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谁的青春伴我同行
4749800000024

第24章 后记:离群索居,暗夜独行(1)

我常常会因为过去的事儿跟人打赌,几乎每一次都是我输。我明明记得某件事是那样发生的,可事实总不是那样。随着输的次数的增多,我渐渐的对自己的记忆丧失掉了所有信心。有时候我想,是不是因为写小说的缘故,所以我脑海里逐渐了长了一个过滤器,过滤掉了很多我不愿意记得的东西,只是这个过滤器质量不好,常常把我想记得的东西也忘记了。

十一岁之前发生的事儿,我基本上全都不记得了,如果不是十六七的时候我就养成了回忆过去并且把这种回忆写下来的习惯,恐怕再过十年,我会连我二十一岁之前经历的事儿也忘记。我只能在小说里一次又一次的虚构那些我忘记的过往,并试图让自己相信这就是我所经历的一切。

这部小说的关键词是流浪、爱情和理想。一个少年,从十四岁到二十二岁,从伤人到离家出走,再到一次又一次的相爱和分离。时间带走了他的青春、激情和梦想,却始终没有带走他的单纯,那种让人怜惜又郁闷的单纯。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做一个流浪歌手是一件很潇洒的事儿。在身体发育得足够跋山涉水,脑袋里也装了一些知识后,我退学,离家,拜师学吉他。最终如愿以偿的在苏州某地做了流浪歌手。

可笑的是,当我的琴声响起的时候,成群结队的人从我身旁走过,却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一天,两天,三四天过去,我弹奏的歌从欢快到迷茫再到悲伤。终究还是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倾听,更别提打开钱包施舍钱财了。

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冷漠了呢?或者一直都是这样冷漠,只是我以前看错了?离开苏州的时候,我摔了吉他,再也没有开口唱过歌。

之后误打误撞,我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并且在这条路上混得风生水起。但无论写作给我带来多大的荣光,都无法弥补我当年的遗憾。这部小说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对我已逝的梦想的一次祭奠。

写这个小说的时候,我整个人处在亢奋状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键盘上敲打着这个似乎已经在我脑海里憋了多年的故事。可是写完之后,却一点大功告成的成就感都没有。相反,倒是有一种被抽了筋脉般的感觉,身体瘫软,心情颓废。我甚至有点后悔这么早就开始写这样一部跟回忆有关的小说,或许再过几年,我会更客观的审视我的过去。

这个小说写于夏天,二十多岁的我和十多岁的我一样喜欢夏天,只是十多岁时喜欢夏天是因为天上有鲜艳的太阳,地上有鲜艳的姑娘。二十多岁的我喜欢夏天却是因为夏天会有很多新鲜的蔬菜上市,味美而且不贵。从激情澎湃到随遇而安,这种心理的变迁和小说中主人公的心理变迁分毫不差。

小说中那个叫苏然的少年几乎拥有我所有的毛病,自卑又自负,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有时痛饮狂歌,有时听风泪落。虽然虚构了太多情节,可是他的性格和情绪却像我的孪生兄弟一样。如果遇到他遇到的那些事儿,我大概也会那么做,至于会不会落个他那样的结局,那就是运气的事儿了。

在构思这个小说的时候,我给它取的名是《暗夜独行》。离群索居,暗夜独行。这句话曾经伴随我度过近十年的光阴,以后想必还要伴随下去。我一直很想把这种状态写下来,一个人,一个背包,一颗不安分的心。脚下是永无尽头的路,或是穿行在茫茫大地上的火车。

可是写到最后,主人公身边始终有姑娘,除了漂泊,主人公始终摆脱不了爱情的诱惑,始终为情所困,为情所累。每当爱情之花枯萎凋谢的时候,他总是用新的爱情来掩埋,于是小说便换了新的名字。

从我的姓名和笔名就可以看出,我对名字这类事一向是很随便的,想得越多脑袋越乱。更何况这不过是一个代号而已,就是叫傻蛋,如果他足够强大的话,一样会被人尊重的。

天涯蝴蝶浪子

2009-06-17眉山

等待着明天的阳光

/铁头

0

您作为一个小说的读者,完全可以无视我写的这一篇文章,因为这篇带有很强记录个人生活色彩和情绪的文字,是应该毫无趣味可言的。假如你是一个学生,是一个中学生,我希望你阅读的时候正是在漫长的假期,当你最终读完这本小说,发现距离开学还尚且存在一些无趣的时光,那么你倒是可以读一读它,了解一下我的生活,或者说,我这个人的此时此刻的心境。假如你是一个大学生,在读完这部小说的最后一章之后,发现距离下课的铃声还有二十分钟,那么你也可以顺便扫几眼这篇文章,我想你就是打算去听课的话,也未必能跟得上老师的节奏了。

在读大学的时候上课看小说。我就是那么过来的。

1

星期五,深夜。

这时候的我依然端坐在电脑跟前,一袋酸奶的味道从我的牙缝里蔓延出来,竟然有野枣子的尖锐。这时候我依然在听痛苦的信仰那首叫《西湖》的不算老的歌,今天到这个时候已经听了上百遍。这时候右耳朵边的窗户敞开着,初夏的风凉爽地吹进来,裹挟着楼下马路上汽车走过的轰隆又轰隆的声响,一股沉闷的回音在空中盘旋,又被白炽灯的光芒击碎,那些散开的颗粒像火星一样四处飞溅着。我的左耳朵边是一扇敞开的门,门的对面是一个热闹的屋子,一些光膀子的年青人聚集在里面欢快地玩着网游。

我开始回想刚刚结束的阅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仅仅是一次流畅的讲述吗?或者是一条顺水漂流的船。

码头是天涯的故乡,河成了一条咬住自己尾巴的蛇。在数年的流浪之后,一个离家出走的人由少年变成青年,他回到家乡,看起来似乎回到了原点,但是岁月流逝,他在踏上归途的时候就已经嗅见了悲哀的气味,他带回去的其实只有广义上的伤痕。

首先你会想到这样的一部小说,毫不稀奇,《在路上》。没错,它们有着共性的,就是主人公同样都是一个写小说的家伙,并且这个家伙一点儿也不安分,着迷于四处乱窜。只不过,天涯的小说更带有生活的沉重,或者说,它规矩地表现了生活,而没有像《在路上》那样淡化生活,没有像《在路上》那样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去描写窘迫。从一个站点到另一个站点,在火车上,在公共汽车上,旅程被淡化,着重的是每一个车站的故事。不用怀疑,这是一个讲故事的小说。

这个故事,或者说这些故事符合我们的现实,素描一样的讲述能够轻而易举地打动我们的内心,当然它的部分情节其实充满了浪漫情怀,不过它的生活是我们的生活。当你站在农贸市场,看见肉案上摆着的一摊切成块的猪肉,你能轻易地从它们的切面上了解到存在着的血淋淋的真实,泛着红丝的辛酸。当主人公漂泊的时候,他还无法达到《在路上》的境界,在马路边,他没有能力拦住一辆又一辆的私家车,那不现实,在这样一片土地上,不存在那样的浪漫。他只有捏着皱巴巴的被汗水浸透的车票,玩着命地朝车门里面挤,车门里面有暂时作废的厕所,也有一些永远作废的人生。

你似乎只有在这样的土地上才能够经历到这样的景象,面对这样的拥挤,仿佛所有的人们都需要的移动,在不断的移动之中寻觅到生活的营养,其实是怎么样的,真的需要这样大幅度的移动吗?至少我不那么认为,也许我的了解还不那么清楚。

然后你还会想到什么?《鹿鼎记》吗?反正我是想到了,一个男孩与七个女孩的故事。在我生活的世界里,我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别说是一个男孩与七个女孩,一个男孩与一百的女孩也不足为奇,当然,反过来也不足为奇。只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在解闷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这种值得被偶尔憧憬的生活,现实之中,毕竟这么多同样具有献身精神的漂亮女士是很难挤到一个人的同一个时间段上的,并且这个时间段竟然是如此的短暂,这更加客观地加大了故事的密度,使我们觉得,美妙的艳遇,那些可爱的女孩们就像柜台后面的一把木头梳子一样,每个温柔的尖端都能刺激到你头皮上的穴道,让你如痴如醉,让你像抽了大麻一样的飘飘欲仙,当然,像我这么本分的人是没有抽过大麻的,我只是通过荧屏来感受来那些个浑身跑动起激流的快意。

也或许,我仿佛具有意淫的天赋。

《鹿鼎记》有一个美妙的结局,并且充满了娱乐精神。而天涯的小说更像是一次对记忆的忠实祭祀,它们所散发出来的气味是截然不同的。

2

星期六,早晨。

现在窗外下着雨,QQ上的天气预报显示为小雨转小雨,让人头晕。我准备接着昨天的尾巴继续写,但是我发现我昨晚的想法有点莫名其妙,天涯的小说与《鹿鼎记》怎么会相像呢,如果这就算相像了的话,那么我完全可以说《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也算,我倒不是说那七个女孩跟七个小矮人似的长相贫瘠,而是说,仅仅靠数字上的联系来比对,似乎有点儿太过牵强附会。这个时候屋子里面一片黑暗,我甚至看不清键盘上键子,这个时候还有人在睡觉,我还没有办法去打开电灯。

我想这个时候的天涯应该还没睡醒,再过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他就会醒来,打开电脑,控制着鼠标点来点去,也可能坐在床上发呆。小说里的主人公已经回归,而他还在漂泊,只不过现在的生活已经稳定了下来,不需要他再像个盲流似的到处乱窜。他可以在充满激情的时候于键盘上飞速地打字,一天写上过万字的小说,这种状态据说现在经常出现,让我这样的体质不济的人实在是望尘莫及。没错,生活依然窘迫,拮据,这一点不难想象,如果你了解到这是一个单纯靠写作为生的人,并且他还没有去选择矫情的方式。

读小说的人已经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少,新的时间有新的生活,新的娱乐方式摧毁掉当下的文学,瓦解着一些人写虔诚小说的决心。金融危机已经来临,巨大的影响面目狰狞地存在着,我们的内心充满恐慌,我们无法阅读,或者说,换一种角度来看,我们需要阅读,缓解恐慌,不必让自己死于空想,死于情绪,死于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