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静生活
4749200000023

第23章 静者无损——情急招损,性躁无功(1)

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中,有个耐人寻味的镜头:当一位因打架斗殴进了工读学校的青年,又因些许小事,话不投机就大打出手时,校长批评他,并教他控制感情的方法:“冷静五分钟。”

“冷静五分钟”,这是减少和避免鲁莽行为的良方。因为人在“火气冲天”的时候,最容易丧失理智,干出不顾后果的事情。一些年来,人们经常听到一些由微不足道的小事,诱发成了恶性案件。比如:只因不小心菜汤洒在身上,竟然由争吵而至动刀扎人致死;只因不慎踩了脚,就毫不相让,打人致残,等等。其实,都是吃了不冷静的亏。倘若当事人在举手投足之前,控制住感情,冷静片刻,权衡得失,大概没有一个人会觉得一件衣服、一双鞋,比自己的生命更宝贵。

“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达尔文语)动辄发火,难以自控,是缺乏修养的表现。而善于控制感情,关键时刻忍让宽和,常可化险为夷。

从前,有一个坏脾气的人,他常常无缘由地怒火中烧,他的同事、邻居、孩子所在的幼儿园的老师都受到过他的无理责骂。

从他内心讲,这个人也很想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为此他找到了心理学家咨询。心理学家开导了他一番,临走送给他一块刻有方格子的木板,只要他发一次脾气就往木板格子上钉一颗钉子。

第一天,他就钉了7根钉子。第二天也是如此。在以后的几个星期里,他渐渐地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钉进木格子的钉子数目也越来越少。直至有一天,木格子钉满了,他又去找心理学家咨询。心理学家告诉他,从现在起,你每控制住一次自己的坏脾气就拔掉一颗钉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钉子越拔越少。直至有一天,钉子全部拔完了。他带着木板和钉子又找到了心理学家,心理学家说“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这木板上留下的洞—这块木板已经永远不可能和从前一样了。每当你发怒责骂别人的时候,你给别人造成的伤害就像这些洞一样,这是心灵之洞。”

这个人幡然醒悟。无理的责骂真如拿着刀子刺伤了别人又将刀子拔出来一样,就算事后主动说声“对不起”,都无济于事,因为心灵之洞已经存在。

《菜根谭》有一句话叫“情急招损,性躁无功”。怒气头上一把刀,不仅伤害了别人,自己也受到了深深的伤害。怒伤肝。爱发怒的人,就应该学学禁烟英雄林则徐和治县有方的西门豹。俩人都有爱发怒的毛病,可以说有时怒发冲冠。一个在厅堂挂一条名为“制怒”的横幅;一个是在自己的身上佩带一根牛皮绳,提醒自己不要性急发怒。

一个神闲气静的人,其劲气往往内敛,接人待物时自然能做得恰到好处,用《中庸》的话说,也就是“发而皆中节”,一击中的;一个心浮气躁的人,其劲气常常分散,待人接物时自然就“发而难中节”,剑走偏锋,不是那么回事。老虎和老鹰在要扑食的时候,为什么都一幅小心翼翼的样子,老鹰甚至还收敛起翅膀呢?可能有怕打草惊蛇的成分,但最主要是为聚精会神,使自己的能量集中,从而一发中的。有一句俗语叫“咬人的狗不叫”,这是非常有道理的,那狗子正凝聚能量,准备发而中节,一咬就成,它哪还有心思叫呢?

不知你是否有过打靶的经历?当你要瞄准靶的时候,你必须把心静下来,能量集中,否则,你就不能够瞄准;你现在就可以用食指当枪瞄准远处一个目标,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绝大多数人之所以不能够取得成功的人生,不外乎别的,也就是没有真正用心瞄准自己的目标。“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这里面的“不鸣”和“不飞”是在凝聚能量,“惊人”与“冲天”是能量凝聚的结果。

战国时代有一个“联合国秘书长”,这就是纵横家苏秦。一介书生,佩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相印,让天下相安无事达二十九年,我们不能不说苏秘书长了不起。当今世界恐怕还没有哪一个联合国秘书长能做到这一点,至于说“冷战”时代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只能说当苏秘书长一根拇指。

这样一个联合国秘书长在与人应对上肯定是有一套的,苏秦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鬼谷子,师不在名高,学生名就好,鬼谷子其实是因为学生而扬名的。除苏秦外,张仪、庞涓和孙膑也都是他的学生。

鬼谷子有一本后来被称为《鬼谷子》的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另有一本书叫《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这是少有人知道的。但事实上,《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是《鬼谷子》的根本;无怪乎,人们往往有些忘本。就是这本《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上面有这么一段要言: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简单地说,一个人若是劲气不内敛,精神不凝聚,能量不集中,待人接物就不能做到发而中节。失败的因由或许各各不同,成功的道理肯定各各相通,苏秦一定是靠这一套而纵横天下的:能量凝聚,发而中节!

鬼谷子其实讲得有点玄,这可能与他有点神秘兮兮的身份有关。众所周知,中国儒家讲“中庸之道”,大讲特讲。

可什么是中庸之道呢?相当一部分人看不起中庸之道,认为那就是在打折扣,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云云。这不只是一部分老百姓这样说,就是某些高人,特别是这是天大的误解,如果只是一个打折扣,那孔夫子还用得着“鼓吹”什么“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以及“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吗?意思就是说,中庸太难做到了,脚踩白晃晃的利刀我能做到,中庸我却做不到。一代大儒朱熹则“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称中庸为“天命之当然,精微之极致”。

咱们现在正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中庸之道就是和谐之道。《中庸》开篇就说得非常明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原本中和之道,中和之道原本和谐之道!

怎么样实现和谐呢?这就是“发而皆中节”!怎么样才能“发而皆中节”呢?那就要持中养和——也称为“允执厥中”!怎么样做到持中养和呢?孔夫子作出了一些具体提示,如“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有朋友曾问我究竟要怎样把握好人生这一些度,我答复他说:“从根本讲,这里面是没什么法子的,神凝不凝聚是最关键的,当你感觉能量集中时,你能够很好地把握好这些度,做起人来和谐,做起事来也发而中节;如果你的能量不集中,这一些度可能就要走火,做起人来有点不对劲,做起事来也不是那么回事。”朋友还是有点不明白,我于是给他讲了一个历史典故:

话说楚国灭秦时,楚怀王兵分两路,东路由项羽率70万兵马,西路由刘邦领10万兵马,同时向关中进发,怀王并向他们约定:谁先进关中,谁为关中王!

结果,刘邦先进关中,按约定当为关中王。可项羽有实力,兵多势众,遂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并打算打发刘邦到南郑去。谋士范增反对说:“那地方内有重山之固,外有峻岭之险,让刘邦去,岂不是放虎归山?”项羽反问道:“那有什么办法能杀刘邦吗?”

范增献计道:“等刘邦上朝,大王问他: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愿不愿意去?如果他愿去,你就说:我早知道你愿去,那里是养兵练将、积草屯粮的好地方,日久好与我争天下,对不对?这证明你有反我之心,绑出去杀了!如果他不愿去,你就说:我知道你不愿去的,本来楚怀王有约定在先,谁先入关中,谁为关中王,叫你去南郑,你怎会愿去呢?既然不愿去,那就是要在这里反我。来人啦,绑出去斩首!如此这般,无论如何,刘邦也难逃一死。”

一番话说得项羽连连点头称是,于是便召刘邦上殿。没想到,项羽一见刘邦,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愿不愿去?”

刘邦见项羽问得这么急迫,心中不免纳闷。虽然他愿去,但不想表白,于是就回答说:“大王啊,臣食君禄,命悬于君,如陛下坐骑,鞭之则行,收辔则止,臣唯大王之命是听。”

刘邦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完全出乎项羽的意料,他没听出刘邦到底是愿去还是不愿去,而话又迫不及待地说出来了:“你要听我的,南郑你就不要去了。”

刘邦连忙拜谢说:“是,臣遵旨!”

范增的主意的确是好,巧妙地为刘邦安排了一个“二难选择”,而且范增把这个主意表述得一清二楚,项羽当时也听得连连点头称是。应当说,事前沟通不存在什么问题,项羽亦不至于还没有理解这一个主意的巧妙和用心。可项羽为什么一上场就完全走歪了呢?

这就是因为项羽当时能量不凝聚,从而不能够按部就班地把这一个主意展开实施,他甚至忘记了问刘邦那些问题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置刘邦于死地。从项羽对刘邦的问话和说话中,我们就仿佛清楚地看见了他毛毛躁躁的样子。

事实上,项羽只要再问一句:“小刘子,不要巧嘴滑舌说什么唯大王之命是听,寡人要听一听你心中的真实想法,不行吗?”估计刘邦就没戏了。项羽为什么想不到这么一问呢?不能说他不知道这么问,最主要的还是他当时能量不凝聚,浮得很,毛得很,躁得很,遂成千古遗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