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孩子吃点苦的30个建议
4693900000009

第9章 逆境是一所大学(2)

在每个人的眼中,杨文军都是一个内向、坚强、永不服输的铮铮男儿,可是在母亲眼中,他却是一个“眼泪很便宜”的农家乖男孩。

杨文军所在的阳泗村在江西丰城小有名气,全村67户人家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外地做生意,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被誉为“丰城的小温州”。可是,杨文军家中却没有一丝富裕的景象。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老屋,昏暗的灯光下,有的只是简陋的家具,惟一的一台彩电还是女儿出嫁后买来孝敬父母的,还是为了让父母能够在家看到奥运会直播节目。

对于杨文军来说,贫困带给他的不是负担,更不是放弃自己的梦想,他的意志因此变得更加坚韧。当他还在学校体育集训队时,强运动量对于一个还处在身体发育的少年来说,无疑需要增强营养,可是,杨文军的父母要负担两个孩子学习生活,还要赡养老人,根本没钱再为他增加营养,杨文军曾一度身体消瘦、脸色苍白。

对于杨文军的成长,他的母亲说:“没有看着儿子成长,没能陪在儿子身边,这一直是我对儿子的愧疚。”说完,她缓缓擦拭眼角的泪水。

早在杨文军还在读初中时,他的父母就双双前往外地打工,甚至过年都没有回家过一趟。杨文军和妹妹都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

杨文军的母亲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可是,她却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多少个身处异地的夜晚,对儿子的思念和愧疚之情让她的枕巾被泪水一次次浸湿。让她欣慰的是,儿子在逆境中变得更加坚韧,不再像年幼时那样轻易落泪,终于登上了奥运会冠军的领奖台。

要让孩子在逆境中有安慰和希望,只要他能抓住这种希望,并把它当作一种动力,他就能够变得坚韧,就能在逆境中崛起。要让孩子在逆境中学会自处,锻炼自己的意志,就能够在逆境中奋起。

当然,逆境也确实很容易让人变得消沉,丧失斗志,跌倒后再也无法站起来。相对来说,顺境有利于一个人在良好的环境和心态下自由地发挥才能,但有时候也做不到,因为顺境也容易消磨人的斗志,使人养成懒惰的习惯,从而平平常常,无法杰出。所以,应该学会辨证地看待顺境和逆境,顺境能让人获得幸福,但也容易让人在得到暂时的幸福后不再有所追求;逆境会影响人正常地实现幸福,但如果保持坚强的意志,奋力拼搏,顽强奋进,也许能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超常发挥,获得更令人陶醉、令人神往的幸福。

鲁迅先生曾说过:“踏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是的,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到处都是荆棘和陷阱,父母要做的就是,不要让孩子害怕这些,要让他学会坚韧,在逆境中勇于奋起。

1. 不让孩子失去自己的性格

要想让孩子在逆境中学会坚韧,父母一定不要让他失去自己的性格。概括地说,性格就是人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理智、沉稳、坚韧、执著、含蓄、坦率等等。不失去性格,也就是要把握住自己的性格,也就把握住了战胜逆境的一种力量。

瓦尔坦·格雷戈里安原是美国布朗大学的校长,后任卡内基基金会主席。他的童年十分不幸,在他6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因病去世了,他是被祖母在伊朗的山区他带大的。

格雷戈里安的祖母也是一个很不幸的女人。由于战争和疾病,她失去了所有的孩子。虽然命运对她十分不公,但她却并未因此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为了让格雷戈里安从失去亲人的阴影中走出来,健康快乐地成长,祖母经常教导他说:“孩子,有两件事一定要记牢。第一是命运,那是你无法控制的;第二是你的性格,那可是在你掌握之中的。你可以失去你的美丽,也可以失去你的健康和财富,但是你决不能失去你的性格,因为它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祖母的这句话在格雷戈里安的成长道路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告诉孩子,好的性格可以让人不管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能坦然积极地面对,并且不懈地努力,取得成功;而不良性格则会让人走上弯路,甚至在关键时刻毁掉一个人的一生,造成悲剧性的结局。由此,一定不要让孩子失去自己的性格,即使是在逆境中。

2. 给在逆境中的孩子以支持

不可否认,孩子在逆境中的时候,一定需要亲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所以父母一定要给予在逆境中的孩子以支持,并不断地鼓励他。

诺贝尔奖是全球最高的荣誉,它的创建人是瑞典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诺贝尔从小就立志要献身科学,经过生与死的拼搏,终于成为享誉全球的科学家。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科学爱好者,对发明创造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全面培养孩子,他鼓励诺贝尔三兄弟从小学习各种科学技术,并历尽辛苦创造条件让孩子接触世界。诺贝尔16岁时,被父亲送去周游世界,学习新的科学技术。父亲在军械工厂的实验,让诺贝尔萌发了研制新型炸药的念头。

1864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郊,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一座工厂被大火吞没,30岁的诺贝尔硝化甘油的爆炸试验再次失败,他侥幸获救。

这次惨败,使得诺贝尔正在大学读书的弟弟和4名助手惨遭不幸。诺贝尔的母亲悲痛欲绝,父亲因此而半身瘫痪。警察当局严禁他恢复工厂;市郊再也没有人再敢把地租给他做试验;原来的助手离他而去……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把诺贝尔难倒,因为父亲很支持他,而且父亲的鼓励给了他极大的力量,他把个人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经多次试验,终于取得成功。

支持逆境中的孩子是非常必要的,但请父母注意一点,在支持孩子的过程中,更应该让孩子认真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从而从中总结吸取教训……

3. 要孩子不放弃自己的追求

另外,要想让孩子在逆境中学会坚韧,父母还应该鼓励孩子,在逆境中一定不要放弃自己的追求。

爱米·诺德生长在犹太籍数学教授的家庭里,从小就喜欢数学。1903年,21岁的诺德考进哥廷根大学,在那里,她听了克莱因、希尔伯特和闽可夫斯基等人的课,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学生时代就发表了几篇高质量的论文,25岁便成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女数学博士。

诺德在微分不等式、环和理想子群等的研究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由于当时妇女地位低下,她连讲师都评不上,在大数学家希尔伯特的强烈支持下,诺德才由希尔伯特的“私人讲师”成为哥廷根大学第一名女讲师。接下来,由于她科研成果显著,又是在希尔伯特的推荐下,取得了“编外副教授”的资格,虽然她比起很多“教授”更有实力。

1933年,希特勒驱逐犹太人,诺德主持的讲座不得不停止,她微薄的薪金也被取消了,她被迫离开哥廷根大学,去了美国工作。1934年9月,鉴于她在数学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美国设立了以诺德命名的博士后奖学金。爱因斯坦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说:“根据现在的权威数学家们的判断,诺德女士是自妇女受高等教育以来最重要的富于创造性数学天才。”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懂得:一块朴拙的顽石,只有经过了无情的雕琢,才会成为完美的艺术品;一切美好的东西是不会自然地展现在一个人的面前,那伤痕累累的心理感受,恰恰是生活给予他的馈赠;只有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心理上的每一道创伤留下的疤痕都会成为成长中留下的珍贵记忆。

三、教孩子勇敢接受失败

当失败不可避免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美国)惠特曼

今天的父母都很担心自己的孩子遭遇失败,所以都会竭尽全力地帮助孩子完成一切所要做的事,但父母想过吗?当一个孩子可以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失败时,是多么大的一个进步呢!因为能够接受失败是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表现,也是他快乐人生的基础。

但现实生活中,不能接受失败的孩子比比皆是。其实,这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种不能接受失败的教育根深蒂固。很多父母望子成龙,把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都强加在了孩子身上,可能父母小时候也很反感自己的父母对自己那样,但在自己做了父母后,却又把同样的做法加在了孩子的身上。

原因非常简单,今天的教育培养的是一种“不能接受失败”的社会氛围。对于父母来说,

如果你从事的行业不在社会的高层,你的收入达不到高标准,你的职位也很低微,你住的房子、你用的东西都没有别人的奢华……你都一定会受到身边亲人的压力。

“你看人家某某,人家谁谁,……”说这些话的人最有可能是你最亲近的人,是你的父母、妻子、丈夫……就这样一次一次受到刺激和打击。于是就只能对身边的人发泄,比如“严格要求孩子”,让孩子一定不能失败,否则就会感到无助,认为孩子的前途不甚光明。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应该的。

一名14岁的初二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一时想不开竟然钻进了快速行驶的货运列车,当即身亡。

这名学生在某市初二实验班读书,他的日常起居全由母亲照顾,父亲在外打工。出事后经了解,这名学生有两个表哥,都已经大学毕业,这给他树立了榜样。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出色,在实验班名列前茅。但是,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成绩却很不理想,他认为这是很大的失败。在此之前,他在外婆家就表示不想活了。

事发当天上午,他以外出散步为由,一个人要跑出家门。当时家人就很担心,于是他的叔叔骑摩托车陪同,没想到他在路过一座铁路桥时,竟然跳下摩托车,朝铁轨跑去。他叔叔立即产生一种不良的预感,马上放下摩托车,跟在后面追,但是悲剧还是发生了。

据与他同班的一名女生介绍,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在班上不大说话,但是学习成绩在班级前3名。而他的母亲强忍着悲痛说:“孩子小学时性格比较开朗,但后来发生了转变。这次考试成绩不好,我狠狠地批评了他几句,我以为这是为他好。唉……”

其实,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如果说算失败,也只是非常小的失败。作为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勇敢接受失败。因为接受失败能让孩子变得更加坚强,会向着成功的目标更进一步。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曾说:“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都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

美国很多著名企业就非常看重员工能否接受失败。他们在招聘新人时,并不十分看重学历,而会比较偏重一些特质,比如,在学校里参加过体育团队等。美国很多学生都在学校加入曲棍球队,课余时间,父母经常在傍晚去看孩子们练习。中国父母可能会认为,挑选曾经加入体育团队的原因是看好他的“团队精神”。其实,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能够接受失败。

因为在体育比赛里,冠军永远只有一个,所以大部分人辛苦训练了半天,在运动场上又拼搏了半天,可到最后的结果都变成了陪衬,不得不和团队的战友们一起接受失败的结果。但他们很明白一点:要接受失败,虽然这次比赛没拿冠军,没关系,下次再来。

父母不要让孩子有这种心态:失败是可怕的敌人,要不惜一切代价地避免失败。其实,这反而会让孩子变得紧张,害怕失败,从而不能集中自己的精力用心做事。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机会,没有一个人注定要过一种失败的生活,也没有一个人注定要过一帆风顺的生活,做任何事情,都可能会有失败,要敢于接受失败,并从失败中领悟和学到某些知识,总结出某些经验教训,这样才有可能抓住成功向上的梯子。

1. 鼓励孩子正确面对失败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并及时鼓励孩子,要正确面对失败,帮助孩子具体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帮他从失败中走出来,继续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

在《请给孩子松绑》一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当父亲得知女儿陈元与国际奥赛失之交臂消息后,他能体会到女儿的内心的伤痛。陈元在经历了奥赛的层层选拔后,却在距离国际奥赛仅仅一步之遥的地方失去了机会,这对一个涉世未深的16岁女孩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陈元的父亲不能给孩子找借口,他要让孩子勇敢地面对失败,并接受它。于是,他给女儿写了下面的这封信,压在陈元的书桌上。

女儿:

你虽然没有进入国家队,这是遗憾,但你从中得到的经历、锻炼、启迪,以及你所认识的社会、认识的人生,远比你进入国家队的意义要丰富得多、宝贵得多。这是你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你会经得起挫折、委屈,你会因此而奋起,而去攀登你人生的又一个高峰。

记得你上小学时,从浏正街小学转到修业小学,在浏正街所受的委屈,那段经历,激励你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奋发努力,可以说,那是你人生的一笔财富。同样,在中国科大的这段经历,更会激励你在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涯中拼搏进取,因为你经受了挫折,你已经懂事了!

爸爸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没有失败,不在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也就没有成功的到来。但是,今天的父母还应该正确、客观地教育孩子,如果孩子在失败后不及时反省总结,而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那么他的前面很可能还是失败。失败后如何正确面对,这才是父母应该让孩子懂得的。

2. 不要让孩子为失败后悔

父母要让孩子形成这样的观念:有时候,失败并不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反而应该可喜可贺。不要为失败而后悔,只有经历失败,总结教训,才能获得成功,于是孩子就会不畏失败,敢于接受失败。跌倒了爬起来,反省总结,继续前行,这是孩子应该做的。

一个大学生经常为自己的过失自怨自艾。想起失败,就后悔为什么不用更好的方法。一天上午,全班同学都聚集到了科学实验室。教授早已在实验室里等候了,他把一杯牛奶放在了桌子边上。

同学们都坐下来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杯牛奶上,大家都望着那杯牛奶,心里揣测着那杯牛奶和与那节课的关系。突然,教授站了起来,一巴掌把那杯牛奶打碎在了水槽里,在同学们惊讶的叹息声中,教授大声说道:“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教授继续说:“仔细地看啊!你们要永远记住这个教训,这杯牛奶已经没有了,无论你怎么着急,再怎么懊恼,也都不可能再收回来一滴。也许会想到刚才小心点牛奶就可以保住,可是现在已经太迟了。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把牛奶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而对未来从长计议。”

牛奶已经打翻了,流泪也于事无补。这就应了那句老话:“覆水难收,后悔无益。”这句老生常谈的话中蕴含了深沉的智慧。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懂得,不要浪费自己的眼泪,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也都会疏忽大意,会失败,后悔一点用处都没有。因为,就算是刚刚发生的事情,我们也不可能再回头把它纠正过来。惟一可以使过去的失败产生价值的方法,就是从失败中得到教训,然后再把失败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