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三十六计与为人处世
4704100000040

第40章 树上开花(1)

【原文】借局在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①,其羽可用为仪也。

【注释】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语出《易经·渐》。鸿,大雁。渐,进。仪,仪表。

【译文】借助别人的局面布成有利的阵势,兵力虽少,但气势颇大。鸿雁在高空飞翔,全凭其丰满的羽翼助成气势。

【计名出处】“树上开花”是由“铁树开花”一词转变而来的。《碧严录》:“体去歇去,铁树开花。”按此借俗语为样语,不可强解。另见于《王镜日·洵年镜》:“俗谚见事难成日须铁树开花。”

【计名阐释】

树上开花,是指树上本来没有开花,但可以用彩色的绸子剪成花朵粘在树上,做得和真花一样,不仔细去看,真假难辨。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自己的力量比较小、,却可以借友军势力或借某种因素制造假象,使自己的阵营显得强大,也就是说,在战争中要善于借助各种因素来为自己壮大声势。无人不知张飞是一员猛将,而他却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大将。刘备起兵之初,与曹操交战,多次失利。刘备死后,刘备在荆州,势孤力弱。这时曹操领兵南下,直达宛城。刘备慌忙率荆州军民退守江陵。由于老百姓跟着,撤退的人太多,所以撤退的速度非常慢。曹兵追到当阳,与刘备的部队打了一仗,刘备败退,他的妻子和儿子都在乱军中被冲散了。刘备只得狼狈败退,令张飞断后,阻截追兵。

张飞只有二三十个骑兵,怎敌得过曹操的大队人马?但张飞临危不惧,临阵不慌,顿时心生一计,他命令所率的二三十名骑兵都到树林子里去,砍下树枝,绑在马后,然后骑马在林中飞跑打转。张飞一个骑着黑马,横着丈二长矛,威风凛凛站在长板坡的桥上。

追兵赶到,见张飞独自骑马横矛站在桥中,好生奇怪,又看见桥东树林里尘土飞扬。追击的曹兵马上停止前进,以为树林之中定有伏兵。张飞只带二三十名骑兵,阻止住了追击的曹兵,让刘备和荆州军民顺利撤退,靠的就是这“树上开花”一计。〔古计今用例说〕

树上开花用在处世上,指的是:自己的力量比较小,却可以借友军势力或借某种因素制造假象,使自己的阵营显得强大,也就是说,在处世中要地借助各种因素来为自己壮大声势。

1.长坂坡之战

树上开花,是指树上本来没有开花,但可以用彩色的绸子剪成花朵粘在树上,做得和真花一样,不仔细去看,真假难辨。此计在军事上是指要善于借助各种因素来为自己壮大声势。

公元208年8月,曹操率30万大军由许昌出发,经新野、樊城向江陵进发,荆州牧刘琮闻讯投降。屯驻樊城的刘备因兵力单薄,急忙向南撤退。曹操恐江陵有失,亲率精骑昼夜兼行,追赶刘备至长坂坡,双方交火,刘备大败,只得继续败退,令张飞断后,设法阻截追兵。

张飞只有二三十个骑兵,怎敢与曹操的精骑硬拼?而对危境,张飞临阵不慌,不仅勇猛,而且有计有谋。他命令所率骑兵都到长坂坡树林里去,砍下树枝,绑在马后,然后骑马在林中飞跑打转,闹得坡上尘士弥漫,显然是一个迷魂阵。自己一人骑着黑马,手持丈八长矛,英姿飒爽地站在长坂坡的独木桥上。

曹军追兵赶到,见张飞独自立马横矛站在桥上,好生奇怪,又看见树林里尘土飞扬,追击的曹兵疑惑地停下马来,以为树林之中定有伏兵。此时,张飞大吼一声,吼声震天响:“曹贼拿命来!”曹军一看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掉转马头后撤30里。这样,张飞仅二三十名骑兵,就阻止住了曹兵的猛追,为刘备率部顺利后撤赢得了时间。

2.陈赓巧用“牵牛术”

1947年冬,陈赓兵团挺进豫西,先以两个旅伪装成主力,采用“牵牛战术”,调动国民党军队李铁军第五兵团于伏牛山区,而我真正的主力隐蔽待机。当时,李铁军正欲寻找我主力决战。陈赓派执行“牵牛” 任务的十三旅,黄昏从南台出发,南下镇平方向。为了造成主力部队出动的声势,该旅故意分成多路行军,展开成宽大的排进面。行军到半夜,不见敌人跟进,他们就停下来,派部队再绕回到原来经过的村庄分头驻扎。他们每进一个村庄,就修起许多锅台,到处点起炉火。第二天,老乡们奔走相告:“老八路过来啦!光骡子、马就过了半夜!”“我们村夜里驻了好多人,村口路边修的尽是锅台。”消息传到敌营,老奸巨猾的李铁军先派出一个旅来试探、盯梢,主力仍不肯轻举妄动。于是我十三旅又摆出主力部队的架势攻打镇平,李铁军才亲自带领大队人马来找我决战。这时,我十三旅从镇平撤出,走走停停,和尾追而来的敌人保持一定距离,打打撤撤,促使敌人紧追不舍。为了进一步迷惑敌人,十三旅索性改为白天行军,专门在大路上扬起滚滚的烟尘,扔掉散乱的背包等,制造大部队行动的假象,故意让敌人的空中侦察机发现。担任后卫的分队准备和敌人接触一次,打一场小的阻击战,都要修筑大量的工事,也是为了撤退后留给敌人“参观”。就这样,一连几个月,李铁军始终把我十三旅误认为主力,被我军牵着鼻子转圈,弄得精疲力竭。

3.移花接木

缺乏技术和人才的企业,如果能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争取成果转让,进行新产品试制,将会收到起死回生、快速发展的奇效。

江苏有个分析仪器厂,规模小,300多人,无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濒临停产,要想起死回生,必须开发新产品。于是他们放眼整个社会,借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花”,与他们合作,主动寻找成果转让。很短时间内,效益就出来了。他们与全国200多个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了联系,与其中40多个单位合作研制成功几十种新产品。比如离子选择电报,就是他们利用沈阳一家研究所的研究成果生产出的新产品,其中的敏感膜是关键部件。就这一个部件,行家估计, 一个教授带几个研究生,也要用几年时间才能研制成功。而该厂借用研究所的成果,仅用4个月时间就投入了批量生产。还有一种甲离子选择电报,也是该厂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协作研制成功的,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的发明奖。1980年,我国一位电子分析专家赴捷克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回国后搞出了一台新极谱仪的原理性样机。该厂闻讯而动,很快与这位专家联手协作,对这台样机进行改进,使之批量生产,前后不到3年就投入市场,支援了四化建设,又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由于该厂善于借各方之“花”,很快就结出了丰硕之果,不但彻底摆脱了被动局面,而且很快就跻身于全国电分析仪器行业的骨干企业之列。

在农村的致富过程中,不少农民企业家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山东招远县的一位农民企业家,聘请了一位加拿大的玻璃专家到自己的工厂进行技术培训,传授先进的玻璃钢制作技术,决心使自己的产品达列国内先进水平,进而打入国际市场。

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借知识之花、技术之花、科研成果之花来结经济、效益之果,已蔚然成风。

4.善于造势的退休干部

东京世田谷居民竹山一夫从机关退休后就闲居在家,闲来无事,有一天他想:“开个企业讲习所倒不错,但是找普通人来参观没法赚大钱,应该找一家有钱人家才对。”

于是他就在东京借一间教室,只有一张办公桌和一部电话,成立了“东京企业研究所”。它的特点是7名教师都是日本国内很有名的教授和知名之士,学生也都是各公司未来的董事长人选以及重要的干部。

企业界对于干部的教育投资一掷万金,毫不吝惜,因此他的事业一开始就非常顺利。

为了壮大研究所的声势和号召力,非请国内最有名的讲师不可。这些讲师的授课费贵得吓人,但所收的学费更可观。半个月一期,学费50万日元,当年7月1日成立,就收了30名学生。其余的人要事前登记,并等待几个月以后才能正式上课。竹山这种简单无奇的生意利润非常优厚,扣除讲师费、房租、广告费、每个月可净赚一千万日元。

如果以低收入阶层为对象,收费一定不能太高,一个月想赚50万日元就大有问题。虽然竹山的生意一点都不稀奇,但是他的着眼点极佳,因此发了大财。

假如针对穷人,尽管满头大汗地苦干,成效仍是微不足道。然而针对有钱人的需要,做生意就较容易大展鸿图财源滚滚。这说明赚钱要有针对性,有不同阶层面。

最关键的是,这位退休干部善于造势,以“名讲师”打头阵,达到了“树上开花”的非凡效果。

5.“后光效果”妙用

在商场汪洋中,一些商人为了挽回败局,往往会利用人的心理错觉,制造种种假象迷惑他人,让人感到其并未受到任何挫折。一些商人为了跻身巨商行列,不择手段伪装自己,使人觉得其实力雄厚,靠山稳固,与其生意交往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