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工作中无小事
4735900000006

第6章 发挥你的潜能(3)

在李嘉诚开始转营塑料花的时候,有一天,一位美国人突然找他,说经某贸易公司的负责人推荐,认为他的工厂是全香港最大规模的塑料花厂,决定定购一批塑料花。突如其来的订单让李嘉诚深感意外,因为当时他的厂房并不太大。后来李嘉诚才知道,从前那间贸易公司的负责人,认识这位美国人,告诉他李嘉诚是完全值得信任的生意伙伴,为他说尽好话。这位美国人最后给李嘉诚6个月订单,更成为他的永久客户。他们所需的塑料花逐渐地全由李嘉诚供应,李嘉诚的塑料花业务发展因此一日千里。李嘉诚指出,做生意不要怕吃亏,需要以市场为依据的判断,一时吃亏,长远却往往有利。

但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吃亏的人实在太少,这并不仅仅因为人性的弱点很难拒绝摆在面前本来就该你拿的那一份;也不仅仅因为大多数人缺乏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不能舍眼前小利而争取长远大利。

强者恒强,很多时候就因为强者有吃亏的本钱;而弱者,就算想吃亏也吃不起,所以弱者的生存,实在是更难。吃亏是福,吃小亏占大便宜。但是吃亏也是有技巧的,会吃亏的人,亏吃在明处,便宜占在暗处,让你被占了便宜还感激不尽,这也是处世的智慧。

深圳有一个农村来的没什么文化的妇女,起初给人当保姆,后来在街头摆小摊儿,卖一个胶卷赚一角钱。她认死理,一个胶卷永远只赚一角,生意越做越大,现在她开了一家摄影器材店,还是一个胶卷赚一角;市场上一个柯达胶卷卖23元,她卖16元1角,批发量大得惊人,深圳搞摄影的没有不知道她的。外地人的钱包丢在她那儿了,她花了很多长途电话费才找到失主;有时候算错账多收了人家的钱,她火急火燎找到人家还钱;听起来像雷锋,可赚的钱不得了,在深圳,再牛气的摄影商,也得乖乖地去她那儿拿货。

据说有个砂石老板,没有文化,也绝对没有背景,但生意却出奇的好,而且历经多年,长盛不衰。说起来他的秘诀也很简单,就是与每个合作者分利的时候,他都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如此一来,凡是与他合作过一次的人,都愿意与他继续合作,而且还会介绍一些朋友,再扩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客户。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但所有人的小头集中起来,就成了最大的大头,他才是真正的赢家。

这些事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一个半文盲妇女和没有文化的砂石老板在一个人精成堆的地方,竟然打败了众多的竞争对手。然而,稍加思索,就会觉得事出有因,甚至理所必然:赢在诚实,赢在信誉。“吃亏是福”并不是简单的阿Q精神,而是福祸相依、付出与得到的生活辩证法,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信奉“吃亏是福”,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心胸变得宽阔,更加乐观、积极,而且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能得到更多人的真心帮助。

在人际交往中,吃亏精神也很必要和宝贵。一般来讲,能吃亏让人、有吃亏精神的人,多是忠厚朴实、讲信用、讲信誉的人,也是多能克己,能谅人,是宽宏大度的表现,这种人也常受到敬重与赞美。那些什么事情也不肯吃亏、总爱斤斤计较、沾光没完没够的人,却使人看不起,更不愿与其多来往,多共事,若与这样的人处事打交道,该是多么的没意思。

吃亏与让人是常连在一起的,怕吃亏就很难去让人,若一天什么事都尖刻、怕吃亏,天长日久就会众叛亲离,孤家寡人,这不是别人吃不起亏,而是看不惯这种作风,对这种人,从感情与心理上就有了讨厌与反感,首先是从人品上疏远了,怎么能与之深交与共事呢?古人讲“吃亏是福”,实际就是告诫人们:对吃亏的事要看长点,想远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嘛,做人处事,还是忠实厚道为好。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我们在交往中总是在交换着某些东西,或者是物质,或者是情感,或者是其他。正是交往的这种社会交换本质,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必须注意,让别人觉得与我们的交往值得。无论怎样亲密的关系,都应该注意从物质、感情等各方面“投资”,否则,原来亲密的关系也会转化为疏远的关系,使我们面临人际交往困难。

在我们积极“投资”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急于获得回报。现实生活中,只问付出,不问回报的人只占少数,大多数人在付出而没有得到期望中的回报时,就会产生吃亏的感觉。心理学家提醒我们,不要害怕吃亏。郑板桥的“吃亏是福”的拓片为很多人所珍爱,然而真正领悟其中真意的,恐怕为数不多。实际上,许多人在交往中都是惟恐自己吃亏,甚至总期待占到一点便宜。然而“吃亏是福”确实有它的心理学依据。“吃亏”是一种明智的、积极的交往方式,在这种交往方式中,由“吃亏”所带来的“福”,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所吃的亏。这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人际交往中的吃亏会使自己觉得自己很大度、豪爽,有自我牺牲的精神,重感情,乐于助人等等,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同时,这种强化也有利于增加自信和自我接受。这些心理上的收获,不付出是得不到的。另一方面,天下没有白吃的亏。与我们交往的无非都是普通人,在人际交往中都遵循着相类似的原则。我们所给予对方的,会形成一种社会存储,而不会消失,一切终将以某种我们常常意想不到的方式回报我们。而且,这种吃亏还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反过来将增加我们的自尊与自信。显然,吃亏将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美好的人际交往世界。而那些喜欢占便宜的人,每占了别人一分便宜,就丧失了一分人格的尊严,就少了一份自信,长此以往,必将在人际交往中找不到立足之地。

不怕吃亏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不要过多的付出。过多的付出,对于对方来说是一笔无法偿还的债,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人觉得很累,导致心理天平的失衡,这同样会损害已经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

8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就改变行进的路径

工作目标的调整,实际上是一种动态调整,是随机转移。当发现自己原来确定的工作目标与自己的条件及外在因素不相适合,那就要改弦易辙,另择其他路径,硬钻牛角尖是不可取的。

工作目标是一个员工未来工作生活的蓝图,它可以指引员工的工作习惯——你的工作会立即由杂乱无章变得井井有条。有了目标做导向,会发现哪些事与你的工作目标毫不相干,甚至会干扰你工作目标的实现,相信你会毫不犹豫地将它舍弃。

选定适合的工作目标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调整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前进的方向。选择适合的目标十分重要,适合的目标能推动我们快速走向成功;不合适的目标,如果固执地去坚持,会导致南辕北辙,离我们的目的地越来越远。

在职业生涯中,对于自己确定的目标,应把握好坚持与放弃的分寸。

如果原定工作目标与自己的性格、才能、兴趣明显相悖,这样,目标实现的概率相对较低。这就需要适时对目标作横向调整。要及时捕捉新的信息,确定新的、更易成功的主攻目标。

扬长避短是确定工作目标、选择职业的重要方法。在人类历史上,大量人才成败的经历证明,人们可以在某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天赋和能力,但不可能有多方面的强项。因此,每个人也应根据当前形势的变化,根据自身的特点,适时调整不适合的工作目标。

实际上,制定一个适当的工作目标,就等于达到了工作目标的一部分。工作目标一旦定好了,成功就会容易得多。所以,人人都要学会调整工作目标。

制定成功的工作目标以前,必须明白到达此目标的动机。这是因为实现人生目标,尤其是成功的目标,需要强大的、永不枯竭的动力。而要有这种动力,就要先有正确的动机,即要明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动机让人在艰难的时刻保持坚定的意志,让人的内心燃烧“肯定”的火焰,从而“否定”外在的各种障碍。

俗话说得好,“人怕入错行”。选错了目标的人,会浪费大好时光。许多人偏离了生活的正路,就在于没有弄清他们的人生价值,常常把精力消耗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惟有目标和价值观完全相符,才能使人的心灵得到欣慰和满足。

如果一个人希望做出不凡的成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确定工作目标。一切正确的决定,都植根于清楚的价值观。成功的工作目标是价值观的灿烂之果。

因此,每位员工在确立目标时,应审慎分析,充分考虑。一旦认为目标切实可行,具备成功的可能性,就要矢志不渝地瞄准这一个目标去坚持,并且不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要义无反顾、坚持到底,这样就必定能成功;另外,意识到目标不正确时,为了使目标更有意义,更切实际,更有可能实现,应及时调整工作目标。

不懂得放弃,也是一种灾难。这种人必将为物欲的贪求所累,一无所成。

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所犯的愚蠢的错误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他们常常忘记他们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反过来讲就是,一个人要想成功,在“有所为”之外,还需要具备“有所不为”的智慧和修养。即了解自己,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对不应该做的和暂时不应该做的事要懂得“放弃”或“暂时放弃”。这是职场运行的一个重要法则,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目光远大的标准。成功人士追求事业发达和个人利益的方式往往是迂回曲折的。所谓“迂回曲折”,就是他们往往首先暂时放弃眼前的、短期的利益,而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成功。

江雷参加工作后,很快显示出超人的工作能力,颇得公司管理层的赏识。工作到第二年年底,公司决定派一人到美国读MBA。江雷写了申请书,希望能得到公司的许可。一个星期后,江雷果然得到这个深造的机会。可就在出行前一天,公司老总将他叫了去,明确地告诉他,没有这个必要了,因为他已经具备了MBA课程所要培养的所有素质了。当然,如果他执意要去,他仍是深造的第一人选。如果他不去,公司将另行委以重任。江雷听后,略略沉思了一下,表示他接受公司的安排。江雷出国深造的愿望没能实现,周围的人不免风言风语起来,说他犯了大错,公司取消了他的深造名额。江雷没做任何辩解,仍努力地工作着。当年九月中旬,公司就下了委任书,任命江雷为一家分公司的总经理。

一般人在职场上很难做到“有所不为”,认为放弃是怯懦的表现,抓住每一份利益不放手,什么都想干,什么都不想放弃,结果什么也干不好。正如某成功者所说,“不懂得放弃,也是一种灾难。这种人必将为物欲的贪求所累,一无所成。”因此,当你选择为某种事业奋斗时,不要斤斤计较当前名利,做一些适当的放弃吧。必要的放弃绝不是软弱,而是一种策略,它会为你谋取更大的成功。记住,不要在牛角尖上钻洞。执着固然可贵,但有时放弃也是明智的抉择。

9每一次的失败都会增加下一次成功的机会

山里住着一位以砍柴为生的老农夫,在他不断辛苦建造下,终于建成了一座可以遮风避雨的房子。

有一天,他挑了砍好的木柴到城里卖,当他傍晚回家时,却发现他的房子起火了。邻居都前来帮忙救火,但是因为傍晚的风势过于强大,所以还是没有办法将火扑灭,一群人只能静待一旁,眼睁睁地看着炽烈的火焰吞噬了整栋木屋。

当大火终于扑灭的时候,只见这位老农手里拿了一根木棍,跑进倒塌了的屋里不断地翻找着,围观的邻人以为他正在翻找着藏在屋里的宝物,所以也都好奇地在一旁注视着他的举动。

过了一会,老农高兴地叫着:“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邻人纷纷向前察探,才发现老农手里捧着的是一片斧头,根本不是什么值钱的宝物。

之后,老农兴奋地将木棍嵌进斧头里,充满自信地说:“只要还有这把斧头,我就可以再建造一个更坚固耐用的房子。”

我们曾有过类似老农那样的经历吗?如果有,那么,失败可怕吗?你害怕失败吗?失败和成功一样,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必然具备的一部分,失败只不过是暂时的挫折,它是通往成功大道的一级石阶,它告诉我们的是某些方法已经行不通了,而某些方法还没有试过——这就是希望!失败是一块人格的实验田,我们不该让沮丧、颓废的野草在里头疯长,正确的做法是播下希望的种子,用坚持的水来浇灌,挥动执著的铁铲将消极埋葬。

在克服失败的旅途中,我们不仅时时受到外界的压迫,而且还时时受到自身的挑战。我们认为自己无法抵挡困难,就像拳击手上台后,发现对手比较强大就吓晕了一样。我们不是被对手击倒的,而是被自己打败了。

一位著名的击剑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输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队员。受阴影的影响,第二次他又输掉了,其实他并非技不如人。第三次比赛前,这名运动员做了充分的准备,他特意录制一盘磁带,反复强调自己有实力战胜对手,每天他都要将这盘录音带听上几遍,心理障碍消除了,他在第三次比赛中轻松击败对手。

奥格·曼狄若曾经说过:“无论我尝试了多少次,无论我在选定的事业中多么坚忍不拔,表现出色,无论我付出多大的代价,挫折与失败还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如影随形。我们每个人,即使是最坚毅、最具英雄气概的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失败的恐惧中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