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省钱两不误
4719500000025

第25章 自我保健:未病先防,胜于治病(1)

无论怎么说,生病总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与其把大把的钱花在治病上,倒不如平时把钱花在体育锻炼、健身保健上,预防疾病才是健康理财的根本。病在于防不在于治,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生活的节奏快了,人们的压力也大了。于是,各种各样的富贵病、慢性病、综合征可能接踵而来,所以平时更需要我们重视自我保健,有效地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精神紧张巧消除

现代人大多都存在着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大的情况,为减轻精神压力,可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缓解精神负担。

1.静坐休息

每天抽出10分钟的时间,安静地坐下来,把精神集中到自己放松的感觉上,这样心跳自然会放慢,血压也会有所下降,从而达到缓解精神紧张的目的。

2.出去散步

如果总是长时间地在同一环境中生活,必然会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这时不妨到外边走走,散散步。专家证实。散步有助于大脑的平静,并可消除烦躁不安等症状,促进睡眠和调整血压。

3.放声大笑

笑是一种最有效的缓解情绪的方式,当感到情绪紧张时,不妨找一些可以引起自己或别人发笑的事物,例如有趣的短信、笑话,或与同事、家人开开玩笑,看看喜剧片等。当一个人在大笑时,体内所产生的紧张的激素就会明显下降。

4.做深呼吸

出现精神紧张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控制自己的呼吸,使呼吸放慢。可用5秒钟吸气,然后再用5秒钟呼气。由于5秒吸5秒呼这个节奏与血压波动的10秒自然循环相一致,所以对消除紧张情绪很有效。通常几次深呼吸就能使全身达到放松的目的。

5.想想好事

回忆一下可亲的人或可贵的事,都可以减轻我们的精神负担。我们之所以紧张,就是因为无法摆脱不满、委屈和担心等负面情绪,如果多想一些让自己喜欢的人和让自己高兴的事,心情自然就好起来了。

6.听听音乐

音乐可以有效地调节人的紧张情绪,并逐渐改善人体的血压和脉搏,从而达到消除紧张和压力的目的。

7.轻松起床

晚上入睡前或早晨闹钟响后躺在床上5分钟,放松全身。躺下睡觉时总想问题会影响睡眠,早晨起床就紧紧张张,接下来的一整天也别想轻松。放松的方法是先绷紧脚趾,渐渐放松,接下来放松脚掌、小腿肚、大腿、臀部……直到上身、脸部肌肉。你会发现,全身放松后,精神也会随之放松下来。

童心不老,青春永葆

生命的衰老是无法抗拒的,而一个成熟的老年人应该追求童趣,保持精神年轻。童心不老,就能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在这种心境下,不知不觉地便会在无形中延长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老年人保持一颗童心,不仅能沟通自己与儿童之间的感情,尽享天伦之乐,而且可以使自己活得轻松愉快,去掉暮气,对返老还童有很大的意义。追求童趣,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莎士比亚对这种生理现象,有一句精辟的哲语:“老年人的第二次的儿童。”我国有句俗语:“老少相近”,旧时讨吉利,常在大门上贴“童言叟语无忌”的条幅,把老和小联在一起,因此便有了“老小”这个词汇。

中医强调,老年人要有儿童一样的心理状态,无忧无虑,生气勃勃,好动好奇,思维活跃。老年人应不服老,这是养心、养神的好办法,能使人脱离杂念,保持乐观、向上、开朗的人生态度。

“万事休矣”“老朽无能”,这是老年人常有的感觉和感叹。他们何以有此种感叹,这除了年事渐高、体力下降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精神老化。精神老化的实质是心理不健康。它最常见的表现是认为自己不中用了,并因此而对自己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以致对未来丧失信心,对生活缺乏兴趣,对事业没有热情。果真“万事休”“不中用”了吗?其实不然。老年人操劳了一生,本应在晚年尽享天伦之乐。更何况在年轻一辈的生活和工作中,他们的指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此,何来“不中用”之说呢?因此,为了防止老年人精神老化,保持心理健康,养一颗“童心”是最好的方法。

1.不要失去幻想

童年是富于幻想的,幻想让孩子觉得生活更加美好,老年人也应这样。老年的幻想多是经验积累的反应,被这些正确的幻想鼓舞,就会使老年人获得创造的灵感,对生活产生信心和热情,丢掉悲观和失望。

2.不要失去勇气

儿童往往都是富于勇气的,他们喜欢冒险,总是充满好奇;而老年人因经历多、阅历深,其好奇心和冒险精神锐减,墨守成规,自我束缚,这其实是有害心理健康的。因此老年人也应多一些勇气,多一些探索精神,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3.不要太过孤独

儿童互相认识后,容易信赖,很快变为真诚的朋友。老年人多因某些习惯关系,互相防守,天长日久就容易孤单了。因此老年人应该走出去,多结识一些不同性格的人,互相交谈。这样将有助于摆脱孤独感。

4.要多追求时尚

与时俱进,老年人的童趣还表现在追求时尚上,比如搞点“老来俏”,化妆美容,赶赶新潮,上网聊天,来点黄昏恋补拍婚纱照,花前月下挽挽手吻吻脸,补上一个信物等等都十分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一个人只要追求童趣,保持一颗童心,就能永葆青春活力。那我们就能让健康快乐的生活奏出多彩的乐章,如秋菊之浓艳,秋日之灿烂,秋实之饱满,秋光之无限。这也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起床前的简易养生法

我们每日早晨起床之前,坚持做几个简单易行的动作,不但有助于全天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和延年益寿。

1.搓脸

早晨睁开惺松睡眼之后,很多人习惯用手背揉揉眼皮,这对清醒头脑有一定益处。但这还不够,揉眼后不妨用手搓搓脸。最好先用双手中指同时揉擦两个鼻孔旁的“迎香穴”数次。然后上行搓到额头,再向两侧分开,沿两颊下行搓到颊尖会合。如此反复搓脸20次,更有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加面部肌肤抗风寒能力和醒脑防感冒之功。天长日久,还有减少面部皱纹、永葆青春容颜之效。

2.转睛

运转眼珠,宜不急不躁地进行。可先左右、后上下,各转十多次眼珠。有提高视神经的灵活性、增强视力和减少眼疾之功。叩齿:轻闭嘴唇、上下牙齿相叩击36次,间宜旋舌,以舌头舔动上腭数次,能促进口腔、牙齿、牙床和牙龈的血液循环,增强唾液的分泌,从而起到清除污垢、提高牙齿抗龋能力及咀嚼功能等作用。

3.挺腹

平卧、伸直双腿,做腹式深呼吸。深吸气时,腹部有力地向上挺起,呼气时松下。反复挺腹十多次,可增强腹肌弹性和力量,预防腹壁肌肉松弛、脂肪积聚腹内,并有提高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之益。

4.提肛

聚精会神地提肛十多次,有改善肛周血液循环,预防脱肛、痔疮之功。

5.梳头

坐在床上,十指代梳。从前额梳到枕部,从两侧颞颥梳到头顶,反复指梳数十次。可改善头部发根的血液营养供应,减少脱发、白发、促进头发乌亮,并有醒脑爽神、降低血压之益。

6.弹脑

坐在床上,两手掌心分别按紧两侧耳朵,用三指(食、中和无名指)轻轻弹击后脑壳,可听到咚咚声响,每天早晨弹三四下,有解疲劳、防头晕、强听力、治耳鸣的作用。

7.猫身

趴在床上,撑开双手,伸直合拢双腿,翘起臀部,像猫儿拱起脊梁那样用力拱拱腰,再放下高翘的臀部。如此反复十几次,可锻炼腰背、四肢的肌肉和关节,促进全身气血流畅,并有防治腰酸背痛之益。

掌上养生,得心应手

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现代生活中人们使用双手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以洗衣服为例,从洗涤到脱水,都由全自动洗衣机代劳了。人们只需袖手旁观就可以了。动手机会明显减少,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消除这种负面的影响,提倡积极的手部功能锻炼就显得格外重要。一谈到锻炼,不少人总是因为怕麻烦就敬而远之。其实,本文介绍的手部功能锻炼法,既不需要专门的场所,也不需要特别的工具,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稍微花点功夫就可以了。

1.旋转拇指

如果感到体力不足,不妨试着让拇指作360度旋转。旋转时必须让拇指的指尖尽量画圆形。起初也许会感到不顺,但反复进行几次以后,拇指就会有节奏地旋转,而且觉得心情舒畅。

2.自我握手

左右手掌靠拢在一起交替对握,关键在于右手拇指要有意识地用劲抓住左手的小鱼际,左手拇指用劲抓住右手的小鱼际。紧握3秒钟后双手分开。左右相互紧握5~6次。

3.手指交叉

当感到大脑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时,不妨把双手手指交叉地扭在一起。某只手拇指在上交叉一会儿后,再换成另一只手拇指在上。然后将手指尖朝向自己,并使双手腕的内侧尽量紧靠在一起。反复进行几次。

4.牙签刺激

准备10根牙签,用橡皮筋捆成一束,然后用它刺激手掌。3秒钟后再刺激,如此反复。刺激力度不宜过强,以免损伤皮肤。

5.衣夹刺激

用晒衣服的夹子夹住指尖,3秒钟后将夹子拿开,反复进行5~7次。夹子以用过几次、弹簧有点松弛的为佳。如果夹得时间过长,指尖就会充血。因此最好一边夹一边在心中默数3下,然后拿开。

6.吊环锻炼

乘公共汽车上下班时,不妨利用车上的吊环和拉手锻炼手指。方法是改变一只手拉住吊环和拉手的习惯,仅用一根手指勾住吊环和拉手。除了拇指外,其他手指都可以勾。5~10秒钟后松开手指,改用另外一根手指,如此反复进行。也可以用两三根手指一道勾。锻炼时要注意安全,在汽车行驶得比较平稳时进行。

7.夹圆珠笔

在无名指与小指名指与中指、中指与食指之间各夹一支圆珠笔,再用另一只手使各手指尖靠拢。如果手指感到了疼痛,便说明受到了刺激。反复进行刺激,疼痛消失,而且感到心情舒畅。指尖靠秒钟后即放松,每天进行7~10次。开始时用较细的圆珠笔,养成习惯后改用较粗的圆珠笔。

8.戒指按压

戒指一般都戴在无名指和中指上,可利用戒指对手指进行刺激。先将戒指向上推至第二指关节处,再从旁边按压戒指,使之对手指产生一定刺激。3秒钟后放松,然后反复进行7次。

梳头养生,妙不可言

中国传统上把立春到立夏的3个月时间称为“春三月”。《养生论》中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意思是说,春季每天早上梳头一二百下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的作用。那么,梳头究竟有哪些保健作用?用怎么样的梳子梳头才健康?正确的梳头方法又是怎样的呢?

1.梳头的五大保健功能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人体的主宰,人体中十二条经脉、奇经八脉皆上会于头部,这些经脉起着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抗御外邪、沟通表里上下的作用,而且在头部有许多重要穴位。梳头时梳齿要经过百会、太阳、玉枕、风池等穴,经常梳头,能起到按摩这些穴位的作用。这对改善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十分有益。

(1)有益心理健康:不梳理的头发和不洗的脸是蓬头垢面,给人和自己的感觉是毛躁不安和心理上的不调和;梳理后的头发,光洁美丽,给人和自己的感受是熨贴条理、安定与平和。也就是说梳头能梳出个“好心情”。

(2)有助于失眠的治疗:梳头通过对头部上星、神庭、百会等穴位的反复梳理,可使烦躁、抑郁逐渐消退、思维稳定,能起一定的催眠作用。“黄昏梳头健身法”为宋代苏东坡推崇,他主张:“梳头百余梳,散头卧,熟寝至明”。睡前反复梳理,就会使你睡意增加,帮你安然进人美丽的梦乡。

(3)可防治眩晕:眩晕多由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或神经官能症等引起。通过梳理头部百会、风池、太阳等穴位和特定刺激区——晕听区,可起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和养精定神作用。

(4)有助于中风后遗症的康复:脑溢血或脑血栓引起的瘫痪、肢体麻木、反应迟钝、记忆衰退、失语、嘴歪眼斜、大小便失禁等后遗症的患者,若能长期坚持通过百会、上星、风池、目窗、神庭、通天等穴位的梳理,对以上症状都可起到缓解和治疗作用。

(5)有利于黑发保护,减少白发或脱发:因梳头可增强头部血气循环,使头部毛发和头皮得到较充分的气血调节和营养供应,有利于毛发的正常代谢和发育,从而减少黑发早白或不正常的脱发。

2.选用梳子的八大原则

选择一把好的梳子,就如同选对了秀发的亲密爱人,因为你必须经常接触它,使用它,成为你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伴侣。那么,如何才能选到一把好的梳子呢?你不妨从以下8个原则入手:

(1)梳具设计要坚固耐热,柔软有弹性、不扎手。

(2)发梳要易梳理及卷曲秀发而不伤发质。

(3)不会产生静电。

(4)梳齿圆头胜于尖头,更能不伤秀发。

(5)梳毛毋须过密,梳发时才不会损害发丝。

(6)选购发梳时要多试多比较,可在手背上用平常梳头的力度试验,如感觉有尖锐不舒服感,则不要选用。

(7)以牛角梳玉梳木梳为好。牛角梳本身有清热凉血作用,玉梳可以平肝安神镇惊,都有治疗功效。

(8)常保持发梳的清洁。梳头用的梳子清洁与否,是非常重要,先清理附着于刷上的发丝,将梳毛浸在温肥皂水内轻摇数分钟,然后挥走过量水分,将梳毛向下置于毛巾上自然风干。

3.正确梳头的六大要点

通过梳头来养生保健是要讲究方法的。具体而言,要注意以下六点:

(1)先梳理打结头发:梳头时,要先用宽齿梳将头发梳开,再用附有软身气垫的按摩梳梳理头发,能预防梳头时因头发打结而拉断发丝。

(2)从发根梳至发尾:梳头时应该从发根梳至发尾,正确的梳头方法是先从头顶顺着头发生长的方向往下梳,然后俯身向下,从后颈发根部位向下梳。

(3)梳头力度要适中:梳头时,不能太轻,也不能过重,以中等速度、使头皮产生微热感为好。此外,如果你的头发是干性的,梳的时用些力;头发是油性的,梳的时候用力越少越好,如果用力太多,会刺激皮脂增加分泌。

(4)注意梳头的节奏:提倡由轻到重,由慢到快,起到刺激头部穴位的作用。

(5)梳头次数别过50次:还认为每次梳头100下穴位按摩手套,可以令头发更健康吗梳头次数太多,会过分刺激头皮,如果用了品质差的梳子减肥穴位带,更会严重损害到头皮。新的研究发现是,发丝不宜受到过分的摩擦,因此梳头次数每次别超过50次。

(6)别再过分梳理湿头发了:很多人认为头发湿了才好梳,其实水分会令头发的蛋白质结构松散,发质会比平时更脆弱,此时若大力梳理会让发丝和毛囊造成长远的伤害。

澄心静坐,怡养身心

实践证明,静坐对多种疾病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如神经官能症、头痛、失眠、高血压和冠心病等。还能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治疗现代极易多发的心身性疾病。脑力劳动者因用脑过度而造成神经衰弱、心悸、健忘、少寐、头昏、乏力,影响工作、学习及正常生活的,最适宜采用此种康复疗法。近来有人提出,静坐还有增强消化功能、提高耐寒能力及润泽肌肤的功效。

那么,怎么样运用静坐法来祛病强身呢?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场地力求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