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里,人们的心灵在利益诱使之下,开始变得浮躁,于是乎,跳出许多的学者专家倡导读诵经典,企图通过陈旧的礼教去约束那颗骚动的心,这说来无以不可,切忌勿要盲从。
中国的经典很多,能经历世流传下来的自有它存在的理由,正如人们所夸大的评价:这是最好的书。这种评价在当时来说的确没有错,但岁月远去,年代不再,这还是‘最好’的书吗?
经典已成为过去,过去的东西放在新时代里,难道也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
在潜心研读了几部经典后,吾以为,封建时期的产物,虽教人忠孝仁义,阐述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但却固封于礼教,受统治者和上层社会的约制,更往深一个层次去思考,就会发现里面的内容所体现的是‘礼治’的社会,而在今天的‘法治’社会中,又怎能适应呢?
以‘礼’约束的社会中,一旦众人不从,‘礼治’就会崩溃,所管束下的社会必然混乱,这种从上到下出自封建道德一层层的管制再也不会起任何作用,譬如在‘弟子规’的孝篇里把父和兄的地位抬得过高,没有提出怎样去合理正确地规范他们,只是要求做儿子和弟弟的一味言听是从,若他们不对或犯了过错呢?那怎样处理,不也就消遥法外了。
家庭尚如此,国家更何谈乎!
显然,盲目地把一切旧封建社会统治下的产物完全照搬过来,让新时代的人们去虔诚读经诵典,这与时代的要求不符了,只有在阅读的同时,弄清其意思与时代背景和今天所处的社会作比较,融入新的符合的内容,才不失于阅读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