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苏州上海落魄记
47199200000051

第51章 城市田园

人们总喜欢闻听se情、biantai之类的话题,因为人们内心深处总隐藏着一种犯罪的欲望,尼采说过一个一直没犯过罪的人是不完整的,任何人都想犯罪但都苦于迫于法律的规则而不敢明目张胆行动,因此说法律对人的规限是有限的,它不是一个万能维持社会秩序的良药,除非人人都心甘情愿的存有利他之心而不是利我之心,否则法律永远都是一把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有这样一种现象无法解释清楚,那就是越是有害的事情人们越是要拼命的尝鲜去做,这里有一个例子,恰好的反映出这样一个令人费解的状态,有一个卖酒的作坊推出一款新酒,他在一个转角的路口处搭建一个四围尽都密封好了的小房子,此外他在面对行人方位的墙面上钻一个小洞,外面挂了一个小牌子,上面写道,行人禁止往内观望,于是为数不少的行人都被这个牌子所写的诱惑了,他们偏偏停下脚步向小洞内观望以探究竟是有什么神奇的事物。这只是一则创意的广告,于人于大众都未产生大的危害,但其蕴涵的人们对于规范的挑战是显而易见从未停止的。

每包香烟上都写有吸烟有害健康但吸烟的人数有增无减,甚至有一则笑话令人甚感讽刺,笑话里举出一个例子,一个人向烟鬼展示了一系列因吸烟而导致肺癌的肺部解剖图片,这个烟鬼大惊失色的说道:“我的妈啊,吓死我了,赶紧抽根烟压压惊。”

除此以外毒品络绎不绝的泛滥仿佛毒瘤般根深蒂固在社会的这个土壤中斩不尽,除不绝,更有甚者明目张胆在网络上发布吸毒的图片以博取刺激最终导致锒铛入狱,为追寻灵感而吸毒不胜枚举,毒品似乎成了一种越是说它坏越受人欢迎的东西。

路边摊的烧烤含有毒物质是不言而喻的,但争先恐后的在路边摊买小吃的每一天都成近乎倍数的增长,问其原因莫不是因为这类含有有毒物质的比无毒物质的更香更有味道,或者更好看,更惹目,青少年一代的未来都葬送在了这一类含有有毒物质的令人不舍离口的东西了。

因此单靠规则约束,已成杜绝犯罪的柔弱点,当法律不入人心,犯罪者自然愿跟法律相斗,犯罪成本的低廉一样是不能根除犯罪的一样原因,但这是法律范畴的事情,除此以外什么才能从源头上杜绝犯罪,法律的作用明显显得较为低效(但例如新加坡之类重视法律的国家法律的作用无疑是高效的),这就要求无论如何都需从人的内心下手,内在的杜绝犯罪欲望比外在的规则压制更有效果,这就好像使水引向大河,而非将溪流堵于原上,引向者必定规律自然,堵在原上者难免崩溃成灾,使主观的犯罪欲望被克服的是最大的做法,这就好比高明的医生善于从疾病开始之先预防,因此从内在育导人们主动顺从无罪的态度比依靠禁止的条规而言更具有先见之明。

2015.4.28

这个世界,最幸福的是,农民,中国是一个具备数亿多农民的大国,任何地方只要是少了农民身影,那么这个地方就是不可理喻的!

当然,如果仅以收入作为评判幸福的标准,那么大多数农民或许是退而居其次的,但是跟生活所具备的较少压力以及不是那么大的耗费成本相比,农民显然是居于前的。

如果我们问一个大城市里的人,面是用什么做的,他们可能会说,小麦,于是我们再继续问他,小麦的形状长啥样,他们有的就开始支支吾吾了,有些不晓得的就开始乱猜了,颗粒状吧,长在树上的吧,结在泥土里?当然,还会有多数人会说,小麦的样子是秸秆状,上面有麦穗。然后我们再问他小麦是多晚收割,那些知道的人会说,秋天吧,金色的秋天嘛。最后我们再问他,你见过小麦的花吗?他们肯定会大为疑惑,怎么,难道小麦还会开花吗。

所以说,非农村的人他们的生活失去了很多乐趣,他们无法体会到田园的风情,无法彻底体会到,毫无无压力的生活是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遗憾的一种事情是,工业文明强烈的冲击着农业文明,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自己的土地转而轰轰烈烈的投身到工业大潮之中,于是我就在想,到底工业好还是农业好,这里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历史事实,那就是,强大的工业推动了封建的农业解放,也就是说,统治者们的重心从原来的农业转移到了工业上面,甚至是直接飞跃的转移到商业上面,这说明什么,显而易见的,说明了农民具备了更加的自由、优势、无压力。

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封建社会时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在此我们可以毫无保留的说,那时候的农民是无自由可言的,然而当社会发展到了今天这种局面,这种无自由就开始转移了,那么这种无自由转移到了哪里呢,转移到了工业,非农类的就业者。也就是说,农民反而生活的更少压力而非农类的就业者反而更具压力,两班倒三班倒的压力对蓝领阶层来说是不言而喻的。

从城市走向农村,这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趋势!但是非常显然的是,这样的趋势言的尚早。那些时不时遭受雾霾干扰的环境是工业社会发展的滥殇,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然而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使我们的城市同田园的生活理念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去构建一个更加先进的发展模式,使更多的人能体会到,那种独属于农民才可具有的幸福。

201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