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重生之IT王朝
4685500000034

第34章  岳父的病(1)

教委副主任笑着点头:“那这样吧,我回头请示,看能不能再拨一笔钱过来。”这就是官面话了,过了这个场子拨还是不拨,那邹洪波也不能奈何他。

李玉山油滑的笑了笑,没说话。

“我捐一百万吧。”连启明抬抬眼说,这算是给孩子的母校尽最后一份力了。

“陈总,您看……”邹洪波看着艳丽逼人的陈逸欣,问道。

常锋看了他一眼说:“阳城中学的教学楼空置率极高,要利用起来,需要添加的都是投影仪、幻灯机、教学电脑一样的设备,考虑到连叔叔已经捐了一百万,以及学校的课程安排,这钱上算是绰绰有余了,这样吧,新锋软件将捐赠一百套CNDOS中文平台系统,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连启明细心的发现在常锋说话的时候,陈逸欣、常智生习惯性的注视着他,而在他说完后,两人也没有提任何的意见,这个发现,让他极为震惊。

这个常锋不简单呐!

邹洪波被常锋的吝啬生生的逼得没话可说,草草关心过几句后,就离开了。

“陈总,常总,借一步说话。”连启明又看着站在常智生一旁常锋笑着说,“你也来吧。”走到墙角处,连启明说:“问句冒昧的话,新锋有没有开发繁体CNDOS的计划?”这话让陈逸欣、常智生愣了一下,还是常锋反应快:“虽然暂时没有计划,但要做出软件的繁体版本不会是太难的事。”连启明笑了:“那我能预订CNDOS在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市场的代理权吗?”中玉集团的业务范畴比较广,涉及到服装品牌的代理、软件代理、酒店经营,这和当时流行跨业经营有很大的关系,习惯于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却有着主业不明,资源分配不够理想的关系。但这还由不得常锋来操心。

连启明能提出香港、台湾、东南亚市场代理权由于中玉集团拥有着那三地流畅的营销渠道,早在八十年代初连启明就带着一帮业务员去三地淘金,这几年来已然积累了不少的关系网。

在八十年代中期连启明曾代理过四通利方的文字照排系统的繁体版,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近几年虽说汉卡市场火爆,但连启明的主要精力已经投放在了服务品牌的代理经营上,要不是CNDOS异峰突起,还有常锋和连子高的关系在,怕他都不会注意到。

连启明既有了心,陈逸欣和常智生就打算和他详细谈一谈,常锋没再跟着去。

香港、台湾、东南亚市场的消费水平要高于内地,定价肯定要比国内要高出许多。常锋心中有底,如若说CNDOS在年内的预估总销量是三十万套,要中玉集团营销得当的话,突破一百万套都有可能。

而出口方面由连启明打点无须操心,陈逸欣也有做外贸生意的经验,具体的事项交由他们打理就够了,常锋不必再掺合着去凑热闹。

林剑还耸拉着脑袋在一旁被林长浩训,见常锋安然无恙就使劲给他使眼色。

常锋往李玉山和李琳那头瞧了眼,就笑着走上去:“林叔叔,我和林剑有事,您看是不是改天再教训他?”林长浩一怔,抬手在林剑后脑勺上拍了一巴掌:“早点回家。”林剑疼得呲牙咧嘴,忙不迭的点头。

常锋看着嘿嘿直笑,就见林长浩对自己说:“别惹什么事。”说完,他就朝李玉山走去,想必有什么话说。

“******,疼死我了。”林剑用力搓着头皮,脑子里还嗡嗡作响。

林剑笑道:“谁让你摊着这么个爹,你爸打你一下都是轻的了,我要把你干的事都说了,他非把你拆了不可。”“别,别说!”林剑惊急道:“你还让不让我活了?”常锋笑笑,揽着林剑的肩膀往外走:“出去抽根烟再说,憋老半天了。”两人都没胆大到在老子在场的情况下抽烟,这非得让常智生和林长浩跳脚不可。

走出校门就看于乐在小卖铺内打电话,于晴安静的坐在一旁,见常锋和林剑走出来,还把头扭到一边,故意装做看不见。

“要不要上去和嫂子说两句?这要放假了,就见不着了。”林剑抬抬下巴说。

他是想看常锋的笑话,可常锋却没搭理他。常锋瞧见于乐的神色有些不妙,就留意了些。只见于乐细声的说完电话后,拉着于晴就往汽车站跑。

要出事?常锋心里一凛,带着林剑跟了上去。

“怎么了?”林剑跑出几十米后就大喘气,这小子身子骨太虚了。

“别问,跟着就好。”常锋一言不发的加快脚步。于乐是运动健将级别的,要不是为了等于晴,这撒开脚丫子一跑,常锋和林剑拍马都追不上,但这一通好跑,还是让两人在快到汽车站的时候喘个不停。

公交车没多久就来了,要跟着上车,于乐和于晴肯定会怀疑,常锋就伸手去拦出租车。

可这年头出租车在阳城还是稀罕事,少得可怜,眼看21路公交车就要转到路头不见了,才总算拦下一辆,还差点和同时过来抢车的人打起来。

一上车,常锋就喊道:“前边那辆21路公交车跟上去。”司机回头一看,哪还有21公交车的影子,他就砸砸嘴说:“小兄弟,你是说下一辆21路公交车吧?”常锋忙说:“去电子厂宿舍。”于乐和于晴父亲在阳城电子厂工作,跟周宾妻子吴慧兰所在的阳城电子配件厂相邻,常锋倒是熟门熟路得很,只是要比于乐和于晴先到的话,那就有些说不清楚了。

司机这才大咧咧的说:“早说嘛,电子配件厂宿舍,我知道路。”林剑拉了常锋一把问道:“是不是嫂子家出事了?”常锋心中也不太清楚,但隐约觉着于乐接电话过后的情绪不是太好,保不定真就会出什么事,就皱眉说:“先过去看看。”林剑点点头,又咦了声:“你怎么知道嫂子家在哪?”“嘿,我就知道。”常锋嘿然一笑,就扭头去看街景。

于乐挤在公交车上眉头深锁着,看坐在椅子上喘气的妹妹,就皱得更紧了些。之前接到邻居家的电话,说是父亲又犯病了,而母亲又去了岭东进货,一时半会回不来,才想到给他们兄妹俩打电话。

像常锋家中一样,于乐的父亲于海山在电子厂,而母亲马秋菊就在附近的六条市场摆摊,主要卖的是小饰品,由于一个在东头,一个在西头,和余代英并不认识。

常锋当初也一时未想起,现在想来那日于晴却是去五合市场找母亲马秋菊的了。在前生常锋并不认识于海山,他和于晴交往的时候,于海山就去世了,听于晴提过她父亲的病,像是突发性的中风,但之前就病了好些年。

从于晴拿给他的照片上看,于海山算是相貌堂堂,听说年轻时在电子厂就是出名的帅小伙,马秋菊也是厂里有名的厂花,这从于乐和于晴身上就能瞧出,优秀的遗传基因,在两人身上突显无遗。

正是由于马秋菊在五合市场上摆摊,才让于海山的病情拖了许久,毕竟能保证于海山各方面的用药,而于家也不显得吃紧,反而比一般电子厂的职工要好上许多。

由于于晴在前生对父亲的病语焉不详,终还是他去世的时候,于晴年纪还太小,但计算起来的话,却就是这几个月的事,又看于乐这么匆忙的将于晴带回家,想必是于海山病情恶化了。

常锋坐在出租车上想着,林剑百无聊赖的掏烟出来抽,又分了支给他。

“小兄弟,在车内尽量不要抽烟……”司机说到一半,就被林剑瞪了眼,下面的话就不敢说了。

宁惹老的,不惹小的,这句阳城俗语可有极为深刻的警示性。

车开到六条街,常锋在路上都没瞧见21路公交车,想必司机走的不是同一条路。来到阳城电子厂外,常锋给了车费,带着林剑下车。

阳城电子厂的宿舍和厂区仅一墙之隔,立着两个不同的铁门,外墙显得极为斑驳,红墙上长着些不知名的植物,走进了瞧才知道是丝瓜藤。

从外往里瞧,里头林荫密布,这些树都是建厂时种下的,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大多都是泡桐和桂花树,也有些银杏树,但却不多。

铁门口原有传达室,但现在早已荒弃,室里充满了水渍和屎臭味,想必是野狗、野猫拉下的,进去也没人询问。

往里走在传达室外是间杂货铺,卖着些食嘴香烟和日用品,铺子不大,仅有二十平左右,主人懒散的坐在个高脚椅上,眼睛还在盯着架在墙上的黑白电视。

常锋在这里买了包烟,想着公交车必须每站都停,于乐和于晴还不会那么快回来,就打算等一等再进去,要贸然出现在于家,怕不会惹人怀疑。

杂货铺前面有一排的石凳和石桌,对面就是三单元六层楼的宿舍。以常锋的了解,电子厂宿舍区中大约有二三十栋这样的宿舍楼,每栋中间都会有石凳和石桌,有些还会架着葡萄架,要论到环境,这里倒不输于日后任何一座规划良好的小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