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五步曲
4732400000003

第3章 第一步 为梦想找目标(2)

许多人手里握有能让自己功成名就的利器,但他们却把心思放错了地方,亲手葬送了所有美好的可能性。不去想如何琢磨自己的才能,只想投机取巧,是自己莫大的损失。

真正的成功来自于明确的目标

成功就是一个人事先树立的有价值的目标,然后循序渐进的变为现实的过程。——格莱恩·布兰德

1952年7月4日凌晨,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之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34岁的女人涉水下到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条海峡的女性,这位女性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在此之前,她是从英法两边海岸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个女性。

那天早晨,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都几乎看不到。时间一个钟头又一个钟头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了她,被人开枪吓跑。她仍然在游。在以往这类渡海游泳中,她最大的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水温。

15个钟头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她觉得自己的能量释放到了极点,她朝加州海岸望去,但令她失望的是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又坚持了55分钟,她招手示意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浓厚的大雾锁住了视线,使她因此感觉到更疲乏。上船以后,她又感到失败的打击,她不假思索地对记者说:“说实在的,我不是为了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看见了陆地,我一定能坚持下来。”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

费罗伦丝·查德威克的失败是因为看不到目标,由此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人。为什么有的人可谓天资聪慧,事业却不见起色,甚至一塌糊涂、一再失败,其原因他们也许是生活中的“浓雾”让她没有清晰的目标。

最大的可能是他根本没有个人目标,这幅画面可能就是她们的写照:一位年轻人刚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为了生活而工作。几年过后,他站稳了脚跟,而且有了点小成就。

现在她的工作有了新的理由,例如舒适和地位。然后又过了好几年,他仍在继续工作,但是这个时候他已经忘了他为什么工作了。每天在同一个时间来上班,打同样的电话,写同样的文件,和同样的人吃同样的盒饭,而且阅读同样的商业刊物。我们若问年事已高的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事?答复乃是一张怪异的表情或是一阵尴尬的笑声。事实上他根本就不知道是为什么。他终其一生在工作,只此而已。他惟一的目标就是退休,工作已经变成他根深蒂固的习惯。多可悲呀!

最富有活力、最令人激赏、而且最成功的人物,不论其年龄大小,乃是那些最能确切注意人生、事业目标的人物。对于这种类型的人物探问她的目标是什么,她将给你确定的答复。

她也许说:“我今天的目标是完成公司的工作报告,本周内我要在三个潜在客户中争取一个订单,这样我就能在本周末轻松一下,带孩子去钓鱼了。这个月之内,我还要聘请一位优秀的助手。在年底前,我希望能达到20位合作伙伴。五年后,我希望能进入公司中层。十年后,我计划辞职,以便能重新学习,然后到某个编辑部去工作,实现我儿时的梦想。”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位女士目标非常具体,长短期兼具,而且定有期限。她知道为什么而工作,怎么去工作,唯有如此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才都配合一个有目标的、和谐的模式,才会使目标有达成的保障。

正像富兰克林所说:明确的目标,清清楚楚地形成在自己的头脑里,是对自我实行系统管理的关键性一步。

成功金言:

把自卑扔出天空外,真正的成功来自于明确的目标、你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你应该懂得如何的去利用它。如果你怀揣着金色的饭碗去讨饭,那你就是一个最愚蠢的人。

摆脱干扰,不为他人的看法而活

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或者别人怎么想;别人如何衡量你,也全在于你自己如何衡量自己。谁怕死,谁就已经不再活着。——左伊默

戴维克罗克特有一句很简单的座右铭:“确定你是对的,然后勇往直前。”

每一个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英雄人物,总有遭人批评的时刻。事实上,越成功的人,受到的批评就越多。只有那些什么都不做的人,才能免除别人的批评。

只要你能以积极的心态去应付批评,被人批评其实不成问题。邱吉尔在他的办公室墙上,悬着一幅林肯的字,上面是这么说的:“我当竭尽所能,一往直前。如果结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所有反对我的声浪都无关紧要。反之,如果我是错的,就算天使信誓旦旦地说我是对的,也无济于事。”邱吉尔一生不知遭遇过多少批评,林肯更不用说了,在他一生之中,反对他的声音几乎不计其数。其实现在的一些公众人物不也如此?真正的勇气就是秉持自己的信念,不管别人怎么说。

我们都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但是水只要不渗进船里,船就不会沉。记住一件事,只要确定你是对的,就坚持你的信念,无怨无悔。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能成为人上之人。

只有长期保持高度的乐观和自信?才能使你不断地获得成功。但是在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与他人交往中,总不免被人批评,受人指责。越是有成绩、有名望,越容易受到别人的非议。

历史上许多成就卓越的著名人物都被人骂过:美国的国父乔治华盛顿曾经被人骂作“伪君子”、“大骗子”和“只比谋杀犯好一点”。《独立宣言》的撰写人托马斯杰费逊曾被人骂道:“如果他成为总统,那么我们就会看见我们的妻子和女儿,成为合法卖淫的牺牲者;我们会大受羞辱,受到严重的损害;我们的自尊和德行都会消失殆尽,使人神共愤。”……这些人非但没有被批评、辱骂所吓倒,反而更加保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作出了影响深远的成就。

我们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史密德里·柏特勒将军等人的经历中可以得到启示。

柏特勒将军曾告诉别人,他年轻的时候很想成为最受人欢迎的人物,希望每个人都对他有好印象。在那个时候,即使一点小小的批评都会使他难过半天。但在军队的30年使他变得坚强起来。他被别人责骂和羞辱过,什么难听的话都经受过:黄狗、毒蛇、臭鼬……后来他听到别人在后面讲他的坏话时,他甚至连头都不会调过去看。这就是他对待谩骂的有力武器。

罗斯福总统的夫人曾向她的姨妈请教对待别人不公正的批评有什么秘诀。她姨妈说:“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只要你自己心里知道你是对的就行了。”避免所有批评的惟一方法就是只管做你心里认为对的事--因为你反正是会受到批评的。

不要被他人的论断而束缚了自己前进的步伐。追随你的热情,追随你的心灵,唱出自己的声音,世界因你而精彩。

成功金言:

我们有权力决定生活中该做什么,不能由别人来代做决定,更不能让别人来左右我们的意志,而自己却成了傀儡。其实,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别人并不见比自己高明多少,也不会比自己更了解自身实力,只有自己的决定才是最好的。

完成对自己的准确定位

人会认识宇宙,然而却不认识自我。自己比任何星球都来得遥远。——柴斯达赖

对自己的认识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不仅要建立在反馈基础上的自我动态调节,也要借助别人对自己的中肯意见。

有两件学林轶闻值得我们深思。一是著名的史学家方国瑜。他小时除刻苦攻读学堂课程外,还利用节假日跟从和德谦先生专攻诗词。他钦佩李白、羡慕苏轼,企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名诗人。但一晃六七年,却始终未能写出一篇像样的诗词。1923年,他赴京求学,临行时和德谦先生诵玉阮亭“诗有别才非先学也,诗有别趣非先理也”之句以赠,指出他生性质朴,缺乏“才”、“趣”,不能成为诗人,但如能勉力,“学理”可就,将能成为一个学人。方国瑜铭记导师深知之言,到京后,师从名家,几载治史,就小有成就,后来著成《广韵声汇》和《困学斋杂著五种》两本书。从此他立定志向,终生于祖国史学研究。

著名史学家姜亮夫也有类似经历。20世纪20年代,他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当时他极想成为“诗人”,把自己在成都高等师范读书时所写的400多首诗词整理出来,去请教梁启超先生。不料梁启超毫不客气地指出他囿于“理性”而无才华,不适宜于文艺创作。姜亮夫回到寝室用一根火柴将“小集子”化成灰烬。诗人之梦醒了,从此他埋头攻读中国历史、语言、楚辞学、民俗学等,取得一系列成果。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忘记自己的存在,忘记对自己的关爱,从不去问“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之类的问题,偶尔想起,也不过茫茫然一片空白。

在人生这个舞台上,正可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就要探讨认识自己的问题。这里所说的认识并不是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讲的道理一样,对于那些身外之物我们还是应该去追求的。我们不反对去追求“身外之物”,更不鼓励人们这辈子禁欲,下辈子进天堂享福。

正好相反,我们要极力鼓励人们去追求现实的身外之物,因为毕竟只有这些身外之物才能反映出我们今生今世过得好不好,才能看出我们这辈子活得值不值。但同时我们也绝对不赞同将这些身外之物当作惟一。那些将身外之物当作惟一的人,当追求得到满足后,又会很迷茫,结果是找不到“自己”,不知该往哪里去,于是会堕落,寻求感官享受。

可见人必须清楚地认识自己,不但要建设极大丰富的物质家园,同时还需要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做人固然要追求物质,但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一定要有精神。没有精神,任何物质都经不起人们的推敲,没有精神,任何物质都无法使人得到最大的满足。

人首先应该给自己一个定位,自己到这个世界上来究竟是干什么的,必须有个十分清晰的描述,离开了这个描述,人就会迷茫,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就会在一个个十字路口徘徊,这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研究自己的目的就是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找到与自己的素质相对应的目标,凭着自己素质上的信号找到这一目标后,才能攻其一点,攻出成果,由此及彼,不断扩大。

“认识你自己”被公认为希腊哲人最高智慧的结晶。一个不断经由认识自己、批判自己而改造自己的人,智慧才有可能渐趋圆熟而迈向充满机遇之路。

成功金言:

人生中许多灾难和意外,都是我们梦想所种下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而形成的。而决定命运的种子,就是每个人对梦想的向往。

一定要唱出与众不同的声音

无论何时,只要可能,你都应“模仿”你自己,成为你自己。——马克斯韦尔·莫尔兹

一个穷人可比一个国王活得更成功——只要他活得是真实的自己。

你,不论贫富老少,都可以尝到成功的滋味--只要能澄清你的思想、心像和意愿的力量--一种成功的感觉。

电影舞星佛莱德艾斯泰尔1933年到米高梅电影公司首次试镜后,在场导演给他的纸上评语是“毫无演技,前额微秃,略懂跳舞”。后来艾斯泰尔将这张纸裱起来,挂在比佛利山庄的豪宅中。

美国职业足球教练文斯伦巴迪当年曾被批评“对足球只懂皮毛,缺乏斗志”。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被人贬为“让青年堕落的腐败者”。

彼得丹尼尔小学四年级时常遭级任老师菲利浦太太的责骂:“彼得,你功课好刁;脑袋不行,将来别想有什么出息!”彼得在26岁前仍是大字不识几个,有次一位朋友念了一篇《思考才能致富》的文章给他听,给了他相当大的启示。现在他买下了当初他常打架闹事的街道,并且出版了一本书:《菲利浦太太,你错了!》。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歌剧演员卡罗素美妙的歌声享誉全球。但当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当工程师;而他的老师则说他那副嗓子是不能唱歌的。

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罗丹的父亲曾怨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曾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的叔叔曾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学。老师认为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如果这些人不是尽力唱出自己的声音,而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怎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人生的成功自然包含有功成名就的意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只有做出了举世无二的事业,才算得上成功。世界上永远没有绝对的第一。看过马拉多纳踢球的人,还想一身臭汗地在足球队里?听过帕瓦罗蒂的歌声的人,还想修炼美声唱法吗?读过曹雪芹《红楼梦》的人,还想写小说吗?--其实,如果总是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只想功成名就,那么世界上也就没有曹雪芹、帕瓦罗蒂、马拉多纳这类人了。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得好:“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它们各自用自己的声音叫好了。”

小狗也要大声叫!实际上,追求一种充实有益的生活,其本质并不是竞争性的,并不是把夺取第一看得高于一切,它只是个人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美好幸福的生活的追求。

那些每天一早来到公园练武打拳、练健美操、跳迪斯科的人,那些只要有空就练习书法绘画、设计剪裁服装和唱戏奏乐的人,根本不在意别人对他们姿态和成果品头论足,也不会因没人叫好或有人挑剔就停止练习、情绪消沉。他们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当众展示、参赛获奖,而是自得其乐、自有收益,满足自己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渴求。

所以说,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努力地去实现自我,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成功金言:

一辈子跟着别人的屁股走,当然也就只能得到别人剩余的利益,永无出头的一日。既然每个人的条件不同、能力不同,那么就更应该掌握自己的方向,开创自己的道路。

打碎心中的墙壁

提升自己的要诀是切勿停留在原地不动,而欲达到此目的,首先要有不满现状的心理。但是仅仅不满足是不够的,你必须决定下一步往何处去?千万不要做个只会成天抱怨的懒人。——麦尔顿

有一条鱼在很小的时候便被捕上了岸,渔人看它太小,而且很美丽,便把它当成礼物送给了女儿。小女孩把它放在一个鱼缸里养起来,每天它游来游去总会碰到鱼缸的内壁,心里便有一种不愉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