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
4697100000025

第25章 善于借助外力激励孩子(4)

建议三、告诉孩子如何择友

父母让孩子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是很重要的,然而,孩子周围的小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孩子的朋友环境,孩子所接触的伙伴会不自觉地影响孩子的品质和性格。

儒家学派的创世人孔子曾经提出过一个交友原则,他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也就是说,在生活中与三种人为友是有益的,一种是“直”友,“直”是指正直,就是指交友要选择那些正直、爽快的人为友;第二种是“谅”友,“谅” 指的是诚信,就是说要选择诚实守信的人为友;还一种是“多闻”,就是要选择那些博学多闻、见多识广的人为友。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交朋友要注重朋友的德行,而不是家庭背景或外表长相。孩子的朋友优点多,孩子自然会有好榜样可寻,孩子选择了一个好朋友就等于有一个好榜样,而且这种榜样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是很容易让孩子受影响的。所以,在孩子的身心正在发育的时候,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选择朋友。

建议四、不要常常用榜样和孩子做比较

当孩子周围的确有好的榜样让孩子学习的话,父母也不要经常拿孩子和榜样做比较。这样时间一长,不但不会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安琦的是一个内向、腼腆的孩子,见到陌生人总是很害羞,很少主动大方向他人问好。但是安琦的表姐却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见到长辈都会很有礼貌地问好。安琦的妈妈常常对安琦说:“你要学习你姐姐,像她一样有礼貌。”刚开始,安琦还会点头答应,有时在妈妈的提醒下,也能主动问好。

但是,安琦只要不能主动问好时,妈妈就把表姐搬出来,说:“你看你表姐,每次见人都大大方方的,哪里像你一样扭捏作态,你要好好学学人家!”时间一长,安琦不但见人干脆不问好,连见到表姐都不主动和她玩耍,只要妈妈一提到表姐,安琦就表示极度的反感。最后,妈妈对安琦的这个问题也只能作罢。

安琦的表姐是否能够真正起到榜样作用,很多时候要看安琦是否真的愿意向表姐学习。而父母一旦用榜样和孩子做比较,就会认为自己家的孩子不如人,那么,难免和孩子说话时就会有不满和埋怨的心态流露出来。孩子一旦感受到来自父母的不满,就会认为如果没有这个所谓的榜样,父母就不会这样要求自己。那么,孩子从心底就会对榜样产生厌恶,就不可能想要向榜样学习。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孩子和榜样,而是父母的心态。

因此,父母与其用榜样和孩子做比较,不如常常创造机会让孩子和榜样接触。孩子会在实际的接触中受到榜样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建议五、激励孩子成为别人的好榜样

当父母在为孩子寻找榜样的时候,也可以激励孩子成为他人的榜样。父母如果常常对孩子有这种期待,孩子就会注意自己各方面的行为,希望自己能为大家做好的示范。

比如,孩子勤奋好学,为了激励孩子再接再厉,父母可以说:“你的勤奋让大家都很欣赏,你要做得更好,成为大家的好榜样,有机会也可以把你如何克服懒惰的心得给同学分享一下。”当孩子感受到这份责任,就一定会激励自己做得更好。此时,成为大家的榜样就成了孩子的行为目标。孩子有了这种心愿,就有了激励自己的动力,这样,孩子就会更加乐意地把自己的优点发挥下去。

【教育箴言】

当父母在为孩子寻找榜样,并希望榜样能够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时,是不是注意到孩子身边有两个人,无论他们的行为好坏都始终是孩子的榜样,这两个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因此,父母与其希望他人成为孩子的好榜样,不如激励自己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用自己的行为成就孩子美好的未来。

36. 通过幽默来激励孩子

一位英国学者曾说:“理想的老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育水平,如果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会使学生学的更好。”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其实,理想父母也应该懂得把幽默运用在家庭教育中,让孩子可以从寓教于乐中成长得更好。

【经典事例】

王先生的儿子生性聪明,接受能力好,对一些新的东西一学就会,但却非常淘气。对于儿子的不听话,王先生刚开始使用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出乎意料的是,越打反而越不听话。后来,王先生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朋友指点,开始学着用诙谐幽默的方法来教育儿子,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星期天,王先生在检查儿子的作业时,发现他的3道应用题只完成了2道。他故意问儿子做了几道应用题,儿子回答说做了3道,其理由是:第一道做了,第二道做了,第一加第二就等于第三。对于儿子的歪理,王先生没有立即反驳。等到快吃晚饭时,王先生到楼下买来2根儿子最喜欢吃的鱼肉香肠。

开饭时,王先生对儿子说:“我吃第一根,你妈吃第二根,你就吃第三根吧!”儿子眨了眨眼睛,疑惑不解地问道:“总共就只有2根,哪来的第三根呢?”王先生指着桌子说:“你这还不明白,第一根加上第二根,不就有了第三根吗?”听到这里,儿子立刻明白了爸爸的意思。于是,儿子饭也没吃,马上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做那道剩下的应用题了。

当儿子做完之后,王先生自然把2根香肠留给了儿子。

【教育启示】

在家庭教育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方法不同,效果就不同。如果按照以前,王先生一定会对不听话的儿子呵斥一顿,如果儿子还要强词夺理的话,肯定免不了一顿拳脚相加,最后,儿子不但不会乖乖做出最后一道应用题,而且和王先生的距离肯定越来越远,教育难度也会越来越大。但是,这次王先生并没有像以前一样,而是用2根香肠幽默而轻松地解决了问题,这个方法不但激励儿子主动自发地做完了题目,还保护了父子之间的情意。看来,父母学会用幽默激励孩子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教育方式。

所以,父母平时应该和孩子开些善意的玩笑,当孩子失败、沮丧时,用诙谐的语言让孩子破涕为笑,当孩子骄傲自满时,用幽默的方式让孩子懂得戒骄戒躁,这样,不但避免了父母与孩子之间不愉快场面的发生,同时,孩子也会因感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而更加激励自己做到更好。

因此,父母多一份幽默,孩子就多一份轻松和力量。那么,父母应该在生活中如何落实“寓教于乐”的教育手段呢?

【教育建议】

建议一、用轻松的心情面对孩子的成长

父母的幽默感源于开阔的心胸和积极乐观的性格。当父母愿意用宽容和理解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成长时,说出幽默的话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当然,对于孩子成长中出现的任何问题,父母如果不能用一颗相对平和的心去面对的话,即使说出幽默的语言也恐怕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方凯是一个调皮的孩子,这次期末考试,方凯不但退步了,之前还因为和同学打架而被老师批评。这次家长会结束后,方凯的父亲并没有指责他,因为他知道男孩子打架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至于学习退步,人人都会遇到,因此并不认为方凯犯了多大的过失。

回到家,爸爸语气平和地对孩子说:“你是不是前两天展现了一下你的跆拳道?”

方凯一听,明白父亲知道他打架的事情,惭愧地低下头。

接着,父亲非常认真地说:“在家长会上,老师说你‘英勇善战’。我希望你能把这份英勇表现在学习上,如果下学期你能在学习方面‘一展拳脚’的话,老师和同学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爸爸也相信你能做到‘文武双全’的!”

听了父亲的话,方凯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说:“爸爸,下次家长会上,我要让老师表扬我是‘文武双全’。”

父亲也点点头说:“嗯,加油!”

自从这次对话后,方凯的学习热情好像被激发起来,还经常对父亲说:“爸,我一定要做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父亲的幽默激发了方凯学习的信心。父亲之所以能说出幽默的话,是因为他以轻松的心情面对孩子的问题。所以,父母要知道,孩子的成长过程并不是父母预算好的程序,而是会随机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一遇到孩子不听话、闯祸等现象时,父母就给自己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的话,无论如何是没法用幽默来激励孩子的,因此,还请父母用一颗平常心陪伴孩子一同成长。

建议二、用幽默不让孩子尴尬

孩子总会有当众犯错的时候,如果父母当着大家的面责备孩子,在场的所有人都会陷入尴尬中,但是,父母如果不及时纠正,孩子就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为下次犯错埋下了种子。那么,这个时候最适当的方法就是用幽默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过失,同时可以避免气氛的尴尬。

一天,孟女士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并在餐桌上为客人准备了一些零食。当客人还没来得及品尝,她就发现巧克力少了很多,随后,她看到儿子的嘴边残留着巧克力的痕迹。面对如此情形,她并没有直接问儿子:“你是不是吃了我给客人准备的巧克力?”如果这样,孩子会感到尴尬,甚至可能会说谎为自己开脱。

于是,她微笑着对儿子说:“巧克力是为客人准备的,是不是你的‘灰太狼’偷吃了巧克力?”儿子想了想说:“一定是他,他看到巧克力时嘴馋了。”

“哦,那你要帮我转告‘灰太狼’,下次想吃巧克力时,要提前告诉我,好让我为他也准备一份!”孟女士说。

“妈妈,我一定转告!”儿子大声地说道。

在这样的问答中,母亲既保护了孩子在客人面前的自尊心,又巧妙地进行了教育,相信孩子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父母在众人面前要考虑到孩子的面子,尽量用幽默的方式提醒孩子,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励孩子改正错误。

建议三、用幽默对待孩子的顽皮

苏联著名诗人米哈依尔·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我一直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不应该总是用斥责或惩罚的办法来对待犯了错误的孩子,而应该更多地进行善意的嘲讽。不要让孩子老是担心受处罚,而要使他们在看出自己的荒谬的同时破涕一笑。”的确,当父母对待孩子的错误,严肃认真的批评虽然是一种教育方法,但是用幽默的手段可能效果会更好。而米哈依尔·斯维特洛夫就是这样做的。

有一天,米哈依尔·斯维特洛夫一回到家,就见一家人慌作一团。原来他的小儿子舒拉别出心裁地喝了半瓶墨水。他知道墨水还不至于使人中毒,所以没有惊慌,他轻松地问:“你真的喝了墨水?”

舒拉得意地坐在那里,伸出被墨水染黑的舌头,做了个怪相。他不但没有恼怒,还从里屋拿出一叠吸墨水的纸来,对小儿子说:“现在没办法了,你只有把这些吸墨水的纸使劲嚼碎吞下去了!”

说完,全家人都笑了,舒拉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于是,家人的紧张就会这样一句幽默的话化解了。而且此后,舒拉再也没有搞过类似的恶作剧。

孩子有时会故意用一些异常举动来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果父母采用了“硬碰硬”的方式,孩子很可能变得更加蛮横。遇到这种情况,父母的最好借助幽默的手段,用轻松的口吻或行为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建议四、表扬孩子也需要有新意

当孩子在某件事情上进步了,如果父母总是用几句孩子熟悉的语句表扬孩子的话,孩子会因为听腻了而不再感受到被激励。因此,父母的表扬方式要有新意。比方,孩子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很干净,妈妈可以说:“是机器猫帮你打扫的吗?机器猫的本领就是大,把这里收拾得这样干净!”这会比死死板板地说“啊,你的房间整理得真漂亮”更让孩子拥有一份劳动后的得意感。

所以,父母要想用幽默激励孩子,可能平时要了解一些孩子世界里的神话人物或动画人物,好让这些人物在必要的时候帮助父母表扬孩子,而一些有新意的表扬更会激励孩子下次做得更好。

五、别借用幽默讽刺孩子

父母用幽默激励孩子时,也要注意不要让幽默变成挖苦或讽刺。幽默是让孩子在笑声中感受父母对他的宽容和期待,而父母的幽默如果让孩子感到自己被嘲笑了,那父母还是不要用幽默的好,尤其对有些敏感的孩子,反而会弄巧成拙。

所以,无论孩子遇到的是顺利还是逆境,首先父母要有一颗积极、乐观、轻松的心情。其次,父母使用幽默时,言语不可过激,如果父母自己都不知道如何把握幽默的度的话,还是不要轻易使用幽默。而且,父母使用的幽默中不可加入低俗的语言,比如脏话、粗话等。

一位母亲看到女儿染了黄色的头发,于是想用幽默的方式让女儿知道这并不是美。当母女两走到大街上,母亲突然撒开女儿的手说:“别拉着我啊!免得人家都以为我和黄毛女妖在一起。”女儿顿时生气,扬长而去。

这位母亲的语言根本不算是幽默,只能说水平不高。因此,父母的幽默往往是良好的修养做背景才能达到真正激励孩子的效果。所以,父母如果不想让自己幽默的心变成讽刺孩子的语言,就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让孩子在父母的幽默中真正受益。

【教育箴言】

父母要通过幽默的方式来激励孩子,首先父母要是一个幽默的人。而父母是否会幽默,在于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人生。如果父母心胸豁达、乐观积极,常常开怀大笑的话,即使不用幽默激励孩子,孩子也不会因为父母的愁眉苦脸而感到压抑。因此,只要让孩子在一个温暖轻松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哪怕父母的一句玩笑话,都会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