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国学九家智慧
4750700000001

第1章 自序:中国文化是中药铺和文化超市

中国文化的中药铺和文化超市

不学佛家——做不乐——苦学

不学儒家——做不久——仁学

不学道家——做不透——道学

不学兵家——做不强——诡学

不学法家——做不大——法学

不学纵横家——做不快——策学

不学墨家——做不安——和学

不学医家——做不动——健学

不学农家——做不爽——安学

————浓缩的都是精华————

九家学说的不同缺点

学佛家不精,易于迷信;

学儒家不精,易于迂腐;

学道家不精,易于消极;

学兵家不精,易于阴险;

学法家不精,易于残酷;

学纵横家不精,易于欺诈;

学墨家不精,易于泛爱;

学医家不精,易于忌多;

学农家不精,易于自欺!

1、我们的老祖宗决不是傻子

中华民族是有智慧的民族,这决不是一句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话,我是有充足的依据的。如,日本只有一种智慧——武士道,美国只有一种智慧——民主。世界上,几乎绝大多数民族,都只有一种立世致用的大智慧,惟独有一个例外的就是中国——中国有九大智慧。即佛家、儒家、道家、兵家、法家、纵横家、墨家、医家和农家等,九家学说、九种智慧。其中儒家、道家、兵家等智慧,已流传到世界其他民族之中被广泛运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历史源远流长,其内涵博大精深。当年,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中国文化衰落到极点时的二十世纪初评价世界各大文明的地位和影响时仍然说:“就文明的历史之悠久和影响之深远来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文明”,可见中国文化在世界历史上所留下的印记是多么深刻。

九家学说、九种智慧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是学问的原点。而且一切学问出发点都是叫人上进的、发展的,这是学问的总目的。

另外,有一点要声明,历史是要站在宏观的角度来看的,不要看美国、日本现在在经济上暂时领先,但这一定只是暂时的,因为他们的文化从宏观来看是急功近利的,一如是他们的西药,治表不治里。他们虽一时称雄,但若要长久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远远不如中国人的大智慧了。实事证明,过去几千年来,只有中华文明能在世界历史长河中唯一保留完好。我们深信,这种超宏观的战略大智慧,必将在今天发挥出同样的作用,必将把我们带向更为强大的繁荣。这一点我们绝对不要否定我们的老祖宗,我们的老祖宗决不是傻子。

2、 每个学说都只说了一个字

世界只是一个角度的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只能从一个或几个角度去解读世界。越是大师级人物,对世界的认识便会越集中。

古今中外的文化也一样,他们也同样只能从一个或几个角度去认识世界。无论是谁,都只可能解释和认识一个角度的智慧,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国国学九大派别,又都是从哪个角度切入来认识他们各自的世界的呢?

一是佛家。佛家虽是由外传入,但此学说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在中国开出了禅宗学说等灿烂之花。最初的佛陀,是从认识人生的“苦”开始来认识了世界,而后他在离苦得乐上,发展出了一整套系统的生命改造学说,如“戒”“定”“慧”“苦”“集”“灭”“道”等学说。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以佛心看人,人人是佛;以鬼心看人,人人是鬼。以明澈的心看世间,则士、农、工、商无不在福利众生;春、夏、秋、冬无不是良辰美景;生、老、病、死更是自自然然。就像这首禅诗,简单平实,令人无限开怀。

二是儒家。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他认识世界的原点是“仁”字这个角度,于是他在“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他的学说,将之丰富为“仁、义、礼、至、信”等学说。后被大儒发展成为“三纲五常”等领导学说,被官方广泛使用。

修身养性的金科玉律,儒君雅士的行为准则;中华文化的源泉,文明智慧的结晶!五千年悠悠华夏文明史,孔子就站在它的中间点上,他一手创建了影响身后二千五百多年的儒家和儒家学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和开山鼻祖。孔子之前的中国文化,赖孔子而传;孔子之后的中国文化,赖孔子而开。儒家思想是真正傲视百代的大智慧。不了解儒家精神,就不能透彻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核,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

三是道家。老子作为一个古代的图书馆长,他一生阅读了大量的图书,从许多角度看清了世界的同一规律,于是,他觉得天地之智慧莫过于对“道”的认识,于是,他便发展和丰富了他的学说,便有了“道德经”流芳千古。

道家的智慧堪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聪明的谋略,老子是第一个将宇宙观与政治观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的哲学大师,道家智慧最鲜明的体现就在于对人世间一系列利害转化关系的深刻洞察。道家站在人生的边缘,带着超越的眼光审视人生现实的荒谬和矛盾,批判人类自身理智的浅薄与愚蠢,以“道”的观点来看世界,承认万物存在的合理性,防止人类理智的狂妄与僭越。

四是兵家。人类的智慧都是关于竞争的智慧,在竞争中,孙子发现了一些竞争的有效智慧,在他的智慧中,犹以“诡”道更为了得,于是,在“诡”字基础上,他终于形成了世界战争奇书《孙子兵法》。

战争是人类竞争的最高语言,而中国是世界各国中经历战争最多的国家,据统计,从远古到清末,有记载的战争就达到3700余次,约占世界同期战争总数的四分之一。频繁多样、规模巨大、空间广阔、形式多样的战争实践是兵家智慧发展的主要动力,从这些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军事谋略家,名将辈出。兵家智慧的突出特点就是以胜利为唯一的最高原则,只要能够打败对方,就是成功者胜利者,此外没有任何的评判原则。

五是法家。这世上孤立存在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一切都必须有中心,有依附者。那么,这个中心谁来当领导,怎么当,这就需要领导的智慧了。于是,古人商鞅、李斯等学者,便从“法”的角度,研究出了“法、术、势”等系统的管理智慧。

法家核心智慧在于法、术、势。法家思想刻薄募恩严酷、阴冷逼人、崇尚强权、主张刑杀、善弄阴谋。法家是几近冷酷无情的学说。法家的权力规则是:政治无羁绊,所以成大事。唯强者才有发言权。用政必刚猛,固权靠刑杀。只以成败论英雄,该出手时就出手。光有阳谋难成事,阴谋诡计须多用。该用斧时不用刀,惟恐矫往不过正。冷酷权谋用其极,无情最是帝王家。

六是纵横家。有了帝王,有了领导,还不够,一个高级领导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思考去解决,国家和团队的诸多重大问题,何况,许多问题并不是那么好解决的。于是,苏秦、张仪这样的人就有必要出现了。因为他们深研了“策”这个字。后来他们在“策”字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系统的纵向横向发展的思考方法,而且他们还就留下了“合纵连横”的千古成功策划经典案例。是他们推动了谋士这个行业,并为今天倡导创造、创新埋下了伏笔。

纵横家智慧机敏善变,视名利为生命。纵横家一个个巧舌如簧,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熄。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苏秦佩六国相印,连六国逼秦废弃帝位;张仪友才大略,以片言得楚六百里;唐雎机智勇敢,直斥秦王存孟尝封地;相如虽非武将,但浩然正气直逼秦王,不仅完璧归赵,而且未曾使赵受辱。纵横之士智能双全,有不乏仁义之辈,其人其事若鉴于当代,亦必可使受益者非唯浅耳。

七是墨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似乎找不到一个大气的博爱的人文学者,儒家太束缚太狭窄,道家太理性,兵家太残酷,于是,墨子就提出了他的博爱学说,其学说的出发点是一个“和”,从此,他便完善中国的人格学说。

墨家是真正的大爱的学说,他们有着兼爱的执着的理想,不分贵贱的爱,自己赤着光脚穿着最简陋的衣服,探索格物之道创造发明来拯救贫贱,发展防守的兵术帮住弱小抵御强暴,用最真诚的爱,用最自然朴实的智慧和不泄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报复,墨家的消亡是中国文明最惨痛的损失。

八是医家。医家认识人生的角度是一个“健”字。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始有神农尝百草为民创药方;扁鹊辨脉能预知生死;华佗刮骨疗疾。早期孕育于人类生活上获得的经验,发展成中药学、针灸、推拿等;其后更融入了不少古代哲理于一身,共冶一炉。中医认为天与地、阴与阳、人与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更为中医注入生命力,使其成为更合乎逻辑而且具有饶富哲理的一门医学。中国人与中医理论息息相关。不少人每天饮用的汤水,乃至一些补品和中成药,均或多或少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个中蕴含了不少人生的道理。健康是人人都追求的,于是古人从一个“健”字出发,发展了中国的“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药理说”“气功学说”“针灸学说”等,从而大大提高了人的健康素质。

“七十年代送礼送点心。八十年代送礼送保健品,九十年代送礼送鲜花。”二十一世纪送礼送什么呢?在世界真正升华理性、回归自然、回归人、回归自我的二十一世纪,人最宝贵的是健康,所以二十一世纪送礼送健康。什么是幸福?幸福没有标准,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健康对我们是最宝贵的。但健康面前人人平等,谁违背谁倒霉,谁顺应谁健康,这就叫好人一生平安。

九是农家。中国的文明,几乎可归纳为农业文明。中国优于世界其他民族,其凭借的也是农业文明。从三皇到五帝,中国的先祖就在“安”字上大动脑筋,大做文章,人,如何安家立业,如何安生立命,就成为了智者思考的大问题。最后终于让中华民族在农田里安定团结下来了。只可惜农业文明,的确能让中国人从游敌民族的不安定的无奈痛苦中解脱出来了,不过,它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尤其是面对今天的更为先进的商业文明、工业文明来说。因为在安定中,人的意志是会消沉的,智慧是会萎缩的,正因为如此,正因为睡得太久,一觉醒来,才发现“乌龟”已跑得遥遥领先了,如今,这种文化形式现已严重地出现了问题。不过,在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中,中国人以儒学为核心,以道学为外化形成的这套关于农家的“安贫乐道”的智慧,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因为这种智慧为弱者的快乐,提供了理论、观点和依据,为人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弱者永远有,那么,就算在今天,他还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吴思在他所著的《血酬定律》里提出这个社会的最根本的规则是——暴力最强者说的算。那么,从这一点上来讲,农家可以说是处于“暴力”金字塔的最底层,然而历史的幽默是,英雄往往到最后都失败了,而不能被打败的,恰恰是这些最底层的老百姓。为何?这就是农家的智慧所在,或可称之为“弱者的智慧”。

3、 中国文化的大补药特多

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中国文化的了不起,不仅表现在他的博大精深上,而且还表现在他的适应对象上。从帝王将相,到贫民百姓,不同级别的人,不同病状的人,都能从中国文化这个中药铺中,找到各自自疗的特效补药。

如果你要追求成功,可以读读儒家的执着学说;如果你要追求快乐,可以读读佛家的心灵学说;如果你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妨读读纵横家的策划学说;你若功成名就,只想追寻快乐,那么,你就不妨读读中医的健康学说;退一万步讲,你面对人生,毫无办法谋求改变,你是一个绝对的弱者,那就不妨读读农家文明的安贫乐道的农家文化,那样,你也会活得怡然自得。

我这些年对中国文化有过系统思考和研究,先后出版了《易经的智慧》《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庄子的智慧》《佛家的智慧》《帝王的智慧》等18部有关国学活学活用的书,这些书上市后十分畅销,一再加印,我想可能是因为它既抓住了传统文化在今天也有相当大的市场,又能结合今天我们的生存生活现状来写,能做到上午学习,下午就能活学活用的原故。

有许多读过此系列图书中某本书的人,给我发信息说,18本书购齐太贵,要使能将其中每个学说的精华,提炼到一本书中就太好了。

我觉得不无道理。如今,每个人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再加上都不是专家,就没必要对传统学说作过多深入地了解,因此,我就开始思考,如何写出一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汇集读本的问题。一本书要写出九家学说的主流思想及代表观点,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每种学说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渗透到人生的各个方面,何况还要结合我们的现实问题来谈,自然就更加难上加难了。

我在构思章节目录上就花了三个月时间,我一定要写出特色,写出实用性来。我没有沿袭市面上绝大多数有关国学图书的体例,他们大都是对大师的观点进行简单加工地复述,若那样,我觉得简直毫无意思。因此,本书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新的表达角度的展现,是我们课题组反复深思后的结果,我期望对读者能提供一些新的帮助。

本书虽没有详尽地去论说每一种学说,只是想就一些读者感兴趣、学说精髓发表一孔之见,也算是表达一种选择的意向。从中你可以重新审视我们祖先留下来的这份遗产,从中真正认识到国学九家的价值,转变你的观念,获得更多的精神启示,成就一个充实而丰富的人生。

笔者认为,无论未来中国文化怎样发展,它必定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上发出,即使我们移植西方文化,也须嫁接在中国文化的善根上。因此,笔者编著这本书的目的,也试图去探寻中化文明的智慧之根——爱。

总之,文化是有地域性的,你只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做人成事,就有不要翻翻此书!

4、 另外记住,是药三分毒

是药三分毒,这是你我都知道的,天地万物莫不在辩证法的对立统一之中运作。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文化也不例外,本书中的九种国学也不例外。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九家学说的不同缺点:

学佛家不精,易于迷信;

学儒家不精,易于迂腐;

学道家不精,易于消极;

学兵家不精,易于阴险;

学法家不精,易于残酷;

学纵横家不精,易于欺诈;

学墨家不精,易于泛爱;

学医家不精,易于多忌;

学农家不精,易于自欺!

你在学习九家学说时,只要记得每种学说都有遗憾,都有美中不足,都必然存在不完美的情况就行了。好的拿来,为我所用;差的放弃,弃如蔽履。

总之,这九家学说,从他们的最初出发点来看,都有一个共同奋斗的点,都想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同一个字——爱,都期望将世界改造得更加完美无缺。九家学说,是人类共同智慧的结晶,无所谓善恶,只是用的人有善恶之分,唉!不过,你要记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九家学说,你可以根据你的现状自由选择,你可以博采各家之长,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善人,一个有爱心的卓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