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美丽王朝:我的人生我的传奇
4677500000032

第32章 附录二记者们笔下的珍妮(2)

当她驾驶着美国芳妮这艘披挂着古埃及气息的战舰迎向市场这座深不可测的海洋时。她是谁?美国芳妮又是谁?只有那些早就闻到了“油钱”香仍在徘徊犹豫的人懊恼不已。眼睁睁地看着新鲜热乎的面包被捷足先登者尝到了第一口。珍妮的敏锐是对的。来不及了。这种声音督促她快马加鞭,然后她会心满意足地听着部下热烈的声音:珍妮老师的新项目出来了,您要想赚更多的钱,跟着珍妮老师好了。那些早就有所期待的人如她所愿,拿着钱找她要产品。接下来,她的教室成了移动课堂。“凡是敬爱我的人,都会得到财富与永生。”她要去解释这句话。她要告诉人们法老时代之美的重点精油的故事。人们和她一样,轻视每一堂历史课。但是谁都愿意沉迷在过去,留恋穿越时空拂面而至的远古的芬芳艳美。她成了一个关于古埃及香油历史的忠实讲解者。她拉开了一扇中国美容史从未启开过的门----一个蕴藏着精神、文化、灵感、艺术的产品。

买东西的乐趣在于消费者发现了产品里面的乐趣。

她做到了。寻找经销商。帮助经销商寻找消费者。帮助消费者认识法老时代之神秘精油。她从幕后跑到幕前,从统帅府到前线签合同培训美容师。她想像着自己能获得孙悟空的本事,取根汗毛变无数的会编故事的珍妮。这一年,累,成为她最大的收获。从来没有这么累过。这是一座山。珍妮在1996年翻越过了它,身心疲乏的她意识到下一步走在路上的不应该是自己。她需要一支队伍,一支走在路上的队伍。一支会讲故事的队伍。1997年,产品教育培训成为重点之重。

“安和圆你万水千山走遍的梦想”。

在这块招匾的号召下,一批又一批欲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人无数”为增长人生积累的年青人把梦想之旗插到了安和的阵地上。

她在更高处,俯瞰棋局。得意或惋惜,省思或行动。开始一目了然。97年似乎是个更高的台阶,因为她看到了自己的破绽。这个时候,她俨然一个地道的生意人,已经没有了过去一年里胃口大开走火入魔的沸腾。她的船只已经远离了海岸。海面风云变幻,维一能保证安全的是让所有水手团结一心,朝着相同的目标。但是有人离开了她的船只去了其他的舰艇。在那里,积极地演练着在老师那里学会的本领。海面上,越来越多的船在她的左右前后出现。

与其让你们模仿,不如我自己复制。与其与他人分享面包,不如自己一日多餐。

她为自己的这个决定付出会心一笑。

1999年,香薰产品爱雪伦诗出现。

2001年,香薰产品柏莱尔U-18出现。

2002年,香薰产品森林雅舍出现。

变脸。她成功地运用了川戏里的经典之作。让那些闻到精油钱香味的人继续懊恼去吧。她的香薰系列产品迅速渗透市场-----遍布全国各地。和她合作的伙伴称她为“金鹅”,只要听到她可爱的部下在说“珍妮老师在寻找项目,我们很快又有新项目”时,“金鹅”又在下“金蛋”了,他们就又磨拳擦掌期待精油夫人指引更多通往金矿的捷径。

香薰王国的崛起“这是为王之道……他要你的女儿成为香水师。”来自《圣经》的文字记载清楚的表明当时的香水师是女的,她们主要为王室和寺庙工作。

珍妮显然是一名颇见功力的炼丹术士。这让我们想到香水。香水除了制造一种引人入胜的香气以外,别无它用。所以,只是在皇室贵族中受宠的香水一旦脱离尼禄大帝、埃及艳后似的人物,它们便一文不值。是炼丹术使香水走向成熟。炼丹术旨将一堆粗糙的原料,花朵和植物、水果的果肉、香料、芝麻进行压榨,与树胶、油料种子、蜂蜜、酒以及其它的植物油混合,经过种种加工、转化制作成完美、纯净的薰香或油膏。这种技术的日渐完善到了近代,任何人都能用到它们——芳香的、醉人的、有益健康的芳香产品。

“我的头脑里装的最多的是气味。”这句话听起来足可以让人目瞪口呆。“很多人能够凭借些许气味认出一所乡村老房子,依靠衣服辨别穿衣者是做什么工作的,或者因为一个吻就能雇一个仅有一面之缘的女人。而我每天必须从鉴别重组的精油里逐一弄清楚植物的产地和萃取方法,这个很重要。植物的产地和加工方法都直接影响价格和功效。特别是人工合成的香精油已经能够模仿极其珍贵的玫瑰、橙花和伊兰,鉴别起来更需要考验专业经验和耐心。我要感谢老天赋予我一个灵敏的鼻子,它帮助我提高警惕,事实上这也需要过程。刚开始肯定会上一点当——买到伪劣品。现在,我掌握每一种精油,脾性,爱好,特点,态度,功能,这是必须要熟记于心的,植物和人一样,相生相克。我力争让每一种精油能寻找到它的最佳协同者,无论于身体肌肤,还是心理精神给使用者以艺术的享受和健康的充能。我的嗅觉系统已经被精油磨练成一张紧密的网络,研制新品的过程是最费时间也是最具探索乐趣的过程,我只要通过闻就能知道成份与功效,知道哪类人适合哪种皮肤能完美吸收。他们说精油可以把一个人变成巫师,整天拎着一个香盒,嘴里嘀咕着魔咒‘来吧,试试触电的感觉’。精油的魅力也在于此,它关注的不仅仅是感受,而是脚踏实地解决了日常身体的不平衡或不和谐状况。”

魔咒似乎首先改变了她自己。当然更有她身边的合作者,志同道合者。

凡是8年前与珍妮合作的伙伴,98%没有移情别恋。珍妮笑着说合作的久了“日久生情”,谁都离不开谁了。她织了一张网,如今这张“肥嘟嘟”的网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着跟随者的命运。精油夫人带领她的伙伴,喝到了第一口美酒。

文化、品味。愈来愈多的商家关注到了这两个元素。一样是气质,一样是衣裳。珍妮这么打了个比方。这也是她在阅读中获得的能量。工作的概念对于她已经没有了特指的内容。每天,她似乎都在工作着,每一天,她似乎又闲情逸致地邀人吃喝玩乐一通。事实上,所有心思仍集中事业之中。阅读,大量地阅读。上网。办公室。咖啡厅。茶馆。无不阅读。书里的一行字,别人嘴里的一句话,凡经过她的眼她的耳-----化腐朽为神奇,在她那儿,变成了沉甸甸的金娃娃。

跟珍妮说话要小心。

朋友都知道精油夫人的链接能力,别人的沙子到了她手里定能成金子。

成功是给有所准备的人。珍妮赢了,并非天下掉馅饼,真有掉下来的可能,大多数的人都顾着埋头赶路或避车让人。唯有一个人,早准备好了等在那里。事实也如此,九十年代初,芳香疗法已经飘洋过海来到中国,最先跳下炼油库的人挨了一梭子弹:市场需要三天美白去斑,谁稀罕这神神叨叨的精油啊。

芳香疗法是公主。她会把我们带到一个更高的山峰。她的气质一定会折服市场。珍妮一心一意把她的公主包装得温文尔雅。“我的智慧全在产品的里里外外。”

“精油的产生本身就有着一种悲剧的美,它牺牲了成千上万的植物,以她们的香魂化作一缕芬芳,然后像所罗门的瓶子,收进玻璃瓶内。一瓶精油就像一个女人,有她的个性、灵魂、气质,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才会珍惜她,并视之为生命的终生伴侣,甚至是生命的延续。”缘于这份爱,她的事业如日中天,安和成为芳香疗法的积极传播者----香薰王国,一个占地近2万平方米的生产园地,生产精油和香薰产品,这是怎样一种概念!

你们中国人厉害,玫瑰花也用得那么快!珍妮很高兴看到国外原料供应商惊奇的模样。玫瑰花精油身份居首,而珍妮的需求量是欧洲一个国家的总和。

这艘船只顺风顺水继续向前。没有人松手,芳香疗法似乎在中国才开了个头——是头道冷盘或是开胃酒,高潮在后头。

从老师到儒商从爱美到传播美

(摘自《中国劳动报》)

她这样解释她的公司——

“安和”:平安是最大的财富,祥和是永恒的美丽。

她这样理解她的奋斗——

人生就是一场和自己角逐的竞技场,要么就成为自己的敌人,要么就去驾驭它。

她这样看待她的成功——

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你努力把车开到山前。

讲台上的珍妮

十六年前,当她走出校门,她比大多数人更拥有一份傲气和野心。当她走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讲台上,她的脑海里闪出了一个念头:成为教育家!多年后有一次一个台湾人说梁小姐以前是当教员的,她马上回应了一句:“对不起,我没有当过教员,只是大学毕业后当了几年老师”。在她认为,老师和教员是有根本区别的,教员是以教书为业的人,而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我不愿意当教员,但我以当老师为荣!我认为我未来一定是位教育家,事实上我是以教育家为目标要求自己的。”

六年后,她走上了另一张讲台,她说她实在抑制不住,国门的开放,似乎一夜之间改变了天空的颜色和气息。春节同学聚会,一个同学刚从意大利回来,讲了很多国外的见闻,展示了很多国外的照片,罗马、威尼斯、米兰...她的心开始晃动了,她说她要重新选择发展的平台!这个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广州女孩,透过这种缤纷,灵光咋现,那一刻她毅然做出了一个决定——当一位美学大使。于是她的美容院开起来了,美容美发培训班也热热闹闹地办起来了。珍妮从彼讲台走上了此讲台,传授的仍然是知识,但这一次,她传递的是一种能让你获得自信自强的力量的美学。说起她现在的事业,她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和自信,“我觉得我已经找到了更需要我,并且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

珍妮从小就有内向,热烈,刚强的性格,对自然科学敏锐的触觉,对文学浓厚的兴趣,更有前卫的意识,广阔的视野,过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能是做美容工作的缘故,她看上去年轻、美丽,成熟稳重而又充满激情和自信。在男人的世界里,她得宠,在女人的王国里,她也吸引着自己的同伴。这一切,为她在讲台上的如鱼得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教育,对于中国人来说,太需要了!她说“学历”应该解释为终身“学习的能力”。珍妮向她的学生灌输的不仅仅是业务知识,常常把人性之美的精粹也简单明了的传述给他们。在她的安和培训中心里,她向参加魅力女性课程训练的学员解释,一个人的漂亮,是从心灵开始、从笑容开始、从眼神开始,思维方式、行为仪表...她是这样训练她的学生的。她说,女人是块璞玉,需要精心雕琢。“我愿用我的一生帮助每一个女性成为成功而有魅力的人”。

在珠海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安和是时尚潮流的孕育地和散播地,身为一校之长的珍妮更是频频出国作学术访问,以她的话说是“与世界接轨”。被人问起它有什么过人之处时,珍妮两个手指头往头上一伸,“我不过是比别人多了两条天线而已”她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掌握了知识,掌握了信息,即赢得了成功的机会,就像“安和”经多年打造出来的品牌及其理念,敏锐地捕捉时代赋予的潮流灵感,令智慧和魅力处处行走流动。

当老板的珍妮

任何一个行业在刚开始时都有较多机会,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它的发展前景,但往往是看到的人最先获得了成功。美容这个行业当时在中国刚刚开始,她对此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为了学习她进入了美国雅芳公司,并接受了美容和销售多方面的训练,为了比别人懂得更多,做得更好,她到香港接受全方位的美容训练,到深圳、到北京、到国外接受管理学方面的训练。

珍妮说,她常听到一些美容院的老板讲,“我不需要懂美容,我只做老板,我请别人给我打工。”一个美容院的老板该懂什么?每天又该如何指挥别人给你打工?美容院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如何?如何捕捉时下的流行趋势?如何与你的员工沟通并取得他们的认同?

珍妮是这样理解当老板的:目前有两种老板的工作需要调整的,一种是很忙的老板,由于没有给员工明确授权,员工闲着没事干,老板忙得团团转,然后老板就抱怨员工没有努力工作,没有工作业绩。由于老板每天在忙于一些锁碎的事务,根本无暇顾及美容院的规划、管理和发展,这样的美容院又如何能经营得好呢?另一种是很闲的老板,他们由于对美容院的工作一无所知,每天只能由美容师牵着鼻子走,没有总体计划,或者想法无法实施。

珍妮认为公司的管理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文化,二是制度管理,前者是人性的,后者是硬性的。企业文化是凝聚员工向心力的重要因素,员工的明确授权、员工述职大会、员工的个人述职报告有利于老板了解员工的心态、工作情况和顾客情况,对工作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于表扬,使每一个员工都可以在一个被认同被肯定的环境中工作。她说制度是公司的运行轨道,一旦设定了制度,每个人都必须严格执行。

当有人问及她如何挑选员工时,她毫不犹豫地说:“良好心态占50分,文化素养占25分,沟通能力占15分,专业知识占10分。我不是不重视专业知识,如果前面三项都很出色,这种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就把专业知识掌握好的,而且工作稳定有创新精神。”正是这样,她的安和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并能让整个公司在高效率中运行。

传播美的珍妮

2000年8月,珍妮获得“中国美容纹饰特别贡献奖”的奖杯和荣誉证书。

这么多年来,珍妮拾级而上,在美容美发这一特殊领域里,创造了一个追求成功和美丽的王国。在成功和荣誉面前,珍妮的头脑却十分冷静: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我国国民的审美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要切底更新民族的旧观念,这是一项既艰巨又光荣的任务。她把她的技术,把她的经验,变为模式,复制出来,让更多人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成功。

1998年5月,她出版了教学影碟《美容纹绣艺术》,填补了美容纹绣技术的空白,这只东方纤细柔泽的手,惊动了国际同行,柔纺绣绘技艺的创立,为广大爱美人士带来福音,这种质感、颜色、效果,线条优美真实的“刺青”很快风靡了全国。1999年11月,一本专业技术图鉴《美容绣绘宝典》也问世了。

她的另外两部教学影碟《芳香美容疗法》、《美容奇效按摩》也在1998年9月和1999年5月问世了!,2000年6月,她的长达二十万字的专著《专业美容美体》出版发行了。她用精深的技艺,独特的见解,充分的理由,深入浅出的文字,将“美容教育”这个人类一直疏忽的死角推向光明。

同一时候,她的营销管理教学巨著《中国美容美发业营销管理模式》被制作为长达三小时的教学影碟出版发行了。她用自己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服务,什么是真正的经营,什么是真正的管理。2000年6月2日,中国广州东方宾馆,珍妮著作首发仪式上,珍妮的教学影碟被同行们比喻为“打开宝藏的金钥匙”,在第十二届中国美容美发化妆品博览会上,她签名售书的柜台被热情的读者们挤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