仅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先进的萃取技术。我刚步入香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初期,曾经接触过来自台湾、香港、澳洲的供应商,后来我开始参与一些国际性的香精香料研讨会议、一些国际性的展览会,我认识了许多国外的化妆品原料供应商、精油供应商、研究机构、调香师,我以中国的庞大市场、安和的实力、诚意与诚信与他们谈技术合作。
与英国供应商的合作,我确保了高价位精油的品质和货源,解决了复方精油的配方与技术处理问题,更重要的是,我能不断获得最新的国际技术资讯,这些领先一步的美容资讯也成为我在国内推广的最新项目。不要小看这些项目,有时候,一种产品的小小改变,给我的终端经销商,就成为他们顺利占领市场的“抢滩武器”。
有一段时间,我为膏霜类化妆品的原料选择深感苦恼。品质是企业的生命线,无须怀疑。化妆品发展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追求产品高性能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市场的成熟直接带动产品生产向品牌化经营过渡。
广东,全年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对于脸上长青春痘的皮肤,是我们用香薰精油第一个攻克的课题,开公司的第一年已经完成,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项目,“暗疮没有治不好的”已经是我们的承诺。
我经常往返于各地,中国地大人多,到了冬季,南北气温相差50度,这对于皮肤保养品的要求也截然不同。常听一些人说“外国的化妆品不适合中国”。鬼话!中国的化妆品也不适合中国!这要看什么化妆品!摄氏零上30度和零下30度气温能用同样的化妆品吗?空气湿度10%和湿度90%如果用同一种化妆品感觉能一样吗?同样一个产品,在南方的广东很受用户欢迎:“清爽”、“润滑”“如丝绸般的感觉”,到了北方却大喊“太干”“不滋润”!而北方大赞“很舒服”的产品在南方却被投诉“长痘痘”!
这就是中国,地域上跨越热带、温带、寒带的大国。专业化妆品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场合,满足每个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在北方,常听到这些求助的声音:
“我的皮肤太干燥了,用什么产品能解决这个问题?”
“冬天全身皮肤又干又痒还会脱皮,怎么办?”
“我的皮肤一到春天就痒痒,该用什么产品?”
……
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事业原来如此重要!我的事业可以建立人们的自信!可以抹去人们生活中的阴霾!带着心中的这份荣誉感,我任重而道远。
“加大投入,开发保湿型的个人护理产品。”我决定。
在化妆品中,保湿并不等于油腻,过多的油脂不但不能保湿,还会堵塞毛孔,影响皮肤正常的新陈代谢。高品质的保湿性化妆品应该霜体柔软细腻,铺展性好,润而不粘,不影响皮肤正常透气,对皮肤细胞有一定的营养修复作用。
国内传统化妆品通常用“油在水中”或“水在油中”的技术来解决,要么太油腻,要么太干。
2001年一则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日本资生堂引用人造细胞膜技术,推出新一代防皱保湿产品。我如获至宝。经过一年的技术试验,达成了技术转移,2002年,安和的保湿型产品全面启用人造细胞膜技术,其独特的保湿抗皱效果被我们称之为“人的第二张皮肤”,当年冬天保湿产品投放市场,用户大赞,这种高效的保湿因子千真万确在延长自己的青春!
从发达国家购买最先进的化妆品原料或生产配方、工艺技术,这一行动,让我初尝甜头。同时我也更加乐意花上一部分时间去接触市场,与我们的代理商、加盟店,甚至我们忠诚的用户沟通,听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
在这条化妆品的供应链上,这是一条生命链,一条维系着这些企业兴衰存亡的生命链,一条解决了中国近十万个就业职位的生命链。我,身在其中。我,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