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南怀瑾大师的解脱智慧
4752000000010

第10章 学会忍辱

大师解脱智慧

南怀谨说:首先我们来了解佛学忍辱的意思,看到一个“辱”字,我们会想到受人侮辱叫做辱,臂别人骂你啦,打你啦,各种不如意的刺激,算是辱,这是从文字上的了解。在佛法上讲,一切不如意就是辱,受一切痛苦就是辱。譬如我们老了病了,老病就是辱。

大师智慧串讲

净空法师说:“能忍的人才能精进”。广钦法师说:“什么事都能忍得下来才能进步”。坚忍的最高境界是“忍辱如大地”。《大乘无量寿经·菩萨修持第三十》:“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净如水,洗诸尘垢。”修炼到象大地一样什么都能承受,消化于无声无臭,有形无形之中,那“坚忍”也就变为“无忍”了。

忍辱就是忍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当年翻经的法师,看到中国人有一种倔强的个性。在古书上常常记载著:“士(读书人)可杀不可辱。”谈到忍,什么都可以忍,连杀头也没有关系,都可以忍,只有侮辱不可以忍;因此,翻经法师就将这一名词翻作忍辱。辱都能忍,那还有什么不能忍的呢!所以忍辱是专对中国人倔强的个性翻的,它原来的字义只是‘忍耐’,没有辱的意思,其用意是告诉我们小事情要有小的耐心,大事情要有大的耐心。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得成 于忍。’没有忍耐,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就。以读书求学而言,念大学四年,就得忍四年,不能够忍耐四年,就毕不了业。由此可知,一个人没有耐心,无论他条件多好,也是一事无成。因为成功永远属于有耐心、有毅力的人;所以耐心是成功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

“忍辱”是佛教的第四度波罗蜜(梵语,渡到彼岸)。忍辱又分三种:一曰生忍,即要忍受外人对我的无礼相加;二曰法忍,即福德双修永不生厌倦之心;三曰无生法忍,即忍知不生不灭的真法性。

我们先谈生忍。生忍就是人生遇到不公平、不公正、无礼相加的事是不可避免的,不足为怪,更不必愤愤不平,积怨生恨。在人生低谷期更是如此。我遇到一位国有大型企业的老总,他因经济犯罪被判了刑。一天,他和我专就“屈辱”问题进行了交谈。他说:“我原想请你写一幅大字挂在墙上,每天看它几遍。”“你想写什么内容?”“就写‘一碗米养恩人,一担米养仇人’。”“为什么要写这幅字?”“我被羁押了两年。这期间一些老职工来看过我,都说是为了感谢我曾经帮助过他们。有的人为了送50元钱要转三四次车、跑几百里路,我还想不起这人究竟是谁。而我过去要好的老领导、老同志没有一个来看我,我想官场上的人要保乌纱帽,不能表现私情,情有可原,我也不怪。但我那几个最好的朋友也不来看我,我就感到十分屈辱了。他们现在的公司当初从注册到启动资金都是我帮了大忙的。这些人都很富裕,他们只要腾出一天泡妞或洗桑拿的时间就完全可以来一趟,但就是盼不来。更可悲的是我的两个同胞兄弟,在我判决书下达之后来看我,问我的第一句话竟是:你还有多少钱没有被挖出来?哎,这个世道啊……!”我一时语塞,不知怎么安慰他。顿了一会,他自己却说:“现在我不想写那幅字了。”我调侃说:“那几句话挂出去不雅。”他说:“不是不雅,是我想通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我过去引以为荣的东西如名望、权势、金钱,其实都是虚幻的。我不择手段去攫取它,其实是十分卑劣可耻的。一旦我不拥有那些东西了,我得到的‘荣’就变成了‘辱’,而当我的手段被曝光时,‘荣’又变成了‘耻’。现在出现的众叛亲离其实早就在我周围发生了,只是被笑脸和吹捧掩盖着,我没有看见,还蒙在鼓里。如今冰山浮出了水面,让我看清了真象,对我来讲是一件好事。”“那你还怨恨那些忘恩负义的人吗?”“不恨了,我恨自己,厌恶自己的过去。”“你还感到屈辱吗?”“没有这种感觉了。”“为什么?”“外界怎么待我,其实是我怎么待外界的倒影。从我最倒霉的时候旁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我自己哪些地方做人失败。看清了过去,就知道今后怎么走了——我已经从屈辱的痛苦中拔出了双腿。”确实,屈辱属于“怨憎会苦”和“求不得苦”,是人生之大苦,既已从苦海里挣扎出来了,那就不要退转,大胆地朝前走吧!

再谈“法忍”。它的含义是为了追求真理,得到真谛,可以修持净戒,排除一切外界的诱惑和习惯的干扰。人在经历了低谷期的震荡整理之后,会逐渐理出一条前行的思路来。一旦认准了出路,就要特立独行,我行我素,以坚忍之心力始终贯彻之,决不能半途而废和反复折腾。近代中国有一位传奇性人物,他的名字叫杜心武,他处在人生低谷时就是坚持这样一种“法忍”走出来的。杜心武又名慎,湖南兹利县人,自幼习武,初学南拳,后从峨嵋异人徐矮师处学得“自然门”拳术。此种拳术属于上乘内家功夫。杜心武得乃师单传,练就一身绝技,早年在西南各省走镖,威震四方,有“南北大侠”之称。杜心武后在同乡宋教仁影响下参加过辛亥革命,曾为孙中山先生当过侍卫。后来宋教仁被人暗杀,杜心武悲痛欲绝,陷入人生低谷。他打定主意从此脱离政治,隐身江湖。主意既定,他拒绝了社会各方的一切挽留及诱惑,回到老家慈利,建了几间草屋,带着几个门徒以清风明月为友,与白云青松作伴,每日种菜练武,探索气功养身奥秘,直到解放后终老山林。杜心武的“法忍”做到了善始善终,也使得他一生修持的武学成为一份宝贵的民族遗产流传至今。

忍辱的第三种“无生法忍”,就是要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来看待荣辱,在清除一切怨憎,也吃透一切解脱办法的真谛之后回归人类清净自然的本性。

我们平常与别人发生争执,常常怪罪别人,总认为别人不对,忍不下去。从佛教的观点看,我们应该检查自己,不应到别人身上找原因。宣化上人教导我们:“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这个是我们做人做事、修行必须遵守的准则。我们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言行,不是去修正别人的错误。一件事即使别人完全错了,我们也应该检查、忏悔自己的业障。星云大师有那么大的福报,与他待人处世那种宽阔的心胸很有关系。他经常教导弟子,在待人处世上就四个字——你对我错。

还有一种人,明明是自己错,也不愿意认错。他认为这样有损自己的威信。这是错误的。因为真正有威信,并不怕认错。若真正能认错,威信才会更高,上面说的那位禅师处理那件事并没有损伤他的脸面,相反,他的形象更伟大,大家对他更加尊敬。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保护他人,他做了很大的功德,感动了别人,教化了后人。他的威信并没有受损失。

当年韩信就曾忍一时之辱,终大有作为。可以说一个能够忍辱的,必定会有所作为,正如改革开放的先驱者邓小平一般,面对文革中的三起三落,他没有生活在阴影中,以一颗忍辱之心忍受着一切侮辱,在最苦的时候,在众人唾骂的时候,他没有因无法忍受而放弃生命,最终,他站起来了,笑着走到了最后。

一个能忍受侮辱的人,必定是一个胸怀坦荡、毅力坚强的人。放眼世界,古往今来,很多伟人都曾遭受过嘲讽、侮辱,他们都忍了下来。

马克思在提出共产主义的时候,遭到当时资产阶级的猛烈进攻,马克思也曾几次被各国政府驱逐,面对这些,马克思并没有在意,正如恩格斯说的“就像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类似于此的还有很多,无数的名人、伟人的事例告诉我们,有一颗忍辱的心是至关重要的。

若将人生比为一颗树,那么能够忍辱的心灵就是树的根本,若要生命之树繁荣茂盛,就一定要有一颗忍辱的心。

若把人生比为一条溪,那么能够忍辱的心灵就是溪的源头,若要生命之水长流不止,就一定要有一颗忍辱的心。

若将人生比为一朵花,那么能够忍辱的心灵就是花的根基,若要生命之花永开不败,就一定要有一颗忍辱的心。

因此,让我们都拥有一颗忍辱的心,忍一时风平浪静,忍一时云散天开,忍一时天朗气清。退一步,便会海阔天空。

学会忍辱,你会找到一片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