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墨迹
4768900000044

第44章 新浪争夺战:最差的上市期

就在我们为了Hempel酒店而手忙脚乱时,纳斯达克的不祥征兆越来越明显了。休息了一个周末后,4月4日,我们在爱丁堡得知纳斯达克收盘重创76%,也就是359点,创下了单日最大下跌点数和第五大跌幅纪录。

在惟恐市场从此一蹶不振的担忧中,我们继续着路演。从周一到周五,所有会议都安排得极其紧凑,午餐和晚餐要么是面对投资者的推介会,要么便是在轿车中,用三明治充饥了事。

直到在洛杉矶停留的那个周末,我们才稍事放松。从那一站开始,姜丰年加入了路演。姜丰年的英文名字叫Daniel,是华渊网的创始人,新浪上市时,他担任董事长。

Daniel个子高高的,有一副运动员的好身手。早在台湾读大学时,他就是篮球队的主力。之后在美国念书,又投身IT界,直至新浪诞生,他对篮球的痴迷始终不减。新浪上市后,Daniel曾以新浪的名义赞助过香港男篮和中国女篮。如今,他依旧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多数时候并不是因为公务,而是追着欣赏他所热爱的各类球赛。

路演时,托Daniel的福,我们在洛杉矶欣赏了一场湖人队的赛季赛。比赛紧张、激烈,却没能令我为之所动,倒是坐在侧面的达斯廷霍夫曼从始至终吸引着我的目光。从《毕业生》开始,我就成为了他彻头彻尾的影迷。这也终于让我觉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买来的高价黄牛票,总算是物有所值。

第二天,4月10日,当我们在一天之内乘坐专机从洛杉矶飞到丹佛,结束了和基金经理的会议,又连夜赶回纽约时,万万没有料到,等待我们的居然是刚刚回升的纳斯达克再次暴跌258点。这时,距离定价只有两天了!

4月12日,新浪终于迎来了定价的关键时刻。不幸的是,纳斯达克居然三度狂泻,收盘下挫286点,创下了第二大单日下跌点数纪录。

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不可能有比这更差的上市时机了。

从中午开始,我们便把自己关在摩根斯坦利纽约总部四层资本市场部的会议室里,艰难地进行着定价的讨价还价。

上,还是不上?大家早已有了共识。关键是,以什么样的价格上?

路演时,新浪的定价区间为每股15到18美元。那天,以王志东为首的新浪团队坚持以18美元来定价。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既然有足够的超额认购倍数,为什么不选择定价区间的最高位呢?

但实际上,纳斯达克的恶化很可能导致最终的定单减少,一些投机性较强的投资者也必须被排除在外,更何况定在18美元,跌破发行价的风险也随之加大,所以,作为承销商,摩根斯坦利的意见是选择定价区间的中间值。

公司要高,承销商要低,几乎是所有IPO都不可避免的矛盾,但通常,双方总是会很快达成协议,定价会议不过是几十分钟的事情。

然而,新浪定价那天,几个小时过去了,双方仍然各执己见,互不退让。期间,志东还曾经几次愤然离去。直到晚上6点,已经是必须作出决定、否则次日无法交易的时间了,新浪才最终定价为17美元。

这一天,按照事先的报备,纳斯达克共有22家公司定价,其中11家是网络公司。市场狂跌不止,导致定价的只有四家,在第二天真正上市交易的更是只有两家,新浪就是其中之一。

4月13日是新浪挂牌的第一天。尽管整个市场都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中,新浪也没有出现中华网上市当天股价翻了两倍那样的盛况,但是,平日里一向休闲装扮的网络精英们还是特地穿上了西装,一起来到了时代广场附近的纳斯达克。毕竟,新浪抓住了机会,逆市而上。

在CNBC做现场直播,显示着不同股票价格的大屏幕前,我们一起合影留念。这张全家福,记载了第一支真正来自中国大陆的网络股登陆纳斯达克时,种种的甜酸苦辣。