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要苦劳要功劳
4732500000030

第30章 从平凡走向卓越——以功劳为自己赢得未来(2)

杰奎琳是一家电子公司研发部的职员。她在工作之中,经常认真寻找一些组织管理中的漏洞和失误,并从中找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尽管她的这种做法,常常令同事头痛,但是她的这种负责精神为公司减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有一次公司高层制定了一个战略规划,准备研发一种新型的胶印机械。这个方案已经全部做好,款项也陆续到位了。但是,杰奎琳在工作刚刚开始时,便对所要开发的这个产品产生了怀疑,她认为,这个项目在操作上有许多仓促之处,而且在制定这个项目计划时,没有对产品进行详细论证,有可能产品刚开发出不久,就被市场淘汰。她把自己对这项决策的怀疑之处详细地写出来,交给上司。由于她的见解深刻,公司的高层重新召开了研讨会,对市场状况和这个项目再度进行论证,又经过专家的审查鉴定,这个项目最终放弃了。而杰奎琳扣,因为这一“勇敢的行动”受到了提拔和重用。

质疑自己的工作体现的是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支持我们成就卓越的精神动力。质疑自己的工作就是转变一种思路,把工作中所有“当然”、“毫无疑问”、“绝对正确”的东西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这项任务沿着这个方向努力就一定最有效和最经济吗?用其它的方法是不是可以更快地达成目标呢?用这种思路去解决问题就一定会最快捷吗?是不是还有更好思路和办法呢?这样问问自己,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就极可能找到一条更加有效的业绩提升之路,从而为企业少创造更大的效益。

敢于竞争,敢于胜利

意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如果你有幸在一片广袤草原的土坡上观看风景,你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种情形:

几匹公马游离于马群之外,其中最强壮的一匹向马群头领发起挑战。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争夺形成了拉锯战,双方总是难分胜负,马群也分分合合的。最终,更年轻的挑战者胜出,统领起大马群,失败者则流落到全由公马组成的“单身汉群体”中去了。

强者为王是动物界的法则,在不断的优胜劣汰中,身体强壮的野马始终会占主导地位,这也有利于野马的繁衍和种群的良性发展。如果野马群的数量过大,则有可能出现挑战者带领着争夺来的“支持者”另立山头的情况。成功夺权的公马的宝座也不牢靠,“单身汉群体”会一直在大马群附近虎视眈眈,其中的失败者还会伺机反扑,那些渐渐成熟起来的小公马更是潜在的威胁。

所有的野马都具有一种竞争的欲望。谁当头领,完全靠实力说话。一旦有机会,它们就会向马群头领发起攻击。它们不惧怕失败,失败者成为草原上的流浪者,它们寻找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本领,以便再次回来寻找机会挑战头马。

我们再来看看一位老牧民描述的另外一场战争的情形。

有一次在山脚下,我目睹了两头公野牛为了争夺一头母牛而展开的激烈搏斗,两头公牛搏斗,犄角的撞击声,有节奏地在山谷间回响,而母牛就在一旁观望。

此后,我再没有见到那两头公野牛争斗,却发现那头母牛和其中的一头公野牛生活在一起。再后来,那头野牛又以生命搏击,取代原来的强者,成为牛群中的头领。而另一头战败的野牛只能尾随着这队牛群,过着一种很孤独的生活。

竞争是美丽的,也是残酷的!到底是美丽的还是残酷的,要看你如何去面对它。有的人不相信自己的实力,过分自卑,他会告诉你——竞争足残酷的;有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了竞争对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会告诉你——竞争是美丽的。

勇于而对竞争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最好方法,如果只是一味逃避,你永远都不会取得胜利。我们向野牛和野马学习的正是这种敢干竞争、敢于胜利的主动精神。

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说:“尽管竞争有一些较为黑暗的东西,但在我看来,它是成功的推动力。”

竞争是激励我们前进的最好动力。通过竞争,可以让你更加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可以让你更加确定自己的实力;竞争可以让你变得更加成熟稳重;竞争可以让你战胜一切困难,勇往直前。

当你到了一家公司,只有保持敢于竞争、敢于胜利的劲头,才能在同类中脱颖而出。

在你敢于竞争,敢于胜利之后,成为了优秀的员工,一切才刚刚开始。要最终明白自己最大的敌人永远是你自己。卡耐基说:“人最大的对手就是他自己,他前进的最大阻碍就是他已经形成的观念以及他已经取得的成就。”

牛顿也曾经说:“我所取得的一切对我来说都不重要,我的成就感来自于我的不断超越。今天的我要超越昨天的我;而今天的我将被明天的穆韶械。”

你要处于不断的竞争之中,和同事,和自己。要做到如《孙子兵法》所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面对竞争,你要做的不过是比你的竞争对手稍胜一筹罢了。

不要惧怕失败,失败算什么?失败只不过是给了你一次重新再来的机会,你要看到竞争胜利所带给你的巨大利益。当然,失败需要付出代价,但这也正是竞争最大的魅力所在,如果可以不用付出就得到成功,那成功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竞争就是为了自己得到更多的利益而跟别人争胜。竞争不需要任何理由和条件,只需要你敢于竞争,敢于胜利。没有竞争,就没有成功。

最后,记住美国麦凯信封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哈维·麦凯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吧:

除非你想把东西卖给300万年前的古人,否则你一定有竞争对手。你的产品或者服务若有市场,别人同样可以前来争夺。对手可以用另一种产品或是外形和功能相近,但是品质、服务均略逊一筹的次品来瓜分这个市场。无论如何,有竞争对手总是好事。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选手,没有一位是不跟自己竞争的。你该做的是——利用竞争使自己不断进步。

速度就是竞争力

效率是决定事业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许多人总是认为事情要做到百分之百才是高效率的表现,但有些时候事实刚好相反。人往往都是太专注于一个“点”,最后会牺牲掉整个“面”。

某出版社计划出版一本大型统计资料集,由于总编特别重视数据部分的视觉设计效果,所以,除了编辑人员之外,另外还找来了两位设计人员参与编辑工作。

总编认为,所要出版的是新的资料集,所以就算内容烦琐也无所谓,只要能在几个月内完成还是非常不错的。但设计人员为求完美,要求总编给10个月的制作期间。

然而,一年后,书稿才完成了一半多,却出现了夭折的危机,因为,已经有别的出版社将出收发行同类书稿。此时就算继续完成似乎也没什么意义了,结果,所投下的金钱、人力和物力部将付诸东流……

从上面的故事之中,我们看到了时间就是一切。很多完美主义的人常因过度在意无法达到百分之百,反而使得不完美的部分愈来愈多。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中.你必须同时进行下一个计划,或是继续下一个项目。许多必须做的计划和工作就像跨栏一样,你要记住不应该碰倒栅栏,但是你更要清楚少碰倒一个栅栏不会有额外的奖励,所以你只能跳过去。同理,如果你所做的计划是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跨过很多栅栏的那种,那么你花费太多精力在第一个栅栏上,接下来你就会筋疲力尽,而没有更多的力气完成剩下的部分,同时,你的总体速度也会减慢。然而,最好的跨拦选手会仅以细微的差距跳过栅栏。

然而,“完美主义”是很多人都容易走入的一个误区。就像“洁癖”一样,明明很干净了,却仍然觉得脏。有些人是因为钻牛角尖、神经质等个性使然,而无法摆脱完美主义的束缚,有些人虽然自己能力很强,却不懂得工作方法。假如你处理一件很小的工作,也像处理卢浮宫的收藏品一般谨慎,你注定只有失败。而失败将使你的自信心与名誉受损。

上企业管理课程时,经常需要分组作报告。罗克这组有一个完美主义的信徒兼“工作狂”的成员,从此大家使开始了痛苦的合作过程!

他们组做的东西,他几乎从没有满意过,总要带回家去 “加工”一番。开始,大家都对他这种态度颇不理解,每个人对他的评价都是:“他以为他是天才还是超人?”久而久之,大家对于自己所写的部分,已经处“变”不惊了;还有些人干脆连写都不想写,全都丢给那个“工作扛”去做。

直到要开始准备口头报告时,大家才发现有点不对劲,怎么我们的报告还没写完呢?问那个“工作狂”,他说:“我觉得第一部分还不够好,还需要做一些修改。”全组人员一听到他还徘徊在“第一部分”的时候,吓得当场一致决定下课后一起完成这份报告。虽然按时完成了,却是5个人熬了三天三夜才赶出来的。人怎样且不去谈,由于赶工的结果,报告质量当然无法保证。回想起来,那真是少见的“团结”而令人“感动”的场面。但谁也不想被视为典型人物!

无论是在什么情况和状态下,在追求完美时都需要牢牢记住:效率比完美更重要!罗克这组后来得出一个结论:假设不巧遇上“工作狂”,一定要耐心地将他从工作的困境中解救出来。这既是作为同事的一种体谅,也是公司的需要。因为这种类型的人,一旦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上,多数是值得信赖、责任心很强的高效能人士。

所以在卓越企业工作的优秀员工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提高工作效率的妙计,希望对每一个身在职场的人都有一些启迪和帮助。

(1)衡量工作要定量、定性。

(2)当下属的工作量增加或超出标准时,要适当奖励。

(3)工作量落后时,要鼓励、启发。

(4)工作量未达到标准,而鼓励又不生效时,应进行惩戒。

(5)防范惰性和不守纪律风气的发生与蔓延。

(6)预先把该分配的工作计划周详,以使全体人员各尽其能,才不致发生劳逸不均的失调情形。

(7)工作方法不断改进。

(8)征求下属改进生产力的意见,给建议者以应得的荣誉。

(9)培养对技能的荣誉感。

(10)让大家打成一片,合作愉快。

不断提升你的工作业绩

我们在工作上的任何努力,都应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个人业绩。这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同时也是市场对企业的要求。

作为员工,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业绩呢?

第一点就是要努力、要勤奋,这是任何东西也替代不了的。

过去,有人问美国的高尔夫名将盖瑞·布雷尔,为什么他的球技如此高超,经常技冠群雄,而且挥杆的姿势那么完美,又远又准?

盖瑞回答:“我每天早上起床后,就拿起球杆不断地挥,至少挥1000次;当双手流血时,就包扎好,再继续挥杆!这样,我连续练习了30年。”盖瑞也反问对方:“你愿意付出‘每天重复一模一样的动作1000次’的代价吗?”

全世界知名的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也曾说,他每天要练习3000次以上各种角度的投篮动作;因为每天勤投3000次,遇到紧急状况时,才能有十拿九稳的超水准表现。

今天,你对你从事的工作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呢?如果你的业绩比较差,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你还不够努力!

第二就是要懂得思考,学会寻找好的工作方法。

在企业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努力的人都能得到同样的结果,更不是努力就一定能够获得好业绩。对一名优秀的员工来说,仅仅努力还是不够的,还要懂得思考,要懂得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在美国,年轻的铁路邮务生佛尔曾经和千百个其他邮务生一样,用陈旧的方法分发信件,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许多信件被耽误几天或几周之久。

佛尔并不满意这种现状,而是想尽办法改变。很快,他发明了一种把信件集合寄递的办法,极大地提高了信件的投递速度。

佛尔升迁了。五年后,他成了邮务局帮办,接着当上了总办,最后升任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总经理。

是的,当谁都认为工作只需要按部就班做下去的时候,偏偏有一些优秀的人.会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将效率更快地提高,将问题解决得更好!正因为他们有这种找方法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得到了认可!

在工作中,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只单纯讲究效率,忽视了工作的正确性。单纯讲究效率而忽视了工作的正确与否,等忙到推倒重来时,不论是时间还是金钱均已受到损失。所以,开展一项工作之前,务须想想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不要盲目干活。有时也需要多征求他人意见和仔细查阅相关资讯后再作重要的决定。

看来,选择做正确的事是多么的重要。而确定好工作方案时,最需要考虑的则是用什么有效的方法才能做好它。你完全可以多拿出几套办法,分析一下哪一种方式可能最有效。一旦确定下来你就应毫不保留地执行下去。

第三点就是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不断学习是一个员工成功的最基本要素。这里说的不断学习,是在工作中不断总结过去的经验,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变化,不断体会更好的工作方法和效率。

每天都要提高1%

马克三年前在一家合资企业担任网络通讯设备销售总监,因为三年来一直忙于日常事务,在“干杯”声中一晃三年就过去了。三年后的今天,他的一名下属学历比他高,能力比他强,经验也在数年的商海中获得了积累,销售业绩惊人,在公司最近的绩效考评中名列第一,将马克取而代之,留给马克的除了美好回忆和一个“将军肚”外,惟有一声叹息。

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欧美一些未来学家曾预言:“当人类跨入21世纪时,每周的工作时间将压缩到36小时,人们将会有更多的时间休闲娱乐。”

但当历史真的迈入2l世纪时,人们却惊讶地发现,相当多的人每周工作时间在无限延伸,而那些不想工作、只重娱乐的人都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和抛弃了。未来学家们的美好预言被残酷的事实无情地击了个粉碎!假如你不提高自己,可能就会被别人超越。

“每天提高1%。”这是一位经理人时刻告诫自己的一句话。只有每天不断地进步与突破,你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一个人要有伟大的成就,必须天天有一些小成就,因为大成就是由小成就不断累积的结果。假如你每天都没有进步,没有成就,那么在心理上你可能永远都不会认同自己,没法获得必胜的信心。

音乐大师们每天都必须拿出时间进行练习,为了保持现有水平,他们便不得不付出大量的时间,一位古典音乐家坦言:“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妻子知

道。三天不练,听众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