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胡雪岩经商性格绝学
4751400000036

第36章 胡氏用人性格(5)

这日,李治鱼在崎岖山道踽踽而行,冬雪皑皑,遍山披素,他衣衫单薄,肚中饥饿,挣扎着来到一座土地庙,只觉天旋地转,脚下一软,扑通倒在墙角,便无力再爬起身。不知过了多久,隐约听见耳边有轻声呼唤:“李师兄、李师兄!”睁眼一看,身边有两名汉子搀扶着自己,眼前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不远处站着一个主人模样的男子,头戴棉帽,身着貂皮大氅,脚登云纹绣花高靴,十分富贵气派。

“李师兄,还认得小弟么?”听着耳熟,李治鱼定神一瞅,脱口而道:“你不是信和的胡雪岩么?”

胡雪岩看着自己亲手导演的这幕悲剧,得意万分,几乎笑出声来。人生不过游戏,自己俨然是个高明的游戏大师,玩弄他人在股掌之间,眼前再加一点劲,神算李便为我所用。想罢,胡雪岩作出悲恸欲绝的模样,顿足道:“小弟恰路过此地,要去乡下拜访故人,不想遇到师兄病倒在此,真是意想不到。”

李治鱼咬牙切齿道:“都是姓赵的不仁不义,翻脸无情,害得我无处吃饭,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胡雪岩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我师兄弟钱庄出身,身怀绝技,却为他人作嫁衣,到头反被一脚踢开,这账早晚要算,师兄且随我来从长计议。”

一行人来到一家路边小店,胡雪岩叫来一个羊肉火锅,一盘白切鸡,一盘猪头肉,另有粉皮花生几样佐酒菜,满斟花雕,请李治鱼先饮。李治鱼也不客气,几杯酒下肚,恢复了体力。

胡雪岩问:“李师兄,到乡下有什么好活计?”

李治鱼叹道:“无非割麦插秧,笨重农活,只求果腹而已。”

“可惜一身银钱绝技,却派不上用场,难道就这样英雄末路,委屈一生么?”

“恶名在外,谁还敢雇咱,只好认命啦。”

胡雪岩目光炯炯,逼视他道:“若有人相信师兄的为人,不信邪说诬陷,请师兄回钱庄主掌档手,你意下如何?”

李治鱼疑惑道:“真如此,便是重生父母、再造爹娘,亦不为过,但谁如此大胆,敢违抗同业大会的意愿?”

“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便是小弟我。”

“果真?”

“小弟与师兄同业同行,英雄说英雄,惺惺惜惺惺,对师兄向来极为敬佩,今日愿请师兄主掌钱庄,共同干一番事业。”

李治鱼愕然道:“你在说诳语?开钱庄哪来这许多本钱?莫非劫道发了横财不成?”

胡雪岩笑道:“不瞒师兄,小弟自离开信和后,与一位贵人结为好友,受他委托办一家钱庄,正缺好手,师兄如不弃,可来做个档手,如何?”

李治鱼方知是实,绝境之中,如从天上掉下的一桩美差,求之不得,如何不肯?当下便感激涕零,要给胡雪岩跪谢大恩。胡雪岩忙扶住他说:“自家弟兄,不必如此拘礼,今后务必同舟共济,共兴钱庄大业。”又掏出一个2000两的折子给他,说:“从现在起,师兄便是阜康钱庄的档手,每月定饷10两,年底另有花红,这折子拿去,随取随用,定房子、雇伙计、购什物,任你支派,不够再说一声,我随时补上。”

一番真言实语,慷慨大度安排,令李治鱼心悦诚服,高叫道:“雪岩老弟不必多虑,只看咱神算李手段!”

胡雪岩道:“从此以后,咱弟兄俩如同一根线上的蚂蚱,同呼吸共命运,吃香喝辣,都在一块儿。”他内心明白:在钱庄事业基础上,奠下了一块无价之宝。

胡雪岩巧收神算子的手腕自然称不上光明正大,甚至还有些低级,为那些崇尚道德之士所不齿。但自古“无商不奸”,胡雪岩能成就其花团锦簇的事业,自有其只要能达到目的而无所不用的手段。

(三)用准性格:绝不能找滥竽充数的人

力戒走眼误用了人

精明的用人学问告诉人们:不是每个人都能用的,也不是每个人都不能用的,关键要看用人的场合。力戒走眼误用了人,为成事之道。怎么做呢?用人要凭自己的眼光去看,不能只看面子,这是胡雪岩在选用生意帮手时十分注意的一个原则。

胡雪岩对刘庆生的使用是如此,对阿珠父母即老张夫妻的使用也是如此。他自己出钱请老张下船到湖州开一家丝行,本来也有帮帮老张的意思。胡雪岩喜欢阿珠,甚至还动过娶她做小的念头,照说有这一层关系,也不必费心去考查了。但他还是经过一番周密考察才决定用他们,因为无论如何,湖州的丝行关系到他将要涉足的生丝生意的发展。胡雪岩通过问话,引老张之妻向他“侃”了一通养蚕、缫丝、茧丝买卖、蚕丝品种优劣等方面的情况,令胡雪岩开了眼界,觉得老张之妻虽是常人之妻,也有着不凡的见识。同时,胡雪岩不仅看中他们的能耐与眼光,也是看中他们的老实本分。有眼光、本事,但奸猾狡诈之徒,难以驾驭,易出问题。老实本分,才可靠,才能对自己竭尽全力。老实可靠,也是胡雪岩任用人才的一个前提。

“你看了人再用,不要光看人家的面子,人用得不好,受害的是自己。”这是胡雪岩让刘庆生为阜康钱庄物色帮手的时候嘱咐刘庆生的话。胡雪岩用刘庆生的时候,是着着实实看了再用的,而到刘庆生去找帮手时,他又如此嘱咐刘庆生,可见他对“看了人再用”是多么地重视。

阜康银号业务发达后,在通都大衢遍设分号,据陈代卿《慎节斋文存》记载,每当胡雪岩雇佣号友时,“必询其家食指若干,需用几何,先以一岁度支畀之,俾无内顾忧”。这样,一则使雇员专心致志,二则使他们感恩戴德,干起活来,自然更卖力。

企业内部员工的劳动态度、技术水平、熟练程度各不相同,如果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势必造成平庸而怠惰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才高而勤奋者不能脱颖而出。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建立一种赏罚分明以最有效地开发、利用人的才能和专长的竞争激励机制。在胡庆余堂,胡雪岩也通过行赏用罚进行有效的管理。他行赏罚以实绩为依据,处以公心,罚,不回避管理层,如辞退背后进谗的副档手;赏,不忘记普通药工。

工资收入、职位晋升是激励手段之一。当时,叶种德堂有个切药工业务上功夫过硬,人称“石板刨”,但因脾气耿直火暴而得罪人,在叶种德堂呆不下去了,经人介绍,来到胡庆余堂后,胡雪岩不但没因他有“牛脾气”而另眼相看,反而按能定赏,给“石板刨”高工资,还提拔他当了大料房的头儿。胡雪岩宁厚待有一技之长的“刺头”,也不赏惟惟诺诺的平庸之辈。人是有感情的社会动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石板刨”见驰名朝野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竟如此器重自己这个在叶种德堂受气的小人物,怎不感其知遇之恩而加倍效力呢?

胡雪岩对有功者,特设“功劳股”,这是从盈利中抽出的一份特别红利,专门奖给对胡庆余堂有贡献的人。功劳股是永久性的,一直可以拿到他去世为止。有位叫孙永康的年轻药工就曾获得此项奖励。有一次,胡庆余堂对面一排商店失火,火势迅速蔓延,眼看无情的火焰扑向胡庆余堂门前的两块金字招牌,孙永康毫不犹豫地用一桶冷水将全身淋湿,迅速冲进火场,抢出招牌,头发、眉毛都让火烧掉了。胡雪岩闻讯,立即当众宣布给孙永康一份“功劳股”。

在旧时代,企业主为了拢住雇员的心,一般舍得施以小恩小惠,但唯利是图的本性又使他们大多有“吃我一餐,听我使唤”的心理。所以,当雇员年老体弱之后,业主普遍采取扫地出门的态度,任其冻饿不肯援手,而这会使在职人员心生前途渺茫、得过且过之感,因为眼下老弱者的下场就是他们将来生活的写照。胡雪岩正是看到这一点,设立了“阳俸”和“阴俸”。当然,不是人人可得阳俸和阴俸,须以对胡庆余堂有过贡献为前提,含有论功授益的意义。虽然,阳俸、阴俸成了胡庆余堂不小的一笔开支,但收到了解除员工后顾之忧、促使人们争强好胜的客观效果,由此激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所转化的经济效益远远超过了所支出的金额。

需要指出的是,胡雪岩建立激励机制并不只限于物质刺激,他还用“仁术为本”、“造福冥冥”等精神因素来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用信任下级、赞赏先进、融洽关系等管理手段强化员工的能力、巩固他们的积极性。

由于胡雪岩主动关心员工的物质利益,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奖优惩。劣、赏勤罚懒的激励制度,所以,胡庆余堂吸引了各种人才,像前面提到的“石板刨”从叶种德堂投到胡庆余堂门下后,从22岁一直干到77岁,整整为胡庆余堂效力55年!

我们常说钱要花在刀刃上。生意场上,得力而忠实的帮手其实可说是刃上之刃;为了招揽人才,当然更需要也更值得花钱了。

提防在身边徘徊的小人

人总有失误,总有失算,因为世上总有小人伺机贴近你的身边,以图私利。胡雪岩曾经说:“我看人总是往好处去看的。我不大相信世界上有坏人。没有本事才干坏事,有本事的人一定做好事。既然做坏事的人没有本事,也就不必去怕他们了。”似是而非的话,暴露出来的也就是胡雪岩这一弱点。

“……不说别的,只说朱福年好了。庞二虽有些大少爷脾气,有时讲话不给人留情面,到底御下宽厚,非别的东家可比,可是朱福年还是有二心,只是遇到小爷叔你,化敌为友,服服帖帖,这就是你的大本事,也就是你的大本钱。”

这段话,是古应春就胡雪岩收服朱福年的事情,发自内心赞佩而对胡雪岩说的。胡雪岩的确有收服人心、化敌为友的本事,这也确实是胡雪岩能够纵横商场,把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的重要原因,这当然也确实是他的“大本钱”。从这一角度看,古应春这里只是陈述了一个方面的事实。

但胡雪岩在看人、用人的问题上,也并非没有可以批评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有看人、御下过于宽容宽厚的毛病。看人多看优点,用人用其长处,不以恶意度人,尽量将人往好处看,从做人方面说,体现了一个人的仁厚和胸怀,从任何方面说,也确实可以为自己招揽到很能做事的帮手,这无疑是优点。但这个优点,同时也会带来一个极大也极危险的弱点,那就是容易放纵小人。而对小人的失察和放纵,必然给自己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不相信世界上有坏人,自然也就总往好处看人。而总往好处看人,也自然就发现不了小人。更糟糕的是,抱定一个做坏事的人没有本事因而不可怕的宗旨,也就必定不向小人设防了。

没有防人之心,特别是防小人之心,就有可能受小人之害。胡雪岩就是受小人之害最烈的一个。比如他的钱庄的最后倒闭,一半是因为时势,一半也是受那位一心想着自己也有一番“鲜花着锦”的事业,拿东家银子“做小货”的小人宓本常之害;比如他的那么庞大的典当生意——他的典当一年的收入按“架本”估算,至少可达45万两银子——却没有为他带来太大的帮助,就是因为他的那帮类似小人唐子韶之流的“徽州朋友”的肆意侵吞。

胡雪岩最后只落得“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甚至螺蛳太太撒手人寰,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因为胡雪岩的放纵小人。

在胡雪岩彻底破产倒闭已成定局的最后关头,螺蛳太太为了保住一点破产之后维持生计的财物,将自己的首饰缝进一个枕头里存放在一个名叫朱宝如的人家里。这朱宝如是杭州城里的一个殷实士绅,但他的财产本来就是他和他老婆设陷阱、安机关,动尽心机极不光彩地骗诈来的。这朱氏夫妇巧取骗诈别人财产的事情,胡雪岩一概全知,但他不仅没有揭发,反而劝解要向这对夫妇找回公道的被骗者,以为犯不上为这过去了的事情牵肠挂肚。胡雪岩放纵了朱氏夫妇,也终于让自己最后一点勉强可以维持一段生计的财产也给他们私吞了。螺蛳太太也因最后一点希望破灭而自杀。

坏人其实也有做坏事的本事,有本事的人其实也可能做坏事,这个道理大约是我们应该能够接受的。俗话说,贼是小人,智过君子,在这个世界上,许多极坏的事,其实都是有本事的人做出来的。事实上,小人确实做不出也做不成可以让人注意的好事,但做出的坏事却是能够彻底葬送掉好人费尽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

胡雪岩的前车之鉴,从反面说明了防人之心不可无,特别谨记要 防自己身边的小人。

△胡氏用人性格之现代释用(一)

以人才为竞争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