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看得开是福
4748400000017

第17章 凡事都得看得开(3)

散朝后,那些参政还感到不满,后悔刚才没有找出那个说话之人。吕蒙正对他们说:“如果知道了他的姓名,那么就一辈子也忘不掉。这样的话,耿耿于怀,多么不好啊!所以千万不要去查问此人姓名。其实,不知道他是谁,对我并没有什么损失呀。”在的参政们都佩服他的气量大。

每个人都会经历背后说人和被人说的时候,别人说你两句,就让他说吧,只要无伤筋骨。和别人较劲,就是给自己找难受。

做人是这样,做事情也是这样。不过分吹毛求疵、凡事皆留有回旋的余地,对微末枝节的小事不妨让它过去,这乃是大部分中国人的处事为人的信条。

日本有一位修行有道的高僧叫白隐禅师。在白隐禅师住处附近夫妇人开了家店铺,他们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时间长了,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起来。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异常!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这位姑娘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个字。

这对夫妻听完后怒不可遏地去找白理论,白隐静静地听完了对方的辱骂,只淡淡地应道:“就是这样吗?”可事情并没有完,等那姑娘肚中的孩子降生后,姑娘的父母竞毫不犹豫地将婴儿抱给了白隐。这着实是一件让白隐禅师难堪的事,“一位出家的和尚,竟与民女通奸,还生了孩子,出的是哪门子的家”,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这位白隐禅师因为此名誉扫地,但他并不介意,他没有任何辩解,只是认真、细心地照顾着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买来其他婴儿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或是冷嘲热讽,但他总是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人之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般,他只想让那个孩子天天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年后,那位因未婚妈妈感到良心不安,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就如实的向父母说出了真相:孩子的亲生父亲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青年。于是姑娘的父母羞愧万分地去向白隐禅师赔礼道歉,并抱回孩。

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在把孩子交还给他们时仍然只是轻轻说道:“就是这样吗?”

生活中,我们也因为某些原因常被别人误会和指责,如果你事事都去解释或还击,往往会使事情越闹越大。这时不妨向白隐学习学习,把自己心胸放宽一些,没有必要去理会,难得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往往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人人都想躲是非。但如果你对人对事总是小肚鸡肠,那你就是在招惹是非了!不要总为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生气,心胸开阔点,离闲气远一点,快乐就离近一点。

心理解脱:

生活中,我们有时难免会被污蔑,误会,甚至名誉遭到诋毁,这时你也不必太过烦恼,我们不能每时每事都让人相信我们的清白,这时何不心胸开阔点呢?不要让是非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反正假的永远也真不少!

6、没有什么不可以饶恕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不可以原谅的,当人饶恕了他人的一次过错之后,你得到的必然是更多的尊重和爱戴。

在生活中,一个人不能不懂得宽容,也不能一味地宽容。一个不懂宽容的人,将失去别人的尊重,一个一味宽容的人,将失去自己的尊严。

宽容的反面是刻薄。宽容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

宽容是一种胸怀。胸怀宽广,身心健康,事业兴旺。宽容是一种爱心。科学研究表明,爱心多的人,体内啡肽大量释放,微循环改善,免疫力增强,从而使人快乐,健康长寿。宽容是一种奉献。在人际关系中,多一分宽容,就多一分宁静,多一分友爱,社会就多一分安定,多一分和谐。

宽容应是长者的一种气度。孔子日:“六十耳顺”,“十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做人的气度,也是宽容的尺度。俗语说:六十开外,多见少怪;大人不计小人过。让一步,切莫与人争强弱;忍一句,一切暑非自然去。“有容德乃大”。宽容者,胸怀坦荡,气度豁达也。宽容是人格的升华,睿智的结晶。

在我们的生活中,通常用“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来形容一个人的大度量。斤斤计较,眼里容不下沙子的人,肚里容不下气,甚至因气量小而闹出病来,这样的人绝非是君子。在交往中,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就要拥有一个大度的胸怀,学会宽容。

中国有句俗话,叫“宰相肚里能行般”。姑且不论那些宰相是不是都是些有肚量的人,但人们都敬重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泛胸怀的人。

对人如此,对待我们身边的小动物更应该宽怒。

有个叫吉姆的小男孩有养了养了一条非常可爱小狗,可惜,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他的小狗被邻居家的狗咬死了。小男孩简快要气疯了,发誓要杀死邻居家的那条狗,为他的宝贝狗报仇。

有一天下午他拖着懒懒的脚步进了他爸爸的商店,心想父欠准是要他擦玻璃或是干别的什么活。可是,爸爸从柜台后面出来领着吉姆进了储藏室。他们慢慢地绕过一堆杂货,来到一个角落。邻居家的那条狗正蜷缩在那儿,被拴在一根柱子上。

“那条狗在这儿,”爸说道,“如果你还想杀了它的话,这是最容易的办法。”他递给吉姆一把短筒猎枪。并疑虑地瞥了小男孩一眼。点了点头。

吉姆拿起猎枪,举上肩,黑色枪筒向下瞄准。那条用狗双棕色眼睛看着他,高兴地喘着粗气,张开长着獠牙的嘴,吐出粉红的舌头。就在他要扣动板机的一刹那,千头万绪闪过脑海。爸爸静静地站在一旁,可吉姆的心情却无法平静。涌上心头的是平时爸爸对他的教诲——我们对无助的生命的责任,做人要光明磊落,是非分明。吉姆想起他打碎妈妈最心爱的花瓶后,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地爱他;他还听到别的声音——教区的牧师领着他们做祷告时,祈求上帝宽恕他们如同他们宽恕别人那样。

此时,小男孩子手中的猎枪变得沉甸甸的,眼前目标模糊起来。他放下手中的枪,抬头无奈地看着爸爸。爸爸脸上绽出一丝笑容,然后抓住他的肩膀,缓缓地说道:“我理解你,儿子。”这时他才明白,他从未想过他会扣板机。他用明智、深刻的方式让他自己做出决定。始终没弄清爸爸那天下午为什么要安排邻居的狗出现在商店的,但是他知道他相信他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吉姆放下枪,感到无比轻松。他和爸爸一起解开了那条狗欣喜地蹭着他,短履巴使劲地晃动,仿佛在庆幸自己免遭枪杀。

一切生命都应得到尊重、爱护。人的可爱之处是有思想、会宽恕别人。作为高等灵长类的人类更加不应跟普通动物计较得失了。

一个人要心胸宽广才能变得伟大,在事业上建功立、取得成就的,一定不是那些胸襟狭窄、小肚鸡肠、谨小慎微之人,而是那些如麦金利般襟怀坦荡、宽宏大量、豁达大度者。

做人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这颗心的容量有多大,人生的成就才有多大。

“圣雄”甘地是二十世纪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最有权威的领导者,印度国民大会党的主要领导人。甘地不仅是出色的领袖,也是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和主张对整个印度半岛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甘地的思想独特,他的政治观念是建立在印度传统宗教思想基础之上的。英雄式的忍耐性,使甘地的“非暴力运动精神”注入到了印度人的灵魂之中,从而使得英国殖民当局武力式的压迫在非暴力运动精神面前束手无策。

甘地是一个纯粹的精神运动领袖,无限的宽恕和无限的忍耐始终贯穿在他发动的革命运动之中。在甘地领导的工作中,找不出任何一点以权谋私的痕迹。他总是以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来对待工作,并希望借此号召信徒,感服敌人。甘地的心灵永远是仁慈、虔诚的,甘地的胸怀永远是宽容、博大的,即使面对敌人也是如此。

1907年,因为甘地所采取的非暴力抵抗运动遭到部分激进分子的抵制,同时,英国当局又用尽全部手段迫使他屈服。有一天,甘地在大街上被一群暴徒无情地攻击和毒打,这群人打到以为他断气了才离开。

以后,甘地又被捕入狱,判刑后做了苦役。在那非常时期里,甘地仍然以他那无比的度量、最大的包容宽恕暂时的、永久的政敌,他继续为鞭打他的人奋斗,继续走自己既定的道路。甘地曾经和泰戈尔在观念上产生过矛盾,两个人之间的友谊出现了微小的裂痕,可是甘地不想做任何文字、口头上的理论和辩解。当有人在他面前攻击泰戈尔时,甘地就想办法阻止他们说下去,并毫不客气地命令他们不要散布流言,破坏他和泰戈尔之间的交情。另外,他还发表声明,表示自己应该感谢泰戈尔。

甘地就是依靠宽恕赢得了他的人民乃至敌人的信任和拥戴的。

心理解脱: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当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或解决时,你不妨用宽容去试一下,或许它能帮你实现目标,解决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生活中,可以说,不会宽恕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