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领导当众讲话艺术
4718400000004

第4章 领导当众讲话之形象魅力艺术——成功发言的良好起端(3)

§§§第6节用言语建立良好形象——成功的助推器

惯常讲一个人的讲话水平能反映其的思维能力、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诸多的内在因素。善于使用语言与他人沟通,是有效传达自己意志和观点的前提。对领导者来讲,要顺利开展领导活动除具备个人品德和学况外,更多地时候是要运用讲话的艺术来树立领导力。

言谈美对设计领导者的自身形象更为重要。它与其他方面配合,可使领导者形象更加完美。对领导者言谈要求是必须注意场合,善于选择角度,把握分寸;谈吐高雅,符合身份;言谈有的放矢,有针对性;言谈情理交融,有鼓动性与号召力等。

善于选择角度。角度是领导者看问题的立足点,着眼点。立足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苏三国在德黑兰举行首脑会议,会议的气氛完全由斯大林控制,通过的决议完全由斯大林提出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总感到不舒服,他们商量好要对斯大林戏弄一番。一天早上,会议开始前,丘吉尔点燃一支雪茄烟说:“我昨夜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了全球的主宰!”罗斯福接着说:“我也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你梦见了什么?”斯大林慢条斯理地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对丘吉尔先生的任命,也没有批准对罗斯福先生的任命。”丘吉尔和罗斯福被这意想不到的回答惊呆了,彼此自嘲地笑了一笑。斯大林的回答妙在转换思维角度,从人对人的控制入手,把握思维方向,从而“背水一战而后生”这一妙答,不光是,嘲弄了二巨头一番。更重要的是使二巨头对斯大林的能力更加的刮目相看。

谈吐高雅。谈吐体现了领导者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文化修养,文明程度及气质风度等。满口粗话,脏话,就有损领导者形象。

外交官出身的吉田茂称得上是日本的社稷之臣。战后日本经济复苏,他功不可没。但是,言谈自负,粗话满口,导致了他的失言下台。1953年2月,日本国会进行当年预算审议时,有一位叫西村荣的民社党众议员首先发难:“为何首相的施政演说对国际形势这么乐观?根据何在?”吉回答:“目前战争危机已远去,英国的丘吉尔首相,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总统也这样说过。”西村又咄咄逼人地说:“我不要听英国首相或美国总统的意见!”吉田极其烦躁地答:“我是以日本总理大臣的身份答询的。”如此针锋相对,一来一往,吉田情急之下吐出了一句“无礼者,滚蛋!”后来,西村发动了“惩罚吉田首相临时动议”,并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几天后,众议院又通过了在野党的“不信任案”,吉田茂被迫下台。而与吉田不同,报善于讲话的克林顿则礼战布什,以柔克刚,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好感。在总统竞选时,最后一次电视辩论中,克林顿英俊潇洒的姿态,敏捷的论辩与幽默机智的谈吐,使他大出风头。他在对布什的责难进行了有效的反驳以后,很得体地对广大电视观众说:“我既尊敬布什先生在白宫期间的为国操劳,又希望选民能鼓起勇气,敢于更新,接受更佳人选。”话音刚落,掌声雷动,最终46岁的克林顿将年纪老迈的布什舌战下台,取得了总统宝座。有极少数的领导者胸无点墨,谈吐粗俗,甚至动辄骂娘,这种粗俗无礼,轻者失去群众,重者失去江山社稷,是发人深思的。

言谈有的放矢。领导者的谈吐一般是有备而谈,有目的而谈。针对性强,就会事半功倍;隔靴搔痒,就会事倍功半。

言谈极富号召力。领导者当众讲话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让公众接受,因此必须通过情与理的渗透,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使公众热血为之沸腾,情感为之振奋。领导者当众讲话要讲究声音的可闻度,音量适中,语速适中,说话力求完整,准确,贴切,表情自然,和蔼可亲。这是体现领导者讲话美的最基本的方式。这样才能做到言之有礼,言之有的,言之有度。这样才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美的享受,领导者的形象和威信也会随之树立起来。

§§§第7节习惯成自然——口头禅的巨大威力

在说话习惯上几乎每个人都有他的口头禅,就像每个人都有他的习惯动作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它已构成你个人性格的一部分。语言的风格是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你拥有某种气质的口头禅,你也就容易被人视为属于某种气质的人。尤其对于一个做领导的人来说,言行举止是公众关注的重点,如果你时不时就流出污言秽语,再伴有国骂、乡骂等口头禅,自然让人觉得你粗鲁无教养;而若“有请”、“谢谢”、“对不起”等口头禅则是文明,有教养的象征。一个经常喜欢在说话时插几句“讲老实话”、“我实事求是跟你讲”的人在别人心目中会显得诚恳实在;而总是爱讲“真没劲”、“真无聊”的人,不管你是有意无意,你的形象也会显得疲惫沉闷。

作为管理者,说话必须要干净、利落、文雅,这不仅是交际的需要,且是培养个人良好谈话修养的要求。因此,管理者讲话最忌带不文雅的口头禅。这是一种不良的语言习惯,它有损管理者的风度,所以必须坚决戒除。作为一个管理者,应戒除如下口头禅:

有的领导讲起话来,满口“这个”、“那个”、“嗯”、“啊”,这种口头禅纯属无病呻吟,往往把语句肢解得支离破碎,使语言显得拖沓紊乱不流畅,令人不厌其烦。

有的管理者说话时经常使用如“他的”、“别扯××蛋”或者更为粗俗,不堪入耳的语言。这种口头禅给人粗野鄙俗、低级下流之感,给人留下极为恶劣的印象,不仅降低了管理者本人的身份和品位,还会使人大生反感。这些必须下气力矛以改正。

有些领导者在与人交谈之中,经常使用如“你知道吗?”、“我告诉你说”、“我跟你讲”。“你明白吗?”、“是不是啊!”等等。它们往往只是说话的一种语言习惯,在句子里没有实际意义却反复出现。这种口头禅给人一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居高临下、轻视蔑视对方的感觉,使听者心理上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口头禅大多在无意识中不自觉地形成,它反映了管理者身上某些修养的欠缺,有的较明显,有的则从微妙的细节中体现出来。由于管理者出于工作和社交的需要,经常与人交谈,所以,要想给人留下彬彬有礼、谦逊而干练的美好印象,必须戒掉不良口头禅,养成良好的口头禅。

有个女主管,不知为什么下属总是不愿意和她交谈交往,对她是敬而远之她自己也挺苦恼的,有种被人摒于圈外的落寞。于是,她去问她最要好的一个朋友。她的朋友琢磨了好久,最后说,也许是你有几句口头禅,正是使下属感到不快从而不愿与你交谈的原因。比如每当别人说起某件新闻时,她总会无意识地说“我不相信”,一下子就扫了别人的兴,久而久之,别人也就不愿和她多说话了。她自己想想,的确有理,于是她有意识地使自己养成说另几句口头禅的习惯。比如把“我不相信”改成“这是真的啊!”这句话,充满了好奇,又带有一种深深的信赖,对方听到这种天真热情的反应,当然会情不自禁地感到喜悦,慢慢地,果真下属都乐意与她交往聊天了。

不管是在台上演讲还是和人对话,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你的第一句话就在无意中令对方开始对你的观点、你的态度进行了初步的判断。然而,积极、乐观并且夹有好奇性的语言会拉近对话人之间的距离,从而产生交集。同样,肯定性的语言,也会令听者对你更有信心。

有一位业务经理,他的口头排非常特别,很简单、也很有力度的四个字:“问题不大”。每当遇上什么麻烦事、困难的事他总是这句话:“问题不大”,一方面表明了他的现实性,问题的确存在;另一方面,却表现出一种无畏惧的强烈的自信心,他总是在俯视这些问题。这是感染力很强的四个字,在大家慌乱不安时,这句话犹如一颗定心丸。他成为主心骨一样的人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口头禅在一定程度上还起着轻微催眠的作用,或者说“软性强迫”。首先对于说话者,口头禅也许只是自己在无意识下的一句惯性语言,和眨眼睛、舔舌头这种条件反射一样,都是正常的身体行为反应。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当你的口头禅给人一肯定的态度时,久而久之,这种态度并在他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模式——你的态度就是肯定的。因为在长期的语言“轰炸”下,人们很容易形成惯性思维,这种思维不管是你的真实写照还是行为假象,但至少为你的成功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