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集中做透一件事
4750600000013

第13章 集中是讲究侧重点的智慧(3)

常问自己,我要做的最有生产力的事情,是什么?我觉得我坐在办公室里研究很重要。去研究一些新的资料,新的训练方法,新的战略,新的思路。我如果能搞出一套好的方法来介绍给我部门的员工,这对员工也很重要,这件事没有人可以取代。所以,我就把自己定位成用大量的时间去帮助他们开发客户。再有就是写书,这也没有人去取代。

其它的事情怎么办?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有效地授权,什么叫有效地授权?就是所有可以授权的事情,全部都要授出去,能让别人做的事情,尽量让别人做,自己只做最有生产力的事情。

再有一点就是,在同一个时段、同一个地点只做一件事情。如果一天工作八个小时,又要去开会,又要去见顾客,见完顾客又去了一趟银行等等做10件事情,这样做是没有效益的。

优先——只做最重要的事

第一流的人只做最重要的事。

1981年,戴安娜与英国王子查尔斯举行结婚大典的消息一传出,世界各地有两百多万人赶到英国,想一饱眼福。伦敦各大厂家纷纷抢抓商机,大批生产纪念品,而劳伦尔公司表面上却无动于衷。婚典这一天,5公里长的伦敦大街上,人山人海。突然,数千名儿童从街道两旁冲出来,在人群背后叫卖:

“请用望远镜观看盛典,1英镑一个。”

“有了望远镜,戴安娜和王子就在你眼前。”人们蜂拥抢购。这是劳伦尔公司生产的简易望远镜,当天,他们净赚八十多万英镑。

事后,劳伦尔总裁说:“到盛典现场的人。固然要买纪念品,最重要是。他们要看王子与王妃,我们就做这方面的产品。”

在纷繁世界中,我们应该理顺思路,做最重要的事情。

伯利恒钢铁公司原来是美国一家不起眼的钢铁企业。总裁舒瓦普为了寻求公司发展的谋略,向效益专家艾维·利请教“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的方法。艾维·利声称可以

在10分钟以内就给舒瓦普一样东西,这东西可以把伯利恒公司的业绩提高50%,然后他递给舒瓦普一张空白纸,说:“请你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

舒瓦普很快写完。艾维·利接着说:“现在你用数字标明每件事对你公司的重要性的次序。”

舒瓦普又按照他的要求做了。艾维·利说:“好了,你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把这张纸拿出来,做第一项最重要的,不要看其他的,着手办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对待第二项、第三项,直至你下班为止。如果只做完第一件事,那不要紧,你总是做最重要的事!”艾维·利最后说:“每一天都要这样做,你对这种方法的价值深信不疑之后,叫你公司的人也这样做。一个月后,给我寄支票来,你认为值多少就寄多少。”

一个月后,舒瓦普给艾维·利寄去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还有一封信。信上说:那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5年后,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

头脑混乱,做事没有秩序,不分轻重缓急的人,往往会与成功擦肩而过。惟有那些头脑清醒,做事条理有秩序的人,才会捕捉到更高的成功率。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无法超越一定的限度,然而做事情如果能区分轻重缓急,总是去做最重要的事情,虽说不一定件件都能成功,但至少可以将你的能力作最大发挥,使你离成功越来越近。

为什么要先做最重要的事呢?因为选择也是有成本、有代价的。用经济学上的概念讲,做任何事都是有机会成本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时必须放弃做另外一件事情的机会,而这第二件事情所带来的利益就是损失了的好处,这损失了的就是机会成本。

有个老故事,讲的是一个年轻人跟着一位老师傅在山上学手艺,没几年,年轻人就觉得自己已经学好了想要下山。师傅没说什么,只让他提来一只桶,并吩咐他把桶装满石头。年轻人很快就把石头装了进去,师傅问他:“装满了吗?”他点了点头说:“满了。”

师傅又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堆沙说:“那你再把那些沙子装进去,看还能不能装得下。”年轻人拿着沙子往桶里倒,沙子果然顺着石头的缝隙漏了进去。这时,师傅又问他:“这次装满了吗?”他自信地回答:“这次真满了。”师傅不再言语,转身走进房子,舀出一瓢水慢慢地把水倒进了水桶,水很快就渗了进去。徒弟哑口无言。

这个故事最明显的寓意是让我们明白,做人做事应当谦虚,不自满,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生活才会更加充实、丰富。现在,时间管理学家对这个故事又有了新的解释:如果说我们每个人的时间是那只桶,那么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放在桶里的石头、沙子和水,桶虽然大,但是容量毕竟有限。如果没有把最重要的东西先放进桶里,假以时日,它就会被其他的东西排挤出桶外。如果你因为做不重要的事情而耽误了做重要事情的时间和精力,那你付出的机会成本可就更大了。

为了你个人的最大利益考虑,你必须先做最重要的事情。要想做到“要事第一”,你就得先搞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事。所谓“要事”,是对自己而言重要的事情,它来自个人内在的需求。通常,要事的选择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从大的方面说,人生的不同阶段对于要事的定义是不同的。比如说,学生时代学习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步入社会后,工作就成为生活中比例最重的事;结婚后有了家庭,你就要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做出判断,到底哪个更重要。

如果你不能分辨出什么是最重要的事,纷纷扰扰的事情难免会分散你的精力,迷惑你的心志,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你最该做的事反而没有做。

想要不迷失在纷乱的事情中,想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那么每天晚上用几分钟的时间来整理你明天要做的事情,按照主次顺序排好。第二天起床后,就执行这个安排。当你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要事上时,你就能游刃有余地处理每天的工作而且保证不会遗漏、不会产生混乱。

很多人常常分不清重要的事和紧急的事,他们会以为重要的事就是需要马上去做的事。其实不然。要事有时并不紧急,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或者天天做;紧急的事则可能是出乎你意料的突发事件,并且常常会影响你原本的安排。

想要做好重要的事情,就要学会对并不重要的事情说“不”。通常人们习惯想法就是做加法,多做点事,多获得点经验,好为自己不停地增值,但如果你聪明的话就会明白,真想做成一件事,你就要学会运用减法,懂得去拒绝实际上不需要或者不应该浪费精力去做的事。当你在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琐事时,其实是在提高效率,这是以退为进的策略。

选择能做到最好且最喜欢的事全力以赴,往往产生高价值和高效率,这比一次性要求自己面面俱到更有效果。

你不必成为公司繁杂事务的受害者,你有办法处理这些事情且不会危及到自己的饭碗。然后你会发现,你对自己工作量的控制能力远比你想象的要大!

“做最重要的事”与“化繁为简”的能力有关!在工作中,你需要用快捷的方法,直奔工作核心!

著名教育家卡耐基曾花20万美金买了一个管理方法,即:每天上班前或在前一天晚上依次记下新的一天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六到八件事,分为重要而又紧急、重要而不紧急、紧急而不重要、不重要也不紧急,并依次努力地去做好,而不要拖到第二天。

今后,我想我也应该按此认真记录和执行,在每一天当中都先做最重要的事,全面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人每天身边都会有大大小小的事情等着你去做,思考一下,找到最重要最紧急的先去做,同时做紧急不重要的事,完成了马上去做重要不紧急的事。不要逃避必须完成的,不要拖延,尽管它很难做。还有人不会把所有的事都做完,取舍是必然的,一定要快刀斩乱麻,马上去完成最重要的事,完成越快(争取一定在预先时间完成)才会得的更多,这是必须的,只有这一条路,这就是成功的原则。

虽然卓越的领导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的,然而只要用对方法,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有效率的执行者。提高工作效率最有效的武器就是“要事第一”,忙要忙得有意义有价值,千万不可主次不分。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要妄想可以面面俱到。

这是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你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工作就够让人头疼的,何况还有工作之外的事情来分散你的精力。所以,要事第一,这是提高你工作效率的最有效武器。

做最重要的事,这是你拥有执行力的惟一保证。你想做什么,不是问题的关键,任意而为只是人类缺乏控制能力的表现。一个做事情有效率的人,必须清楚需要首先处理的事情是什么。如果不清楚这个问题,必将导致你的工作低效甚至无效。

卓越的领导者是需要有超凡魅力的,但是一个有执行力的人,一个高效的人却不需要。从历史上看,杜鲁门并没有超凡的个人魅力,但是他却是最有效率的美国总统之一。 “要事第一”的工作原则,也是许多管理专家推崇的工作方法,这个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可以为你指引一个确切的方法,促使你有效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差异——只做获得注意力的事

曾几何时,大街小巷随处可闻一个男子沙哑沧桑的歌声;一夜之间,一个陌生歌手的名字——刀郎开始在满世界流传。刀郎这位在此之前默默无闻的歌手火了,他的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疯狂畅销,据说盗版都卖到了800万张,正版的保守数字在150多万。许许多多的人一下子喜欢上了他的歌,认为其有男人味道、回归生活,对其的狂热程度绝不亚于当年的“菜市场之歌”——《心太软》。

刀郎为什么能如此走红?说得简单一点,就在于他能够另辟蹊径,走创新之路。

刀郎的成功给我很大启迪:一个人要想成功,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走一条个性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才会有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说到底就是差异化。

例如,你十分喜欢唱歌,你的歌声也很美妙动听,但是别人也会唱歌,而且唱得比你还要好,那么演唱就只能算是你的竞争力之一,而不能算是你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并且是你所独有的本领。如果别人也有这种本领,而且比你高强,那么这种本领就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你的个人核心竞争力强,你就相比你的对手更具竞争优势,即相比之下,你和你的对手在职场中,你比他更有价值,这些都可以通过个人占有的资源来体现——当然不是指占有的财力,而是更深层次的,比如:智力资源,IQ智力和EQ情绪智力,情商。或者知识资源,比如工作经验、市场感觉这些隐性知识……

由被动竞争转向主动竞争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唯一方法。“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我们要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就必须将适应环境为主的被动的竞争转换为主动的预测环境变化,积极应变,提前采取措施,提高个人核心能力。

主动预测,要给自己的职业旅程制造压力,克服惰性,克服工作惯性,主动预测工作的变化,这样才有备无患。

管斌全在《让别人无法取代》一书中说: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舞台中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要想在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人要想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上立足,也必须有个人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