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省钱两不误
4719500000019

第19章 急救护理:及时救护,减少伤害(4)

(1)发生异物入眼后,切勿用手揉擦眼睛,以免异物擦伤角膜。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先冷静地闭上眼睛休息片刻(如果是小孩应先将其双手控制住,以免揉擦眼睛)等到眼泪大量分泌,不断夺眶而出时再慢慢睁开眼睛眨几下,多数情况下,大量的泪水会将眼内异物自动地“冲洗”出来。

(2)如果泪水不能将异物冲出,可准备一盆清洁干净的水,轻轻闭上双眼,将面部浸入脸盆中,双眼在水中眨几下,这样会把眼内异物冲出。也可请人将患眼撑开,用注射器吸满冷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或用杯子冲洗眼睛。

(3)如果各种冲洗法都不能把异物冲出,可请人或自己翻开眼皮,用棉签或干净的手帕蘸凉开水或生理盐水轻轻将异物擦掉。

(4)如果上述方法都无效,可能是异物陷入眼组织内,应立即到医院请眼科医师取出。千万不要用针挑或用其他不洁物擦拭、挑剔,以免损伤眼球,导致眼睛化脓感染。

异物取出后,可适当滴入一些眼药水或眼药膏,以防感染。

异物哽喉、支气管救护

喉、气管、支气管内异物有来自本身的如牙齿、血液、脓痂、呕吐物等;外来异物是指不慎由口腔吸入者。外来异物可分植物性如花生、果核等,非生物性如小玩具、石块、钮扣、小硬币、小钉子等;动物性很少见。

(1)如果异物塞在喉中时,不要惊慌地在后面腰间抱起,令头部深深地屈下,然后较大力的手拍背脊,使哽物吐出。

(2)如果发觉嘴唇发青或呼吸停止等事故时,就应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3)如果是幼儿或婴儿,即可抱着垫在膝部倒向地面,然后用一个手指探入喉内刺激喉腔,使异物吐出,同时可以轻轻地拍背脊使哽物更容易咯吐出来。

(4)如果是大人或者老人的话,即可以伸入两双手指刺激喉腔。令他咳嗽,另可以较大力的打拍背脊,令硬的可以吐出来。

(5)如果采用上述的各种方法都不能将异物吐出来,或者即使回复后也感到呼吸困难时便应及早接受医生的详细诊疗。

发生中暑巧应对

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工作,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不能适应,体内产生的热能不能适当地向外散发,积聚而产生高热称为中暑。患者先有头痛、眩晕、心悸、恶心等,随即出汗停止,体温上升,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昏迷而死亡。一般可分为日射病、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四者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并见。如果发现有人中了暑,千万不要紧张,可先把中暑的人抬到树荫底下通风又凉快的地方去,给他解开衣扣,再把头部垫高些,还不要围观,让他尽快地把身体的热散发掉。如果病人昏迷不醒,应该马上送医院或找大夫医治,一时找不到大夫,就应该做些简单的治疗:

(1)可以给病人吃几粒仁丹,额角抹一点清凉油、风油精等,这些都可以给病人减轻症状。

(2)病人昏迷是因为大脑受热后失去了正常的工作能力,为了让他清醒,可以用针刺或是用手掐他的“人中”穴,也可以给病人闻刺鼻的酸味。

(3)要是病人没有昏迷,就用不着扎按“人中”穴,有条件可以泡杯茶给他喝,病人慢慢就会缓解过来,病人要是出汗过多,还可以让他喝点盐开水。

(4)不管对什么样的中暑病人,都不要马上往病人身上浇凉水,而是要用温水给病人擦擦身子,使病人身体里的热尽量散出来,然后再用毛巾沾上比较凉一点的水放在他的头上,等病人的体温降到38℃左右,就不必冷敷了,他自己就可以逐渐地恢复正常。

晒伤皮肤的急救大法

晒伤后处理不当,会对皮肤造成严重的伤害,紫外线对肌肤的伤害绝不仅仅是晒黑和留下晒斑那么简单,它还会使肌肤变得敏感、出现幼纹、过早衰老等等问题。故学会几招晒伤补救处理法,是户外活动的必要防身秘籍。

1.皮肤晒红的急救

这时需用蘸了化妆水的化妆棉敷面。最好是不断交替敷面,直至皮肤感到冰凉为止。

2.皮肤灼伤的急救

这时可用化妆水放入冰箱冷却,然后取出已凝结的冰块敷之。如果条件允许,还可用富含水分的面膜来缓解。

3.皮肤疼痛的急救

这种情况差不多已达到烫伤的地步,唯一的急救办法是采用冰敷,不要搽任何护肤用品。如果手部和足部晒伤时,可用沾过冰水的毛巾包起冰块敷之,直到肌肤感觉舒服为止。

4.当晒伤的皮肤得到缓解之后,应补充水分

首先,在沐浴时用泡沫式敷面霜进行保湿,经过一段时间再冲洗掉。然后,用含保湿成分的润肤乳涂在面部,用手掌轻轻按压面部,以促进皮肤对水分的吸收。

野外急救的必带“武器”

野外急救的必带“武器”在野外穿越或探险时,除了要配备那些专业装备外,还建议你带上一个小小的野外急救盒,在关键时刻说不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野外穿越或探险时,除了要配备那些专业装备外,还建议你带上一个小小的野外急救盒,在关键时刻说不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1.盒

最好选择一个铝制或不锈钢制的饭盒(最好是带把手的)。因为饭盒本身可以用来加热、提水或者化雪,都能发挥作用。

2.工具刀

在野外配一把多功能的工具刀是绝对有必要的。虽然不一定要使用类似兰博用的丛林格斗刀,但是瑞士军刀是必不可少的。

3.针线包

无论是红军长征的年代还是现代化的军队中,针线包一直是军队的野外必备品。

4.火柴

在野外,火种几乎是一切。带上防风防水的火柴是很重要的。为了能更好地发挥火柴“强大”的防风防水功能,可以把它们放在空的胶卷盒内。磷皮(就是擦火柴用的)也绝对不能忘了的,否则努力就白搭了。

5.蜡烛

一小节蜡烛在野外是绝对有用的。你所带的手电、头灯等现代化照明装置,随着电池的耗尽而变成摆设。这时的蜡烛就显示其“英雄本色”了。蜡烛除了照明,还可以取暖。

6.求生哨

当你遇险时,可以用哨声引来救援,或者吓走一些小野兽(不过如果是老虎、熊等猛兽的话,不吱声是最佳选择)。

7.铝膜

一张2×2米的镀铝的薄膜,有金色和银色两种。它不但可以防风防雨,也可以支起来做成一个凉棚,防止太阳直射。在寒冷地区,可以用它裹住自己,保持体温。

8.指北针

即便你带上了GPS,你的手表也带有电子罗盘,有些原始的指北针还是必不可少的。在野外,谁都无法保证先进的设备不出岔子,这时,小小的指北针可以帮你找到回家的路。

9.医疗胶布

不要小看任何一件小玩意儿,它可是最快的修补剂。当你外衣被划破、帐篷被吹裂时,它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虽然它的基本功能是粘贴纱布,但稍微发挥一下你的想象力,你能发现它能派上的用处会大得多。

10.铅笔

在野外想写点东西,用什么笔?派克吗?不,最昂贵的未必是最好的。野外严酷的环境,使得铅笔成为我们的最佳选择,也是惟一的选择。建议选择2B以上的铅笔。

11.几个瓶子

分别放上食盐、水果糖、维生素C。这些不起眼的食品在危急关头可能是救命的良药。最后,建议你在急救盒外面再套上个防水的密封袋。

外出旅游简易急救法

外出旅游途中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急症,应如何应付呢?现教您一些简易的急救方法。

1.晕厥

劳累、疲劳、中暑、饥饿等原因所致晕厥,可令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病情紧迫,此时可用拇指捏压患者的合谷穴(虎口中)持续2~3分钟,可望苏醒。

2.头痛

一般的头痛,患者自己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2~3分钟,头痛便可减轻。

3.胃痛

胃痛时,用双手拇指揉患者的双腿足三里穴(位于膝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持续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或消失。

4.血压骤升

可按压劳宫穴(握掌时中指尖抵掌处),可控制血压并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其方法为:用大拇指从劳宫穴开始按压,再逐个按压每个指尖,左右交替,按压时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有条件时应立即送医院。

5.心绞痛

当心绞痛发作,一时无法找到硝酸甘油片等药物缓解时,此时,旁人可用拇指甲掐患者中指甲根部,让其有明显痛感,亦可一压一放,持续3~5分钟,并应急送医院。

6.抽筋

腿或脚部抽筋时,可立即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上嘴唇的人中穴,持续用力捏20~30秒钟后,抽筋的肌肉就可松弛,疼痛也随之解除。

7.便秘

便秘者在大便时以左手中指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2寸处),至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可望有便意,然后屏气,增加腹压,即可排便。

8.哮喘

用大拇指指端,在患者一侧鱼际穴处用力向下按压,并作左右方向按揉,3分钟可见效。

9.鼻衄

旅游时有人偶然发生鼻出血,可迅速掐捏右足跟(踝关节与跟骨之间凹陷处)左鼻孔出血掐捏右足跟;右鼻孔出血掐捏左足跟,便可止血。

10.吐血

用中指按压内关穴(位于掌横纹上2寸处,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约1分钟,至有酸胀感为度。

11.尿频症

以腹正中线脐下3寸关元穴及脐下4寸中极穴,每晚睡前,仰卧床上,用食指、中指各按一个穴。坚持按揉,效果良好。

被狗咬伤后的紧急处理

狗咬伤是常见的外伤之一。人若被普通的狗咬伤,一般仅造成局部皮肉损伤,不会有生命危险;倘若被疯狗咬伤,而且未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常能引起狂犬病。人被狗咬伤后,常常不能马上确定咬人的狗是不是疯狗,即使是被外观健康的狗咬伤,也不易鉴别是不是健康带毒狗。因此,为了确保安全,人被狗咬伤后,不论是否发病,都应采取以下急救措施,以防万一。

(1)首先要在伤口的上、下方(距伤口5厘米处),用止血带或绳、带子等紧紧勒住,并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将伤口内的血液及时吸出。如咬伤处仅有齿痕,可用三棱针刺之,令其出血,再以火罐拔毒。

(2)经上述方法趾处理后,用20%中性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或清水反夏冲洗伤口,至少半小时。必要时切除被咬的表浅组织。冲洗后,用70%酒精或烧酒涂擦局部。伤口禁止包扎、缝合。

(3)咬伤严重者,应在伤口周围或肌肉注射抗犬病免疫血清。此外,还应到医院或防疫站注射狂犬病疫苗、破伤风抗毒素及抗生素。

动物叮咬的急救处理

春夏时节,人们纷纷走出户外踏青、郊游,专家提醒,此时正是被各种动物咬伤、昆虫蜇伤的高发季节。有些动物或昆虫甚至带有毒性,正确的处理会大大减轻对身体的伤害。急救专家教你根据咬伤的种类,迅速有效地应对。

1.毒蜘蛛螯伤

毒蜘蛛螯伤,局部可见二个小红点,周围红肿,疼痛、麻木感,继之出现红斑、水泡,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发热、寒战、肾衰、呼吸窘迫等而致死。被毒蜘蛛螯伤后,如果伤口在四肢,应马上在伤口上端扎上布带或止血带,以免毒液扩散,布带或止血带每隔15分钟应放松1分钟,防以肢体缺血坏死。伤口局部用1:1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数次。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后,用消过毒的针或刀片将伤口扩大一些,用手从伤口四周向中心推挤,尽量挤出毒液,也可用拔火罐的方式吸出毒液。再用碳酸烧灼伤口,取季德胜蛇药2片捣碎后用凉水调成糊状,呈环形敷在伤口周围,病情较重者,可同时口服季德胜蛇药5片。然后迅速送医院作进一步处理。需注意的是止血带一定要隔15分钟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送达医院后要向接诊医生说明最后一次扎上止血带的时间,以免因疏忽造成患者肢体缺血坏死。

2.毒蜂螯伤

被毒蜂螯伤后,可用双手将折断在伤口中的毒刺挤出来,或用酒精消毒过的针或小刀把毒刺挑出来,然后用肥皂水、5%苏打水或3%氨水等碱性液体冲洗伤口,以中和毒液,再取季德胜蛇药2片捣碎,用凉水调成糊状后敷在伤口四周;或采用中草药如七叶一枝花、紫花地丁、半边莲等捣烂外敷。病人应大量喝水,以加速毒素从尿中排出。对大面积蜇伤的病人,最好马上送附近医院抢救。如条件一时不具备,可先按上述紧急处理。如病人对毒液产生过敏反应,有气喘等症状,可使用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

3.水母刺伤的处理

在水中被水母刺伤时,不要慌张,应立即上岸,因为水母都是成群地游动,如果继续待在水中,有进一步被刺伤的可能。首先把附在皮肤上的水母或其触手清除掉,然后局部伤口用1:2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通常可缓解症状。如果病人出现休克症状,应先进行抗休克处理,然后立即送病人去医院。

溺水的急救步骤

游泳是人们在夏季进行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游泳既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又能够解除夏季的炎热给人们带来的不适感。但是每年都有游泳者溺水的报道,现场急救对于挽救溺水者的生命至关重要。那么,应该如何进行现场急救呢?

将溺水者救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口腔内、鼻腔内的淤泥和杂物,迅速进行吐水急救,同时找其他人拨打“120”急救电话。抢救者右腿膝部跪在地上,左腿膝部屈曲,将溺水者腹部横放在救护者左膝上,使溺水者头部下垂,抢救者右和按压溺水者背部,让溺水者充分吐出口腔内、呼吸道内以及胃内的水。

如果溺水者呼吸停止,迅速疏通呼吸道后,使其仰卧,头部后仰,立即进行对口人工呼吸。具体方法是,抢救者捏住溺水者的口吹气,吹气量要大,每分钟吹15~20次。

如果溺水者心跳停止,立即让溺水者仰卧,用拳头叩击心前区1~2次,用力要适当。然后,双手重叠放在溺水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有规律不间断地用力按压。按压时双臂绷直,频率要达到80~100次/分,深度3~4厘米(儿童为2~3厘米)。直到能够摸到病人颈动脉搏动时停止。如果只有一个救护者做心肺复苏,每按压心脏7~8次,向肺内吹气1次,效果更好。经过现场急救后,迅速将溺水者送到附近的医院继续抢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