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大病求医,小病求己
4732600000003

第3章 求医问药——明明白白去就医(2)

一般包括:小创伤的清创缝合、腱鞘囊肿、脱臼的复位、吸宫流产术、上环术、取环术、诊断性刮宫术、外阴活检术、宫颈活检术、输卵管通水、电烫术、宫颈息肉摘除术、激光、微波治疗息肉、痔疮和皮肤性病,眼科的倒睫等。

2.手术注意事项

(1)妇科门诊小手术应注意:

①妇科小手术均应由妇科医师看病,根据病情开手术单,交款,并进行预约。

②手术当日如有不适、发热、咳嗽等现象,应事先向医师申述,按照医师要求推迟手术。

③手术前3天禁止进行房事;术前不要大量进食;手术前排空大小便;术前病人应自带消毒的卫生纸及卫生带等备用。

④上环、取环、电烫手术、输卵管通水、官腔注药者在月经干净3~7天后,方可进行手术,取环病人需带本单位计划生育部门专用证明、上环原始记录等。无计划生育部门专用证明,医院不做取环术。

⑤月经前诊断性刮宫的病人,需在来月经前3天及来月经当天24小时内进行手术。

⑥术前需要打针的病人,应先到门诊注射室注射药物,半小时后进行手术。

⑦妇科病人手术后要注意:手术后一个月内禁止盆浴;手术后一个月内禁止房事;电烫手术后病人3个月禁止同房;输卵管通水的病人,手术后30分钟时留尿做化验;患者应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

(2)外科、五官科、肛肠科、皮肤科的小手术,一般在门诊手术室或治疗室进行。一般清创缝合和小手术不需预约,需要预约的小手术通常包括:取组织进行活检、扁桃体挤切或摘除术、表浅肿瘤摘除、包皮环切、睑内翻矫正、膀胱镜检等。此类小手术应注意:

①需做门诊小手术的病人应进行预约登记。

②在手术前一天要搞好个人清洁卫生,头部手术要理发,脸部手术要刮去汗毛,取组织进行活检的部位要清洗皮肤,手足部的手术则应修剪指甲。

③手术日带好预约的手术通知单、门诊病历本、交费的附发票,按指定的时间提前30分钟到达门诊手术室等候。

④做门诊小手术的病人,有亲属或亲友陪同最好,便于与医师、护士联系。

⑤病人手术后,要在医院休息30分钟。切记医师交代的复诊、拆线、换药时间。

⑥病人手术后回到家如出现伤口出血不止、缝线的伤口崩裂、剧烈疼痛或者发热等,要立即到医院看病,尽早处理。

⑦门诊小手术伤口缝合拆线时间根据部位不同而有区别。一般是:脸部、颈部小手术缝合后4~5天拆线;胸部、腹部、腰部小手术缝合后5~7天拆线;四肢小手术缝合后7~10天拆线;手、足关节部位小手术缝合后10~13天拆线;老年人、贫血、营养不良者或在冬天拆线时间适当延长1~3天。

病人换药时应注意的问题

1.病人应积极配合医师,对感染的伤口进行换药,不然伤口难以愈合。

2.小孩换药应由家人或他人陪同。

3.医师对需换药的伤口消毒后,病人切莫用手触摸消毒处、伤口及敷料。在未覆盖纱布前不要对着伤口吹气、呼气。

4.换药室的一切器械和敷料均已经过高压消毒灭菌处理,患者不要用手触及,严防交叉感染。

5.伤口换药后,病人不要自己在伤口上涂药撒粉,以免对伤口造成刺激,影响伤口愈合。

6.医师根据伤口的情况,有的用暴露疗法,不盖东西;有的则需上药或覆上纱布之类,一切均应听从医师的治疗安排,不能自作主张。

7.感染严重的病人,应按医师的吩咐使用抗生素和其他疗法。

8.病人应当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增强体质,促进伤口的愈合。

取药要注意的事项

一般医院都设有划价处、收费处、取药处三种窗口。因此,取药者首先应到划价处排队划定价格,然后按划价的数目到收费处交款。收费后会开出二联发票,一联发票由自己保存,另一联发票连同处方交给取药处,才能取药。取药时应注意:

1.听清发药者的详细交待。要从开处方的医师和药房给药的药剂师那里弄清楚用药的方法、剂量和用药途径,比如每天服几次,每次服几粒,饭前服还是饭后服,是肌内注射还是静脉注射,要不要做皮肤过敏试验等等。如果发现以往用这种药有过敏反应,应当立即找医师更换。

2.取到药后要看药的种类是否与处方一致,并详细看袋上的姓名是否和本人姓名相符,看服用的说明和服药注意事项是否写清楚了。对不清楚的问题要问明白。

怎样向医院反映意见

在医院看病的过程中,患者如果和医生、护士或医院其他工作人员发生矛盾,如因收费、服务态度、工作质量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反映,医院一般设有处理病人意见的接待室。接待室设在门诊办公室,由院领导或职能科室的负责人轮流值班。24小时随时可以前去反映意见和建议,他们会当即给予解答,对存在的问题会进行调查,并给予处理。

另外,医院还设有意见箱,有意见和建议的同志可以写投诉信件。在没有设立接待室的医院,凡有意见可到医院的医务科、院长办公室、院党委办公室反映。

属物价方面的问题可向专职物价员询问,也可直接找院领导反映。如果是医疗、护理、检查等过程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则可向咨询台、导诊台、分诊护士询问。

住院病人反映意见可找护士长、科主任,也可到住院部职能科室反映。

三、怎样看急诊

哪些情况须看急诊

急诊,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是指需要紧急诊断治疗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急救;对病人而言是指急发病症或是慢性病的突然加重。一般发生以下情况可看急诊:

1.突发高热,体温在38~38.5℃以上。

2.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如: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

3.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

4.各种原因引起的抽搐。

5.各类急性外伤如:脑外伤、脊髓损伤、骨折、内脏损伤、肌肉撕裂伤等。

6.烧伤。

7.急腹症。如:不明原因的腹痛、肾绞痛、胆道痉挛所致绞痛等。

8.各种急性出血。如:呕血、便血、咯血等。

9.急性呼吸困难、窒息及呼吸衰竭。

10.急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等。

11.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包括脑溢血和脑血管栓塞)。

12.各种急性炎症。

13.急性尿闭、血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14.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失水、酸中毒、碱中毒等。

15.耳道、鼻腔、咽部、气管、食管及眼内异物等。

16.急产、难产、流产及产前、产后大出血和子痛等。

17.各种中毒、吸毒、自杀、溺水及电击者。

18.各种慢性病的急性发作。

你知道怎样呼救吗

1.120电话呼救

我国大部分城市和县都已开通了医疗专用120急救电话,120急救电话24小时有专人接听,接到电话可立即派出救护车和急救人员,是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有些没有开通120的地区,医院也向社会公布了专用急救电话号码,病人可以选择要去的医院拨打。

为了使病人及时得到运送和救治,在拨打120时要注意:

(1)确定对方是否是医疗救护中心。

(2)在电话中讲清病人所在的详细地址。如xx区(县)xx路(乡)xx弄(村)x号(组)x室(号),不能因为泣不成声而诉说不全,也不能只交待在某厂家旁边等模糊的地址。

(3)说清病人的主要病情,诸如呕血、昏迷或从楼上跌下等,使救护人员能做好救治设备的准备。

(4)报告呼救者的姓名及电话号码,一旦救护人员找不到病人时,可与呼救人联系。

(5)若是成批伤员或中毒病人,必须报告事故缘由,如楼房倒塌、火车出轨、毒气泄漏、食用蔬菜中毒等,并报告罹患人员的大致敢目,以便120调集救护车辆,报告政府部门及通知各医院救护人员集中到出事地点。

(6)挂断电话后,应有人在住宅门口或交叉路口等候,并引导救护车的出人。

(7)准备好随病人带走的物品,如衣服等。若是服毒或食物中毒的病人,要把可疑的残留药品和食物带上;若是断肢的伤员,要带上离断的肢体等。

(8)疏通搬运病人的过道。

(9)若在20分钟内救护车仍未出现,可再拨打120。如病情允许,不要再去找别的车辆,因为只要120接到你的呼叫,是一定会来救护车的。

(10)选择去哪个医院有两个准则:一是就近,二是考虑医院的特色。

2.110电话呼救

我国有不少城市已实行公安110与卫生120联网,拨打110也可以得到救护,特别是属刑事案件、纠纷、意外事故,110不仅可以提供救护车辆,还可送至其管辖的法检医院,帮助进行伤情鉴定。

3.救护车出车计价

救护车出车主要是为接送急救患者,任务繁重,随叫随到,因此按照规定实行收费。收费标准包括救护车费和出诊医生、护士出诊费及在途中抢救病人所用的检查、治疗、药品费。救护车费、出诊费各省(市)都有统一收费标准。

如何办理急诊手续

常言道:心急如焚,急生乱。一般而论,当亲人、朋友或邻居生了急病送到医院,往往不知怎么办。有的不知道办理急诊手续,奔来奔去耽搁了时间,影响及时诊断和急救。其实只要了解了急救的程序很快就能看上病。

通常每所医院都设有急诊科(室),标有急诊字样,夜间设有急诊灯(红色)标志,急诊科内设有急诊室、抢救室、治疗室、手术室、留观室和重症监护室(ICU)。急诊病人办理手续的程序是:

1.病情十分严重的,先将病人送往急诊抢救室,由医务人员先行抢救,然后由护送者办理就诊手续。

2.一般急诊,先到急诊分诊台由分诊护士简单询问病人或陪送者,测体温、量血压,根据病情指导你到急诊专科诊室候诊,这时病人或陪人按护士指导到急诊挂号窗口挂号,领取急诊病历本,到指定专科候诊。

3.经急诊专科诊室诊断后,需要做化验和特殊检查的,医院设有急诊化验、急诊X射线检查、急诊B超、CT、心电图等检查,为急诊患者提供优先和方便。需要手术的可直接送手术室,需进行抢救的可送到ICU,需住院者需办理住院手续。

4.医院实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负责制。第一个接诊的医师、护士为你负责到住上医院。陪送者不要到处乱找医师,要听从首诊医师的安排。

5.虽属急诊范围,但病情较轻又需治疗者,或诊断不清需做特殊检查时,医师会尽力将病人收进观察室观察治疗。

6.病人经过急救治疗,病情稳定后,一般转送普通门诊或专科门诊或住院部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复诊时,病人应带急诊病历本和各项检查报告单。

什么是重症监护室(ICU)

ICU是急诊科抢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肾功能衰竭、重度休克、昏迷等生命垂危、病情极严重的病人的场所。ICU一般配备了最好最全的现代化抢救设备,能对各种危重病人实施持续有效的抢救。家属在病人将送入ICU前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由于ICU的仪器设备集中,且实行专医专护,故费用较高;二是由于病人病情危重,需要一个相对无菌的环境,故家属不能入内陪伴(但可在规定时间内更衣,带口罩进去探视)。

急诊期间陪人要注意什么

经医师诊断后留观察室治疗的病人,均需有陪人,因观察室设备简单、病人多,且多为重症、急症,陪人应注意:

1.留观病人一般不超过72小时,病情稳定后由医师安排去向。

2.陪人在此期间应和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搞好卫生,按医嘱给病人进食。当医师、护士紧张抢救时不要时刻询问和在病床前走来走去。

3.当医师和护士不在时,要时刻注意病情的变化,及时向医师、护士报告,也可按报警灯。

4.陪人要了解急诊科,的内外环境,各种化验室、检查室,购药室等的位置,以便准确推送病人检查,送检各种化验标本。

5.陪人在病人无要求的情况下,不要过多与之交谈。要保持诊室内的安静,切忌高声谈笑。不要吸烟、乱扔果皮纸屑。

6.陪人应准备充足的现金供随时购药、做各种检查用。由于急诊室不架设陪人床,陪人要轮流休息,以便有足够的精力照顾患者。

四、日常就诊的误区

就诊时的十个禁忌

正确的治疗源于正确的诊断,而诊断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人就诊时能否与医生密切配合。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为数不少的误诊,是病人或者陪护者造成的,与他们在就诊时的种种过失有关。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十种。

1.酒后或大量吸烟后立即就诊

由于中等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或大量吸烟可引起心率(脉搏)显著加快,血压波动,以及出现其他异常改变,容易产生某些“假象”,给确诊造成一定困难,因此,要求患者在就诊前4~6小时内,不准饮酒或大量吸烟。

2.用药后立即就诊

有些药物可遮掩症状,因此,除非病情紧急需用抢救药之外,一般在就诊前不宜用药,特别是镇痛药、解热药、降压药、镇静安眠药等。

3.浓妆后就诊

病人就诊前切勿化妆,尤其是不能浓妆艳抹。这是因为化妆品掩盖了本来的肤色,对诊断十分不利。

4.隐瞒病史

有意无意对医生隐瞒病史,实为就诊之大忌。因为病史是诊断疾病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如果病史不清楚,再高明的医生也难以对疾病确诊,很容易造成误诊。

5.谎报病史

这比隐瞒病史更糟,对病人的危害更重。虚假的病史可将医生的思路引向歧途,容易做出错误的诊断,进而导致错误的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6.过度紧张

病人在陌生的医生面前感到有些紧张是难免的,但若过度紧张,甚至产生恐惧心理,则会妨碍诊断,给确诊带来困难。因为人体在高度紧张状态时,会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增高,以及肌肉紧张等症状,不仅会造成假象,而且还会妨碍检查。

7.挑医生

想找经验丰富、医术高超的医生看病,是人之常情。但到较大的医院看病,除专家门诊外,一般都是中青年医生轮流出门诊,而病房则是病床责任制,即每位医生负责固定的病床。这样一来,到医院看病大多是随机性的,轮到哪位医生就是哪位医生看。这时如果病人再挑选医生,在自己不中意的医生面前表现出失望或不满,会伤害医生的自尊,产生副作用,不利于诊断。

8.多疑或不信任

有些病人,特别是一些“老病号”,或某些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患者,常常自以为是,不懂装懂,对医生的诊断无根据地怀疑、不信任。这种态度不仅会损害医患关系,而且还会由于不能很好地执行医嘱而影响治疗效果。

9.检查时不合作

医生在进行物理检查时,病人必须主动配合,才能使检查成功。如果检查时不按医生的要求去做,不能很好地与医生配合,必然影响检查结果,容易造成误诊。用医学仪器检查,也需要病人配合,如做血液生化检查,需要病人空腹抽血等皆是。

10.指名要药

许多病人就诊时不愿服医生给开的药,而是向医生指名要药。这种做法弊端很多。因为治疗必须对症下药,该用什么药必须由医生根据诊断开方,滥用药物不仅是种浪费,而且还容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另外,不少医生都讨厌病人自己索药,把指名要药看做是对医生的不信任,所以,这种做法还会损害医患关系。

女性患者看病时的五项禁忌

1.忌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