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你若来,我不走
47207800000043

第43章 对于“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反思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生的课程,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没有其历史源流,所经历的时间也不长,由于它还太年轻,我们应对它抱以宽容的态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的计算方式和计算工具再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二战期间对于军事上的需要,引发了人们向快速、准确、高效能计算工具的研发,这为计算机的诞生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它的重要性,逐渐在各行业各领域发挥出了它的作用与潜力。但早期的计算机极其庞大和昂贵,只有在少数的部门才有条件使用,这将不利于大众化,使用的领域受到了限制,人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各国的科技人员不断地努力,近些年来已取得重大的突破,特别是PC机的出现,宣告计算机普及性的到来,走进了千家万户。

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早期主要是通过专业培训的方式进行传授的,也只限于少数的一部份人,让他们学会某一方面的技能,再把他们投入到相应的工作岗位当中去,这种方式的学习当然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计算机技术人才需求量增大的带动下,各种计算机专业学校也如雨后春笋不断崛起,而在此时,各大学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技校、中小学也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让广大的学生掌握专业的或者是非专业的计算机知识,来满足人们对日常办公和学习、生活的需求。网络的出现又是计算机行业发展的历史性里程碑,通过计算机间的互联来实现资源共享,给传统的信息传播造成巨大的冲击,人们对信息量的渴求,催生出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已被列入于中小学课程中,由此可见教育部对于它的重视,主要是从小通过培养学生们对计算机的兴趣,让他们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并掌握一些最基础的知识。这项方案已实施了几年,在此同时,也的确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所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但也伴随着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正如在作调查中学生所讲的: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我们很感兴趣,但学不了什么东西,我们学到的信息技术(计算机)知识大部分都是通过自己自学,利用家里的计算机或是到网吧(有些黑网吧为了赚钱允许未成年的学生进入)里学会的。从学生所作的解答中,我沉入了深思,不断地反问:我们现今的信息技术课教学问题出在哪里?可否通过另一种方式解决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难题?当我收集了大量的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后,做出如下肤浅的看法:

一、学校设备的落后与不齐造成上课难。在一些乡镇学校中,由于教学经费的不足,购买计算机设备已成一大难题,很多学校都是靠教委或电脑公司(如TCL公司)的赞助才能得到解决,再者有些学校根本就不重视这门课程,认为开不开设也无所谓,而且还会给学校造成拖累,因为机器的使用需要投入资金的维护,比如说换零件,请技术人员进行维修。按现在计算机行业发展的势头,一般情况下三到五年就被淘汰,而一些学校要做到在这期限内进行更新,根本就不可能,所以现在中小学使用的计算机早已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相对落后。同时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由于班额大(每班80~90人),机器根本就不够用,存在着学生多机器少的状况,学生上课还要两个人共用一台机器,这种状况不但给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一定的麻烦。

二、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以初中为例,有小部分的学生很早就接触计算机,上到初中之后,已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也还有大部分的学生连计算机是什么还不知道,原因在于一些小学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乡镇的大部份小学连计算机也没有),或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这种参差不齐的现象为教学的开展带来很大的难度,统一的教材,但教学却不能统一,既要按照课标的进度进行教学,又要照顾基础较好的学生,多体现于实践课,比如对于同一个任务,有些学生花几分钟就完成了,但有些学生整节课也完成不了。

三、学校不重视,学生兴趣不一。学校不重视这门课程,当然也有他的理由,因为这门课程不纳入中考的范围,只作为平时的兴趣课程,既然不用考试(只作为考察科目),学生总认为学不学都无所谓,学多少是多少。特别是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面临中考的压力,还有家人对他的期望,他们不愿花太多的时间在这门课程上,有些根本就不去学,造成他们初中毕业了,连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都不了解,有些连文字输入还不会,还有一些学生对这门课程根本就没兴趣,学习这门课程他们认为只是浪费时间,这种现象真是令人痛心!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否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也是很多人提倡的一种方式,主要是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对完成这任务的积极性,从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来让学生学会相关的知识。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设置难题,让学生去想办法解决,教师只作指导的角色。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感到困惑,到底是老师出示任务去驱动学生,还是学生提出问题去驱动老师,对于大部分的学生,他们可能会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努力去完成,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他们对于老师出示的任务不予理采,理由是这些任务他们早就会了,要完成这些任务对于他们只是举手之劳,他们想完成更难的任务,这时他们就会提出别的问题了,但有时老师兼顾不过来,造成冷落了这部分学生。如果每个学生都提出自己的任务,一节课下来就会乱七八糟的,也不可能每个学生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五、我们不能成为微软的代培人。现在我们使用的操作系统大部分都是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常用的办公软件也是微软的office办公系列软件占主流,一提到软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微软,微软公司开发的软件确实好用,以图形窗口的界面让人们操作起来可以说达到了“所见即所得”的方便程度,而我们在信息技术课里所学的几乎都是有关于这些知识,微软每更新一些内容,开发出一个新的系统或应用软件,我们就只有跟着去学习和讲授,成了为微软公司的代培人。这在一定的程度上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总认为微软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有微软的这样一个软件后盾,自己以后根本就不用去为软件的研发费心,扼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而我们的教材里却忽略了我们应该传授给学生最基础的知识,让他们能举一反三,了解了其中的工作过程与原理,还有每一步操作功能的通用性,让他们不管以后在什么软件里,只要看到这些功能就会用,那我们才达到我们期待的目的。或许我们不应只教会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更应教会他们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

六、不要让学生患上网络与游戏综合症。网络与游戏确实很吸引人,不只是未成年人喜欢玩,就算是成年人,也有些把持不住,因为在虚拟的网络与游戏中,有太多太多让人流连忘返的东西,学生深陷进去了,就很难自拔。我们应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利与弊,运用得好,可以有利于学习,但太沉迷的话,反而会误入歧途。有很多学生都有过上网的经历,但他们大部分都是在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真正用于学习的是少之又少,这部分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往往表现得无精打采,提不起兴趣,一走进机房,他们就会问:可不可以上网,有没有游戏玩。但上网与玩游戏在学生当中却是没有界定,我们虽不提倡他们玩,而也不能反对他们玩,我们能做的只是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教育。

七、善待我们的教师。信息技术课的教师确实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学校不重视,在一些领导的心目中,有无都无所谓,而在一些学校中,还要兼任文印的工作,按学校的说法,课上不上不要紧,关键是帮学校搞好文印事务就行了,教这门课程的老师大部分的时间都被学校的杂务占用了,花在教研方面的确实很少,更无奈的是,在没事的时候谁又会记起我们信息技术的教师呢?没有。平时几乎很少学生去请教与探望,教师节也常被学生遗忘,学校方面更不用说,每次开会从来不提,更不用说拿什么优秀了。所以现在很多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心态都很消极。

以上的看法难免偏颇与遗漏,但确实存在于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试问这样的一种现状,可否用另一方式得到缓解,让这门课程发展得更好,少些争议,做到学生想学、爱学,真切地感受到本学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