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要苦劳要功劳
4732500000008

第8章 做事必须做到位——功劳就是做成事情(3)

这种事情求我们具有更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从一个人处理这种事情的好坏,可以看出这个人对事业目标和进程的判断能力。因为我们生活中大多数真正重要的事情都不一定是紧急的。比如读几本有用的书、休闲娱乐、培养感情、节制饮食、锻炼身体。这些事情重要吗?当然,它们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事业还有家庭关系,但是它们急迫吗?不。所以很多时候这些事情我们都会拖延下去,并且似乎可以一直拖延下去,直到我们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重视,没有早点着手解决它们。

3.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

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例如,本来你已经洗漱停当准备休息,好养足精神明天去图书馆看书,忽然电话响起,你的朋友邀请你现在去泡吧聊天,你就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回绝他们,你不想让你的朋友们失望,然后,你去了,次日清晨回家后,你头昏脑涨,一个白天都昏昏沉沉的。你被别人的事情牵着走了,而你认为重要的事情却没有做,这或许会造成你很长时间都比较被动。

4.既不紧迫又不重要的事情

很多这样的事情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它们或许有一点价值,但如果我们毫无节制地沉溺于此,我们就是在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比如,我们吃完饭就坐下看电视,却常常不知道想看什么或电视要播什么,只是被动地接受电视发出的信息。往往在看完电视后才觉得不如去读几本书,甚至不如去跑步健身,那么刚才我们所做的就是浪费时间其实你要注意的话,很多时候我们花在电视上的时间都是被浪费掉了。

我们可以按照上述的分类,将重要而且紧迫的事情定为A类,将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定为B类,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定为C类,既不紧迫又不重要的事情定为D类,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先干重要的事,即A类事情,这一类事情做得越多,我们的工作效率就越高。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此刻,什么是我利用时间的最佳方式?”在每月事先安排的工作计划中,应使自己除了能为重点的项目留出额外的时间外,还能使工作有所变化并保持平衡。

把问题一次性地解决

从前有一位地毯商人,看到最美丽的地毯中央隆起了一块,便把它弄平了。但是在不远处,地毯又隆起了一块,他再把隆起的地方弄平。不一会儿,在一个新地方又再次隆起了一块,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他试图弄平地毯;直到最后他拉起地毯的一角,看到一条蛇溜出去为止。

很多人解决问题,只是把问题从系统的一个部分推移到另一部分,或者只是完成一个大问题里面的一小部分。比如,工厂的某台机器坏了,负责维修的师傅只是做一下最简单的检查,只要机器能正常运转了,他们就停止对机器做一次彻底清查,只有当机器完全不能运转

了,才会引起人们的警觉,这种只满足于小修小补的态度如果不转变,将会给公司和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总是觉得很简单的东西没有必要做得很详细、很彻底,多浪费时间呀。但是,我们没有看到,人家做的并不是无用功。比如修建一条马路,中国人可能就只把马路铺好,其他的事情不属于自己管,自己也不再理会,等到需要铺水管或者电线的时候,再一次次将马路挖开。但在德国却不会这样,他们在修建马路一开始就会将污水管道、水管、电线都铺好。

许多人有一种把工作做了一会儿,或是只完成工作的某部分,就把工作停止放在一边的习惯。而且他们充分相信,他们似乎已经完成了什么。

事实果真如此吗?这样做,犹如足球运动员在临门一脚的刹那收回了脚,前功尽弃,白白浪费力气。有些时候,它甚至会耽搁人们发现错误与危险,导致危害的大

规模爆发。

对一位积极进取的员工来说,有始无终的工作恶习最具破坏性,也最具危险性。它会吞噬你的进取之心,它会使你与成功失之交臂。一个人一旦养成了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的坏习惯,他永远不可能出色地完成任何任务。

人人都说先学做人,然后再谈做事,这好像是把次序搞颠倒了。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一个好员工呢?好员工的标准就是把事情做好。一定的内容需要一定的形式才能表达出来,把事情做好就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好员工的标准。因为一个好员工一定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是个言出必行的人。了解做事的事理,把事情做得彻彻底底,才算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如果你有能力,业绩却远远落后于他人,不要疑惑,不要抱怨,问问自己是否能把工作进行到底,答案如果是否定的,这就是你无法取胜的原因。对于任何一件工作,要么干脆别动手,要么就有始有终,彻底完成。有一句话说的好,“笑到最后的,才是最美的”。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有位广告经理曾经犯过这样一个错误,由于完成任务的时间比较紧,在审核广告公司回传的样稿时不仔细,在发布的广告中弄错了一个电话号码——服务部的电话号码被他们打错了一个。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错误,给公司导致了一系列的麻烦和损失。

我们平时最经常说到或听到的一句话是:“我很忙。”是的,在上面的案例中,那位广告经理忙了大半天才把错误的问题料理清楚,耽误的其他工作不得不靠加班来弥补。与此同时,还让领导和其他部门的数位同仁和他一起忙了好几天。如果不是因为一连串偶然的因素使他纠正了这个错误,造成的损失必将进一步扩大。

平时,在“忙”得心力交瘁的时候,我们是否考虑过这种“忙”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呢?假如在审核样稿的时候那位广告经理稍微认真一点,还会这么忙乱吗?“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在我参加工作之后不久,有一位领导就告诉过我这句话,但一次又一次的错误告诉我,要达到这句话的要求并非易事。

第一次没做好,同时也就浪费了没做好事情的时间,返工的浪费最冤枉。第二次把事情做对既不快,也不便宜。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简称DIRFT)”是著名管理学家克劳士比“零缺陷”理论的精髓之一。第一次就做对是最便宜的经营之道!第一次做对的概念是中国企业的灵丹妙药,也是做好中国企业的一种很好的模式。有位记者曾到华晨金杯汽车有限

公司进行采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悬在车间门口的条幅——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在很多人的工作经历中,也许都发生过工作越忙越乱,解决了旧问题,又产生了新故障,在一团忙乱中造成了新的工作错误,结果是轻则自己不得不手忙脚乱地改错,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则返工检讨,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或形象损失。

由此可见,第一次没把事情做对,忙着改错,改错中又很容易忙出新的错误,恶性循环的死结越缠越紧。这些错误往往不仅让自己忙,还会放大到让很多人跟着你忙,造成巨大的人力和物资损失。

所以,盲目的忙乱毫无价值,必须终止。再忙,也要在必要的时候停下来思考一下,用脑子使巧劲解决问题,而不盲目地拼体力交差,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把该做的工作做到位,这正是解决“忙症”的要诀。

你还忙吗?当然忙!但希望是忙着创造价值,而不是忙着制造错误或改正错误。只要在工作完工之前想一想出错后带给自己和公司的麻烦,想一想出错后造成的损失,就应该能够理解“第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对”这句话的分量。

企业中每个人的目标都应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对”,至于如何才能做到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克劳士比先生也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这就是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对”,如何做才能达到“对”这个标准。

克劳士比很赞赏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工程施工中,师傅们正在紧张地工作着。这时一位师傅手头需要一把扳手。他叫身边的小徒弟:“去,拿一把扳手。”小徒弟飞奔而去。他等啊等,过了许久,小徒弟才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拿回一把巨大的扳手说:“扳手拿来了,真是不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