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南怀瑾大师的解脱智慧
4752000000050

第50章 自己救自己

大师解脱智慧

南怀谨说:真正的佛同其他许多宗教一样,是反对拜偶像的。那为什么画的佛、塑的菩萨都可以拜呢?答案是四个字“因我礼汝”。因为我的形像存在,你起恭敬心拜下来,那个像是一个代表而已。你这一拜不是拜我,是拜了你自己,你自己得救了。任何宗教最高的道理都是一样,不是我救了你,是你自己救了你自己。

大师智慧串讲

你就是自己的救世主,要相信自己的力量。

南阳慧忠禅师是牛头宗之祖师,唐肃宗、代宗都曾封他为国师,唐高宗曾经跟随他求受五戒,武则天请他至宫中宣讲华严要义。传说慧忠圆寂时,有瑞云覆盖精舍,空中又传来天籁之声,慧忠安然而逝。一时之间风雨交加,震折林木,接着有白虹横贯山岩溪壑之间,颇为神奇。

慧忠国师感念侍者为他服务了三十年,想报答他,助他开悟,一天呼唤道:“侍者!”

侍者一听国师叫他,立刻回答道:“国师!做什么?”国师无可奈何地道:“不做什么!”

过了一会儿,国师又叫道:“侍者!”侍者立刻回答道:“国师!做什么?”国师又无可奈何地道:“不做什么!”

如是多次,国师对侍者改口叫道:“佛祖!佛祖!”侍者茫然不解地反问道:“国师!您叫谁呀?”

国师不得已,就明白地开示道:“我在叫你!”侍者不明所以道:“国师!我是侍者,不是佛祖呀!”

慧忠国师此时只有对侍者慨叹道:“你将来可不要怪我辜负你,其实是你辜负我啊!”

侍者仍强辩道:“国师!不管如何,我都不会辜负你,你也不会辜负我呀!”

慧忠国师道:“事实上,你已经辜负我了。”

禅门讲究“直下承担”,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都是佛祖。而侍者只承认自己是侍者,不敢承担佛祖的称谓,这不是大大地辜负了慧忠的良苦用心吗?

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盏光明的灯。只要肯努力、肯立志、肯脚踏实地地生活和工作。那盏光明灯便能大放异彩。它给人温暖,给人信心,助长志气。照亮前程。

有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的徒弟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好看。但师父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钱。”

这个人去了。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以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这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徒弟回去后说:“它最多只能卖到几个硬币。”

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光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个门徒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乐意出到一千块钱。”师父说:“现在你去珠宝商那儿.但不要卖掉它。”他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五万块钱,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十万。但是徒弟说:“我不打算卖掉它。”他们说:“我们出二十万、三十万,或者你要多少就多少,只要你卖!”徒弟说:“我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他不能相信:“这些人疯了!”他自己觉得蔬菜市场的价已经足够了。

他回去,师父拿回石头说:“我们不打算卖了它,不过现在你明白了,这个要看你。看你是不是有试金石、理解力。如果你是生活在蔬菜市场,那么你只有那个市场的理解力,你就永远不会认识更高的价值。”

佛家说:“自信自立是修行者的思想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你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价值!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才能充分发展自我。

有一种植物叫茑(niao),它的身体又细又柔软,自己无法长高,只能沿着别的高大的值物往上爬。慢慢地茑的枝叶茂盛起来,还结了不少红黑的果实。一天,一个过路人见了茑,摘了一个果实吃。

“真甜啊!长得也漂亮!”他夸茑说。茑听了十分得意。

后来,一个木匠上山砍树。他看了看被茑缠绕的那棵大树说:“这棵树做房梁正好!“

木匠拿出斧头,砍起树来。

“他会连我一起砍断!”茑很害怕,它想离开大树,可是它平时缠得太紧了,现在想离开也做不到了。最后大树倒下了,茑也跟着断了。

有人感叹说:“如果茑能够自己生长,就不会遭到刀劈斧砍的横祸了。”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幸与不幸的遭遇,要接触各种各样的机缘,要经历种种的坎坷与风雨,这些都是人在自己人生航线上所必不可少的风景。如果,一个人天生就生活在一个优越而又无忧无虑的家庭,他的未来早已被他的家人安排、设计好了,而且家人还为他的人生铺好了一条阳光般的道路让他能够顺顺利利地去走。可以说他的人生根本不需要自己操心,不需要自己去闯,更不需要他的翅膀来承担生活的重担。但这样一个所谓“含着金砖”出世的人,他能体会到人生的滋味吗,他能找到人世间真正的幸福吗?人生真正的幸福莫过于用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所换来的喜悦。

人生的祸福让人难以预料,假若有一天,他将独自面对这个社会,面对自己的人生,他恐怕无法承载生活给予他的沉重压力,苦苦地在人生岁月的河流中挣扎,然后死亡。

不要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满,也不要幻想在生活四季中享受所有的春天,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沟沟坎坎,品尝苦涩与无奈,经历挫折与失意。

一个独立的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具备“硬颈”的精神,凡是靠自己,能够在人生道上坚毅地鼓勇前进;才会拥有更多的自由和快乐;依靠别人生活的人,一旦失去依靠,命运就会像茑一样不幸。

与其靠别人的施舍,不如靠自己去发愤,只有自己才真正靠得住。

有人问希腊大学问家安提司泰尼:“你从哲学中获得什么呢?”他回答说:“同自己谈话的能力。”

同自己谈话,就是发现自己,发现另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人生是由一连串无聊的符号组成。”的确,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时光都在很普通的日子里度过,有时,看似很正常的生活,感受上却似走进生活的误区。有点浑噩,有点疲惫,有点茫然,有点怨恨,有点期盼,有点儿幻想,总之,就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绪、感受占据了内心,而懒得去理清。

于是,我们总是在冥冥之中希望有一个天底下最了解自己的人,能够在大千世界中坐下来静静倾听自己心灵的诉说,能够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为我们开辟一方心灵的净土。可芸芸众生,“万般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

其实,我们自己,不就是自己最好的知音吗?世界上还有谁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呢?还有谁能比自己更能替自己保守秘密呢?朋友,当你烦躁、无聊的时候,不妨和自己对对话,让心灵退入自己的灵魂中,使自己与自己亲密接触,静下心来聆听自己心灵的声音,问问自己:我为何烦恼?为何不快?满意这样的生活吗?我的待人处世错在哪里?我是不是还要追求工作上的成就?我要的是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吗?生命如果这样走完了,我会不会有遗憾?我让生活压垮或埋没了没有?人生至此,我得到了什么、失落了什么?我还想追求什么?

这样,在自己的天地里,你可以慢慢修复自己受伤的尊严,可以毫无顾忌地“得意”,可以一丝不挂地剖析自己。你还可以说明自己、感动自己、征服自己。有位作家说的一段话很有道理:“自己把自己说明,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把自己说明了、感动了、征服了,人生还有什么样的挫折、痛苦、不幸我们不能征服呢?

“求人不如求己”。自力更生的精神有助于一个人的成功。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只依赖别人。首先要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