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南怀瑾大师的解脱智慧
4752000000006

第6章 倒霉统统是自己玩嘴巴玩出来的

大师解脱智慧

南怀谨说:“巧言偏辞”的偏,就是过分,过分恭维也不对,过分批评也不对,所以巧言偏辞会引起别人的忿怒。一个人引起别人的忿恨、生气,你不要怪人家,只反省自己,都是自己的巧言偏辞所引起的。

会讲话的人,常犯一个毛病,欢用嘴巴得罪人或刻薄别人。说话刻薄别人的人,常常被别人讨厌,有时言语给人的伤害,比杀人一刀还痛苦。所以“御人以口给”,用嘴巴和人家对抗的人,常被人讨厌。

“言者,风波也”,一个人讲话要特别注意,有时一句话是两面刀,害自己也害别人。“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你以为自己会玩主意,会用嘴巴,倒霉统统是自己玩嘴巴玩出来的。

大师智慧串讲

人身上最难管住的要算是嘴巴,因这嘴巴天生两大功能一曰吃喝二曰说话。嘴巴最坏事的地方不是吃喝,而是说话,最难管的,也不是吃喝,而是说话,虽说有“撑死”这个词,但除了喝酒醉得一塌糊涂最终一命归西的之外,很少听说有谁因为大吃大喝而撑破了肚子丢了性命的(喝毒药的那是另一类事情)。

为了防止人们乱说话,古代有人创造了一种惩罚嘴巴的方法??掌嘴,将嘴巴打得肿起老高,就不能说话了,不记得在哪部影片中看过一个这样的镜头,上司命令两 个下属互相掌嘴,于是噼里啪啦好一阵以后,两都不说话了,初看时觉得好笑,但细细一想这方法最恰当不过,全是嘴巴惹的祸,不打嘴巴打哪?

过去的皇帝喜欢搞株连九族,所以有时连生长嘴巴的脑袋也受到株连,被一并割了下来。张志新会说话,“四人帮”就将她的喉管割断,这一手比皇帝老儿阴毒,可以保留脑袋而不让其说话。

不过,再怎么着,真话有人说,假话也有人说,好话有人说,坏话也有人说,嘴巴还是难于管住的。但不管嘴巴多么难管,都是需要我们下工夫管理的,否则,你就会应了大师所说的话——倒霉统统是自己玩嘴巴玩出来的。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国。

三寸之舌虽不致招来杀身之祸,却也常常捅出娄子。

嘴上多个把门的,以避免祸从口出,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布·雷诺夫人在《家》中说:“有些话甚至比锋刃的刀更锋利,有些话则使人一辈子都感到痛心。”不错的,一句伤人的话,有时真的会给我们带来很大影响。

有人说,说话前最好能准备三把筛子,其中一把就是善言。话语会经常伤人于无形,谁都希望与青山绿水为伴,以坦率热心为美!那些只会为别人添堵的废话,最好谨慎为之。因为你如果想要别人的理解和尊重,那么你就要先尊重和理解别人。

人与人之间发生一些小误会或小摩擦,在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胸怀宽广的人大致会过而即忘,但并不是人人都有这般胸怀。在人际交往当中,常常看到一些争吵原是出于某一件鸡毛蒜皮的事,但由于一方逞一时口舌之快,说了带情绪的话,伤害了的自尊心,而另一方也不愿意做省油的灯,受羞后也勃然大怒、反唇相讥,从而双方你来我往,把口水仗打得如火如荼,甚至大打出手,小事变成了大事,酿成祸端。

有“未来总理”之称的澳大利亚头号年轻政治家约翰·布洛戈登,因为在酒会上的超常失态举动,被迫宣布辞职,自毁大好前程。37岁的布洛戈登此前被澳大利亚各方看好,认为他最有可能在2007年的全国竞选中脱颖而出,成为澳大利亚年轻的总理。

布洛戈登痛失良机应了“祸从口出”的俗话。三周前,他参加澳大利亚旅馆协会举行的酒会时,因为其多年的政治对手鲍勃·巴尔刚刚辞职,心情痛快的他一口气喝了六瓶啤酒,不胜酒力的他立即丑态百出:先是跟几个金发女郎乱调情,然后笑称巴尔的马来西亚裔妻子是“邮购新娘”。

巴尔对布洛戈登的言辞十分不满:“我没法接受他的道歉,因为他那般话不仅给我的妻子海伦娜造成了莫大的精神伤害,而且也深深地刺伤了跟我妻子一样背景的其他公民”。巴尔的妻子海伦娜17岁时从马来西亚到澳大利亚求学,毕业于悉尼大学,后来成为成功的生意人,并且在澳大利亚政界以热情而声誉颇佳。

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强烈谴责布洛戈登的言论:“那样说真是大错特错了。我跟海伦娜熟悉,她是一个非常大方热情的人,那样的言论怎么也不应该说。”

后来,布洛戈登在当天匆忙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神情尴尬地表示,他对自己的“不恰当举止”表示道歉,并将辞去自由党党魁一职,这同时意味着他失去了成为澳大利亚总理的机会。

平常社会活动中,正常人也时有来这么一两下,但此“快”字必也是一闪而过,接下来的便是“不快”了。举个浅显的例子:当你在超市排队付款时,队伍前进的速度非常缓慢,前面有一个老太太“霸”在收款台前,用了很长时间数着收款员找给她的零钱,你一面心疼浪费掉的时间,一面强耐着性子等了好久,最终可能就按捺不住歇斯底里吼了一声。

就像人打完喷嚏就会起一阵鸡皮疙瘩一样,逞一时口舌之快其实也是一种生理快感的宣泄形式。所不同的是,打喷嚏的快感是纯生理的,而逞一时口舌之快却搀有极浓的心理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克服逞一时口舌之快的毛病,就要从平常的自我心理调节上下工夫。

这就像围观、看热闹者当时的心情,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比如A公司起诉B公司侵犯其知识产权,看热闹的也分好几派。有希望A公司输的,有希望A公司赢的。最终A公司放弃起诉,双方和平解决问题。可惜那些爱看热闹的人由于没热闹可看了,那种莫名的快感也就没了。

逞一时口舌之快者在心理上也有围观、看热闹者的意味,他嘴发痒了,你不让他宣泄,那张嘴岂不更痒?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多事情靠自己找快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会把事情办得更糟。

凡事三思而行,说话也不例外,在开口说话之前也要思考,确定不会伤害他人再说出口,才能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你也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在言辞上低调是做人的另一重要品质,与人谈话切不可让人听出你有傲气、瞧不起人、教训人、挖苦人的感觉。即便自己有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或者有了一些特殊的优势,千万不要傲气十足,牛气冲天,自以为高人一等,处处唱高调,时时摆身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图自己痛快,不顾别人感受,迟早会因失语于人而殃及已身。当你非要阐明问题时,也不可把话说尽说绝。“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万世警训在今天依然见证着它的价值。

有一则流传已久的笑话,说的是一位工会主席召集五个委员开会。开会的时间早已过了,可是只来了三个人。他叹气说道:"唉,该来的没有来!"有个委员 听了这话觉得很不自在,他想:莫非我是不该来的人?于是这个委员悄悄地走了。工会主席见状,又叹道:"唉,不该走的走了!"剩下的两个委员听主席这么说, 误认为他俩是该走而没有走的人,于是一气之下全走了。可见,只因为说话不妥当,非但会议没开成,而且还得罪了人。工会主席用舌头给对方心里留下的阴影,恐 怕短时间内难以平息。

字为文章之衣冠,言语为个人学问品格的衣冠,有许多人衣貌堂堂,看上去高贵华丽,但是不开口还可以,一开口则满口 粗俗俚言,使人听了非常不愉快,仅存的一点点敬慕之心,也立马全部消失,这种情形并不少见。可惜的是有些人并非学问品格不好,不过一时大意,自己不知道改 正自己。俏皮而不高雅的粗俗俚言,人们初听时觉得新鲜有趣,偶尔学着说说,积久便成习惯,结果是随口而出。试想那些话在社交场上给人听见了,会产生怎样的 反感呢?不习惯说这种话的人,听到时会觉得难堪的。

兽有长舌不能说,人有短舌不该说。说自己不在乎的人最在乎。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许多言辞并不是我们非说不可的,因而没有必要唇枪舌剑或信口开河,有些话,说得好不见得能获得好处,弄不好还会招来许多是是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