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大病求医,小病求己
4732600000027

第27章 常见疾病的防护(4)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由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其原因是:分娩时损伤了支持子宫正常位置的韧带及盆底组织;产褥期产妇习惯仰卧,产妇过早参加劳动;老年人、长期哺乳妇女以下生育过多、过密、体质虚弱者也常发生子宫脱垂。

1.病症表现

(1)阴道内有肿物脱出:初起时在腹压增加时脱出,卧床休息后缩回。严重时块状物可长期暴露于阴道口处,发生糜烂感染。

(2)经常发生尿频、排尿困难、液潴留或尿失禁以及大便困难。

(3)下腹部及阴部有下坠感,腰酸,来月经时加重。

(4)妇科检查:根据子宫脱重的程度分为三度。第一度,子宫颈未脱出阴道口。第二度,子宫颈脱出阴道口,但子宫在阴道内。第三度,宫颈与宫体全部脱出于阴道外。

2.自我防护

(1)避免加重腹压的劳动,如提重物及蹲式工作等。

(2)坚持提肛肌的锻炼:患者端坐凳子,双腿交叉,两手不扶东西,反复站起来与坐下,10~20次,每日2遍。

盆腔炎

盆腔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盆腔炎主要由于产后身体虚弱、宫腔内手术操作、宫内节育器、经期不良卫生习惯及经期性交而导致病原菌入侵宫腔而引发炎症。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或体质较差,病程迁延而导致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很难治愈,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急性发作。

1.病症表现

(1)急性盆腔炎可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可有下腹疼痛伴低烧。在月经期发病可引起经量增加,经期延长;非经期发作时可引起白带增多。严重时伴有全身症状:怕冷、高热、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有时还伴有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尿频、尿痛;有时还有直肠刺激症状:腹泻、里急后重、排便困难;有的还可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高热、长期持续低热、轻微下腹痛、久治不愈的阴道不规则出血。

(2)慢性盆腔炎可表现为:易劳累、疲乏、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下腹部坠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有的还会引起月经不调。

(3)并发症:急性盆腔炎严重者可导致输卵管卵巢炎(又称附件炎)、卵巢脓肿、急性盆腔腹膜炎、败血症,若不及时控制往往很快出现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慢性盆腔炎损伤卵巢功能可导致盆腔淤血,从而引起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而致不孕。

2.自我防护

(1)卧床静养,等症状消失,并且在三四周内禁止性交。严禁经期性生活。

(2)注意经期和阴道卫生;进行阴道、官腔手术后,可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给清淡饮食,避免生冷、辛辣刺激品,多饮水。使用中药外敷消炎止痛,给予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4)积极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性疾病。必要时实施手术治疗。

(5)取半卧位,以有利于子宫腔分泌物引流,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体质虚弱者可多次少量输血。

(6)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疼痛严重者可服止痛剂。

(7)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引起炎症扩散。

(8)解除病人思想顾虑,坚持治疗;注意营养和劳逸结合。

(9)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普及新法接生,注意月经期及产褥期卫生。性生活不可过频及乱交。

(10)医务人员在分娩、流产宫腔手术操作时应严格消毒,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11)经期、产期用清洁的月经垫或卫生巾,勤换内裤,保持外阴干净,禁止性交,预防感染。积极治疗急性盆腔炎,勿使之转为慢性。

妊娠呕吐

多数孕妇在妊娠12周以内常恶心、呕吐、食欲差、挑食、疲乏无力等现象,称为早孕反应。一般短期内可自行消失,不影响生活、工作,不需特殊治疗。多数妇女反应严重:呕吐频繁,不能进食、进水,影响孕妇身体健康者,称为妊娠呕吐。

1.病症表现

(1)妊娠6周左右出现剧烈恶心呕吐,甚则滴水不进,呕吐物为胆汁、清水或夹血丝。

(2)日久则出现脱水及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消瘦,体重下降,口唇燥裂,眼窝凹陷,皮肤失去弹性,尿量减少,呼吸深快,有醋酸味。

(3)严重者脉搏增快,体温升高,血压下降。当肝肾功能受到影响时,可出现黄疽和蛋白尿。甚则眼底出血,病人意识模糊或呈昏睡状态。

2.自我防护

(1)要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保持精神愉快。

(2)卧床休息,避免不良刺激。

(3)饮食应选择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或病人爱吃的食物,需少吃多餐。进食或服药前先用鲜姜汁滴舌或鲜姜擦舌止呕。

(4)呕吐严重者,以暂禁食24小时,经补液及药物治疗好转后再进食。

流产

流产是指妊娠在28周前终止,胎儿体重在1千克以下者。发生在12周岁以前的流产称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以后的流产称晚期流产。与染色体异常、接触有毒物质或药物、母体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或生殖器官疾病、免疫因素或母儿血型不合有关。早期流产中染色体异常者占50%~60%,母儿血型不合者常引起晚期流产。根据流产的发展过程、特点,可分为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完全流产、过期流产、习惯性流产六种。

1.病症表现

主要症状是腹痛及阴道出血。

(1)先兆流产出血量少,轻微下腹疼痛,无妊娠物排出,或伴腰酸及下坠。

(2)难免流产则阴道出血较多,超过月经量,无妊娠物排出,腹痛加重,下坠,或羊膜已破。

(3)不全流产表现为阴道出血量多,持续不止,腹痛有妊娠物排出,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

(4)完全流产表现为妊娠物排出后阴道出血减少或停止,腹痛消失。

(5)过期流产多有先兆流产史,以后子宫不再增大或有所缩小,如已至妊娠中妍,腹部无增大,无胎动。

(6)习惯性流产为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每次发生的时间多在同一妊娠月份。

2.自我防护

(1)妊娠期不宜攀高、举重物,不宜涉水远游,避免劳累,走路不要急促,不要穿高跟鞋,衣裤要宽大舒适。避免感冒,晚期禁止性生活。

(2)凡流产后,下次受孕时间不能太近,应避孕1年以后再孕。

(3)流产后,特别是习惯性流产后,必须查明流产的原因,夫妇双方都要检查,如双方血型、精液、阴道涂片、性激素测定等。应根据不同原因进行妥善处理。

(4)对习惯性流产者,要注意解除思想顾虑,正确对待生育问题。

(5)对从事毒物如铅、汞、苯、砷等生产的女职工,应注意做好防护工作。

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以初产妇多见。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乳汁淤滞,或乳头被婴儿吸破,致病菌侵入乳管,引起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如果炎症得不到及时治疗控制,易形成乳房脓肿。

1.病症表现

(1)因乳汁淤滞所致者,乳房肿胀疼痛,并有界线不清的硬块,乳汁排出不畅,皮色或红或白,伴有发热恶寒,饮食纳呆,乏力等症。

(2)炎症浸润期:乳房增大,红肿胀痛,局部触摸有热、硬感,压痛。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疼痛,伴有高热、寒战等中毒症状。

(3)脓肿期:乳房肿处呈持续状逐痛,如脓肿表浅,可摸到波动感。但深部的脓肿或较肥大的乳房,常不易摸到波动感,须行局麻穿刺方可诊有无脓肿形成。并伴有高热不退等症。

2.自我防护

(1)产前常用毛巾、肥皂洗擦乳头,并用拇、食指捏拉乳头,使皮肤变得坚韧。

(2)哺乳期应保持乳头清洁,每次喂完奶应使乳汁吸空。如吸不空或奶胀感,应用手挤或用吸乳器排空。

(3)哺乳期用橘核30克煎水服,可防止乳汁淤滞。

(4)乳头如被吸破。应及时治疗。

(5)患病期间要停止喂乳,清淡饮食,心情舒畅。

更年期综合征

妇女由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也就是卵巢功能由逐渐减退到最后消失的一个时期,称更年期。一般45~55岁。这期间常出现月经紊乱,面部潮红,易出汗,心悸失眠,头晕耳鸣,疲乏无力,浮肿等,这些症状均称更年期综合征。但并非每个妇女都出现,而且轻重程度也不相同,严重者可影响生活和劳动,需要给予适当治疗。

1.病症表现

(1)月经改变:月经周期缩短或不规则,经血量多,时断时续,以后经期逐渐缩短,经血量逐渐减少,直至断经。

(2)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病人感到一阵热痛涌上头面,伴有头晕、骨质疏松、腰痛、关节痛、牙齿松动。

2.自我防护

(1)妇科手术时,对45岁以下的妇女要保留一侧卵巢组织,防止本病的发生。

(2)要使人们懂得更年期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不要成为精神负担,不要有恐惧感。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调神经功能。

五、五官科常见病

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较常见的眼病,多双眼患病,但常一眼先得,一眼后得,此病为眼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1.病症表现

大多数开角青光眼病人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仅有少数病例有头痛、眼胀或视瞪等,但光有这些症状并无诊断价值。中、晚期才有视野、视乳头及中心视力的改变。

2.自我防护

(1)禁止使用具有扩瞳作用的药物,如阿托晶类药。避免暗室工作。

(2)保持心情舒畅及充足睡眠。

(3)有家族史的子女应注意观察,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是指发生在40岁以上,晶状体逐渐发生变性混浊,而除全身和局部其他因素影响的后天性原发性白内障。一般为双眼,年龄越大越多见。但双眼发病的时间、混浊的程度与发展的速度可有参差。其病因是:生理性老化(代谢衰退、硬化脱水和长期调节紧张等);营养不良(全身和局部营养不良、血管硬化、睫状上皮变性等);晶状体蛋白分解(晶状体囊通透性增高,蛋白分解酶进入晶状体内引起晶状体蛋白分解);辐射损伤(红外线、紫外线等);全身代谢及内分泌紊乱等。

1.病症表现

(1)自觉症状:视物模糊,与晶状体混浊所在部位及密度有关。早期自觉眼前有固定不动的黑点,偶尔可有单眼复视或多视,随混浊的进展,视力障碍逐渐加重,最后降低到眼前指数或仅有光感。

(2)楔状白内障:混浊主要局限于晶状体纤维组织的皮质部。

①初发期:晶状体混浊局限在赤道部,呈楔状混浊,具有水隙和板层分离,视力常不受影响,眼底可窥清。如混浊涉及瞳孔区,则引起视力障碍。

②膨胀期:晶状体混浊加重呈弥漫性,但不均匀,前囊下尚有部分透明皮质,虹膜新月投影存在。此期皮质水分增加,使晶状体膨胀,前房变浅。有青光眼素质者,可引起青光眼发作。眼底难窥见,视力明显下降,视物不清。

③成熟期:斜照无虹膜投影。肿胀消退,前房恢复正常,视力明显下降,只能辨别手动,或仅存光感。

④过熟期:晶状体纤维自溶,皮质分解融化而成糜粥样乳白色液体。此期由于脱水,囊膜变得松弛,造成皱褶,前房变深,暗黄色的核下沉,视力有所恢复。

(3)核性白内障:混浊主要局限于晶状体纤维组织的核心部,有些可合并皮质混浊。早期视力可不受影响,随着病情的发展,核混浊由初呈灰黄色逐渐加重变为黄褐色、棕色或棕黑色,此时视力高度减退,眼底不能窥见。

2.自我防护

(1)白内障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全身疾患有关,治白内障应与治以上相关疾病同步进行。

(2)白内障与紫外线有关,因此避免过多照射紫外线及某些化学物质(三硝基甲苯、二硝基酚)、金属物质(铜铁、银、汞)等因素的影响。

(3)在饮食方面,合理调配,营养均等,不过食油腻厚味,多选清淡饮食。

(4)在强光和暗处均不宜观看过久,看电视、电影时间不宜过长,或每半小时后,闭目养神5分钟。

(5)白内障病人看电视、电影过久或暗室工作过久,易诱发青光眼。如发生剧烈头痛、眼胀痛、恶心、呕吐及虹视等青光眼症状时,必须立即到医院检查治疗,延误时机可导致失明。

(6)精神愉快、乐观是防病长寿的秘诀。生活快乐对眼睛健康大有帮助。

牙周病

牙齿的支持组织(牙龈、牙槽骨、牙骨质、牙周韧带)的慢性破坏性炎症称牙周病。牙周病的发病因素比较复杂,有局部因素及全身因素,局部致病因素主要是细菌、菌斑、牙石以及食物嵌塞、咬合创伤、不良修复体等。全身因素包括内分泌失调、遗传、营养不良,某些慢性疾病等。

1.病症表现

(1)牙周病常开始于牙龈炎,牙龈肿胀、变红、出血,正常外形改变,龈缘糜烂或增生,咀嚼食物或刷牙时容易出血。

(2)龈沟加深继而形成龈袋,而牙周袋形成导致牙龈在牙面上的附着丧失,一般无症状,有感染时可发生并波及整个牙周袋壁,可有疼痛、溢脓、口臭等症状。依据X线显示,可见牙槽嵴顶的硬骨板消失,边缘如虫蚀状,继而牙槽嵴发生垂直吸收,高度降低。

(3)牙周组织的损害到达一定程度,支持骨减少,加之创伤加重,导致牙齿松动。

2.自我防护

(1)注意口腔卫生、彻底去除牙石及不良修复体、充填体等刺激物。

(2)加强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3)叩齿、早、晚按摩牙龈。

龋病

龋病是牙齿的硬组织(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逐渐被破坏的疾病。龋病是人类常见病,患龋病的牙齿亦称虫牙、蛀牙。龋病不仅使牙齿缺损,而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咀嚼功能障碍等,严重的还可以引起牙髓、牙槽骨及颌骨的炎症。

1.病症表现

(1)龋病容易发生于牙面的隐蔽部位,龋损导致牙齿的颜色、形态、质地发生变化,牙齿硬组织的损害不能自身修复,临床上根据牙齿的龋坏程度,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2)浅龋即牙釉质龋,牙齿上未形成龋洞,病变仅限于牙釉质内,牙齿病变部位多由半透明的乳黄色变为浅褐色或黑褐色,此时不会产生什么主观症状,但牙颈部浅龋多已破坏到牙本质,应注意。

(3)中龋病变破坏到了牙本质浅层,牙齿已有龋洞形成,牙齿对酸甜食物较为敏感,特别是冷刺激尤为明显,刺激去除后,症状消失。

(4)深龋病变破坏到了牙本质深层,牙齿有较深的龋洞形成,温度刺激、化学刺激以及食物进入龋洞时均引起疼痛,但在这种情况下,不产生自发性疼痛。

2.自我防护

(1)在可能的情况下注意营养,特别对孕妇和儿童。

(2)口腔检查也很重要,发现龋及早治疗。

(3)注意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坚持早、晚刷牙。采取正确的刷牙方法,选用含氟及其他防龋牙膏。饮后要漱口。

(4)皂荚煅成灰与食盐混合研极细末,擦牙。应注意研成极细粉末,以免日久磨损牙釉质。

复发性口腔溃疡

口腔黏膜周期性反复发作局限性溃疡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亦称阿弗他口炎。这是黏膜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好发于唇、颊、舌缘等。在黏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现;但在角化完全的附着跟、硬腭则少见。年龄不拘,女性较多,一年四季均能发生。溃疡有自限性,能在7~10日左右自愈,病因尚不清楚,与该病有关的因素有:免疫学异常、心理与社会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因素、营养缺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等。

1.病症表现

(1)发病前躯症状为敏感、不适、有触痛或烧灼感。大约24小时后局部水肿、充血,呈一小红点或丘疹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