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胡雪岩经商性格绝学
4751400000010

第10章 胡氏善算性格(3)

胡氏这一手确实厉害,洋人一下子慌了神。西方许多国家,尤其是英国,他们的丝厂都依赖中国丝源。胡雪岩把丝源垄断起来后,使他们国内许多丝厂“无米下锅”,纷纷告急。外国洋务商办于是都跑来找胡雪岩,要求把生丝卖给他们,哪怕价格高一点也无所谓。然而这时胡雪岩的报价已不是高一点的问题,几乎要比以往的生丝收购价高出一倍,洋商一听各自摇头。. 洋商转而进行密谋,通过他们的洋务代表进京贿赂京中一些高官,希望他们能制止浙江巡抚参与商业行为。然而胡雪岩早有预料,他开始就说服浙江巡抚王有龄上一道奏章,道:“江南丝业,其利已为洋人剥夺殆尽,富可敌国之江南大户,于今所余无几……民无利则国无利,民心不稳,则国基不牢。鉴此,本府痛下决心,力矫蚕桑弊病。兹有商贾胡雪岩者,忠心报国……”奏章把自己的行为大大吹嘘了一通,同时对洋商给政府经济带来的伤害也作出了准确的剖析。所以奏章一到京中,许多大臣都认为有理,并上奏皇上,希望另外的省份也效法浙江。情况如此之盛,那些受纳外国洋务代表贿赂的高官们不敢贸然行事,加之指责浙江巡抚的证据也不够,靠皇帝下令制止胡雪岩的大胆举动明显是毫无效果的。

此计不成,洋商们又生一计,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们放出风声,说胡雪岩的生丝他们坚决不收,即便是压低价卖给他们,而其他省份的生丝他们大量收购,收购价也高,并且可以当场付清银两。

这种举动对胡雪岩无疑是致命一击,如果洋商真的从别的省份收到足够的生丝,哪怕只够维持一个月的生产,对胡雪岩来说,也是不敢想象其后果的。自己不能加工,收购生丝又占用大量资金,而且生丝也不宜久放,否则质量会变坏,这一切把胡大老板的头快搅昏了。

好个胡雪岩,事到关键时刻,仍然能够气定神闲,他马上乘船,赶往上海。

胡雪岩到了上海之后,首先拜访了上海名宿陈正心。陈正心国学深厚家财万贯,而且为人豪放,善济人之难,有“小宋江”之称,在上海颇有影响。

胡雪岩通过陈正心广发请帖,召集上海各丝行老板,并不让胡雪岩出面,而是就浙江胡雪岩的做法征询众商行老板的意思。一石击起千层浪,各商行老板抱怨个不停,纷纷埋怨洋人贪得无厌,而恨上海没有胡雪岩似的人物,后来便有人提议由陈正心出来领导大家一块对付洋人。只要大家一条心,联合起来,把生丝压一段时间,洋人的厂没米下锅,那么生丝的价肯定会上去。

几天过后,上海的丝行老板一致要求洋人提价,他们对洋人道:胡雪岩已经答应出高价收购他们的生丝。

洋人这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他们还私下想分化拉拢,对某些商行许诺以高价,然而却遭到拒绝。那些商行的老板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私下把丝卖给洋商,他们会受到同行的谴责,而且背上卖国的恶名,也会得罪上海的陈正心,他在上海可是个黑白两道都吃得开的人。

洋商们知道事情除了同胡雪岩当面商谈之外,其他方法都是行不通的。加之国内生产厂家的告急电报雪片般地飞来,使他们不得不给胡雪岩一个公平合理的价格。

胡氏办洋务,从来讲求激发人的民族感。他一向认为,同洋人做生意,两种态度完全要不得:一则以洋人为野蛮人,茹毛饮血,未经开化;一则见洋人则腿软骨酥,称之为父母大人。拿这两种态度来办洋务,岂有不丧权辱国的道理?

中国封闭了许多年,养成自高自大的恶习,在文化上,崇古、祟孔,往往把自己的一切都看得无比高大,而对外面的文化、习俗却不能接受。既不求同,也不存异,见着异端就一棍子打死。

胡雪岩无疑属于那个时代极有远见的人,那些死读四书五经的士大夫,盲目崇古,拘泥于礼法,不知变通。胡雪岩自幼在钱庄长大,没读过多少书,反而能够看得清世界发展的变化趋势,从而随潮流而变。

由于胡雪岩采取“假借洋人之用”的务实态度,他的这种商业行为令人赞赏。

△胡氏善算性格之现代释用(一)

盯住市场变化,出手恰到好处

胡雪岩推崇经商智谋,强调做生意不可草率行事,否则就会失手。也就是说经商者应当学会算人之未算,这样才能稳操胜券。其理也适合于当今。如果经营者在决策中能够做到视野开阔,胸怀全局,全面比较,综合分析,必将找出最佳的方案,从而“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日本任天堂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889年的一问小作坊,在创业后的90多年里,主要生产纸牌、扑克牌、麻将、象棋等极普通简单的休闲娱乐品,一直是手工作坊式的小本经营,默默无闻。公司社长山内博掌管任天堂后,面对无前途的企业,一直寻机转舵离开此行。

1964年,东京成功地举办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大批量生产带动了大批量消费,人们的娱乐需求也更加丰富多彩,扑克牌已难以满足娱乐需求市场,这为任天堂公司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

在电子技术推动下,1975年日本掀起了电子热,电子游戏业也随之兴起。娱乐产品的各厂家争先恐后地投下巨资,抢占市场。但好景不长,石油危机的爆发导致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刚刚起步的电子游戏机市场陷入萧条。

坚信电子游戏业的光辉未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任天堂决定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在挑战中奋进。于是,公司冒着风险,再次投资,向电子游戏业发起冲击。

任天堂公司认识到,日本电子游戏业市场是群雄混战,竞争激烈,若想称雄于电子游戏界,还必须独辟蹊径,不断创新。通过对娱乐市场的透彻分析,山内博发现:

1.娱乐商品的生命周期极为短暂,所以必须不懈地努力,不断开发新产品。而开发和决定投入市场的新娱乐商品,不能换汤不换药,务必使它的娱乐性能高于同类老商品。

2.娱乐需求分金钱消费与时间消费,花钱少的娱乐消费具有强大的市场生命力和广泛需求,是发展方向。

3.电子游戏业做为新兴的科技型娱乐产业,是电子产业同闲暇娱乐业相结合的产物,既能充分发挥电子业的优势,又能充分满足人们多层次的娱乐需求。

4.电子游戏业同传统娱乐业的区别就在于消费的配套性:硬件是其基础,没有硬件的普及,再好的软件也无所作为;但若没有软件的不断推陈出新,硬件也缺乏吸引力。硬件和软件的销售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5.此时的日本电子游戏市场上,所有游戏软件都依附于计算机,大型专业游戏机等价格昂贵的硬件,花费较大。而且,这些硬件要像电视机一样普及到家庭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电子游戏业还是需要耗费较多金钱的一种娱乐消费,难以普及。

通过以上分析,山内博敏锐地认识到,花钱少的娱乐消费是娱乐需求的一个市场缝隙,是电子游戏业尚未被识别的发展契机。

1981年,个人电脑在日本开始普及。当时的报刊上,常有分析、预测个人电脑市场的文章。分析使用情况时,发现大部分用来玩游戏,一般厂商纷纷投入“远景看好”的个人电脑生意,而山内博却非常重视“大部分用来玩游戏”所包含的重要信息。他认为,如果不考虑电脑的其他功能,而制造一种专门用于游戏的简易电脑,岂不更妙?山内博决心放手一搏,任天堂将尽全力研制电脑游戏机软硬件。

鉴于公司在硬件开发方面起步较晚,无竞争优势,家用游戏机开发出来后,并不立即投放市场,而是冷静观察与等待,伺机而行。1983年7月,任天堂以与众不同的产品定位和廉价策略,将第一批家用游戏机推向市场。别的厂家宣传自己的游戏机有玩游戏、计算、编排、学习等多种功能,而任天堂则宣称自己的游戏机只是具有游戏这一唯一功能,其操作方法简单明了,老少皆宜,所以不仅能让孩子着迷,而且能讨得家长的欢心。别的厂家将游戏机价格定在每台3—5万日元之间,而任天堂却将游戏机价格定在每台1.48万日元,低得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公司认为面向普通家庭的娱乐商品,必须做到低成本和低售价,公司的低价格策略是“放长线,钓大鱼”,当人们花不多的钱高高兴兴地买下任天堂的电脑硬件后,必然要购买软件(否则是玩不成的),而且要经常更换软件(这样才能不断有新花样),一套软件的价格在4000~6000日元之间,利润率是较高的,任天堂何愁不财源茂盛呢?就这样,任天堂1983年推出的游戏机以“画面清晰、内容精彩、价格大众化”的强大优势,一上市即被抢购一空,生产线加班运转也供不应求,一举将其他8家游戏机生产厂商全部打垮,任天堂游戏机在市场上独占鳌头。

功能专一的家用游戏机大获全胜后,任天堂还紧追新科技的发展,不断开发新产品。1989年开发出微型便携的“少年壮志”游戏机。1990年又研制成功具有更清晰画面和更逼真立体声的“超级游戏机”,并将其上市时间比原计划推迟一年半,以煽动市场消费者的热望,上市后,立即被翘首以待的顾客踊跃抢购,掀起了阵阵市场热潮。此外,公司还不断花样翻新,为自己的游戏机配套设计了106套新奇有趣的吸引力强的专用游戏卡,一次次撩拨起消费者的欲望,一次次煽动着市场的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